该会员博客共有1361篇文章,当前第134/137页,每页10条 |
[学术论文]
蒙元文化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0:40:12) 点击数[13890]
|
内容提要:蒙元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蒙元大帝国横跨欧亚的广袤地域和多民族大一统的实现,使蒙元文化具有显著的多元性、兼容性、开放性,蕴育了发展繁荣的活力。
&…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学术论文]
元王朝的政治基石——试论无上都对元王朝政治作用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0:32:35) 点击数[9996]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元王朝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统一中国虽然不到百年,“就像流星一般,虽转瞬即逝,但光芒永存”。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统治中心之一,它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为什么元世祖忽必烈要把金莲川幕府定为他的上都?元上都在元王朝的统治中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在追寻历史的时候才渐渐开…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学术论文]
马可.波罗与元上都的传说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0:30:18) 点击数[9596]
|
《马可. 波罗纪行》,(又叫《马可.波罗游记》或《东方见闻录》)一书是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所著。在这本书中,描述了马可.波罗随父亲尼科罗、叔父马太奥一起来中国和到上都城的见闻。这本书曾在欧洲引起过轰动,从此欧洲人都知道东…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学术论文]
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0:28:14) 点击数[9665]
|
悠悠中华文明,泱泱千年帝国。 自从盘古开天 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典祭祖。文化沉淀愈久,酿造 的芳香才愈醇愈厚。文化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结晶,也是…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学术论文]
蒙元文化之学问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0:23:07) 点击数[9581]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百年古都]
见证中华百年文明
|
admin发表于(2006-12-25 15:49:48) 点击数[10678]
|
&…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蒙元文化词典]
十投下
|
admin发表于(2006-12-25 15:47:47) 点击数[10134]
|
"投下"意为封邑,亦指封主。成吉思汗灭金过程中,曾“命笃里毕与皇太弟(即帖木哥兀赤斤)国王分拨诸王侯城邑"(《元史》卷 153 )《元史。木华黎传》也说“丙戊( 1226 年)夏,诏封功臣户口为食邑,曰十投下,勃鲁(木华黎子)居其首。"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蒙元文化词典]
五户丝制和二五户丝
|
admin发表于(2006-12-25 15:46:23) 点击数[11045]
|
蒙元时期窝阔台汗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 1236 年制定赋税制度。规定天下赋税,二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与所赐之家(即封邑诸侯王、贵戚)即所谓“五户丝”。 二五户丝,改变耶律楚材所制订的五户丝制,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该丝二斤十二两八钱。其二斤系纳官正丝,内…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蒙元文化词典]
太仆寺
|
admin发表于(2006-12-25 15:45:17) 点击数[9709]
|
现今锡林郭勒草原南缘有太仆寺旗为县级行政区。 太仆寺原指畜牧地的管辖机构。元朝建立后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和管理。中统四年(1263)设群牧所,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尚牧监,至元十九年改称太仆院。至元二十年,改太仆院为卫尉院。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正式设立太仆寺,隶宣徽院,后转中书省。太仆寺…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蒙元文化词典]
金莲川
|
admin发表于(2006-12-25 15:43:48) 点击数[9565]
|
金莲川,由金代皇帝金世宗完颜雍赐名,距今已900年。"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夏季广阔的草地上开满灿烂的金莲花。
原名曷里浒川,在滦河上游上都河流域,位于今锡林郭勒草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公元前相当长的时间到公元一世纪,这里是匈奴统治的区域。十世纪时成为契丹人的领地,是…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第 134/137页,每页 10 条
上一翻页 页首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