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钩沉>>考证评说
  共有 1105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朝俩伯颜,一忠另一奸

  发表日期:2016年11月3日      作者:李 守 华     【编辑录入:admin


 

                  

    元朝历史上先后有两个叫伯颜的人,他们都是当时朝廷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官拜中书右丞相,权高位重的股肱之臣。一个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名将贤臣伯颜,为元世祖忽必烈所赏识,为元朝处理国家大事,受顾命扶持成宗登基、攻打平定南宋、镇压藩王反叛等活动中作出贡献;另一个是元惠宗时期的权臣奸相伯颜,属元朝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权臣奸相之一,在拥立武宗后人元文宗与元惠宗称帝中立下汗马功劳,官位越高,权力越大,私欲越大,图谋不轨,最后落得个身败名劣,可悲下场。伯颜俩人名字虽同,但所作所为大不相同。现将他们的主要业绩作一介绍。

一、名将贤臣伯颜

伯颜(1236年—1295年),蒙古八邻部人氏(尼出古惕八邻部)。其曾祖父述律哥图、祖父阿剌黑都曾跟随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属开国元勋。祖父阿剌黑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被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他祖父的职位,并跟随宗王旭烈兀(忽必烈之弟)夺取西域,创建了伊利汗国。伯颜少年时生长于伊利汗国,他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 至元元年(1271年),奉伊儿汗旭烈兀之命作为使团成员入元朝,当时三十岁的伯颜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忽必烈见其相貌雄伟,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就说: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就把他留在身边,一同商讨国家大事。因伯颜有文才,能文会武,智略过人,深明大义,办事干练,世祖对他十分宠爱,留在身边为侍臣。 第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当朝内诸事,遇有难决断时,伯颜只用三言两语便解决了。众臣佩服地说:真宰辅也。至元四年,改任中书右丞相。至元七年,升迁为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十年春,持节奉玉册宣皇帝诏书,立燕王真金为皇太子。

伯颜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纪行》一书中称其名字为“百眼”。伯颜一生中在为元朝统兵攻伐南宋、镇压诸王反叛、受顾命扶持元成宗帖穆耳登基等重大事件中作出杰出贡献,辅佐了忽必烈的帝业,维护了元王朝的封建统治与稳定。尤其在军事上,他用兵如神,统帅二十万元军伐宋,如统一人,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值得兵家称道。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12951月)伯颜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铁穆耳特赠其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号忠武。

至正四年(1344年),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加赠其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其余如旧。并立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应元仁宗皇帝儒师王约的请求,为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姚靖作《西湖志》称: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为建此祠。    《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即(元朝)功臣的祠庙中,只有已故的淮安忠武王伯颜的祠庙建于杭州,每年春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旬,人们用果品、五谷等物盛在祭器中祭典他。

一、受命伐宋

至元十一年(1274年),在元军攻占了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进攻南宋之战。受命时任中书右丞相的伯颜统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今杭州,下同)。至元十三年(1275年)正月十八日,伯颜统帅三路元军向南进发,攻城略地,不久三军会师于皋亭山(今杭州北),进逼临安城。虽然宋军组织顽强抵抗,但仍敌不过元军的强攻、分割、包抄和召降等种种手段,最后一座座城池陷落,一支支军队溃散。 最终,在元军兵临城下之时,南宋的知临安府文天祥、浙西制置副使张世杰等主战派力劝太皇太后谢道清、太后全氏、宋恭帝赵显等出走海上,自愿率军背城一战。然而,太皇太后不准,而是派遣使臣奉传国玉玺及降表向元军乞降,伯颜接受降表。二月五日,宋恭帝赵显率百官出降。伯颜接受投降后,又取得太皇太后谢道清的手喻,继续招降未归附之州郡。三月,伯颜命大将阿剌罕、董文炳继续向南进攻。除太皇太后谢道清有恙留杭州外,伯颜携宋恭帝、皇太后全氏及南宋宗室等官员北还上都,拜见元世祖忽必烈。南宋残余军队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拥益王、广王进入福建一带,丞相文天祥、大臣张世杰等各率所部向南退却,继续抗元斗争。 

这次灭宋之战,取得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南方各地。

至元十三年(1284年)五月乙未朔,伯颜以宋主显至上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的大安阁接见了宋帝一行,对宋帝制授显开府仪同三司,捡校大司徒,封瀛国公。命伯颜以平宋,遣官告天地、祖宗于上都之近郊。(《元史》卷9《世祖纪》六)

伯颜因伐宋有功被忽必烈封为太傅、淮安忠武王等职。

一、平叛治乱

伐宋之战结束后,伯颜又受命出镇漠北和林等地。多次参与了平定西北诸王之乱。至元十五年(1277年),宪宗蒙哥之子昔里吉奉命与北平王那木罕和右丞相安童一起去平定窝阔台之孙海都发动的叛乱。不料昔里吉中途倒戈,劫持皇子那木罕和右丞相安童,与海都沆瀣一气反叛忽必烈。忽必烈闻报后大惊,急命伯颜率军前往讨伐。伯颜明白这一任务艰巨,既要胜敌,又要救人。他慎重迎战,与敌军在阿鲁坤河(今蒙古国抗爱山东麓)相遇。伯颜下令,与敌军隔河列阵。伯颜军严阵以待,治军甚严,无人敢于懈怠。相持终日,敌军出现疲惫松散之状,队伍自乱,阵形不整。伯颜立即兵分两路,突然出击,并派出最精锐的勇士组成敢死队直插敌人营帐中,奋力救皇子和丞相。经这一突袭,敌军大败,敢死队勇士们救出了皇子那木罕和丞相安童。伯颜命受降和追击并用,使大多数反叛的将士归降,叛臣昔里吉兵败逃亡,死于途中。

至元十八年(1281),随皇太子真金赴漠北抚军。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忽必烈听到传闻宗王那颜要联合西北地区的一些王爷造反,就召伯颜等商议对策。伯颜说,如果宗王那颜与西北诸王联合谋反,将是国无宁日。不如乘他还没有起事前就派使者安抚,或使其打消念头,同时也可察看其动静。忽必烈问派谁去为好,伯颜自愿意去。于是,伯颜便一人出使那颜处。他去时带着几车皮衣,每路过一处驿站,就送给驿吏们每人一件上等皮衣,驿吏们无不感激。当他到达那颜的营地后,那颜设宴招待他。伯颜发现这里杀机四伏,知道用语言已无法劝阻那颜叛乱。于是,便伺机连夜逃出。宗王那颜发现后派兵追赶。由于,驿吏们收受了伯颜的皮衣,而为其提供最好的马匹,使那颜的兵马无法追上。伯颜返回朝廷后,向忽必烈面奏实情。使忽必烈下决心立即发兵剿灭那颜。伯颜推荐汉将李庭等人,运用汉军战法,使西北诸王未及响应,就把那颜生擒,收降其部众,消除了一场祸乱。

至元二十七年(1289年),忽必烈为防止诸王海都叛乱,命伯颜率军出镇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海都知道伯颜用兵如神,治军有方。自己知难胜伯颜,长期不敢擅动。后来唆使铁木儿进攻和林,被伯颜军击败。之后,又多次派军偷袭,均被伯颜击败。伯颜协助忽必烈平息了多次内乱,维护了元朝政权的统一。

二、临危受命

忽必烈病危时,委伯颜总领百官以等待皇孙铁穆耳从和林

返回后即帝位。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春正月,忽必烈驾崩,伯颜总领朝政三个月,朝廷肃静,一如平日。朝内诸事由伯颜管辖下井然有序,正常运行。

  当时,忽必烈之孙铁穆耳以受皇太子宝在漠北镇守。当忽必烈驾崩的消息传来后,立即率军南返。

   (至元三十一年)夏四月壬午,(铁穆耳)帝至上都,左右部诸王毕会 四月,成宗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殿,时亲王有违言,王(伯颜)按剑陈祖宗宝训,宣扬顾命,述所以立成宗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元明善:《丞相淮安忠武王碑》,《元文类》卷24)”元成宗封伯颜太傅、录军国重事。

三、廉洁从政

伯颜为官清廉,从不居功自傲。伐宋还朝后,不谈自己的功

劳,也不取宋王朝的财物,“行囊中仅随身衣被”而已。当他凯旋而归时,皇帝下诏百官在京郊迎接尉劳他。平章阿合马先百官于半道谒见他,伯颜解下衣服上的玉钩绦送给他,并说:宋宝玉固多,吾实无所取,勿以此为薄也。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有名的权臣,他是萨拉森人,是个狡猾而能干的人,深受皇帝的器重。认为伯颜邈视自己,就心怀不满,企图阴谋伤害他。于是向皇帝诬告伯颜在伐宋时私取宋朝的宝物玉桃盏 忽必烈将此事压下,没让调查,仍十分信任伯颜。此事,只是在奸臣阿合马死后,有人献出此宝物玉桃盏时,皇帝才愕然曰:几陷我忠良! 对伯颜更加信任。还有大臣别吉里迷曾诬告伯颜犯有死罪云云。不久,他自己却犯法获得死罪。皇帝敕伯颜去探视他。伯颜送他以酒,悲痛而返。世祖问其原因,他回答说:彼自有罪,以臣临之,人将不知天诛之公也。即他自己有罪,如果我去看他,人们还不知道这是上天要诛杀他啊。

四、文坛诗人

伯颜文武双全,不仅有治国治军的才能,还深谙汉语汉文,

有很深的文学造诣,舞文弄墨,能诗会赋。一生留下许多诗词,内容多数属于军旅题材。诗词中显露出他英雄豪气、藐视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现抄录几首伯颜的诗句,共同欣赏:

《喜春来》注1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译文]手持鱼形玉符,腰扎白玉带,罗袍扣得庄严齐整。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居五侯,身负重任。指点万里山河在我笔尖头,正是建功立业得意之秋,要为帝王分忧。

1:《喜春来》为曲牌名,又名《阳春曲》。

又如:《过梅岭冈留题》
  江南血染陇头梅,黩武将军百战回。
  视甲帐为阿鼻(注2)狱,作京观是死人堆。
  厓山连带入声失,颓势难将兵力恢。
  毛羽未丰亡国主,黄金台下不归来。
注2:阿鼻狱:佛教指最深层的地狱,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永远受苦的地方。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出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又如:《俸使收江南》

  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
  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另外一首《鞭》仍作于南征途中:
  一节高兮一节低,几回敲凳月中归。
  虽然三尺无锋刃,百万雄狮属指挥。
  
再一首《过梅岭冈留题》
  马首经从岭岛归,王师到处悉平夷。
  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三两枝。

二、权臣奸相伯颜

伯颜(?—1340年),蔑儿乞氏蒙古人。元惠宗时期的重要

政治和军事人物,曾官至中书右丞相,独揽大权,权倾朝野,属元朝有名的四大权臣奸相之一。

一、权高位重:历任官职:大德三年至大德十一年(1299—1307年),伯颜因参加镇压宗王海都和都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被元武宗海山赐予拔都儿(勇士)之称号。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海山在上都即帝位后,封其为吏部尚书,不久又改任尚书院使、御史中丞等职。至大二年【1309年】十一月,任尚书平章政事,特赐蛟龙虎符,领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军事长官)。

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封伯颜为周王府常侍。其后历任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陕西行台御史大夫等职。

至治二年【1322年】,元英宗硕德八剌时,复任南台御史大夫。

泰定二年【1325年】,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期间,又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三年,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佩虎符,节制江淮诸军。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崩于上都,武宗旧臣、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留守大都,谋立武宗子为帝,联结同党发动大都政变,拘杀异己,严控枢密诸要害,遣同党明里董阿等驰乘驿所迎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广西),并命以其谋密告时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的伯颜,选兵以备扈从。伯颜立即响应,并着手筹集粮饷费用,征发民丁,增置驿马,补城浚濠,修战守之具,特选募骁勇士五千人护卫怀王北上。对同僚平章曲烈等持异议者,参政脱烈台谋刺伯颜者,均被伯颜处死。怀王图帖睦尔到达汴梁后,伯颜奉劝其即速北上大都即帝位,并亲自披坚执甲,提所有蒙古、汉军扈从入京同年九月,怀王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是为元文宗。伯颜因护驾有功特加封银青荣禄大夫,仍领宿卫,寻加太尉,进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御史大夫、中政院使。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拜太保,加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元明宗和世剌即位后,封其为中书左丞相。当明宗暴死,元文宗图帖睦尔复位后,加封伯颜为宣政院使。三年正月,升任知枢密院事。
    
伯颜是拥立元武宗后裔即帝位的功臣之一。在文宗当政期间,官至知枢密院事,加太傅,封浚宁王。在朝内是惟一可以和权臣燕铁木儿一样身兼数职的蒙古族大臣。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以伯颜功大,特令凡饮宴比照诸宗王赐喝盏之礼,并赐怯薛歹百人,蔑儿乞百人,阿速百人为伯颜之宿卫,又命其娶世祖阔阔出太子之孙女卜颜的斤为妻室。二年八月,进封浚宁王,并追封其三世先祖为王。三年,下诏为伯颜建生祠于涿州、汴梁,并立碑记其拥立之功。八月,文宗死,同受顾命,与皇后卜答失里、燕铁木儿一起谋立明宗次子懿麟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此时官拜太傅,加徽政院使。
    
元统元年【1333年】六月,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即位。这时,权臣燕铁木儿虽死,但其家族的势力仍十分强大。惠宗便表面上继续尊重燕铁木儿家族,暗中扶植伯颜势力与之抗衡,惠宗重用伯颜独用事同月,惠宗任命伯颜为太师、中书右丞相、上柱国、监修国史,兼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太史院、司回回、汉人司天监事以燕铁木儿之弟撒敦为太傅、中书左丞相,位在伯颜之下。接着,惠宗将撒敦封为荣王,燕铁木儿之长子唐其势承袭其父的太平王职。伯颜则加封为秦王,并又一次下诏重申由伯颜、撒敦共同统领百官,总理国政。年底,惠宗又让伯颜统领彰德威武卫军,控制了部分禁卫军。
    
二、独断专权

元统二年【1334年】四月,惠宗封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兼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五月,又以唐其势取代撒敦为中书左丞相,但撒敦仍参与中书省决策。六月,由于唐其势的坚持,仍以撒敦为左丞相。同月,还追封燕铁木儿为德王。到这时,惠宗还是在伯颜等蒙古贵族与撒敦、唐其势等钦察贵族之间搞平衡,但蒙古贵族的势力有了明显的增长。
    
至元元年【1335年】,撒敦已故,惠宗又任命唐其势为中书左丞相,以安抚钦察蒙古贵族。伯颜的出身使他成为不满意钦察贵族专权的蒙古贵族代表。但是,唐其势不甘心居于伯颜之下,与其叔句容郡王答里、其弟答剌海、诸王晃火粘木儿等密谋兵变。不久唐其势在东郊埋伏军队,亲自率领武士突袭皇宫。由于伯颜事先得到告密,做好了准备,一举擒获并处死唐其势等人。对唐其势及其主要党羽也统统处以死刑,抄没家籍,其子女都远徙边地。经这一事件,彻底摧垮了燕铁木儿一派钦察贵族在朝中的势力。

随着燕铁木儿家族的覆灭,伯颜及其家族的势力迅速上升。平定唐其势兵变的第二天,伯颜的弟弟马札尔台就担任了御史大夫,同时仍兼管高丽女真汉军和阿速卫亲军。不久,又任命马札尔台为知枢密院事,掌握了兵权。平乱的第二个月,就是七月底,惠宗就下令废除中书左丞相一职,以伯颜一人担任中书右丞相,独揽朝廷大权。同时,赐给伯颜世袭答剌罕(终身免除各种徭役赋税者)的称号。至此,伯颜家族完全取代了燕铁木儿家族的地位。

至元四年【1338年】伯颜及其家族的权势更为显赫。这年四月,伯颜的侄子脱脱出任御史大夫。接着,惠宗下诏在涿州、汴梁为伯颜建立生祠,并在南口为伯颜立碑纪功。惠宗还为伯颜特设大丞相一职,同时加封伯颜为"元德上铺功臣"
    伯颜几乎独秉国政,政治势力迅速扩大。中书省、枢密院的官员大都出自其门下。每当下朝,大臣们一拥而退,朝堂内为之一空。"伯颜自领诸卫精兵,以燕者布华为屏蔽,导从之盛,填溢街衢,而帝侧仪卫反落落如晨星。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己"。伯颜自己带领各路兵马,招摇过市,人马拥挤,满街都是。相反,皇帝的仪仗队却显得零零落落如天上的星晨。由于他权势过重,使得天下人只知道伯颜之名。这样,伯颜一手遮天,独揽大权,与皇帝的矛盾日益尖锐,元惠宗对其十分不满。伯颜还派其侄子脱脱出入内廷,监视皇帝的起居言行。不料其侄子脱脱深怕一旦阴谋败露,会遭到燕铁木儿家族同样的下场。就暗中向皇帝表达了自己大义灭亲、忠于皇帝之意,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在伯颜被贬黜后,元惠宗起用脱脱当政。次年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制度,开放马禁、减少盐税,修辽、金、宋三史,政治一度转为清明。

三、压制民众

伯颜有相当狭隘且强烈的惟蒙古贵族独尊的意识,尤其对人口众多的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充满鄙视和猜忌。在他专权后的当年年底,就下令停止科举考试。伯颜对儒家学校也十分反感,在废除科举考试的同时,下令将各处原供应儒学学校的庄田田租改为禁卫军的军费。
    至元三年【1337年】发生了河南棒胡、广东朱光卿等地农民起义。四月,伯颜以此为由,下令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携带并拥有兵器,也不准拥有马匹,也不准汉人、南人学习蒙古、色目文字。后来又多次下令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持有兵器,并排斥汉族以及汉化政策,停办科举。为防止南人造反,禁止江南农家使用铁禾钗。对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枪棒武术以至演唱戏剧等,都横加禁止,以防止他们聚众闹事。甚至曾提出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族民众的极端主张,遭到元惠宗的制止。《元史顺帝纪》载: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  还规定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六部、宣慰司、廉访司及各路、府的幕僚长官之职务均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

四、罪有应得

至元六年【1340年】初,伯颜亲自率领兵卫,邀请惠宗出猎柳林,图谋不轨。其侄子脱脱劝说惠宗以身体有恙推辞不去,只派太子代为出猎。皇帝对伯颜越来越不满,便策划将其罢黜。二月十五日,让脱脱自己统率的宿卫军控制了京师所有城门,当夜,惠宗驾临玉德殿,召近臣任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后入见。同时,派人连夜赴柳林召还太子。第二天,皇帝下诏历数伯颜之罪行,将其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诏旨中讲明只责罚伯颜一人,决不牵连他人。伯颜所统率的各卫亲军闻讯后,纷纷回到本卫,不再听从伯颜指挥, 伯颜只好南下就职。三月,惠宗又将伯颜迁往南恩州阳春县安置。不久,伯颜郁郁寡欢,病死于途中。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上俩个伯颜虽所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所作所为大相径庭 。前者受到后世好评,名垂青史,备受称赞;后者却列入权臣奸臣之列,臭名昭著,为后人所唾弃。历史是一面镜子,能给后人以借鉴与启示,从中学习为人之道、作人的品德。

                        2016112

参考资料

1、《元史》卷127《伯颜传》;

2、《马可·波罗纪行》马可·波罗著;

3、《元上都历史资料选编》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


上一篇:燕铁木儿与石人雕像之说
下一篇:忽必烈多元一体开放的经济思想和实践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4]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