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会员博客共有1361篇文章,当前第132/137页,每页10条 |
[专家论坛]
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5:31:21) 点击数[152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金峰 胡日查 哈撒儿,也速该次子,成吉思汗同母弟,生于1164年①。他从少年时代起跟随成吉思汗打天下,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蒙古国家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哈撒儿是在蒙古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家后,打乱过去蒙古旧…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专家论坛]
将蒙古文《大藏经》列入重大科研计划的论证报告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5:21:33) 点击数[11282]
|
内蒙古师范大学 金峰
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56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是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中华大藏经是我国历史文…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专家论坛]
专家认为:元上都是中外文化融合的集合地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5:16:42) 点击数[9772]
|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7日专电(杨凌云)上都文化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专家认为,上都文化是草原文化、民间文化吸纳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部分集中发展的成果,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说,上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盟长荣天厚于 2006年10月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题词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24:07) 点击数[7958]
|
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荣天厚于 2006年10月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题词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上都文化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22:19) 点击数[8456]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在组织工作上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召开了元研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部署了工作。
上都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学科由元研会向学术界和整个社会隆重推出。上都文化的内涵、性质、地位、作用得到了有力地阐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n…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把上都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向学术界和整个社会提出元…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19:00) 点击数[8872]
|
2006全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于2月23日在盟首府锡林浩特市召开。有关方面对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5年度在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与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锡盟委宣传部、中共锡盟委外宣办授予元研会"2005年度全盟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奖"。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研究专业机构和民间社团…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17:42) 点击数[6759]
|
盟委委员、宣传部长田学臣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没有资金、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干工作、做事业,非常不容易。自建会以来,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文化交流、历史研究、网站建设,这些方面都…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里快题词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13:20) 点击数[7287]
|
史海浩淼 文化一脉 潜心研究 光耀后代 著名作家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里快题词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元上都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09:49) 点击数[8032]
|
生态环境概貌 元上都是700多年前忽必烈在金莲川,兴建的一座著名的草原都城。它的北部是连绵起伏的卧龙山,南部滦河缓缓流过,河流两岸有着水草丰美的冲击平原,自古以来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坦荡辽阔的天然牧场。 “龙岗幡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王恽:《中堂事纪》《秋涧集》卷八0,…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今日点评]
元:头领观 浅谈蒙古族民族精神源
|
admin发表于(2006-12-26 11:08:46) 点击数[7944]
|
至元八年十一月(1271年),忽必烈《中统建元诏》曰:“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后世人们从《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中找出“元”的来源,已成定论。依笔者之见,欲解读元之为元,即蒙古族为什么将祖孙三代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牺牲了数…

|
| 阅读全文 | 回复 | |
第 132/137页,每页 10 条
上一翻页 页首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