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代,世代居住在阴山以北、漠南草原的北方民族汪古部,曾是信仰景教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灭金伐宋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汪古部的一部分后来被融合为蒙古族的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本文参照有关资料对汪古部和其信仰的宗教—景教作一说明。
汪古部 (突厥语wak,又译瓦克、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 在金元时期属阴山以北、漠南草原的一个游牧部落。汪古人是阴山回纥部与沙陀部的后裔,自称是雁门沙陀人之后。回纥人称其祖先为“卜古汗”,汪古人也奉之为祖先,两者关系密切,也有黑车子室韦成分。
金朝为了防御蒙古、克烈、乃蛮等部族南下,在北部边境地带修筑、挖掘了一条壕堑(即俗称成吉思汗边墙),蒙古语叫unkuh,屯重兵把守,交给汪古部守卫,因此得名“汪古”。元朝时将汪古部列入色目人中三十一种之一支,属于“也里可温户”(有基督教背景的民族)。其祖先来自于中亚,大约在晋朝时期迁入中原。
唐会昌元年(841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其贵族与高昌回鹘一样,以卜国可罕为始祖。唐末,此部同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与部分沙陀人融合,因此又自诩为“晋王”、“沙陀雁门节度”(即李克用)的后裔。之后臣属于辽。金灭辽后,又臣属于金,在此期间,汪古人在成分中吸收了一些从西域内迁的回鹘人、亡辽的契丹人,以及邻近的汉人和西夏人。继回鹘之后,鞑靼部在漠北称雄,漠北诸部一概被称为鞑靼,汪古部在唐、五代史书中也被认为是鞑靼的“别部”。但汪古部的基本成分是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结合而成,容貌和面孔的特征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以区别于蒙古语族的鞑靼或黑鞑靼人。
12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主摄叔、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为北平王。汪古部长期是金朝属部,防守北方,跟乃蛮部有姻亲关系。
1203年,蒙古部成吉思汗灭克烈部,乃蛮部太阳汗遣使者月忽难出使汪古部,约其一起对抗蒙古,要求出兵消灭成吉思汗。部长阿剌兀思不但没有答应,还将太阳汗的意图报告给成吉思汗,并把乃蛮部的使者送交蒙古部。同时发兵会合蒙古军队一同攻打乃蛮部。当成吉思汗攻打金国,蒙金战争爆发后,汪古部让出其领地让蒙军通过,使蒙军轻易地突破金朝北方。这批汪古人后随蒙军西征,留在南俄,成为现今喀山蒙古族的祖先。另一部分人成为现在哈萨克族的瓦克部落。也是土族的重要族源。还有部分汪古人被蒙古族融化成为现在的土默特与察哈尔蒙古人。 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论功行赏,以汪古部阿剌兀思能主动归附,就任命他为五千户汪古人的首领,并以三女儿阿剌海别吉公主嫁之,并相约两家世代为姻亲关系,敦交友好,互称“安答”(anda,契交)、“忽答”(quda,亲家)。从此,汪古部与蒙古部世代通婚,成为定制。子孙世代袭封为王,汪古部长相继被封为北平王、高唐王、鄃王、赵王等。阿剌兀思长子不颜昔班、侄子镇国、次子孛要合相继袭位,称北平王。托雷之女独木干公主下嫁汪古部镇国之侄聂古得,是蒙哥汗的妹、旭烈兀汗的姐。孛要合次子爱不花娶忽必烈女,至元年间为丞相,主汪古部事。爱不花长子阔里吉思继任,元成宗铁穆耳时,受封高唐王,娶成宗女,镇守西北边境,后被笃哇军俘虏遇害。其弟术忽难袭高唐王,又进封鄃王、赵王。阔里吉思子术安娶泰定帝姊。从此,汪古部主相继袭爵赵王。自1309年(元至大二年)术忽难被封为赵王算起,汪古部先后被封有八位赵王,并追封六人为赵王。
1217年,成吉思汗西征的第二年,封阿剌海别吉公主为监国公主,总管漠南军国大事。在武川县东出土的一枚“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铜印,证明她的权限范围已扩大到了黄河以北的山西、河北一带,她还有权任命这一带的地方官员。汪古部长的大权实际上为阿剌海别吉公主所掌控近二十年。
汪古部原住金边墙以外,其中心在黑水(今内蒙古达茂旗艾不盖河)附近的按打堡子。“按打”(又译作“安答”),为契约、契合之意,即结拜、交朋友的关系。所以,阿剌海别吉公主所居住的城堡,被称为“按打堡子”。在蒙古灭金后,1252年蒙哥汗时期,确定将阴山以北的沙井(今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集宁(今内蒙古察右前旗巴彦塔拉苏木土城子)、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城卜子村)和按打堡子等四处归汪古部为世袭领地。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另在黑水边上修筑了新城,建起城池和王府,初称新城,1305年(大德九年)改名为静安路,1318年(延祐五年)又改称为德宁路(今内蒙古达茂旗鄂伦苏木)。集宁、德宁、净州和砂井在元代都升为路,各领一县,是赵王的直属领地,由他自选官吏治理。1309年汪古部长术忽难为赵王后,与继任的七位赵王都居住在这里,因此称为赵王城。汪古人和汪古领主的属民遍布在阴山以南和中原广大地区。蒙哥汗在清点土地人口时,重新确定了汪古部的封地。确定阴山的丰州、云内州、东胜等以西归西京路管辖。
元代,汪古人家族中还出了几个著名人物,如净州的马氏于金末迁至开封,在金、元两朝世代任官,其中马祖常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按竺迩出身阴山边塞,因出征甘陕四川等地有功,任征行大元帅,其孙赵世延,官至御史中丞、中书平章政事;巩昌另有一支汪氏,世袭巩昌等路都总帅。
经济生活方面,汪古人主要经营畜牧业,少数人从事种植业,会种秫穄。元代出现了专业的“种田白达达(鞑靼)户”。元朝在汪古部领地设置驿站,开辟了木邻(morin,蒙语意为马)驿道,通往漠北;又设榷场、和籴所和官仓。集宁、德宁、净州和砂井等地,因处于交通要道,官民贸易发达,形成了一些城镇和村落。从各城镇的遗迹判断,当地已有烧制砖瓦、陶器和冶铸铜铁等手工业部门。汪古部处在不同文化的各民族之间,许多人通晓多种语言文字、文化水平较高,有人专以充当通译(即翻译)为业。
在宗教信仰方面,汪古人多信奉景教—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取基督教名,墓石刻十字和叙利亚文铭文,专设管理诸路也里可温总管府治理。汪古部主也扶持佛寺,尊礼高僧,同时又崇尚儒学,集宁、净州、德宁城中都建有孔子庙,设有学校。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元成宗时,汪古部长阔里吉思,被封为高唐王,娶成宗女,镇守西北边境。他本是一位景教信徒,曾建万卷堂收藏经史。1293年(至元三十年)罗马天主教教皇派遣约翰.孟德科儿维诺来到中国传教,他属于方迹各会,先在大都建立了教堂,后又说服了阔里吉思,给他一个很小的僧职。阔里吉思便率领他的部众都皈依了天主教,并在他驻的城里兴建了一个皇宫般的美好教堂。由阔里吉思带领的改信天主教的信徒,便又改信了景教。1298年(大德二年)阔里吉思在西北平定叛乱时,遭到了笃哇部的突然袭击,阔里吉思战败被俘,不久便死去。汪古部人信仰的景教和一度信奉过的天主教,也随着元王朝的灭亡而消失。汪古部末代赵王汪古图投降了明朝,许多汪古人被迁往内地。
据考古资料介绍,在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蒙元时代的古墓葬主要分为三类:信仰景教的汪古部墓葬、蒙古族墓葬和汉族墓葬。关于汪古部的墓葬:据考古发现,赵王城是元代汪古部居住之地,城址在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阿伦斯木古城。从1927年到1942年期间,中外科学家、考古学家多次考察了阿伦斯木古城,并在古城中发现了一块《王傅德风堂碑记》汉文石碑和一通蒙文石碑,证实此城即赵王城。还发现了汪古部旧城址和古墓葬。在旧城址内的东北角的有罗马教堂的遗址,并发现了7块景教教徒的墓石。从遗址上采集到一些花纹贴面残砖,有的具罗马教堂建筑装饰的风格,证实了古罗马教堂的位置。这些是目前亚洲仅存的一处最早的天主教堂遗址,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他汪古部墓葬主要分布在达茂旗的毕其格图好来、鄂伦苏木古城东北、木胡儿孛卜嘎古城附近,四子王旗王墓梁、城卜子古城附近和兴和县王甲地等处。
锡盟的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管区附近曾清理出土一座蒙古族贵族墓葬,发现墓葬顶无封土,形状为土坑竖穴墓,独木棺葬具,棺外箍金箍一道,单人葬,为一中年女性。随葬物品主要有金器、银器和丝织品等,珍品中包括金子鞍饰和金马具饰各一套、一件金饰件及高足金杯、虎首金镯、鎏金银盘、银瓶等物。大量金银精美的随葬物品出土,表明墓主人身份是高等贵族,随葬的金十字架饰件,表明墓主人信仰景教,可能与汪古部人有关。另外在锡盟多伦县干泡子曾发现景教徒墓葬的顶石。
关于汪古部信仰的景教: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聂思脱里派,也是聂思脱里派传到后中国的名称。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起源于今日叙利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唐代各种宗教信仰都很活跃,聂思脱里派被称为景教。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现在全球约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
景教与基督教的区别:约公元三世纪时,东方和西方的基督教在教义上产生了根本的分歧,罗马天主教会主张耶稣是由圣女玛丽亚所生神的儿子。而东方教会的聂思脱里则主张耶稣是圣女玛丽亚所生人的儿子,后来成为神。431年东方教会的教义被判为异端邪说,其信徒受到罗马帝国的驱逐。聂思脱里派的信徒自称为亚述东方教会,竭力向东方传播。
景教于公元五世纪以后传入中国。唐贞观九年(635),景教僧侣阿罗本将此教传入中国。汉地景教的名称为教徒自己所取,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出资于长安义宁坊大秦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存西安市碑林),内有“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数语,可能是既取“基督”的谐音,又取光明辉煌的含义。敦煌遗书中有《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也是景教在中国流传的宝贵资料。
明代在西安附近的周至县发现了一通《大景教流行碑》,碑铭记载了景教在中国流传的经过。845年唐武宗灭佛,其它各种宗教都遭受到了打击,在长安的景教徒与众多的回鹘人一起,为了免遭迫害,便跑到了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传播,尤其传播到讲突厥语的汪古部、乞儿吉思、乃蛮部和克烈部等部落中,于是景教便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中传播开来。
元朝开始,由于大量色目人来到中国,使中国的景教信徒人数上升。马可·波罗和一些中世纪西方学者都指出中国和蒙古有很多景教小团体存在,特别是蒙古克列惕(Kerait)、汪古惕(Ongut)两部族信奉景教,当时他们在帖八里(即大都)的主教曾一度与当景教青铜十字金刚杵时新兴的天主教传教士发生过冲突。
元朝的景教徒被称为“也里可温”(arkagun)户,其享受免除兵役和免税的特权。据马可·波罗记述:元代中国的北京、山西大同、甘肃敦煌、肃州、甘州、凉州,宁夏、新疆喀什、叶尔羌、伊犁,江苏扬州、杭州、镇江,浙江温州、福建泉州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元代著名的景教僧人有列班·扫马和雅八阿罗诃。
根据后来在泉州出土大量景教文物证实,福建省的泉州市是当时中国南方景教的中心。元亡后,汪古部末代赵王汪古图投降明朝,不少汪古人也迁至内地。明朝取代元朝后,景教衰微,但并未绝迹,一直存在“十字架教派信徒”达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十六世纪左右,天主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景教徒数目随之锐减。
现在全中国只有香港还有些景教—聂斯脱里教派信徒,都是1990年代末期由黎巴嫩或叙利亚来香港从商的信徒,人数并不多。香港的聂斯脱里教派主教除了负责香港的信徒以外,同时亦兼顾东南亚地区的所有信众。
2012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