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上都河文学>>元散曲和诗文
  共有 1103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诗词曲中见上都(一) 徐进昌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31日          【编辑录入:admin

 

过居庸关 刘秉忠
  车箱往来若流泉,绝壁峻岩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虽知险处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藏春诗集》卷二)
过也乎岭 刘秉忠一夜阴云风鼓开,岭夹凝望动吟怀。烟分云相高下,日出毡车竞往来。天定更无人可胜,智衰还有力能排。中原保障长安道,西北天高控九垓。
  (《藏春诗集》卷二)
  刘秉忠为忽必烈汗的著名谋臣,官至太保。上都、大都的主要设计者。著有《藏春诗集》。
  开平新宫五十韵 郝经
  欲成仁义俗,先定帝王都。畿甸临中国,河山拥奥区。燕云雄地势,辽碣壮天衢。峻岭蟠沙碛,重门限扼钣。侵淫冠带近,参错土风殊。翠拥和龙柳,黄飞盛乐榆。风入松杉劲,霜寒水草腴。穹庐罢迁徙。区脱省勤劬。阶士遵尧典,卑宫协禹谟。既能避风雨,何用饰金朱。栋宇雄新选,城隍几力扶。建瓴增壮观,定鼎见规模。
   (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
  郝经:由金入元的儒士。作家诗人。
  金莲川  陈孚
  茫茫金莲川,日映山色赭。天如碧油幢,万里罩平野。野中何所有,深草卧羊马。昔人建离宫,今存但古瓦。秋风吹白波,犹似衰泪洒。村女采金莲,芳香红满把。
  工孚: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宫、礼部郎中、翰林待制(《元诗选》二集上第259页)
  鹊桥仙·上都金链 刘敏中重房自拆,娇黄谁注,烂漫风前无数。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川平野阔,山遮水护,不似溪塘迟暮。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思光满路。刘敏中:元代前期著名儒臣,历任兵部主事、翰林学士(《中庵集》卷二十五)
  松林(散曲) 冯子振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客看牧羊文。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冯子振:元代散曲家,曾任承事郎、集贤待制(《全金元词》下册第922页)
  开平寓舍 马臻再阴六月摧骄阳,开平客舍白日长。官街淤泥没马股,出门忽似河无梁。土风不解重鱼鸟,东临西舍唯烹羊。出人肺腑蔬笋气,对此颇觉神不扬。昨日楼头望远色,海雾不动晨光凉。青山四面拱城厥,龙盘虎踞急翱翔。乃见寰京势宏大,囊括造化吞洪荒。马臻:杭州著名道士(见《霞外诗集》卷三)
  上京杂咏 袁桷
  云护中街日,风开北户天。千沟凝白雪,万灶起青烟。午溽曾持扇,朝寒却衣绵。松林空有界,剪伐不知年。土屋层层绿,沙坡簇簇黄。马鸣知雹急,雁过识天凉。墨菊清秋色,金边细雨香。内园通阆苑,千树压群芳。市狭难驰马,泥深易没车。冻蝇争日聚,新燕掠风叙。晚汲喧沙井,晨炊断木槎。
  高下云中树,疏明雪外山。坡凸茅结屋,岭转水回湾。禁路分驰道,沙场当闪闲。通明风露冷,时许侍清班。袁槲:著名诗人,号清客居干。历任应奉翰林文字、集贤直学士兼国史院编修官。(见《清客居干集》卷十五)滦河曲 胡助行人驱车上滦河,滦河水浅人易过。北入太液流恩波,润泽九州民物和。天子清署空峨峨,两都日骑如飞梭。穹庐畜牧草连坡,青弯白雁秋风多。劝君马酒朱颜酡,试各一曲敕敕歌。
  胡助:元代后期诗坛上著名诗人,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承信郎、太常博士。(见《纯白斋类稿》卷五)
  上京翰苑书怀 马祖常沙草山低叫白翎,松林春雨树青青。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谁知重见鳌峰客,疯疯临风鬓已星。门外春桥漾绿波,因寻红药过南坡。已知积水皆为海,不信疏星又隔河。酒市杯陈金错落,人家冠簇翠盘陀。薰风到面无蒸暑,去乌长云奈客何?马祖常:蒙古族诗人,号石田。历任开平县尹、翰林待制、礼部尚书,著有《石田集》十五卷(见《马石田文集》卷三)
  上京杂咏 萨都剌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生舞蹈千官贺,高捧葡萄寿两宫。上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看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萨都剌:回族,历任闽涨宪司知事、燕南宪司经历等职,著有《雁门集》《白翎雀》等(见《雁门集》卷六) 

    元代吟咏上都的诗作是一道亮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不仅艺术品位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在元代许多方面的史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这份在诗文中留存下来的史料使人觉得弥足珍贵。
    读元代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的享受,同时诗文也把我们带入了大气磅礴的大元帝国,看到了锦绣河山大一统的豪迈,看到了金碧辉煌的上都城的气势恢弘,看到了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风俗人情。
    从以上诗文中一斑窥豹,也不难想象元上都的恢弘气势和高控九垓的崇高地位。"畿甸临中国,河山拥奥区。燕云雄地势,辽碣壮天衢。""天开地辟帝五州,河朔风云拱上游。""龙岗势绕三千陌,月殿香飘二十楼。"
诗文中元上都的地理环境,山、水、林木、花草、牛羊,历历在目,诗情画意。"茫茫金莲川,日映山色赭。天如碧油幢,万里罩平野。野中何所有,深草卧羊马。""风入松杉劲,霜寒水草腴。"
    袁桷在《上京杂咏》中"千沟凝白雪,万灶起青烟。""土屋层层绿,沙坡簇簇黄。""市狭难驰马,泥深易没车"。冯子振"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客看牧羊文。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 马祖常"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酒市杯陈金错落,人家冠簇翠盘陀。"这历历在目的一景一情,都是多么富有上都特色的风情图画呀!
    写宫廷宴饮:"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生舞蹈千官贺,高捧葡萄寿两宫。""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看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把我们带入了上都皇宫饮宴之所。
许多诗文中记叙了"白翎雀"歌和"十六天魔"舞。作为元代皇家宫廷传唱大型歌舞可惜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世人难以一睹真容!
    大元帝国的伟业,造就了一大批诗词曲赋大家。元曲元杂剧发展到了顶峰的时代。一大批从政的文人学者倡导引领在先,出现了诗词曲赋作品繁盛的局面。据统计,元诗文留存至今的有三万余首,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刘秉忠的诗,后人评论,"大都平直通达,无噍杀之音","萧散闲淡,类其为人。"不同于刘秉忠的诗的随意直抒,着重景物描写,郝经却借景咏史,寓意深刻。史称其"为文斗蔚豪宕,诗奇崛俊逸",元人评郝经,"所著文集笔力雄浑,议论该博。"
    陈孚的咏上都诗作朴实、平易、自然,常以白描手法点缀出山川草野之美,读后使人心旷神怡。马臻"大抵以平夷恬淡为体,清新圆满为用,陶囊于空,合道于趣,浑然天成。"而袁桷主张"性情之自然","淡而和,简而正,不以激为高"。他吟咏上都之作风格淳朴、真实、自然。
    马祖常、萨都剌是元代后期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他们吟咏上都之作异彩纷呈,风格独特。元人评马祖常的诗"圆密清丽","古语似汉魏,律句入圣唐,散语得西汉之体"。萨都剌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直言时事不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七百年以后,体味元代的诗文,依然能给我们许多心动,中华情,中华根,连接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2006.3.22


上一篇:开平即事 (二) 陈孚
下一篇:上都文化与元曲张玉臣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7183]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308]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494]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754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