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314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学术交流与社会传播(2003——2023)

  发表日期:2023年10月16日      作者:徐进昌 宝春华     【编辑录入:admin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以来,39参加区内外和国际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学术研讨会。登上现代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圣殿,贡献了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份地方学建设的理论智慧和学术建树。不断推进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论述与阐释,开拓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建设地方学专业交流平台,深耕与国内外地方学建设的学术交流。有46篇论文在区内外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发言,论文被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和学术专刊发表。

创作并出版地方学专著《上都文化》(蒙、汉文)《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召开三部专著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举办上都文化研究工作会议和学术座谈。参与一系列相关文化访谈和专题报道制作。

创办“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公益网站和“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坚持更新,已经编发218期。“元上都文化”网站在二十年如一日的运转着,连接着世界,连接着你、我、她。汇集了一千三百多篇论说,浏览三十九万八千人次。

利用网络平台推进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学术交流,拓展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的理论架构和学术论述,有了越来越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都文化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地方学建设的新兴学科,像一面旗帜一样冉冉升起。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上都文化知多少,锡林学子叙前贤。

中华民族复兴志,上都文化上讲坛。

 

 


 

 

2003  128日在锡林浩特中央大街一号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筹备会。通过元研会章程,选举产生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顾问乌恩奇。经盟委宣传部313日批复成立。422日由盟民政局核准成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1226日创刊编发。主编徐进昌,编辑牛明、李守华。

1228日参与发起在京蒙古族第24届“那达慕”上都文化主题盛会。理事长徐进昌与会并接受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

2004 79日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文化新干线连线采访,中央广播电台播发了采访理事长徐进昌的谈话录音。

 《上都文化研究》518日第二期编发。阐述了蒙元上都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考证了忽必烈年谱,元上都宫殿。

  锡盟民族文化大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快讯》第962日转发了元研会《关元上都文化近期工作的几点意见》上都文化商标注册、为元上都遗址设置标牌、召开学术研讨会建议作了充分肯定。盟委委员、宣传部长其木格批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提出的意见甚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文化新干线栏目79日播放采访理事长徐进昌谈话录音,宣传了元上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

  元研会826日注册开通了元上都文化网站(域名,wwwshdwhcn,通用网址:元上都,网络实名(元上都文化),上都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增添了一条直通全世界的便捷通道,蒙元文化研究多了一个现代化信息为载体的阵地。

  《上都文化研究》101日编发第三期。论述了元上都作为元王朝政治基石的作用,提出了元上都建筑与修复的设想,阐述了蒙古族、民族精神的头领观,回顾了金莲川幕府

2005年  225日,锡林郭勒盟民族文化大盟建设领导小组、锡盟委宣传部评选《上都文化研究》为优秀报刊,表彰《上都文化研究》报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贡献。

新华 4 7 日发通稿:《元上都是中外文化融合的集合地》(新华社通讯员杨凌云),《解放日报》集团网、《中蒙科技经济合作》网、《蒙古学信息》网、《蒙古族论坛》、《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关东在线》网等多家媒体广为转载,向世人介绍了理事长徐进昌对上都文化研究多方面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上都文化作为一个学科被正式提出并作了初步的阐述。

  上都文化是草原文化、民间文化吸纳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部分集中发展的成果,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上都文化研究》第五期 59日编发论述了上都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重要地位,考证了铁幡竿和元上都建筑折射的文化心理记载公元126359开平府正式成为大元帝国的上都。

徐进昌参加88日在包头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研讨会并以《蒙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题作了发言,获优秀论文奖并被推选为“草原文化学会”理事。

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立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为首批12个成员单位之一。

2006 2 23 日在全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元研会获全盟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奖。中共锡盟委宣传部、中共锡盟委外宣办对元研会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和广泛深远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授予元研会2005 年度全盟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奖”。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为元帝国故都所在地的学术团体和蒙元文化研究的专业机构,提出了“蒙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元上都是元王朝的政治基石”、“蒙元文化之学问”等多方面的学术观点,把上都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向学术界和整个社会提出,对中华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受到了新华网、解放日报集团网、中蒙科技经济合作网、关东在线、蒙古族论坛、大众日报、中国教育联盟网、全球 ceo 、中国地方学信息、中国广播网、内蒙古新闻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文章广为转载。

3 24 日《上都文化研究》报编印发行第七期。发了综述文章“上都文化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武国栋副盟长讲话要点“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是建设文化大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和考证方面发了《元上都交通道路小考》、《元上都钩沉》、《从红楼文化的产业化考量上都历史文化研究视角》。连载了《成吉思帝:一个海量大器的明君》。

 5 月,元研会理事周景峰选编《元世祖忽必烈与元上都研究》完成初稿。全书共三章,六万字。力求通俗简明地介绍忽必烈和元上都,使当今的上都文化爱好者和普通群众能有一个普及性的读物。紧接着,周景峰先生又在 11 月选编了《正说蒙元十三帝》。

 徐进昌理事长814日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以《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为题大会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

816日参加“首届鄂尔多斯文化研讨会”,徐进昌理事长以《简论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和贡献》为题作了大会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理事浩毕斯嘎拉图的论文《元代官方使用的巴斯八文》,理事焦福宝的论文《试论游牧民族的马镫文化》,作为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会议 11 23 日在锡林浩特召开。锡盟委和行署领导田学臣、武国栋参加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盟委副秘书长曹世忠光临大会指导。与会元研会研究人士广泛深入地研讨了蒙元文化的多方面的课题,取得了诸多共识。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说:元研会工作,作出了卓有成效地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事业的拓展打下了可靠地基础。建立元上都文化网,申报上都文化商标,为上都文化研究事业构建了强有力的支撑点。《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的成功编印发行,扩大了影响,促进了元上都文化学术的研究和交流。

《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第八期11 29 日编印发行。编发了荣天厚的题词。徐进昌的论文《简论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和贡献》提出了蒙元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历史文化研究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焦福宝的论文《浅谈蒙元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浩毕斯戈拉图的论文《解读元朝官方使用巴思八文字》和李守华的文章《忽必烈两次平定叛乱》对蒙元文化的有关方面作了论述。元研会《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遗”和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建议》阐述了当前应当作的工作和注意的方面!

《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影响不断扩大。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学术报,它的独特性、专业性、知识性受到广泛好评。在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上都文化研究》报高举的上都文化的旗帜和带动的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氛围,成为文化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7 125日锡盟建设民族文化大盟工作领导小组  锡盟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对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进行表彰的决定”【党宣字(20079号】。决定指出,“近年来,作为锡盟首家民间历史印记学术团体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认真进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的研究,积极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提出了“上都文化学”并作了多方面的学术论述,许多独到的见解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批初步的研究成果。《元上都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元上都小考》《上都司天台》等多篇论文在报刊发表,《蒙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一文在内蒙古草原文化第二届研讨会获优秀论文奖。”

国家商标局1085期公告828日宣布:“上都文化”商标(第4183489号)通过国家初审。确认服务项目为:“安排和组织学术讨论会;组织文化和教育展览;书籍出版;在线电子书籍和杂志出版;电影剧本编写;录相带发行;摄影报道;公共娱乐场;经营彩票”。

 理事焦福宝2007810日参加“第二届鄂尔多斯文化研讨会暨魅力鄂尔多斯高层学术论坛”提交论文《成吉思汗的和谐思想及其作用初探》,获研讨会提名奖。

徐进昌、林澐、焦福宝2007819日参加《2007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研讨会》,提交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都文化学》《元上都点滴谈》,收入论文集并作了大会发言。

徐进昌2007827日参加内蒙古文史馆、内蒙古史学会、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元大都建成740周年学术研讨会》,徐进昌理事长提交论文《元世祖忽必烈的儒学思想与元代的文化流派》。在大会是以《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为题的大会发言,赢得大会一致的高度关注,把上都文化作为了大会主题。研讨会一致通过“关于加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倡议书”。

研讨会认为:“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政治文化中心,是东西文化的交流点,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会点,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国家级大型学术论坛第一次专题研讨上都文化并以“倡议书”的形式作出了郑重的表态和激情地呼吁!“上都文化”的提法首次在国家级专业学术研讨会上得到广泛认同和采用为主要议题。

《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栏”928日刊发徐进昌《论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和贡献》,产生广泛影响。《北京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等多家高校学报和《史学月刊》、《人民论坛》、《中国人才》、《宁夏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等文史刊物的学术文章作为引述资料和参阅论文。该专栏同时刊发了“上都文化”商标由国家工商局初审通过的消息,内蒙古新闻网等媒体也广为转载。

“元上都文化”网1122日增设“地方学研究”栏目。首发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苑焕乔的论文《北京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元上都文化”网把视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区域文化建设,立足于相互借鉴和交流。之后,又发了包头西口文化学理事长郑少如的报道和宜昌社科院主席、三峽文化学刘开美研究员的论文《论地方学的构建》。

国家工商局1097号公告1128 宣布,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申报的“上都文化”(4183489号)商标,经过初审和三个月的公告期,已于20071128日正式批准生效!,经过三年的申办,“上都文化”商标得到最终确认。上都文化商标的申报和使用标志着上都文化研究和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蕴含了中华文明百年辉煌的上都文化不断地被阐释和弘扬,必将对现代文明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上都文化”商标的确立为上都文化学术研究、宣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理上的有力支撑,为弘扬上都文化的优秀成果开拓了美好的前景!

12月,《内蒙古文史》总第十一期在开篇的位置刊发了“元大都建城74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一组论文,对上都文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徐进昌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在显著位置刊登。中国地方学联席会主办的《地方学信息》也全文刊发了这篇论文。

123日《上都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上都文化研究论文集》目录在“元上都文化”网(www.shdwh.cn)发表,完成编辑初稿。理事会两次召开《上都文化论文集》(蒙、汉文)编辑人员会议,确定《上都文化丛书》出版有关事宜。历经曲折,《上都文化研究论文文集》出版在望。

1212日,《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第十期编印出版。刊登了内蒙古文史馆馆长李联盟在元大都建城7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某种意义上说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建设文化大区要加强元上都文化研究”。徐进昌的论文《元王朝完成大一统的过程》阐述揭示了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少数民族由弱到强,由居住边缘地区到主政全国政权的历程。焦福宝的论文《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阐述了加强上都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学术研究专栏刊登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苑焕乔《北京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报道了徐进昌《一片蓝天》文集中《蒙元壮歌》篇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上都文化学”,论述了“上都文化融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贯通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荟萃东西方文明,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2008年  417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举行学术座谈会,就上都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学术研究方向与相互配合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诚挚广泛第探讨。就决定联合携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进双赢。

《锡林郭勒日报》523 在《文化》专栏第30期刊登徐进昌的论文《元王朝完成大一统的过程》。论文阐述了蒙古族由唐代的“蒙古室韦”部落到宋、金、西夏时代的大蒙古国,而后取代西夏、金、宋,建立了中华大一统的元王朝的过程。 

65 《元上都文化》网学术研究栏目增设“百家求索”(争鸣话题)专题并发表上都星光的争鸣话题《明代北元与中原地区是否应该成为“南北朝”?》文章提出: 研究蒙元文化、上都文化,也应该关注北元。中华历史上有一段是明朝廷与北元共存,像之前宋朝廷与金朝和西夏共存一样。

元朝统治集团退出大都和上都以后,明王朝建立了新的朝廷。但是,元廷的力量一直在广袤的中华北疆草原存在,与明朝廷的关系时好时坏,史称北元。既然如此,是否应该名正言顺地把这个阶段称为中华历史上又一次的"南北朝"

 《锡林郭勒日报》7月4日编发上都文化研究专版并加编者按。编者按指出:“几年来,元研会广泛深入地阐述和宣传上都文化,得到史学界、文化界、社科界及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上都文化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元研会向社会发出了关于加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倡议,受到各界的支持和欢迎。”专版刊发了徐进昌的文章《元上都点滴谈》,焦福宝的文章《上都古韵悠扬蒙元文化芬芳》,元研会的文章《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遗”和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建议》,上都星光的文章《元研会与蒙古文化研究所举行学术座谈》和《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首先要加强元上都文化研究》。

 

徐进昌理事长、斯仁那德米德、焦福宝、铁明珠尔719日应邀参加正蓝旗“首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726日应邀参加元上都博物馆开馆仪式,焦福宝副秘书长与会并赠书法致贺。

8月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蒙、汉)2008年第一期蒙元文化论坛(汉文)、《民族历史文化与风俗》(蒙文)专栏,刊登徐进昌理事长《论蒙元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上都文化的多元性与繁荣》(蒙文)和理事浩毕斯噶勒图《蒙元时期的服饰》的论文,上都文化已作为学刊重要课题!

 

徐进昌、浩毕斯嘎拉图、焦福宝、斯仁那德木德一行2008811日参加《首届全国乌珠穆沁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惨烈的合阑真沙陀战役——兼论东乌珠穆沁旗哈拉金戈壁古战场圣地》《乌珠穆沁姓氏研究》《挖掘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为东乌珠穆沁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了发言并入选研讨会论文集。

徐进昌理事长、焦福宝副秘书长一行应邀2008828日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在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赤峰市,与来自北京、黑龙江、大连、吉林、河北、辽宁、厦门、湖南、香港、山西、内蒙古呼市、包头、赤峰和韩国、日本等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大会印发论文交流材料75件。其中,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的论文《游牧文化在元代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焦福宝的论文《浅谈草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被选入研讨会论文交流材料作了专题发言,论文编入文集。

 

徐进昌、焦福宝一行2008111日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主办的《地方文化与地方学学术研讨会》,徐进昌的论文《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焦福宝的论文《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作大会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中国地方学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全国各地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与有关专业院所和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大会选编了各地学者地方文化与地方学方面59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地方文化与地方学研究的诸多方面的课题。与会专家就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西口文化、鄂尔多斯文化、泉州文化、三峡文化、巴蜀文化、晋文化、赵文化、齐鲁文化、河洛文化、门头沟文化、楚文化、上海文化、北京文化等地方文化和地方学深入交流,有力推动了地方文化研究在学术工作和组织工作上的发展。

在这次全国性的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研讨会上,提出并阐述锡林郭勒文化有着不平凡的意义。从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概述锡林郭勒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从石器时代的古文明到辽、金、元、明、清、民国和当代的文化遗产论说锡林郭勒文化鲜明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从蒙古长调与原生态的游牧风情彰显的锡林郭勒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特别是作为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锡林郭勒学和锡林郭勒文化提出有着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

元研会理事周景峰200811精心编著出版了《正说蒙元十五帝》和《忽必烈在上都》,献给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同志们,向读者简明易懂地介绍了蒙元历史上的十五帝,特别是元世祖忽必烈。元研会的研究者们,在诸多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埋头苦干,不尚空谈,把劲头用在作实事上。为上都文化研究和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可贵的努力。

1124日 在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地方学研究》栏目开辟了锡林郭勒文化专题并发表了前言。正式提出了锡林郭勒文化与锡林郭勒学

锡林郭勒是游牧特色鲜明的蒙古族集聚区,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和地域文化。是著名的“蒙古长调之乡“博克之乡”,是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金斯太洞穴的考古发现和锡林浩特石器、阿巴嘎岩画,进一步揭示了锡林郭勒的古文明。

关于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网年内已经发过多篇文章。如:《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等。这些文章在第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和北京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应有的认可,被收入论文选编或在学术研讨会宣讲。这无疑证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提出得到了社会认可。

地方学是一门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

区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区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仅对锡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设,而且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都将是不无裨益的。

揭开荒原草地古文明的面纱,树起独具上都文化和游牧文化神韵的锡林郭勒文化和锡林郭勒学之旗,应该是草原学人的一份责任!

129 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之约,参加有关科研课题研究。经商议审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承担研究元上都与大都间驿路的科研课题。课题为:《元代大都与上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文化意义》。这是元研会第一次承担国家立项的科研课题,开承担正规化国家科研课题研究之先河。

 

 


 

2009年  1 《上都文化研究》这部上都文化研究的首部专著正式印刷面世。全书38 万字,由《上都文化初探》、《上都遗址浅谈》、《蒙古源流追踪》、《文化广角摘撷》四部分组成。首篇论文是《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序言指出:《上都文化研究》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盟文化和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锡林郭勒草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极大的努力,开发利用锡盟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推动上都文化研究和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将有力地推动锡林郭勒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都文化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属于锡林郭勒的,也是属于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元上都作为七百多年前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大都市,一个世纪文化巨人,犹如一部丰厚的人类文明史书,发掘好,利用好,必将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上都文化”已经作为商标注册,通过国家审批,无疑将对上都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弘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元上都遗址的品位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把“上都文化”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以利于锡林郭勒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利于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复兴!

《上都文化研究》是上都文化研究的首部专著。序言荣天厚。策划田学臣、其其格。主编徐进昌,副主编焦福宝、青格里、张玉臣、牛明,编辑李慧兰、孙永斌、李守华、斯仁那德米德。

113日 研究会《元代大都与上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文化意义》课题组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课题应该表述的目标,采取的方式和工作的初步规划与分工。课题由北京联合大学正式立项,由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完成。课题成员由徐进昌、焦福宝、杨凌云、锡林高娃、敖登格日乐组成。

120 元研会理事周景峰两部编著正式发行面世,“元上都文化”网上都星光作了重要报道。蒙元大帝国是中华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代,编著者周景峰《正说蒙元十五帝》和《忽必烈在上都》向读者简明易懂的介绍了蒙元历史上的十五帝,特别是元世祖忽必烈。确实是一件好事!元研会的同事,在诸多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埋头苦干,不尚空谈,把劲头用在作实事上,可喜可贺!

4月 第一部《上都文化研究》(蒙古文)专著正式印刷面世。大元帝国的百年上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上都遗址已经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13年之久,这座拥抱着人类巨大文明的废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7年来,倡导上都文化和上都文化学,推动元上都遗址申遗,专注研究上都文化,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近期又集结上都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由徐进昌总编,那达木德主编,斯仁那德米德、包浩毕斯嘎拉图、铁明珠尔副主编,推出第一部《上都文化研究》(蒙文)专著,实属上都文化研究和元上都遗址申遗的一件大事!

 

7反映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年度工作情况的资料,编入锡盟史志办出版的《2008年锡林郭勒年鉴》一书。元研会的工作被记入锡林郭勒史册。

7月17日 在盟党政大楼七楼会议厅,隆重举行了《上都文化研究》蒙汉文两部书的首发会。《上都文化研究》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盟文化和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锡林郭勒草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极大的努力,开发利用锡盟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推动上都文化研究和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将有力地推动锡林郭勒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元上都作为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和集成地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元帝国是中华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代,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会,东方文明与西域文明交融,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7月徐进昌理事长月内接到“第11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伊金霍洛旗2009成吉思汗文化论坛”、“中国.西口文化论坛”三地的盛情邀请,为研讨会写作了两篇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简论成吉思汗对宗教领袖的礼遇和精神价值观》,论文入选论文集并获奖。

2009717日锡盟委、行署、宣传部领导参加,举办《上都文化研究》(蒙、汉)学术专著首发式。行署副秘书长李永胜主持,锡盟政协、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盟政研室、文联、史志办、文体局、等有关盟直部门领导参加。宣传部长田学臣、副盟长其其格讲话。

 

200998日研究会受北京学研究所委托,成立《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文化意义》课题组。徐进昌、焦福宝、杨凌云、锡林高娃、奥登格日勒参加,历经二年,20101020日,三项论题成果,成功完成了这次北京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课题。

2009920日徐进昌、焦福宝一行参加第一届“锡林郭勒盟蒙元建筑文化论坛”,深圳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师大、西北民大、中国建筑学会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与会。徐进昌作了《浅谈锡林郭勒建筑的文化和历史元素》的发言。焦福宝作了《锡林郭勒建筑的蒙元文化特色现状和展望》发言。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102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元研会秘书长齐巴托参加会议并提交了研究会的四篇论文。徐进昌的《忽必烈治国的儒学思想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齐巴托的《老北京再新说》《元大都公园:盛元古都的遗存》《哈德门源于元朝蒙古语》。来自荷兰、韩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地的学者与会。

200912月10日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承担的研究课题如期完成,上报北京联合大学。项目研究从驿路的站赤和相关诗文着力,揭示了上都、大都间驿路是一条彰显元代百年文明的历史之路,文化之路。

20091020日在北京召开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105月正式出版。由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妙弟任主编、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和王丰慧任副主编,由北京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出版。(2010\4 ISBN 978-7-80716-977-2)文集编入荷兰、意大利、韩国、法国和国内有关学者63篇论文。从综合研究、地域文化、地方历史、城市发展四方面研讨了有关学术课题。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忽必烈治国的儒学思想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被选入文集。文集由汉文出版,综述和每篇论文的题目、提要、关键词附有英文。这个有国际专业人士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向世人奉献了一份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盛宴。让人们多了一份地域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寻!

13—14世纪之间,中华民族处于元代的大一统发展阶段。各地间的交通往来和跨越国界的丝绸之路与海上通道非常活跃。上都与大都之间的驿路有四条。皇帝每年夏季在上都理政,秋凉时返回大都。自元世祖忽必烈以来,元代皇帝每年在上都、大都间驿路上巡幸往返,带着众多的随扈官员和上万人的护卫人员。这段上都、大都间的皇家驿路,就是巡幸中办理朝政之所。大量的扈从诗记述了驿路的风情,历史地再现了驿路沿途的人文风貌。百年间的皇帝巡幸和随扈理政,百年间的扈从诗文,成就了上都、大都间的历史之路,文化之路,文明之路。抚今追昔,这段皇家驿路任凭学子和游人凭吊和观赏。

完成《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文化意义》课题报告一份,近2万字。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元代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从元代的扈从诗文看上都、大都间驿路的风情和文化》3篇,近5万字。其中,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入选《北京学研究文集》,由北京联合大学编著,于2009年10月同心出版社正式出版。

研究方法主要是查阅有关文献和论著,特别是认真下功夫阅读了大量的元代诗文。从中提炼了对上都、大都间驿路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见解。这是我们对元代百年间上都、大都间驿路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解读。这条兴隆百年的皇家驿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初步揭示,为进一步研究驿路作了有意义的工作,也为游人体验驿路风情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营养。我们一方面作为历史学问研究,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打造文化旅游之路的实用方面的需要。课题研究注意了科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其成果项目形成报告《元代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不仅有较高价值的学术性,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由于注重了学术和实用两个方面,所以项目成果上,不仅揭示了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也宣示了一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的旅游精品线。这也是项目的创新所在。

 

 


 

 

2010 45日《中国报道》内蒙古频道报道《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卓有成效》。《内蒙古文史》(第13期)“草原文化”专栏刊发徐进昌论文《游牧文化在元代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

46 元上都文化网《上都河文学》专栏新辟小说栏目,首发历史小说《北元史演义》前十章并在十月份又续发三章。这是锡林郭勒草原的本土作家演义这方面历史一次重大尝试。作品立足历史,思路独特,讲述流畅,述史和文学两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部《北元史演义》是作者的一部长篇。元上都文化网首发前十章,以飨读者。通过本网,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应有的关注和评论。作者青格里,著名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和发起人之一。《上都文化研究》专著副主编。

2010 526日“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学研究——第12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徐进昌论文《元代上都、大都间相互关系和地位》入选,并编入《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isbn978-7-5477-0017-4)

20107月锡林郭勒盟移动举办“全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邀请徐进昌理事长作了《锡林郭勒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国一动文化》讲座。

2010722日有中国元史研究会、锡盟行署、内蒙古社科院主办的“元代漠南城市与经济社会”研讨会在锡林浩特举行,徐进昌理事长参加。

锡林郭勒电视台《多彩家乡 非常经历》栏目822 播发了对徐进昌理事长的专访——《草原文化学者——徐进昌》。半个小时的访谈,从徐进昌插队牧区8年,对草原和牧民深情厚谊,到对上都文化、蒙元文化的孜孜以求,到对人生社会的感悟与回报,揭示了一个草原文化学者的学识与追求。

近来,徐进昌理事长相继收到《新华月报》和《人民日报作品定制网》来函,约定《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开发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占据区域性特色文化制高点》等文化专论。《锡林郭勒日报》也于201092日《文化》专栏(第69期)刊载徐进昌论文《锡林郭勒草原丰厚的古文明和历史文化》。徐进昌理事长启端的有关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的学术立论与探讨引起了多层次的广泛关注,这一学术领域的深入展开对文化界、历史界和当地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锡林郭勒电视台8月22日“多彩家乡  非常经历”栏目播发对徐进昌理事长的专访《草原文化学者——徐进昌》。

 9月2日“人民日报作品定制网联系函”(a6324)征询发布徐进昌的论文《锡林郭勒文化的几点思考》。

9月15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焦福宝与理事杨凌云一行代表元研会参加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天骄大营酒店举办的“地方学与鄂尔多斯发展”研讨会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八周年庆典。

元研会向大会发去了贺信。焦福宝的论文《对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思考》入选研讨会并评为优秀奖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又,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地方学研究信息》2010915日出版2010年第三期(总第20期)在地方文化栏目发表徐进昌元代两都研究的论文——《元代上都、大都间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学术信息栏目发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金莲川访古探秘行》并在刊物底封配发了金莲川访古的大幅图片。从学术论著到学术行踪多方面推介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多方面的成果。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焦福宝与理事杨凌云2010915日参加“地方学与鄂尔多斯发展”学术研讨会。焦福宝的论文《对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思考》荣获优秀奖。

  12 3 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解读和推介徐进昌《上都司天台》论述。新华社记者勿日汗推介徐进昌《上都司天台》的论述,撰写了《元朝夏都曾拥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科研机构》和《元朝有座国际天文台台长曾是波斯人》。 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大众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经济网、凤凰网等数十家媒体连日来纷纷转发,引起不小的转载报道潮。  报道称:内蒙古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说,根据史料记载,700多年前,元朝夏都——上都曾拥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科研机构——上都司天台,首任台长为波斯天文学家扎马剌丁。上都司天台又称回回司天台、北司天台,它汇集了中外顶尖天文学家用精密尖端的天文仪器,观测星辰变化,预言天文祸福,是中国首个研究阿拉伯天文学的中心。

《内蒙古晨报》1217 发表张昊文的报道,诠释和推介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关于上都文化与上都文化学有关学术观点,引起了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10121707:53 内蒙古晨报 等相关学界和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标题是:《13世纪中华文化心脏:上都文化》。报道说:著名文化学者、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对元上都遗址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上都文化是1314世纪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流部分。”“以元上都为标识的历史文化,凝聚了1314世纪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流部分,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融汇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弥足珍贵的阶段,是中华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是:兼收并储,融汇发展,和而不同,多元共荣。由此繁衍出新的一门学科,那就是上都文化学,即研究以上都为标识的关于元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各方面达到的水平与独具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和意义的学科。

 

2011年  1月新华社记者专访研究会巴斯八文研究情况,写了通讯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发文《元上都研究成果令人关注》。

4月《内蒙古文艺》会刊第六期通栏报道《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徐进昌》。

201188日首届“元上都学术研讨会”在正蓝旗举行。研究会徐进昌、焦福宝、铁.明珠尔、浩毕斯嘎拉图、哈达布和、肖建华参加。徐进昌提交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焦福宝的论文《对元上都地区城镇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铁.明珠尔的论文《哈登台山阿拉格苏勒德的复原摸样》,论文均作为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8 徐进昌的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入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编辑的《科学发展在中国》理论篇。表达了对上都文化的有关学术观点的关注和认同。

9 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大典》(第二卷)把徐进昌作为文化学者词条入编。关注并介绍了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概念和内涵、外延。

理事长徐进昌1216日作为特约嘉宾参加了多伦县“全县文化工作座谈会”,对多伦作为锡盟南部京北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定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正式提出《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作为地区文化定位和建设前瞻性地作出了学术性的论述,向多伦县作了建言。

 

2012 27 《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版103期登载徐进昌论文《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论文首提滦河文化的概念。概括为: “滦河文化,指以多伦地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积淀和文明传承,涉及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当今的文明成果的结晶。体现了历史和今天滦河流域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建筑、商贸、宗教等方面的品位与格调。

滦河文化显著的特点是积淀了塞北游牧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彰显了草原和中原在经济、商贸、宗教、文艺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深入交汇与融合。滦河身旁的滦京(开平)和北京(北平)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深远。

滦河文化中游牧文明与商业文明交汇,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多元共荣,和谐发展。北方诸多游牧民族长期培育和发展了这里的文化,汉代李陵台见证了历史,辽代、金代有梳妆楼为证,元代成为中华京城所在,清代为北方各方势力会盟之所和北方宗教中心,民国为晋商拓展兴盛之地,历史蕴涵非常丰富。

628 《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版108期刊登金峰教授为《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写的序言。作为内蒙古文史馆馆员、内蒙古史学会名誉主席、原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化研究所所长,金峰教授在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顾问。他对《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一书学术上的评价和肯定在区内外史学界和蒙古学界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序言指出:“徐进昌和他带领的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为宗旨,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上都遗址,这个拥抱着人类文明的废墟,是中华民族百年文明的见证。徐进昌先生致力于揭示上都文明,开创了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地域文化学术研究的基础框架,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建立科学的地方学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629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北京时间6292223分,当地时间18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会议中心斯莫尔尼宫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上都遗址提名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成为了我国第42处世界遗产,也实现了锡林郭勒和内蒙古地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锡盟委、行署行文表彰有关人员,徐进昌理事长为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

《锡林郭勒日报》630 刊发记者格根哈斯 实习记者艾丽思就上都遗址申遗成功的专访文章:《闪烁文化之光的遗迹——访问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

徐进昌的学术论文812《关于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思考》在元上都文化网发布。819日《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版113期刊登。之后,又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会刊《地方学研究信息》和《鄂尔多斯学研究》登载。论文是对十年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建设探索的回顾。这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外都属于起步阶段。论文认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新学科需要科学地界定和不断地探寻与完善。

9 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上都遗址“申遗”成功,《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978-7-5380-2191-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2012)第211281号。全书28万字,分五个部分。其一,汇集了对上都原状的记录、描述、追索。其二,是对元代政治、文化氛围与上都文化的价值和特点的探寻、阐释。其三,是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与建树。其四,是对锡林郭勒文明和地域文化的探寻。其五,是上都文化研究的传播和影响。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集,揭开了上都文化研究的大幕。从历史的高度探寻上都 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滦京 本土学人把握世界性课题,是文化上都的开篇力作。在此之前只有人提“元上都”,而没有人提“上都文化”。八年间,上都文化的学科体系由最初提出到不断地得到阐释、拓展和延伸,逐步在学术界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论文集完整地提出并阐述了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蒙元文化、滦河文化和区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相关的学术课题,作了多方面的开拓性的研究和论述。

915日由锡盟元上都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元上都遗址与文化研讨会》在锡林浩特召开。徐进昌、焦福宝、浩毕斯嘎图一行与会。向大会提交论文《上都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等多篇,入编学术研讨论文集。

20129 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上都遗址“申遗”成功,《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978-7-5380-2191-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2012)第211281号。全书28万字,分五个部分。其一,汇集了对上都原状的记录、描述、追索。其二,是对元代政治、文化氛围与上都文化的价值和特点的探寻、阐释。其三,是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与建树。其四,是对锡林郭勒文明和地域文化的探寻。其五,是上都文化研究的传播和影响。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集,揭开了上都文化研究的大幕。从历史的高度探寻上都 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滦京 本土学人把握世界性课题,是文化上都的开篇力作。在此之前只有人提“元上都”,而没有人提“上都文化”。八年间,上都文化的学科体系由最初提出到不断地得到阐释、拓展和延伸,逐步在学术界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论文集完整地提出并阐述了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蒙元文化、滦河文化和区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相关的学术课题,作了多方面的开拓性的研究和论述。

盟委宣传部、盟文联20121030 举办论文集《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首发式  盟委委员宣传部长包丽玲、盟委巡视员田学臣、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季华出席并讲话

盟委领导和锡盟文联、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盟评论家协会、锡盟诗词协会等方面的作家、评论家、研究人员和各界人士四十余人参加了首发式。锡盟电视、广播、报业等媒体人员出席了首发式。

201292 3——26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内蒙古(首届)地域文化研讨会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由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发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全区性的地域文化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有包头西口文化研究会、锡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赤峰红山文化研究会、通辽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乌兰察布乌兰察布文化促进会和察哈尔文化促进会、巴彦诺尔河套文化研究会、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研讨会由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伏来旺和乌恩主持。由各学术团体介绍了各自的发展情况并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诸多学术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讨。研讨会印发了《地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参观了敕勒川文化博物馆和美岱召。

研讨会一致决定成立内蒙古地域文化研究联席会。每年组织一次年会。明年将在通辽由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召集筹办。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了这次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的首届盛会。徐进昌理事长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十年的发展成果和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宣讲了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编入了《地域文化研讨会文集》。

锡盟盟委、行署2012929日 作出《关于表彰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锡党发《20137号),对历时16年“申遗”工作中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34个单位和60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在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之列,这是受表彰单位和个人中唯一的一个民间团体的成员。表彰决定先进个人列入:“徐进昌 元上都研究会会长”。

“表彰决定”号召:“各地各部门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加强对全盟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繁荣全盟文化遗产事业,弘扬草原民族文化,推进全盟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繁荣美丽和谐文明的锡林郭勒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29 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鄂尔多斯举行。北京、宁夏、安徽、湖北、温州、扬州、泉州、巴山、包头、锡林郭勒、呼和浩特等地的学术团体与专家、学者参会。学术交流由宁夏大学校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宁夏政协副主席陈育宁教授主持。闭幕会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主持。大会通过了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鄂尔多斯九月共识。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员单位和应约出席的学术团体,理事长徐进昌在研讨会作了大会宣讲。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编入大会论文集。徐进昌的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着力阐述了地方学、地域文化、理论框架、实践与思索等方面学术问题。对上都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学术性的总结,进而从理论的层面概括了上都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理论框架表述了新的见解。

论文指出,地方学是一项研究特定地域总体属性的综合学问,通观这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根脉,也关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具的特性和总体趋势。地域文化是地方学的经脉和血液,地方学的各项研究方块都本从地域文化的视觉角度来审视和探讨;而地域文化研究要在地方学总体框架下立论和探究,以使这项文化研究规范在地方学的范畴。

 

 


 

1120 王钟新作《新枝拔节的声音——《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阅读札记》在元上都文化网发表。1214日该文在《内蒙古晨报》刊登。作者王钟先生 ,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审读处资深人士。作为业内人士,多年来一直关注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并有缜密观察与睿智发现!曾评论《上都文化研究》写下《废都新考 昭示文明》。

《新枝拔节的声音——《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阅读札记》中王钟先生写到:

“徐进昌先生在这部著作里首先还原上都的自然风貌,继而与你探寻、参悟上都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再把历史与现实珠穿起来,从地域文化、断代文化去看中华主流文化。从主题编排顺序可以看出作者的这种用心。如:书中一级题目依次是“草原上的百年中华京城”、“元代儒学治国与上都文化”、“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与建树”、“锡林郭勒文化与文明建设”、“上都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这是立体解读,没有“强词”和“夺理”。

书中《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和思考》、《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定义探讨》最令我目驻,在以往过眼的此类著述中,未曾读到这样的文字。于是,我又翻阅了足量的平面传媒资料,仍是徒劳。但在互联网上“网”住了“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 “锡林郭勒文化”词条,而这些词条也是出自徐先生之手,是他的著述摘录。他对“上都文化”给出的定义有这样的词句:指的是以元代上都为标识的历史文化。它凝聚了十三、十四世纪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流部分……显著特点是兼收并蓄,融会发展,和而不同、多元共荣。“上都文化学”是他在2006年出版的个人文集《一片蓝天》“蒙元壮歌”篇里首次提出。这些观点受到文化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也受到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无疑,这些观点是作者独创的或独到的建树。”

929日 锡盟盟委、行署作出《关于表彰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锡党发《20137号),对历时16年“申遗”工作中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34个单位和60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在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之列,这是受表彰单位和个人中唯一的一个民间团体的成员。表彰决定先进个人列入:“徐进昌 元上都研究会会长”。

“表彰决定”号召:“各地各部门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加强对全盟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繁荣全盟文化遗产事业,弘扬草原民族文化,推进全盟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繁荣美丽和谐文明的锡林郭勒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3年 9月15  金秋送爽的九月苏泊罕,迎来了参加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北京、宁夏、安徽、湖北、温州、扬州、泉州、巴山、包头、锡林郭勒、呼和浩特等地的学术团体与专家、学者。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员单位和应约出席的学术团体,理事长徐进昌在研讨会作了大会发言,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编入大会论文集。

2013年9月23日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内蒙古(首届)地域文化研讨会徐进昌理事长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十年的发展成果和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宣讲了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编入了《地域文化研讨会文集》。

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由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发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全区性的地域文化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有包头西口文化研究会、锡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赤峰红山文化研究会、通辽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乌兰察布乌兰察布文化促进会和察哈尔文化促进会、巴彦诺尔河套文化研究会、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研讨会由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伏来旺和乌恩主持。由各学术团体介绍了各自的发展情况并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诸多学术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讨。研讨会印发了《地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参观了敕勒川文化博物馆和美岱召。

 研讨会一致决定成立内蒙古地域文化研究联席会。每年组织一次年会。明年将在通辽由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召集筹办。

 

 


 

929日 锡盟盟委、行署作出《关于表彰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锡党发《20137号),对历时16年“申遗”工作中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34个单位和60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在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之列,这是受表彰单位和个人中唯一的一个民间团体的成员。表彰决定先进个人列入:“徐进昌 元上都研究会会长”。

“表彰决定”号召:“各地各部门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加强对全盟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繁荣全盟文化遗产事业,弘扬草原民族文化,推进全盟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繁荣美丽和谐文明的锡林郭勒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4415中国蒙古学信息网(http://www.surag.net)发布文章《文化学者、作家徐进昌》。文章介绍徐进昌致力于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的研究。2003年发起组建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年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和《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站。2005年申报并使用上都文化商标。首提上都文化与上都文化学学科概念,首提锡林郭勒文化、滦河文化和锡林郭勒地方学的立论,致力于倡导上都文化与上都文化学和锡林郭勒文化与地方学建设,在文化界和史学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为元代历史研究、上都文化学科和地方学建设及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了积极的贡献。

812日元研会理事杨凌云发表《论地方学研究的时代价值》。本文阐述了地方学引领地区发展、提升地区软实力的角度,提出了挖掘原生态的文化资源、构建特色化的文化品牌、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地域文化品牌,展示地域文化底蕴,发展地域文化产业,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根本。论文指出,地方学是研究地区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为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是一个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通观这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根脉,也关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具的特性和总体趋势。我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地方学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82022日徐进昌理事长参加泉州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金秋八月,在历史名城泉州,“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全国各地和韩国的60多位地方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城。有40篇地方学论文入编研讨会论文集,23位学者作了主题宣讲。韩国关东大学、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北京联大北京学研究所、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西口文化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扬州学研究所、三峡学研究所和邯郸、临汾、扬州、黄石、昆明、福州、宜昌、厦门、潮州、泉州等地的大学院校与科研机构皆有专家学者与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郝爱丽《试论内蒙古各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关联性与世界性》,杨凌云《论地方学研究的时代价值》两篇论文入选研讨会。

徐进昌理事长在研讨会作了主题演讲并受到广泛关注。演讲的主题是:地域文化首先在地域范围上必须有确定的指向,有个核心的区域。其二,必须有独特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性,是某种草根文化、乡土文化的发祥地,并且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延续力。其三,这种文化形成一定的体系,有相对完整的一个学术理论框架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群。其四,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或当今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或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其关联性表现在它是某个更大范畴文化的子系统和支脉,支撑着包容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大文化。内蒙古各地的地域文化大多可以归纳到游牧文化、草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广为人知。作为丝绸之路链条上的内蒙古地域文化和泉州文化无疑具备世界性的影响和意义。

1217“光明网”科技频道滚动播发徐进昌、郝爱丽的地方学和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试论内蒙古各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关联性与世界性》。“中国蒙古学信息网”与《锡林郭勒日报》均有登载。

 

1230日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二期在扉页位置发布评介文章和照片——《草原文化学者——作家徐进昌》推介说,“徐进昌,文化学者。作家,散文家,诗人。公务之余,几十年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探索。有散文集《青青的草地》、《一片蓝天》、《大地的诉说——徐进昌散文选》和论文集《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出版发行。主编《上都文化研究》、《上都文化研究》(蒙)两部专著,揭开了上都文化研究的第一页。”

 

 2015年  127 《锡林郭勒日报》“论坛” 发布文章《上都文化研究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回顾》:元研会集十二年来,把上都遗址做为一个历史文化载体,把上都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学术体系和历史文化工程,开拓性的编辑出版了《上都文化研究》(蒙、汉)、《忽必烈在上都》、《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四部学术专著。上百万字。16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拓展了上都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十几年来倡导和践行上都文化研究,为上都遗址申遗、元代历史文化和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区内外公认的成果,许多学术方面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

    锡林郭勒盟《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座谈会320日召开,这是一次筹划锡林郭勒文化建设的盛会,对开启锡林郭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应邀参加座谈会并这个座谈会上发言。座谈会由盟委委员、宣传部长包丽玲主持,盟委书记、盟长张院忠发表重要讲话。盟人大主任周凤臻、盟政协主席其其格和盟委、盟行署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受邀请的齐宝力高等12位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与会并作专门发言。

  理事长徐进昌在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12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锡林郭勒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锡盟文化建设提出八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锡林郭勒日报》201543日头版“文化名人名家访谈”栏目发表记者温洋采写的报道《弘扬元上都文化 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访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徐进昌》。文章说,“作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徐进昌与其他会员一直把推动蒙元文化研究,增进元上都与全国各地和世界的文化交流,提升锡林郭勒草原文化的蕴涵和在人类文明建设在的影响作为研究会宗旨,大力推进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元上都是大元帝国百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它真实的反应了当时草原民族的生活状态。它不仅具有游牧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游牧文化宫廷化的产物。不仅代表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而且各种宗教共存,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在这里相互交流。”新民网(news.xinmin.cn\shehui43日同期发布。

  201599日  第二届晋学与地域文化暨荀学与诸子学学术研讨会99日在山西临汾市召开。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理事长、副秘书长 盟史志办副主任李建文、盟职业学院院报常务副主编闫甚普一行参加了研讨会。徐进昌、闫甚普、温茹雅的论文《浅谈地方学、地域文化研究与晋蒙文化圈》选入大会论文集并在研讨会宣讲。李建文的论文《清代多伦淖尔晋商活动点滴》入选大会论文集并在研讨会宣讲。研讨会由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主办。来自山西、北京、上海、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湖北、江苏、台湾等地的社科部门、高校、地方学专业机构和社团64个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和西口文化研究会向研讨会提交了论文并入选论文集。

2015916中国地方学联席会组织的《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的学术研讨活动座谈会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承办,有北京、宁夏、山西、泉州、湖北、广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八省区的60多名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和副秘书长温茹雅、包玉瑞一行参加了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专家和名流学者,以高水平的地方学研究成果,别开生面地纪念了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立10周年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周年。 

   学术研讨中17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徐进昌 温茹雅撰写了论文《简述地域文化的深厚蕴涵和目前地域文化研究的特征》并在研讨中作了发言。包玉瑞撰写了论文《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若干思考》并在研讨中作了发言。

《中国蒙古学信息网》(www.surag.net)10月23日在“最新论著”栏目发表 《简述地域文化的深厚蕴涵 和目前地域文化研究的特征》 11月17日论文在《锡林郭勒日报》“论坛”发表。19日在《光明网》(gmw.cn)“教育频道”“滚动读报”栏发布,受媒体和各界广泛关注。

 

2016 3月内蒙古旅游局聘请徐进昌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旅游公益大使”。

86日锡林郭勒盟民俗摄影家协会聘任徐进昌为锡林郭勒盟民俗摄影家蒙元文化顾问。

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2016820日参加北京学研究基地、中国地方学联席会主办的《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向大会提交了徐进昌、谷海峰、李建文合著的论文《浅谈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温茹雅的论文《上都文化和上都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李建文作了大会演讲。两篇论文均入选《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韩国首尔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朴喜用、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富士学会研究会理事长mitsuru sano、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主任梁燕城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西口文化学研究会、珠江文化研究会、闽南文化研究会、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会、巴山文化研究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广州市文史馆、泉州学研究所、汉冶萍研究中心等来自中国多地和韩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论文集编入40篇学术论文,在大会发言的中外学者22人。

元研会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三人随同与会者进行了实地考察。首先是门头沟明清古村落建筑考察。接着深入灵水村、爨底下村实地考察。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侯秀丽作了全程景观讲解

元研会包玉瑞副秘书长2016年 9月11日至13日应邀代表元研会参加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一带一路与鄂尔多斯发展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鄂尔多斯:新丝路 承机遇 大作为》在研讨会交流。

 

2017 39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韩殿臣 实习记者 李向楠 司春雪就上都文化的相关问题专访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理事长。内蒙古晨报文化专版发布了《元上都 中国古代都城中独一无二  专访元上都文化专家徐进昌》。访谈指出:“元上都文化指的是以元代上都为标识的历史文化,它凝聚了1314世纪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流部分,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融会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弥足珍贵的阶段,是中华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锡林郭勒日报》“老年周刊”92日发表记者查娜采写的专访文章《徐进昌与元上都的难解之缘》并在首页头条编发了大幅徐进昌写作的照片。查娜的文章中指出:“近些年来,徐进昌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倡导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对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的学科理念和理论架构作了初步的探索。上都研究从此走出单纯考古、考证的阶段,揭示元代上都标识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开启了上都遗址的历史文化研究篇章,走上了构建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探索之路。”

为了促进中国地方学协同发展与融合交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与路径,2017924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中国地方学研究交流暨鄂尔多斯学学术座谈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与副秘书长李建文、温茹雅应邀与会。

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和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主办。徐进昌、温茹雅的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与上都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提交大会并由温茹雅作了专题发言。论文编入论文集。论文指出:伴随着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十六年进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在研究会的倡导下,上都遗址研究的深厚文化价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上都遗址研究由文物考古转到文化研究,上都文化与上都文化学逐步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学科,为揭示中华文化在元代的百年辉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中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中华文明探寻了一个光辉的节点。

一个研究会,一个上都文化学,几分地方学的探索,几分历史文化的耕耘,成就了二十一世纪头两个十年的一份历史文化研究有分量的记忆名片。

2017 1021应邀参加北京 . 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北京学研究基地、京台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主办。来自台湾、澳门和大陆的6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海峡两岸地方学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思想与智慧。学术研讨会播放了徐进昌理事长讲述上都文化的视频。

元研会向研讨会提交了理事长徐进昌、理事闫甚普的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阐述和探寻》。论文指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四年来,由上都文化研究出发,对所在地锡林郭勒的地域文化和国内外地方学建设与地域文化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多方阐述了锡林郭勒文化和地方学建设的整体进展与理论框架。

 

2018年 7月28日  2018.元上都暨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于在正蓝旗上都镇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副秘书长温茹雅、包玉瑞一行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向研讨会提交了两篇论文:徐进昌的《上都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与地方学理论框架初探》,包玉瑞的《忽必烈多元一体开放的经济思想和实践》,并在研讨会作了发言。论文被选入研讨会《论文集》。正蓝旗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微信平台以“2018.元上都暨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徐进昌老师精彩发言”为题作了报道,并播了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

与会人员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大、上海博物馆、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图书馆、赤峰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嘉兴学院、黑龙江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正蓝旗各界人士代表、镶黄旗、白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昭和女子大学等专家学者60多人。

10月25日 《乌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明的瑰宝》发表于2018、10月25日《锡林郭勒日报》,作者徐进昌 殷继红。全文分“乌珠穆沁文化初探”、“乌珠穆沁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遗存”、“乌珠穆沁的地域风情和文化风韵”三部分,定义并阐释了乌珠穆沁文化的概念,综述了乌珠穆沁的地域风情和文化风韵。首提乌珠穆沁文化的学术概念,抛砖引玉,开了第一炮。

乌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化的瑰宝,是由大草原和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滋生孕育的文化。生活在乌拉盖河流域的蒙古族部落,在祖国地图雄鸡脖子的地带,逐水草而居。特殊的历史文化印记和地域风貌,在天然牧场上放牧牛群、羊群、马群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语言文字和风俗民情,历史悠长的长调牧歌、民族服饰、博克运动和赛马,尊崇大自然的原始生态的情怀,尊崇长生天和英雄的理念,从众和自尊同在,善于自律,好客交远,迁徙流动,和而不同,这些元素长久孕育发展和成熟,成就了这一方土地和这一群体特有的乌珠穆沁文化。

 

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与上都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作者徐进昌、温茹雅。收入《地方学研究》第一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奇.朝鲁主编。

徐进昌、闫甚普的论文《对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阐述和探寻——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例》入选《地方学研究》第二辑,表述了锡林郭勒对地域文化建设的见解。

《地方学研究》第二辑2018.9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由北京联合大学张宝秀院长任主编,虞思旦老师任副主编。收录了“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入编大陆与港澳台专家学者25篇论文。

 

2019  3月19日 “上都文化”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即日起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文化和地域文化建设新增加了一个微信平台。截止到2019年12月份已经发布文章102期,有力地传播了上都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建设学术成果,扩大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力。

 4月17日殷继红在 星期三讲坛开讲乌珠穆沁文化。锡林郭勒的地方学——乌珠穆沁文化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锡林郭勒草原,地方文化走上讲坛,开启了第一步。阐释乌珠穆沁文化的学术命题,揭示大草原的人文特性,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启了乌珠穆沁文化的探寻!这第一页,第一步,一个地方品牌,一个精神的殿堂,露出了她典雅的面容。
   锡林郭勒晚报报道:4月17日,锡林郭勒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殷继红在“星期三课堂”娓娓道来,带领大家领略水草丰美的草原风光,了解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

《中国蒙古学信息网》高度关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4月作了多方面报道。“最新论著”栏目发表徐进昌 闫甚甫合著的论文《对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阐释和探寻——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例》。在“最新资讯”栏目发布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18大事记》《上都文化研究取得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锲而不舍 深入阐释上都文化、游牧文化真谛——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18年度总结》。

 

524 徐进昌 殷继红合著《锡林浩特文化的特性与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分“历史悠久人文特色鲜明的草原盟府”和“资源富集后发优势强劲的草原新城”。《锡林郭勒日报》524日以《历史悠久的锡林浩特》为题节选发表。文章强调指出,锡林浩特历史悠长,千里旷野,是游牧文明成长的地方。阿巴哈纳尔的称谓印证了历史上它从哪里来。这方游牧文明的净土,是文明成长的地方。

近代的贝子庙,俗称喇嘛庙,有着270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影响。从几座零落的平房商户到拔地而起的一座草原新城,这里是个包容和创新的地方。游牧文明和新时代交织,喇嘛教与现代文明共存,中国马都成为靓丽的品牌。牧野茫茫的草地润泽了蒙元文化,锡林郭勒的首府绽放着走向小康的辉煌。

一座创新包容的新城。 从游牧文明走来。 喇嘛庙的兴隆之地。 现代文明成长的地方。

锡林浩特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游牧文明特质,融汇现代精神文明,开放、和谐、包容、创新、进取。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操守,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理念,四海为家兼容天下的胸怀,崇尚英雄公平竞技的追求,仗义宽厚贡献家国的信念。这些特性构筑了锡林浩特文化的独特属性,彰显了这一区域由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理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的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特质。

锡林浩特文化的外延是游牧文化和草原文明,与蒙元文化、上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文化的支脉。它的核心区在阿巴嘎纳尔和周边辐射地区,包括阿把嘎岩画和金界壕边墙。

当前,锡林浩特地区正在确立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和首要的着眼点。坚持战略定力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划绿色发展。这种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战略定力,正与游牧文明不谋而合。在新的时代,做好绿色发展的大文章,锡林浩特文化的游牧文明特质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正当弘扬光大,助推锡林浩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

徐进昌、殷继红2019年6月5日走进锡林浩特党史馆、地址观,重温了锡林浩特地区的辉煌历程。商议决定由殷继红副秘书长主讲,锡林浩特档案局录制“口述锡林浩特”。开启锡林浩特历史文化研究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温茹雅2019年6月24日 参加《庆祝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40周年会员大会暨蒙古族经济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蒙古族经济社会史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内容涉及北方民族史、蒙元史、近代蒙古史,蒙古族经济社会史、地区财政经济史等领域。53名学者展示民族史、蒙古族经济社会史领域的最新成果,共同探讨蒙古史研究事业的发展趋势。温茹雅以《上都文化和上都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在讨论会上作学术报告。并在会议上播放了徐进昌先生谈上都文化的视频短片。

728 元上都文化网发布殷继红《乌珠穆沁河流考》并在锡林郭勒日报“额吉淖”刊登。这是一篇锡林郭勒地方学研究的一篇力作。锡林郭勒大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人文地理,地域风情,值得研究的方面非常广阔。

河流是草原的血脉,每一条河都被人们经久不息地传唱。茫茫苍苍的的乌珠穆沁草地,生活在乌拉盖流域的蒙古族部落,逐水草而居,走过的岁月,悠远而漫长。草原的河水哺育了草地,也浸润了人们的生活,孕育了一方的文明。

2019 1026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 殷继红 参加《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韩三国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举办。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近百人参加。来自各国的近百位位专家学者作大会学术交流发言。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与副秘书长殷继红应邀与会。殷继红副秘书长在研讨会以《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我们对锡林郭勒文化的探索》为题作了大会发言,赢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发言分“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阐释”、“锡林郭勒文化的探寻”、“锡林郭勒不同区域的文化特性”三个方面。别开生面的地域风情和高屋建瓴的学科立论,彰显了锡林郭勒文化的魅力。为锡林郭勒游牧文明发声,贡献了草原人对世界地方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份贡献!

大会论文集还收录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 殷继红撰写的另一篇论文《浅谈儒学文化的影响和东亚文化圈》,论文有力的阐述了“儒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儒学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儒学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

1212锡林郭勒日报《额吉淖》节选发表殷继红《话说锡林浩特的前身和由来》。此文是把文化论文改写成文化散文的有益尝试。学术研究,严谨的论述往往是枯燥的。被许多人认为是阳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即。散文化的文学方式,通俗,有文学色彩,有益于历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14日,《锡林郭勒日报官网》以“亘古绵长的锡林浩特,你了解它的历史吗”为题倾心编发了殷继红的文章,,精心制作,增添了许多相关图片,扩大了影响力。

 

  2020  324 锡盟委宣传部组织的动漫《元上都》专家论证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应邀出席并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本着对上都文化研究负责,对历史文化研究尽力的原则,徐进昌理事长对动漫“电影”剧本提出了7条修改意见。表达了对上都研究与宣传的学术见解,和对推动地方文创工作的热诚。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设立530“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地方学研究》20081124日,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至今已经走过12年的历程。作为一个专题,积累了58条论作,有过38539人次的浏览。

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之前,关于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历史文化研究会已经发过多篇文章。如:《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等。这些文章在第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和北京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应有的认可,被收入论文选编或在学术研讨会宣讲。这已经证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锡盟文体广电旅游发展局7月30日 牵头组织了《元上都宝鉴》专家论证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应邀出席并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本着对上都文化研究负责,对历史文化研究尽力的原则,徐进昌理事长提出了建言13条。表达了对上都研究与宣传的学术见解,和对推动地方文创工作的热诚。

8月 锡盟委宣传部牵头审评球幕动漫政论片<元上都>解说词。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应邀出席,提出8条修改意见。纠正多处不妥的提法。建议:忽必烈兴建新城,应该是受蒙哥汗之命。

“依中原王朝旧制”之说,应该是祖述变通以儒治国。

“草原文明、东方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于一地”词义表述不清晰。建议采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西域文明。

迁都燕京,是定两都,“迁”说为误。

919日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完成编著《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主编 殷继红。

《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是锡林郭勒文化学科研究首部专著业已完成。入选3168篇文章,36万余字。

论文集汇集了十多年来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许多论文曾在区内外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专题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论文集分“理论框架 学科概论”“锡林郭勒 游牧文明”“地域文化 地方文明”“草原是诗 文化是魂”四个篇章。作为“锡林郭勒文化”学科的首部专著,具有独特的分量和学科价值。初选论文六十余篇,约18万字。

论文集汇集了十多年来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许多论文曾在区内外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专题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9月26日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理事长应邀录制了《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视屏。殷继红副秘书长应邀录制《话说锡林浩特的前身和由来》视屏。

口述地方文化由来,征集尘封历史记忆。10月26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殷继红一行,应邀在锡林浩特市档案局录制了话说地方文化的讲坛视屏。讲述了锡林浩特的由来与发展演变和上都文化研究的由来与学术研究成果。

登上口述历史讲坛,让地方历史文化走进社会,走进群众生活,是一项有意义的大事。让地域文化研究的高雅殿堂,为精神文明和大众文化增添一份滋养。鉴古明今,让历史文化助推地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9月30日 143期编发《包玉瑞•察哈尔草原-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完成组稿。作为本土的历史文化学人,作者整理集结了《包玉瑞•察哈尔草原-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36篇15万余字)。正镶白旗旗委主要领导赞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把察哈尔民族民俗历史文化记载传承下去,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应当好好整理集结出版。”论文集汇集了十多年来作者在锡林郭勒文化、上都文化、察哈尔文化、蒙元文化、地方学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许多论文曾在区内外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专题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其论文有《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若干思考》《从古迹遗存看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基于蒙古族“非遗”视角下的地域文化探讨》《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与当代生态文明》《忽必烈多元一体开放的思想和实践》《元代城市及城市体系概说》等。

 

9月30日 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地方学研究信息》2020年第三期(总第60期)“地方文化研究”栏目刊登徐进昌 殷继红合著的论文《地方文化学科定位以及锡林郭勒文化探索》。论文“地方学的学科定位和阐释”、“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的探寻”、“锡林郭勒不同区域的文化特性”三部分有深度、有新意、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学术信息”栏目刊登: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参与球幕动漫《元上都》与《元上都宝鉴》专家评审论证会。

 

123日 赤峰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商品大赛作品展在赤峰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开展,上都文化之印文创产品在现场展出。上都文化商标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标志,研究会将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预示了上都文化广阔美好的前景。

 

2021 415 殷继红副秘书长代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出席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额尔敦仓与锡林郭勒盟社会科学界人士的汇报座谈会,作了专题发言。

讲述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参加首届亚洲地方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编辑《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完成殷继红《诗意锡林郭勒草原》文集初稿。完成《包玉瑞 .察哈尔草原——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初稿。

103 徐进昌理事长一行探访阿巴嘎岩画,追寻人类的先民们在锡林郭勒草原留下的天书。

原以为岩画会留存在巍峨的山崖绝壁上,实地查看却没有那么壮观。在并不高耸的石墩上,在山谷斜坡的石壁上,零零散散地,显现着古人类的先民们刻写的文字。这些岩画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

莽莽苍苍的锡林郭勒草原,丘陵起伏,碧草连天,山峦沟壑间隐藏了说不尽的秘密。

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西北方向,宝格都乌拉、锡热、浩日格乌拉一带,古人类的先民留下的岩画群,像史诗一样记载了远古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是古人类为后人留下的天书。

 

24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就推进三项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课题,向地方领导部门作了呈报。

一、《锡林郭勒文化概论》2020年开始,预计到2022年三年的时间内,完成锡林郭勒地方文化专著的征集和论文编辑工作。截止2021年11月 已完成编著《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课题担当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

锡林郭勒人杰地灵,蕴育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游牧文明风韵。上都遗址标识的上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灿烂的一页。《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是锡林郭勒文化学科研究首部专著业已完成。入选31人68篇文章,36万余字

 

 

二、《察哈尔草原-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项目。课题担当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包玉瑞。作为本土的历史文化学人,作者整理集结了《包玉瑞•察哈尔草原-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36篇15万余字)。正镶白旗旗委主要领导赞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把察哈尔民族民俗历史文化记载传承下去,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应当好好整理集结出版。”论文集汇集了十多年来作者在锡林郭勒文化、上都文化、察哈尔文化、蒙元文化、地方学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许多论文曾在区内外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专题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锡林郭勒草原上。灿烂的上都文化。闪烁着世纪的中华文化的光芒。有这样一群学人,凭着一份执着和坚守,探寻,前行。坚韧不拔地作着上都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的构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元上都文化网发布包玉瑞副秘书长15篇有关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和蒙元文化的论文的重要学术观点。包玉瑞副秘书长多年来的精心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作为本土学人,竭诚努力,学术成果值得各界关注。

 

三、《诗意锡林郭勒》项目,课题担当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殷继红。2021年11月初稿编辑完成。这是锡林郭勒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多见锡林郭勒草原风情画卷。

这是作者的处女作。文集分诗歌行吟篇、散文随笔篇、历史文化篇三部分,计文稿百余篇,三百四十余页,十三万六千余字。

 

202251 向盟宣传部呈报《锡林郭勒草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研究》理论研究课题。参与盟委宣传部组织的社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指出了“正在创建民族复兴的伟大业绩,团结奋进离不开深厚的精神营养和高度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锡林郭勒地区的文化认同,各种反应共同心声的文化符号都是焕发共同创建现代化未来的力量。”

传承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纽带。

“一方净土的历史文化,守护、继承和弘扬中华儿女的华夏文明。查清锡林郭勒草原的历史文化印记,树立起锡林郭勒草原自己的历史文化名片。”

620 纪念上都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徐进昌、殷继红的论文《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称谓和标识》,论文在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地方学研究》刊登。

纪念2012629日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名录》“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表《二连浩特文化的立论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文章。并入编中国地方学联席会《地方学研究》 。

629 研究会作出“建立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的决定”。决定指出:上都又称上京、滦京,与大都同为中国元代的都城。这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629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百年辉煌。

 

上都又称上京、滦京,与大都同为中国元代的都城。1251年忽必烈受命统领漠南,建立金莲川幕府。1256年领命建立漠南的帝国新城,1259年初具规模,取名“开平”。

12603月元世祖忽必烈在此继承汗位,开平成为临时首都。1263年诏改为“上都”。此后,先后有六个大元皇帝在此登上大元皇位。大元帝国的皇帝每年的三月至九月都在这里巡幸理政,直至1369年元惠宗离开上都,败退漠北。上都作为大元帝国的都城百年之久,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历经战火破坏,上都成为废墟。这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629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百年辉煌。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16年的漫长努力。在此期间坚持不懈地作了多方面的遗迹维护和历史研究工作。

2003年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十年磨一剑,初创了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学科,走出单纯考古的的模式;一系列论著,揭示了上都遗址的历史蕴涵和文化价值。

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高举的一面旗帜。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砥砺前行。二十年,为上都文化学研究做出了历史性的建树。先后有《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上都文化研究》(蒙、汉)专著、《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论著等正式出版。2004年以来建立和维护“元上都文化”网(http/:www.shdwh.cn),参加国内外地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方面的学术交流。作为“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员,积极参与各方面的学术活动,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为了不断探寻和继承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研究,为了聚集多方面的文化人才,经研究决定,建立《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为地方文化研究人才立名建册,以冀光大文化研究,贡献社会文明建设。

欢迎社会各界贤达积极推荐历史文化研究相关人士,让有品位、有学养、有著作的地方文化研究人才加入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以张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大业,造福于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830 理事长徐进昌与盟宣传部孙志坚常务副部长、王志国主管副部长座谈了上都研究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研究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上都遗址、上都文化好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建议”。“建议”有“全国各地和内蒙古地方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上都遗址、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状态和存在问题”三方面内容。

9月16 祝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地方学理论架构与实践探索”全国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殷继红应邀线上参会,见证地方学研究盛事。

研究会向研讨会发去了论文和信函。指出:”地方学作为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的交叉学科,如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完善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定位,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一直走在路上,是进行时。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让学术走进社会,走进校园,为社会服务,与社会牵手,充分发挥了民间学术组织的优势,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成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首批会员单位,见证了中国地方学建设的发展进程。我们倡立的“上都文化学”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1213 全盟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会”在锡林浩特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殷继红线上参加。学习了盟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国的讲题:《新时代 新征程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20212022年由于世界性的新冠疫情停了线下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元上都文化网(http/shdwh.cn)和“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依然延续着多方面的学术研讨活动。疫情的两年间,公众号编发论文174期。元上都文化网新编论文86篇。

 

2023年  313日  研究会发布《关于表彰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突出贡献工作者的决定》 锡元字(2023)1号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伴随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大盟和上都遗址“申遗”而应运而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血脉。研究会在弘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的探寻中踔厉前行。

二十年来,不懈地探寻锡林郭勒地方文化,推进地方学建设研究,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建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参加国际、国内区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为锡林郭勒发声,贡献锡林郭勒智慧,开拓了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难得的业绩。《上都文化研究》(蒙、汉)《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概论》等专著问世,“元上都文化”网(http/:www.shdwh.cn)与“上都文化”公众号构建网络平台,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知。

二十年来,研究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取得了多方面突出的成果。一些学术立论填补了地方学建设的空白。许多本土学者著述有为,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表彰先进,对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科立论构建有功,多有著述佳作的突出贡献人物和本土杰出文化学者致以深沉的敬意。特此推选杰出著述学仁如下:

徐进昌 .斯秦巴托 焦福宝 斯仁那德米德 包玉瑞 殷继红 别勒古讷台..布和哈达 青格里 周景峰 那达木德 牛明 明珠尔 郭建茂 张玉臣 温茹雅 李守华 陈海峰

上都研究二十年,著书立说开新篇。

元代雄风百年史,开平孔庙儒学传。

上都文化知多少,锡林学子读前贤。

中华民族复兴志,上都文化上讲坛。

 

3月13日 研究会发布锡元字(2023)2号决定,向各界贤达人士致意 ,致谢。作为地方文化研究的民间团体,探寻了锡林郭勒草原历史文化底蕴。回顾二十年,研究会踔厉向前行,常常感觉到您的支持。有指导、理解和支持,有认同、关爱与弘扬,有坦诚、同心与携手。真诚地向各位女士、先生、学仁们说声谢谢。

致意致敬社会贤达之士如下:

其其格 田学臣 其木格 包丽玲 李魁 季华 李建文 孙海涛 刘学民 海山(教育学院)金峰(内师大) 叶新民(内大) 张妙弟(北京联大) 陈育宁(宁夏大学) 伏来旺(敕勒川文化) 李联盟(内蒙古文史馆) 哈斯乌拉(内蒙古文联) 乌恩奇(内蒙社科联) 胡益华(内蒙古学) 张瑞祥 韩凤麟 王钟 张昊文 包海山 甄达真 王明中 阎甚甫 巴牙尔图 

历任顾问:金峰、阿拉木莎、林澐、郁志云、道尔吉帕拉木、乌恩奇、孙冠军

纸短意长。以表敬意。以誌纪念。特此。

 

6月22日9点,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锡林浩特市一中“阅读驿站”隆重举行。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参加座谈会。应邀贵宾田学臣、青格里、石玉宝、孙海涛、韩凤麟,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建文、焦福宝、温茹雅、殷继红、牛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海峰、高永厚,研究会的理事,老会员和新秀,二十余人与会。与会者一个个在签名薄留言、签名、题词。佩戴胸牌。每位参加座谈的本土文化学者都畅所欲言,表达了多年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和感受。

 

 


 

牛明副秘书长主持了座谈会。徐进昌理事长作了“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致辞”。殷继红副秘书长宣读了研究会锡元字(2023)1号文《关于表彰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突出贡献工作者的决定》。新秀孙沐野宣读了锡元字(2023)2号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向各界贤达人士致意》。座谈会上殷继红副秘书长代表座谈会向在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中20年坚守,在地方学学科理论上卓有建树的徐进昌理事长敬献了鲜花,表达了致敬和祝福!

悠悠岁月人宜老,上都研究未竟时。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选择了上都遗址与上都文化研究,选择了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建设。热爱中华文化,热爱锡林郭勒草原这方净土,执着相守,已经拥抱了二十个春秋。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得天独厚,这个游牧文明的发祥地,这片孕育了游牧文化的一方热土。

锡林郭勒是个有历史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二十年探寻,追索,魅力锡林郭勒文化,让我们痴心如醉,踔厉前行,我们构建地方学建设学科,建立了锡林郭勒文化的基础理论框架

 

研究乡土文化,是责任,也是机遇和缘分。锡林郭勒文化是游牧文明的瑰宝,上都文化是百年中华文化的缩影,研究会成长在这方游牧文化的热土,我们如痴如醉,探寻,追索,走进中华文明。

岁月推回20年,2003313日锡盟委宣传部批复成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至今20周年了。20年风风雨雨,双十年踔厉前行。

2003年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于20031226日出版第1期报纸,至20071212日出版第10期。4年时间共计出版10期学术报。成为有力宣传上都文化研究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学术平台。许多部门和单位,各界人士正是通过这张《上都文化研究》的专业报,了解了研究会,了解了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这个文化研究团体和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事业,成为一个文化工程,而破土动工,破茧成蝶。

2004826日元研会注册开通了“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站。至今发布文章1328篇,浏览人次超过398347人次。为上都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增添了一条直通全世界的便捷通道。上都文化研究多了一个以现代化信息为载体的阵地。

元上都文化网站也可以说是上都文化研究的百度百科,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站中查用300多万字的相关论文和资料。而且都是完全免费的。无论对内对外,我们分文不取,完全义务作地方文化研究,义务地弘扬和推广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和地方学建设,为地方文化建设添砖加瓦,竭心尽力。有一些大学生写论文也会在网站找资料。也有伊斯兰堡大学和德国的外国学者与我们联系。

我们的文章经常发表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地方学研究》文辑,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主办《地方学研究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报》,《内蒙古文史》,《内蒙古晨报》“阅读”,《锡林郭勒日报》“文化”、“额吉淖”和《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研究通讯》等报刊、学刊。

我们初步梳理了多年来作出的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的学科论述,归纳了大致18个独到的论述,为中国地方学建设贡献了锡林郭勒智慧和力量。

我们对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与上都文化学科领域的建树和独到学术见解,比如:把上都遗址的研究从单纯考古发掘引申到对历史文化的探寻。从文化层面切入,开启了上都遗址研究的新状态、新局面。2003 年前只有元上都遗址考古挖掘之说,2004 年首开上都文化研究之谈。

比如,首创“上都文化”学科之说,构建“上都文化”的立论和理论框架体系。在各种国内、国际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阐述“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比如,成吉思汗的文化情怀和精神价值观,作为一项新的学术研究选题,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比如,我们对百年元帝国的两都——上都与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研究。这项学术研究课题是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资助下完成。

比如,地方学建设我们提出“学院派”“草根派”的观点。徐进昌在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阐述和探寻》作了有力阐释。

比如,地方文化建设的提出和锡林郭勒文化、滦河文化的阐述。由上都文化研究引申出锡林郭勒草原的地方学和地域文化,十几年来我们相继提出了锡林郭勒文化、滦河文化和乌珠穆沁文化、锡林浩特文化、二连浩特文化,把锡林郭勒草原广袤地域的草根和乡土文化分门别类作了阐述。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4月,我们确立了《锡林郭勒草原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研究》。初稿已完成,有一万两千多字。分“文化认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锡林郭勒草原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认同”,“锡林郭勒草原的历史文化名片”,“文化认同文化名片研究的成果与展望”四个方面的叙述论说。

我们的主题观念是: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流长。近百年来,各民族兄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有着悠久的光荣的文明史。56个兄弟民族有着社会生活和发展的深厚的阅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纽带。

多年来,研究会的工作受到盟委、行署,盟宣传部和史志办、社科联、元上都文化管理局等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表彰研究会为锡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外宣先进单位,《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为优秀报刊。表彰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为锡盟文化发展先进工作者,上都遗址申报先进工作者。

20年,研究会倡导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为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作了开创性的工作。构建了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竭力为地方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俱往矣。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正走在路上。20年的“大事记”放在那里,双十年的年度总结放在那里,三部“上都文化研究”专著放在那里,“锡林郭勒文化概论”初稿放在那里,“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放在那里,表彰奖励的文书放在那里,见证了我们,陪伴了我们,温暖了我们!

“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坚持更新,已经编发217期。“元上都文化”网站在二十年如一日的运转着,连接着世界,连接着你、我、她。汇集了一千三百多篇论说,浏览三十九万八千人次。

为地方文化建设鼓与呼。20年,弹指一挥间。为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尽心竭力,我们作到了。我们仍然作着。无愧。无怨。无悔。

有人说,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血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是我们的追寻和守护。一个20年过去了,我们为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发声;一个民间文化研究团体,播下一粒种籽,也留下了赓续历史文脉、守正创新的一缕希望和力量。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20个年头了。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一点对文化建设的追寻,面对锡林郭勒大草原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思索新的百年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华文化的建树,我们努力着,我们坚守着,不敢言弃。

二十年,我们不负光阴。不懈地跋涉,走在路上。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我们倾心的文化工程,我们树立起的一个学科课题,一面地方学研究的一面旗帜,一团火把!

茫茫草原,难以寻觅的历史踪迹,难以追寻的文化血脉,有一支不算齐整的队伍,像是茫茫星空的光点,在赓续文脉的跋涉中踔厉前行!

谢谢有你!有我们!有机缘!有明天!

 

2023、9、26

 

 

 



上一篇: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与上都文化学科领域的建树
下一篇: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20年砥砺前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7575]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576]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692]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791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