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锡林郭勒文化
  共有 646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察哈尔的文化形态

  发表日期:2014年4月5日      作者:包玉瑞     【编辑录入:admin

             

 

在锡林郭勒草原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察哈尔蒙古人世世代代继承和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产品,灵性十足,才华横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种由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具有自身特征的地区性、群体性文化,以各种形态植根于察哈尔蒙古人的生活行为和审美意识中,并与时俱进,使得传统文化不断升华。

敖包  “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神灵在其位,世袭传诵,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正镶白旗作为察哈尔的核心地区,在辽阔的草原上,矗立着苏木敖包、寺庙敖包、畜群敖包、家族敖包、泉水敖包、湖泊敖包等六十多座敖包。2012年新建立的“旗敖包”用乳白色花岗岩砌筑了十三座敖包。主敖包也叫将军敖包,位于中央位置,其左右两侧各有四座卒敖包,另外在主敖包的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角各设一个苏力德敖包。其中:主敖包的直径为7米,高6.9米,两侧卒敖包直径分别为6543米,高度分别为6.25.95.44.9米,四座苏力德敖包的直径1.2米、高3.5米。中轴线上九座敖包的间距为5.4米,主敖包与苏力德敖包间距为3.3米。每座敖包的形制圆柱三层台阶。“旗敖包”的“道克”神杆立在主敖包的正中央,有张挂着五彩佛幡、风马旗等吉祥物的飘带把主敖包和其他卒敖包、苏力德敖包相连。“道克”神杆周围设有红柳编筑的围栅。在主敖包和卒敖包及苏力德敖包上分层设有系哈达的绳索并用绿色哈达缠绕一周,象征绿色的生命宇宙。该敖包的守护神是“去除一切灾难空困苦、保佑生灵安康、福禄人间、吉祥幸福、大智大能”的苏力德腾格尔神。“旗敖包”占地总面积1794平方米。“旗敖包”的宝瓶是专程前往佛教重地——青海塔尔寺,请58位高僧喇嘛念经开光的33尊宝瓶。在树立敖包前将这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宝瓶分别安放在主敖包、卒敖包、苏力德敖包的底洞中。其中:主敖包底洞安放13尊宝瓶,主敖包的两侧的第一个卒敖包底洞内各安放5个宝瓶,其余六座卒敖包和四座苏力德敖包底洞内各安放一个宝瓶。此外,还特意请来黄海、黄河、青海湖等大湖大海之水,用阿拉善奇石和本镇名山之土、名泉之水作为吉祥之符与宝瓶一同安放在敖包底洞内,以示对全旗人民的美好祝福和对风调雨顺、草木茂盛、国泰民安的祝愿之情。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藏在不罕山里,躲过蔑尔乞特人的搜捕后。即在不罕山“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然后跨马上路。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祭祀一般都在旧历五月中旬举行。清人祁韵士诗云:“告虔祝庇雪和风,石畔施舍庙祀同。塞远天空望无际,行人膜拜过残丛。”总之,佛教传入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使其进一步被神化。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续这种古俗而来。正镶白旗新建“旗敖包”的首次祭典,于壬辰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2012815日)的“龙兴之日”隆重举行。后经北京雍和宫图布登活佛占算,将每年的农历613日定为固定祭日。届时,还要请来喇嘛诵经。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祭祀。 

       哈达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主要有黄、白、蓝三种颜色,黄色哈达敬献给喇嘛,白色哈达敬献给长辈和尊贵的客人,蓝色哈达在同辈之间问候时使用。由此,敬献哈达表示人们对佛的敬仰,对迎见之人的敬意与祝福。哈达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献的哈达要叠为三层,敬献时叠口向着对方。春节时,晚辈或年龄小的人要跪地献哈达,并把长辈或年长者接着哈达的手腕向上托住。如果同辈,双方要碰一下捧着哈达的手。男士之间在献哈达问候之后行请安礼,女士之间献哈达问候之后鞠躬,异性之间献哈达问候之后行请安礼或握手礼。平常,给尊者和长辈献哈达的时候,用张开的双手高捧哈达,举过头顶,身体要略向前倾,把哈达放到接受者的手掌上。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元旦这一天,大汗统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国中,拥有领地或掌有管辖权的要员,都纷纷给大汗进贡金、银和宝石等贵重礼品,并且要配上白布,意思是祝福皇帝陛下万寿无疆,财源充足、享用不竭。”这种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其精髓深入人心,进而内化为察哈尔蒙古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构成了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婚礼  察哈尔婚礼是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之一。它主要流传于锡林郭勒草原的正镶白旗、正蓝旗、镶黄旗、太仆寺旗等地区。蒙古族的婚礼都要经过媒人说亲、相亲、订婚、娉礼、许婚筵、迎亲、送嫁、行见阿姑之礼、举行结婚等较为繁复的程序。它的特点:(1)、婚礼的礼节多、讲究多。(2)、迎亲日一定要选吉祥之日。(3)、接亲、送亲仪式隆重。(4)、新娘新郎服饰华贵、制作精致,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特色。(5)婚礼从敬酒礼仪、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多个细节方面都集中展现了察哈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察哈尔文化的内涵。察哈尔婚礼独具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方草原最早的婚俗据《北史.室韦传》记载“婚嫁之法,二家相许竟,辄盗妇将去,然后送牛马为聘,更将妇家,待有孕,乃相许随还舍”。《北史.倭传》说:“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妇入夫家,必先跨火,乃与夫相见。”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跨火之俗现在还在延续。跨鞍意在取“鞍” 的谐音,平安之“安”,据唐苏鹗《苏氏演义》载:“婚姻之礼,生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马之意,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迎亲、送亲把婚礼仪式推向高潮,当晨曦划破草原夜空时,迎亲队伍沿结婚地点所有的蒙古包绕三圈后出发了,新郎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骑乘骏马在亲友的陪伴下向女方驻地进发。新娘驻地,新娘独自呆在一顶蒙古包里,伴娘守住门口,不让迎亲的人看见新娘。新郎绕新娘驻地所有蒙古包转三圈后下马拜见岳父母,献上哈达等礼品,接着便开始喝酒唱歌。酒后迎、送亲队伍簇拥着新娘一齐向男方驻地出发。正是“蒙蒙百合里,锦水霞光烂,得意马蹄轻,绿茵香满衣”。到达男方驻地后,接、送亲队伍一齐围着男方的蒙古包转圈。到达男方家里后,新娘重新换装梳头,举办激情的婚礼。婚礼完毕,两家人在蒙古包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时赠送牲畜。这时女方来的人用诗歌说唱父母抚育女儿成人的艰辛。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尽情饮酒,尽情歌唱。而进餐时,女方家人则以最难分割的羊颈和肘敬新郎,让他一次性分割,可谓难解难分,寓意先做难后和美。如今的察哈尔婚礼,有专门的婚庆公司操办,在保留传统要素的前提下,呈现了崭新的风貌。

    春节习俗  察哈尔蒙古族注重辞旧迎新的礼仪。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点佛灯燃香烛,全家人由老到小依次向佛磕头跪拜,然后烧好茶,盘中摆好糖果、糕点等精美茶食,请左邻右舍亲属中的长辈们前来品茶,意在分享神佛的恩赐。除夕晚饭前,要带上除夕的食物德吉,骑马到祖坟上祭祖磕头。夜饭后,孩子们走门串户向长辈们叩头施礼,敬献除夕酒。正月初一,当东方刚刚升起启明星的时候,即开始拜天。拜天时,在供桌上摆好各种供物,先男后女,面向喜神方向磕头(身孕的妇女和未婚女子不拜天,也不向灶神磕头)。各家分别拜天后,属一个家族的,便集中到最为长辈的那家,先给这家供神上香磕头,互相请安,对交哈达、鼻烟壶,行拜年礼。孩子们对其父母、长辈们行拜年礼时,要铺衣襟跪拜。行过拜年礼,按年龄、辈数大小入座,而后端上有各种精美食物垛成的盘子,让客人们品尝,以示敬意,分享幸福。然后开始敬新年酒。敬新年酒与通常敬酒不同,由该家的主人先用小酒杯向所有客人从长到幼依次一一敬酒,敬酒者对长辈和比自己年长的同辈让其坐下接酒后,行磕头礼。无论男女敬酒与接酒时,依礼都不得免冠。用小酒杯敬过后,还要用大杯敬。主人必须向每个客人敬够3 杯新年酒。如此拜年仪式,凡来客人,家家都得反复进行。此后,还要到其他浩特或较远的亲属家去拜年。初一这天,为讨吉利要进行出行礼,即:男子穿上新衣、骑马烧香,朝喜神方向走,从福神方向返回。妇女们戴好头戴首饰,步行朝喜神方向走,从福神方向返回。蒙古民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是百灵鸟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的容貌也被人耻笑。”世代相传,蒙古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问候、待客、送行等为一体的传统礼仪习俗。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蒙古人对长辈和客人极为尊重和热情,所以当长辈和客人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往往要献上精彩的敬酒歌。例如送客人上马时,要敬上一杯“上马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劲,一路顺风。蒙古人在敬酒时,自己要先喝一口,然后再敬给客人,以表酒的纯净和同欢共饮的感情,使饮酒的气氛显得格外亲切。蒙古族形式多样的问候礼仪里蕴涵着他们对对方的尊敬之意和关心、关怀之情,并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搭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从《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看到,成吉思汗肇兴于朔漠之时,各种礼仪已经整然有序。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刘仲禄“如朕亲行”的虎头金牌去迎接邱处机。邱处机所到之处,群众皆以稽首礼夹道欢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礼仪又有新发展。据《元史·礼乐》记载,元初,遵从本俗之礼(即蒙古族礼仪),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丰富了蒙古族礼仪。13世纪出使蒙古草原的意大利人柏朗嘉宾也说过这样一段话:“蒙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十分尊敬别人,互相间不论谁都是友好的。” 
 
 察哈尔服饰  察哈尔部为达延罕的罕廷直属部,其后乌珠穆沁、苏尼特等部也成了察哈尔的组成部分。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多采用元代皇宫的颜色,服装的领口、大襟不锈花,领边、领座、大襟、垂襟和开衩衣边用绸布进行镶边,体现了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华丽多彩的宫廷韵味。察哈尔服饰的主角是长袍。贴身秀丽,长袍分为有马蹄袖或无马蹄袖两种,马蹄袖又名图如,袍袖秀长。察哈尔长袍制作精细,边饰工艺要求严格。长袍的外罩是坎肩,坎肩分长短两种,边饰用金线缝制特制的连续图案。衣扣最讲究美观,长袍钉嵌有金银、铜、珊瑚、宝石托盘的扣子。往往做成各种形状,刻有各种精美的花纹。长袍的大襟、领座、领边、袖口、下摆之缘镶有缎子等沿边。察哈尔蒙古人起先穿镶有单沿边的袍子。袍子和镶边要对比颜色。男子和老人的袍子用暗色材料镶边,年轻妇女的袍子则用鲜艳的材料镶边。用布和绸缎吊面的皮袍,大襟、下摆、开衩之缘有白羔皮贴边,以稍露其白毛为美,白茬皮袍和熏皮袍的领座、大襟、垂襟、下摆、开衩之缘镶有青绒、青布或黑羔皮沿边。这样的皮袍大都配以铜扣。钉扣子时要以镶边结构基数来确定数量,男子系腰带要靠下腰,在腰后两侧打活结下垂掌许穗子。而女子一般不系腰带。察哈尔妇女穿长袍时,外面要套缝制精美的坎肩。幼儿的小袍腋下钉带,身后打结。察哈尔蒙古族十分重视上下按头,也就是帽子和鞋靴。冬季察哈尔人均戴风雪帽。妇女还戴叫作"胡鲁格布其"的露顶圆帽等。男子戴的帽子有江獭帽、礼帽和毡帽等。察哈尔蒙古人还有罩头巾的习俗。察哈尔蒙古人用香牛皮制作的靴子均以各种图案装饰靴靿和靴帮。一种用香牛皮制作的绣花靴边称"图力布其"。另外,还用毡靴子和皮靴套。男子装饰品有图海、火镰、餐刀、烟袋、烟袋套、烟荷包、银碗、褡裢、鼻烟壶、戒指、束襟带等。察哈尔姑娘成年开始留独辫式发辫,发辫末端缠珊瑚串,脖子上戴珊瑚、珍珠、宝石项链和银饰片。未婚女子在大襟扣上戴银牙签、绣花荷包及针线包等。她们也戴手镯和戒指。察哈尔妇女的头饰佩带是一大奇观,是彩饰方面的一绝。可分为头饰、服饰、背饰三大部分。全套头饰称"宝德斯"。其中包括"罕特日格""温珠日格""温吉勒格""塔图尔""希勒波其""好日珞"等。“罕特日格”是将一寸宽的青色或深色绸锦缎折叠缝制而成,上面缀着翡翠、珊瑚、绿松石等装饰物,它是挂坠子用的长条褡带。"温珠日格"即穗子。是戴在坠子两侧的珍珠或珊瑚链。一尺多长,数十支,有的穗子末端还挂小铃铛。"温吉勒格"即额穗子,它是用珍珠链织成的网状装饰品,其下端悬挂很多带银夹的珊瑚珠,固定在塔图尔的前面,下垂至眉额之上。"塔图尔"又称额箍,在青色绸缎上钉缀二十几块金银底座,上面镶嵌半球形大珊瑚、珍珠,在其周围以小珊瑚和珍珠来点缀。额箍前上方另设5块半球形大珊瑚金银底座,其正中间的珊瑚为最大,正好压在囟门。额箍是环状头饰,围额戴之。"希勒波其"是从额箍颈后处戴的银质装饰,在其下面有很多小环,其小环戴脑后垂饰。脑后垂饰,又称"阿日·陶尔",它以珊瑚、珍珠、青金石、金星石串连而织成"哈那"形,从脑后垂饰下边垂挂十几支珊瑚链,此链下端还挂有小巧玲珑的银铃。“好日珞”是用银链带在脖子上的银质小盒。发夹用银制作,镶珊瑚等。耳环项链以金、银、珊瑚、珍珠等制作。“孛勒”是佩带在长坎肩两侧胯上的银质装饰。“好力宝”是用珊瑚、珍珠串成的挂在坠子撑环上的三股胸链。察哈尔服饰中,特色鲜明的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戴有在比赛时获奖的各色“江嘎”。察哈尔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今天的察哈尔服饰,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继承和发展本地区传统服饰款式风格基础上,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不断丰富。全盟各地不断举办的察哈尔服饰比赛,鲜明集中地体现了察哈尔服饰的风采,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那达慕  在察哈尔地区,那达慕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或以嘎查、苏木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发展到现代,“那达慕”的内容已不再限于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项目,而有了更精彩丰富的项目。不仅有成人博克、儿童博克、儿童夏嘎、喜塔尔等比赛项目,察哈尔奶食品评比、改良品种牲畜评比等也夺人耳目。其间进行的专业马术表演完美演绎了草原人民人马合一的无限魅力,为传统的那达慕增添了亮点。经济贸易活动更成为了政府和民间的重头戏。2012年,正镶白旗举办的第12届“那达慕”,政府主导举办了“中蒙俄贸易交流”及多项经济贸易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盟乌兰牧骑巡演,著名歌唱家德德玛、齐峰前往助兴,悠扬的蒙古长调回荡在天际,无一不彰显察哈尔文化炫目夺人的魅力。当时,我曾激动的长吟道:“共聚白旗气象新,彩袍色带会宾朋。金杯银盏声声近,一曲长调除劳尘。”察哈尔文化中蕴含的‘开放包容、尚武爱国、重商敬业、崇文好艺’的精神。以“那达慕”为承载,成为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量的财富,是察哈尔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察哈尔人及世人永恒的美好记忆。


上一篇:察哈尔源流小考
下一篇:锡林郭勒:察哈尔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地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9]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6]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2]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