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上都河文学>>评论
  共有 1317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黄溍:玺口学士及其元末扈从诗

  发表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作者:齐巴托     【编辑录入:admin

   


       黄溍(1277-1357) 元代文学家、大文人元末“朝廷诏令皆出其手”,故被人称“玺口学士”。作为元顺帝朝宫廷官员和文书,黄溍也常川扈从天子到元上都。有一次,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从北京出发北幸至李陵台驿,扈从诗人黄溍写道:“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元代两都交通上的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牧场,按元人的计算,该地距上都为100余里。据黄溍的描述,李陵台驿站的规模大约不小,来往行人必在此处过夜“小憩”。作为皇帝扈从官吏,黄溍留有《上京道中杂诗》

在元代,随从蒙古皇帝巡幸上都的,还有当时的宗教领袖和名士硕儒。宗教人士如喇嘛教斋师、玄教大宗师等,每年随皇帝到上都后都要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忽必烈每次巡幸上都,都要召许衡、姚枢等人赴上都。这些知名人士都是当时在北方很有名气的汉族儒生,虽然所尊儒学派别不同,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遇。将他们召到上都,为的是“备顾问”,参议朝政,表示了蒙古皇帝对儒学的尊崇。自世祖忽必烈开此风气之后,累朝元代皇帝纷纷效仿,李谦、阎复、马祖常、黄溍等人,均享受过这种优礼。根据“玺口学士”黄溍在其《上都翰林国史院题名记》一文记载:至于已在翰林国史院中供职的“儒林大老与一时名人魁士”,因为“天子出御经筵则劝讲进读,启沃圣心;退则䌷绎前闻,以待访问”,他们当然在随行行列之中,每年都要扈从皇帝前往上都。

黄溍,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位金华市东北)人,字文晋,又字晋卿。黄溍一出生便聪明出众,到童年,教给他《尚书》《诗经》,不到一个月便能背诵了。等长大了,凭着擅长写文章而闻名四方。仁宗延佑间进士,任台州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位杭州市东北)县丞,累擢侍讲学士知制诰等职。升任两浙路都转运盐使司石堰西场运判,后又改任诸暨县判官,负责巡察海上官府的船只。生平好学,博览群书,议论精要,其文布置谨严,援据切洽,在朝中挺然自立,不附于权贵,时人称其为清风高节,如冰壶三尺,纤尘不污。著作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

黄溍是元代浙东金华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在金华学派中拥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散文方面,其与虞集、柳贯、揭傒斯称为“元四杰”。明初开国名臣宋濂、王祎等均为其入门弟子。黄溍传世著述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为历来治元代文史者所重。在黄溍作品的整理、研究方面,迄今为止,未见点校全集问世。《黄溍全集》拟以四部丛刊初编本《金华集》、四库全书《日损斋日录》为底本,校以金华丛书本《黄文献集》等,并补入见于《草堂雅集》、《道园遗稿》、《午溪集》、《吴下冢墓遗文》、《玉山名胜集》、《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等十馀种书籍而不见于本集的诗、文,加以标点,从而做成新的全集。 本书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补贴项目。

进入朝廷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后又调任国子监博士在国子监他把学生看成朋交,从不以师道自尊、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跪拜,然而来学习的人越发敬重他。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后,都有名于世。

黄溍天性孤高,在州县任职时只以清廉洁白的精神处理政务,俸禄不够用时,常常卖掉家产来补贴他的费用。升任朝廷官员后,超然独立,无所攀附,脚不踏入权豪势要之门,有德行的人称赞他有清风高节,像冰壶、玉尺一样,一尘不染。黄溍的学问是,博览天下书籍,但又能极精确地将它们加以概括。剖析经书史书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古今沿袭变革、礼法制度、事物名称这一类问题,他广泛引述,多方考证,指出了先前读书人未曾指出的问题。文章布局严谨,引文精当,总是从容不迫,不大动声色,像澄静的湖面,水波不兴,一碧万顷,鱼、鳖、蛟龙都潜伏在水下一动不动,但文章放射出的深邃的光芒,却是凛然不可侵犯的。

他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现存他的书法有:《与德懋书贴》、《免颖贴》、《跋兰亭图》。今存《黄学士文集》四十三卷。公元1350年夏4月,溍年逾古稀,告老还乡,1357年闰9月5日逝世于绣湖边的家中,终年81岁。朝廷追封为“江夏郡公”,谥“文献”。葬于县东北三华里崇德乡东野之原,义乌市书法艺术院所在地,称黄大宗祠,用来纪念溍这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史官。黄溍为文章,如澄湖不波,一碧万顷,凡朝廷大诏令,皆出其手,京师人呼为“玺口学士”。 (元.李材《解酲语》 )翁方纲有诗云:『元统之初铭石传,玺口学士词铿然。』即谓溍也。《元史》有列传。


 


上一篇:困 惑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回草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4]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