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元上都文化遗产断想 雪漪 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存了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在,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匆匆于现代化文化进程的步伐中,先人的遗泽在各个角落产生文化的精神话语。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悠久的文化、灿烂的精神在这里形成特有的格局。当我们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也打上文化"中国结"的时候,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文化的本土化特点也日益明显。元上都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元上都遗址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画卷,它有着自己丰富的历史性、纯粹的文化性和永远的生命性。 元上都丰富的历史性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民族文化记忆着一个民族的图腾与崛起,也记忆着一个地域的历史和生态。 元上都城这座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坐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金莲川冲积平原上,当地牧民称它为"昭奈曼苏木"。满清王朝时,正蓝旗曾经是察哈尔蒙古八旗之一。 1206年,蒙古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建了震惊中外的蒙古大帝国。成吉思汗远在1215年就来到金莲川这处山雄水美的地域消度暑夏。 元上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开始筑建,1263年初名开平府;忽必烈即位后,到了1271年定国号为元,将开平府称为上都,又名上京、滦京、滦都,定为元朝的夏都。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周长约9公里,东西2050米,南北2115米。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消暑度夏居住地。 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领重要大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将宫城建成园林式的离宫别馆,风格是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宫城墙用砖包砌,四角有楼,内有水晶殿、鸿禧殿、穆清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形成以"北控大漠,南屏燕蓟"的独特地位。 在上都城的西北面,有元代著名科学郭守敬于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设计建造的铁竿渠。这是中国北方草原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据说当年排水建城也颇费工夫,但并没有因为施工困难而改变建城规划,这也是它的有口皆碑之处。元统一中国后,在今北京市兴筑首都城,上都便成为陪都,成为元朝统治者对外以控制其庞大帝国,对内以维持其内部统治的根据地和政治中心。 700多年前,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于1271年在上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回回司天台,回回司天台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奉罗马教皇之命不远万里沿着古丝绸之路,从威尼斯出发途经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巴格达,路过印度北、克什米尔、西藏,越过帕米尔高原,经过南疆,到甘肃、宁夏,越过祁连山、进入蒙古高原。据说是一路走一路唱着进了元朝大都,朝见元朝世祖忽必烈,带来罗马教皇格里哥利写给忽必烈的亲笔信。忽必烈高兴地设盛大宴会招待了他们,并赏赐大量金银财宝。 《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宫顶甚高,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游记"把都城的辉煌记录成永远,这座令马可·波罗惊叹的东方城市,名气蜚声海外,数百年来在欧洲享誉盛名,曾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齐名。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心驰神往,也有力地促进了整个欧洲经济的蓬勃发展。 元代王珲在《中堂纪事》、《读史方舆纪要》等书中写道:"盖龙飞之地,岁丙辰始建都城,龙岗蟠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中有水,水有鱼盐,百货浪籍,畜牧繁息,大供居民之食用"。可见当时是如何一派繁华、兴盛的景象。 据专家考证,都城几乎恰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因为当年历史上的测量工具并没有精确到现在的技术含量。在城市心脏跳动了近百年的上都城,于1358毁于战火,1363年再次遭受战火洗劫。现在,气势恢弘的古城墙建筑台基依然依然残留地表,回字形的轮廓依旧依稀可辨。它是元代时期的杰出范例。当年震惊欧亚大陆的上都,一呼一吸都会让整个世界产生震动。 忽必烈在这样一座都城的命运里,留下无数传说。他曾经为了平定中原,在这里无论是参兵议政,挥刀南下,饮马黄河,还是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图谋霸业,英雄血泪、壮士豪情都留在了这片曾经繁闹的土地上,帝王伟业,光耀千秋。他用自己的骁勇善战创造了一段举世辉煌,同时也留下了一程千古悲歌。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这块土地上,都城几百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得以保留而弥足珍贵。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历史也证实了它的可观价值。遗迹灿烂在大地上,北部连绵着起伏的卧龙山,南部流淌着清灵的滦河水,四周峰峦环峙,树木苍翠,景色幽美。河流两岸遍布着水草丰美的冲击平原,自古以来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坦荡辽阔的天然牧场。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上都的兴衰史,就是元朝的兴衰史。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总会以某种文化的方式加以保留。正是这些历史背景构成了这个地域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记忆古都年轮的文明遗迹,只要有心,四处皆有,片瓦、残砖、碎砾都镌刻着昔日的辉煌,烽火毁灭的力量令人震惊,同时,也唤起人类对和平的热切向往。上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遮上一层神秘了数百年的文化面纱。是历史的渊源,让人重归文化气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花和树,各具特色,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都会牵引出尘世中的浮嚣,都是你了解古都的一扇扇窗口。 近年来,锡盟在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治沙方面不懈努力,对元上都进行恢复性修缮,使这座沉默了七百多年的城池从沙漠深处浮现出来,渐渐恢复着元朝古都的历史风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亲近历史,元上都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作为蒙元文化的传世经典,有着优秀的文化资源,民族精神和历史遗迹是不可分开的。放眼历史,中国古都的特点,都是把历史浓缩到宫殿。沿着历史的脉络,绝大多数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元上都居然曾经是如此的辉煌而又近在咫尺。 元上都纯粹的文化性 文化遗产是大自然漫长演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见证,每一个文化人,都需要身临其境,来领略、探索中国的古老与文明。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世界遗产事业是一个国家历史成就与当今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表征。 生活在这个地域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地域文化的"守望者"。一个地域,既然有珍贵的文化遗产,就需要从文化角度建立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世界文化图景。在我们融入多维世界说出文化全球化的时候,充分认识到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民族文化遗产流失速度加快,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显得日益重要。从2005年9月6日开始,每年的9月6日都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自治区政府将这一天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2006年6月10日,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又诞生,这都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 迄今为止,元上都已经建成750周年了。1964年确定为内蒙古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元上都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居第十三位。比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1987年12月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历史还久远。 元上都是蒙古族掌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百年显赫的上都文明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艺苑的一朵奇葩,交口称誉的壮阔历史名扬海内外。作为威震一方的著名大都市,曾经与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有国际交往。 一个地域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这个地域的文化土壤的。金莲川草原上的这座故都,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忽必烈选择在此建立了"金莲川幕府"的确目光独到。金莲川草原是湿地,堪有"地球的肾"之称,这是一处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这个地域当年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风光优美。曾经养育过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 在上都,先后有六个皇帝在此登上大汗位。作为历史上的一处遗迹,有它辉煌的背景。这是草原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不仅见证了熔铸历史的生命力,而且见证了夏都的成长和辉煌。在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品牌。 文化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也代表了地域的特色。文化的发展和强大,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上都文化作为蒙元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文化生态显著。它既是地域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发展的依托,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元上都遗址是我国草原城市遗址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遗址。作为一个骁勇善射的游牧民族,这是祖先留给这个地域的一笔难得的珍贵财富,在感叹自然之余更敬佩繁衍生息于这片土壤的伟大民族。珍视草原文化遗产,增强地域文化实力,就是要保护好这些丰富而璀璨的世界文化瑰宝。 元上都古城,南临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倚东西横亘的山岗,形成坐北朝南的整体格局,不能不为先民的智慧所折服。一座草原都城,曲折有致,各成一体、交相辉映,秀丽多姿,群山环抱,地势雄固,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草原昔日的雄风隐在历史深处,令人称奇道绝,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 人类进入一个全面的文化交往与交流的时代,随着社会和文化层面的互动与交流、国家与国家文化层面的互动与交流,认知国土文化的历史是一种必然。元上都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帝国,这座人文历史遗址已经成为在大文化背景下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文化标签,是遗产传承的载体,更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会使元上都更加声名远播。 元上都永远的生命性 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无数人类文明遗迹,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都是不能失去记忆的,心灵总是徘徊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城市则总屹立于历史与未来的临界,文化总是穿梭于文明和精神的两岸。 一个地域的迅速发展需要文化的润滑,历史的遗迹往往成为一个地域文化风貌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生命所在。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古今文化的会面、碰撞与摩擦日益明显。在经历了拆迁还是新建、保护还是毁弃的两难抉择后,社会开始对已经或者行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发出紧迫的声音:抢救、保护和传承。 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有些地域的文化遭到了洗劫式的掠夺与破坏,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在各个地区产生举措,逐渐导人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向与趋势。 及时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使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的财富能够永世相传,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尽最大可能延续它的生命,这是蒙元文化主题的精彩一笔。把文化遗存的根留住,这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也是一个地区人文价值的亮点。 广袤的地域上,作为一枚遗失在草原心野的历史珍珠,可以跻身参与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中,是历史的机遇、遗产生命的感召,也是文化的魅力。
元上都,是浸染着人类生产、生活气息的历史文化遗产,元上都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昔日的繁荣、辉煌、昌盛;古老的城墙则展示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具有罕见的真实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表达了人类在草原地带追求生存和竭力发展的宏大愿望。踏循历史的足迹,文化遗产的演进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道路。 世界遗产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科研或文化价值上的独一无二、不可代替、不可再现性质,这种性质是自然界进化、人类社会长期积淀的文明产物,反映着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元上都遗迹是世界上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研究价值,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面对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凝重之中,自有特殊生命的光芒。古都显现出一派浓郁的东方文化情趣,古都风貌的文化绿色是延续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这是文艺专家在谈及文化遗产时的共同心愿。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中,文化未来发展的路向问题就被提到文化日程上来。56个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元上都这座古城散发着古风古韵,其科研、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之大使得它本来就有在世界上被保护下来的重要价值。 人类有意识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运动将开辟人类历史进步的新纪元。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论证,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开发,在建章立制的行为下依法采取保护,对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元上都来说,具有突出意义,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人类社会文化命运的终极关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把文化遗产的魅力体现出来并继承下去,思绪在自然中游走,遗产的魅力不仅属于他们那个时代,而且属于文化史上久远影响后人的精神财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也需要注入后人的心灵。每一处宝贵的遗产都是人类文明繁华的记忆,记忆本身就是有生命力的。后人所营造的不单纯是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缅怀,更可贵的是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保护这些记忆,要把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中去考量,把它传承性地交接给后代,世代相承的本意就是发展它应有的生命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彰显了地域的文明程度。对于一个文化遗产失承的地域,意味着历史的磨灭和文明的欠缺。文化遗产离开人民的生活,也就离开了其生命的源泉。一个民族文化的丧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明的终结。 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是追溯文明的历史见证,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探寻,产生对文化命运的思考,进而延续文化生命的年轮。文化遗产不仅属于历史和现在,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一个地域,更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保护好这些具有文明传承意义的文化遗迹,是中华文明遗产走向世界的有效见证。让文明多元之光穿越时空,这里不仅坐落着一座上都,也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瞻想。 地址;(02600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文化体育局艺术创作创研室 雪漪 电话: 13947938181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