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蒙古家谱》是谱牒文体,既是史学著作,实是蒙古史纲,也不失为上乘之家乘谱牒。是珍贵史料。
关键词:《蒙古家谱》 蒙古史纲
蒙古族最早的史学著作是《蒙古秘史》,成书于1252年(壬子鼠年),作者迭名。它是由本民族人著述,较详尽地记录成吉思汗先祖系谱、传说、故事、诗歌、事迹,以及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元太宗)事迹的著作。它的史学价值极髙,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狩猎诸部、特别是蒙古诸部落的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政治军事、部落战争、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最原始、最鲜活的资料。是此书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到十七世纪后期,鄂尔多斯部的萨冈彻辰,用20多年的时间,于1662年,含辛茹苦地完成了《蒙古秘史》的续本:《蒙古源流》。本书特别详尽地叙述了鄂尔多斯、巴尔斯博罗特二支。其史学价值很高,享誉中外。
学术界称,蒙古族有三大古典史诗巨著,其第三称《蒙古黄金史纲》。早前,对这本书人们不能硧定其作者,称作者为迭名 。而鄂尔多斯的学者却说它的作者是罗卜桑丹津。近来,我于《纪念萨冈彻辰诞辰400周年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乌审旗编委会编)中收入的《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所载《蒙古源流》抄本六种》(209页),作者是[俄]普契科夫斯基,汉译为余大钧,译文中提供的史料:“笫38号,《黄册》,蒙古史,萨囊彻辰撰,鄂尔多斯。”此行字是扎姆察拉诺手书于俄国信纸上的。由此可以肯定《蒙古黄金史纲》的作者就是萨冈彻辰。谜可以揭开了!
从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学者特别重视自己民族的历史著述,这似乎已成-种责任和传统。到雍正十三年(1736年),蒙古族学者罗密又以极大的热忱、竭尽全力,竭智尽忠完成了《蒙古家谱》的编撰。欲达“述先人支派源流,以垂后祀。”(见谱序)再到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即五十多年后,蒙古族学者博清额又以身负之民族历史责任,对《蒙古家谱》再作“耳之所曾闻,目之所曾见者” 的补续,以答“罗公述谱之苦心,成自己之夙志耶。”(见序言)
《蒙古家谱》的两位撰稿人均是阿勒坦汗的裔孙,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罗密在《家谱》序言中说:“夫国有史,家亦有乘。蒙古自出塞以后,屡遭威勒忒之变,残编散帙,缺略殊多,各家纪载,每至互相舛错,老成凋谢,文献无征,世远年湮,前人事迹,或致废坠。
“密忝(tyan愧为)蒙古裔孙之列,不揣愚陋,欲述先人支派源流,以垂后祀。缘王事驰驱,未能如愿,今年逾耳顺矣。爰于退食之余,广览博稽,详加考证,删繁摘要,录其次第源流,以备家乘;译以清、汉文字,以便披览。后之子孙,欲求先世支派原委,展阅斯编,瞭然在目。”
此其罗公之初衷。
博请额见《蒙古家谱》则感叹曰:“清尝有志欲述家乘,既不能稽古,更陋于寡闻,是以瑜年不就,握管茫然。今阅此册,皆清心力所不能及者,可见有志者事竟成也。虽然,中郎逝矣,继起何人?若清也,今四十奇一春矣,而五十年之事,耳之所曾闻,目之所曾见者,敢不勉续之以答罗公述谱之苦心,成自己之夙志耶?今谨按《通志》年表,凡先人职官历任,详注原委,使后嗣子孙,得知祖宗创业维难,子孙当思守成不易,以补罗公之不逮,亦不为不无小补也。”
序言真实可信,目的明晰,内容概括简要,实是了解蒙古史之纲。谱牒深藏于家,后辗转藏于内蒙古图书馆。
《蒙古家谱》本是珍贵的史料,但-直不为学术界重视。朱风、贾敬颜两位学者在翻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时看到了《蒙古家谱》的价值,特意将《家谱》全文附录于书后,供人们在阅读《汉译蒙古黄金史纲》之余,读读《家谱》。再没有人重视它,更没有人或单位单独成书面世。就其史学价值说,史实详、叙述精、人物评价准,远比《蒙古黄金史纲》珍贵,堪称真正的“蒙古史纲”。《家谱》在国外曾由波恩大学教授海西希出版专著,视为珍宝,尊称《蒙古家谱》为:“详细补充十七世纪蒙古各种编年史的富有启发性的重要史料。”
《家谱》以汗为序,从起源叙起,共叙54汗。
《家谱》将蒙古族之起源与印、藏联在一起,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家谱》实是受《蒙古源流》之影响太大。这也客观,阿勒坦汗是佛教的忠实信徒,罗、博两人也必然信佛,而且也必然相信《蒙古源流》的真实、可靠性,所以只能将蒙古族之起源与印、藏联在一起。对此,道润梯步先生曾愤世嫉俗地说:“我们难以得出身为佐国大臣的萨囊彻辰先生但凭迷信思想来写书的结论!”(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序8页)我赞成先生这明快的观点。
对于蒙古族的起源研究者颇多,有多种说法,尚无统-的结论。但我以为蒙汉同源说、“匈奴说” 可信。司马迁在他生活的年代,认真写就《匈奴列传》。列传中所说诸事,绝不是信口雌黄地胡说的,诚当信之。
《蒙古家谱》是谱牒文体,旨在“后之子孙,欲求先世支派原委,展阅斯编,瞭然在目。”这是一种文化传承,让后来人知先人之历史活动,从中辨别何是善美,何为丑恶,然后扬善贬丒,让后来人学楷模,做-个道德高尚的人,爱我民族,爱我中华。《家谱》在这一主旨方面很下功夫,本着实亊求是、忠于历史的治学精神,对各汗做了较为准确的评价,褒贬有理有据。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汗宽恕仁厚,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削平诸国,光前裕后。其勳奇伟绩甚多,时论以劄噶尔洼尔帝美之,諡曰:“法天启运”,不亦宜乎! ” 忽必烈建元朝,眼见广阔、开放,施政谨慎,多有建树。对他的评价为:“汗度量宽弘,知人善任,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致太平,安不忘危,刚能克欲,立经陈纪,所以定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另外,忽必烈在位时重视农业,曾于1280年编篡和颁行《农桑辑要》,全书分七卷,共六万多字。元朝最后一位大汗丢失政权,作者的评价也是公允的:汗即位后,“连年灾异迭见,盗贼四起,兵费不给,城邑屡陷。汗不能有所振作,颇耽音乐娱悦之物,倦于政事,中华地土骎骎(qin 很快)乎危矣。
“明兵进京城,汗率哈吞,皇子从蒙古十万众出古北口,至克尔伦河之北,筑巴尔斯城居焉。从此,遂失中华。”
北元时期,大汗濒濒更替,其中听信谗言、迷色失政、争权倾轧等丑事多发,作者不迴避,不粉饰,足见其胸襟坦荡,仁义在胸。说历史是镜子,其惊醒之力就在真实,非此即笑谈。
以此说《蒙古家谱》既是史学著作,实是蒙古史纲,也不失为上乘之家乘谱牒。
《家谱》作者虽将“举凡博氏之上世碑文、诰词,谱牒等无不一一抄录在册”, 但因可资参考资料尚缺,不尽笃善之处仍有,如诸多汗之哈屯名不详。例如,太宗窝阔台汗的介绍:“汗为清吉思汗第三子,弘吉刺忒哈吞所生。”弘吉刺忒是部名,生窝阔台者应是该部的孛儿帖夫人。类似这样以部代人的叙述还有多处。例如:拖雷汗为清吉思汗第四子,太宗母弟也。母当删去。实是太宗之弟。再如,世祖苏图塞嗔呼必赖汗(忽必烈)的叙述:“汗为拖雷的二子,母是怯烈哈吞。”怯烈是部名,生忽必烈者应是该部的莎儿合黑塔妮哈吞。
《蒙古家谱》是-部极其珍贵的史料,太值得人们重视啦!我的研究仅是抛砖引玉而已。
尽善尽美,人之追求,难矣!愿贤士指教!
20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