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310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5年“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起始与发展

  发表日期:2023年3月13日      作者:殷继红     【编辑录入:admin

 

 

锡林郭勒文化,是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呈现的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2008年以来我们正式作为学术研究专题倡导和阐释“锡林郭勒文化”,至今15年了。初步拢了一下。

 

 


 

 

 徐进昌发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和决策,是文化艺术界行动的指南。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中用“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这些不寻常词汇来号召文化建设,彰显了党对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表达了对文化发展滞后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和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作为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尽力,为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献计、献策。锡林郭勒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积淀,科学地挖掘、开发,必将有力地推动锡林郭勒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元上都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位次不断前移,申报成功在望。这个七百多年前在世界上声名显赫的大都市,这个拥抱着人类巨大文明的废墟,记载了一个世纪中华文明的百年辉煌,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的文化财富。锡林郭勒草原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众多区域特色浓厚的原生态文化,是我们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德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世人都知道,在莽莽苍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峨壮丽,金壁辉煌。

  孔子庙、帝师寺有满腹有个金莲花盛开的地方,那里便是七百多年前闻名遐迩的大元帝国的上都所在;“龙冈蟠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在上都城东北十里处“阴阴松林八百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苍茫壮阔。

  有六个元朝的皇帝在上都登上了大汗宝座。这里的每一道政令都牵涉着三千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人们的命运,也使欧亚大陆所在的王朝、公国洗耳恭听。上都龙盘虎踞吉祥地,、道、伊斯兰、基督各教派的殿堂,庄严肃穆,诵经颂佛,修身养性大元雄视天下富贵乡。

  上都城的宫殿楼阁,雕梁画栋,巍经论的学子讲学论道。大龙光严华寺、大乾元寺、长春宫、万寿宫、回回寺等佛,各倡其门,各兴其派。 

  北司天文台日夜监测着天象。万年历记述着星辰日月和万物苍生运行和衍变。

  大安阁里至高元上的大元帝国的皇帝,接受着欧亚大陆众多王朝、公国使臣的朝贺,决策着五湖四海万物苍生的治理和发展。

  如今已成废墟之地的上都古城遗址,残砖碎瓦遍地,杂草野花丛生,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把显赫百年的上都文明永远地封存了起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承载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依据历史的需要,它退隐了。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它永远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那是几十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经历的一段历史!那里不乏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画卷,那里激荡着中华儿女上百年的英雄泪和壮士情!那里灿烂着文明古国英雄儿女一个世纪的智慧和创造,那里铭记着中华儿女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和赢得的光荣!

  这个七百多岁的历史老人,这个英雄的老人,光辉的老人,它是负责任的。它曾是中华民族的过去,它同样关心着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只要当今的文化建设需要它,只要现代文明需要借鉴它,它就会象一个伟大而慈祥的老人,把自己的故事细细地讲给人们听!

人类文明呈现阶段性不断发展着,每个时代都绽放出不同寻常的灿烂明媚的光彩。十二、十三世纪欧亚大陆刮起的“蒙古旋风”,震撼了整个世界,人类的古文明也经过漫长的探索,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开放的蒙元帝国的崛起,使得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了空前广阔范围的深入交流与发展。

 封闭、落后、分散、停滞的四十个诸侯、公国、王朝统一、融合在三千万平方公里的蒙元大帝国,多民族、多地域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使得蒙元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

  元上都是中华元王朝时代的帝国的都城,是上都文化的发源地,是蜚誉中外的世界性大都市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元帝国实行两都制。上都又有上京、滦京、夏都之称,原为开平府。每年四至八月元帝国的合罕在此驻夏,处理内政外交诸事。元帝国的开国皇帝忽必烈1260年在开平登上合罕皇位,开平成为临时首都。1263年诏改为上都。被称为圣龙起飞之地。此后,有五个元帝国的皇帝在此登上合罕的宝座,一直到1369年元顺帝撤离上都,上都兴旺辉煌百余年。

  当今中国的首都——北京,当时与上都齐名。1264年确定为元帝国的中都,后改称大都。两都相比,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见《道国学古录》卷十)

  元上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大元帝国的夏都,不言而喻成为一个时代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之一。百余年的辉煌,每一寸土地都蕴含了丰厚的人类文明。虽遭战乱破坏,元上都遗址像一座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承载了人类百年文明曾有过的灿烂和辉煌。认识元上都,解读元上都,不仅能够获得元王朝时期创造的中华文明,也能使世界文明找到自己曾经走过的不平凡的印迹!

  七百年前,四十万蒙古族群由蒙古高原的茫茫草地,伴随着“蒙古旋风”飘落到欧亚大陆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带去草原文明,吸纳不同文化,在当地深深扎根。东亚、南洋、波斯湾,欧亚大陆,四面八方的帝国、王朝,政界、商家,文人、学者,纷纷与大元帝国交往,繁荣经济,交流科学文化,发展友谊。《马克·波罗游记》、施拉德《史集》名扬天下,在世界各地广为人知,传播了大元帝国的文明和声望。

  百年古都,世纪辉煌。元上都演绎了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历史给了元上都那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元上都文化应该展现珠宝璀璨的衣衫,为现代文明增辉!

  人们可以来元上都遗址怀古,人们可以来元上都遗址寻根,人们可以在元上都文化研究中品味中华大一统的风采,人们可以在上都文化研究中尽享七百年前曾有过的中华文明和辉煌!

  元上都作为七百多年前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大都市,一个世纪文化巨人,犹如一部丰厚的史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人们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思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锡林郭勒人,作为上都文化故土成长的草原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征途中,应该作出无愧于上都文化的不凡的业绩!

创建上都文化品牌为和谐社会增彩

世界文明从来就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组成的,文明古国或世界大国从来都由文化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环绕着文化的灿烂光环。正如报告所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功能体系。它既能给人提供终极关怀,给人以精神支撑与精神满足;又能给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使人在荣辱善恶中有所趋避,使社会气氛与评价对人有所激励、有所朔造、有所制约。文化学者李书磊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文化贫乏、薄弱,文化应有的功能就会残缺,不仅人的心灵会空虚、生活丧失意义感,社会还会失序、混乱。”

中华大地向来是文明之邦,素有文明古国之誉。我们在文明传统方面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元上都成就的灿烂的上都文化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2003年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开始提出并阐述上都文化,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和“元上都文化”网站(www.shdwh.cn)。研究会提出:“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蒙古族文化高度发展,吸纳多种文化的有益成分,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上都文化的显著的草原文化特点和开放性、多元性,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后续发展的广阔前景!”近五年来,受到文化界、史学界、有关领导部门和各界人士广泛认可。新华网、解放日报、内蒙古新闻、蒙古文化论坛、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纷纷介绍,中国草原文化国际研讨会、鄂尔多斯文化国际研讨会、九省区元大都建城7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地方学联席会都给了上都文化重要的一席之地。今秋八月的元大都建城740周年学术研讨会,九省区与会的全体代表,庄重地发出了“关于加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政治、文化中心,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点,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合点,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元上都遗址位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蓝旗境内加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对促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提高内蒙古知名度均有重大意义。它必将提高内蒙古知名度,促进内蒙古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议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他的出现为蒙元文化的高度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上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和对现代文化建设的意义,越来越多地赢得了多方面的瞩目!

“软实力”的概念现在越提越响,“软实力”的含义是国家对非经济、非军事力量怎样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文化被定义为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外国早已直言不讳地把文化当成对付别国的武器,我们只有奋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才能有望改变被动落后的局面。专家指出,“目前的文化力量对比不容乐观。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倾销很严重”。国外一些算不上优秀的文化艺术品,有的只是二流、三流的作品,风靡国内市场,异乎寻常地渲染着着异域的情感和好恶。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许多原生态的区域文化,应该得到应有的研究、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不占领市场,别的文化就会占领市场;优秀文化不占领市场,垃圾文化就会占领市场。我们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原生态的优秀文化应该占领市场,我们传统的优秀的上都文化应该占领市场。“上都文化”已经作为商标注册,通过国家初审。国家工商局确认的“服务项目”为:“安排和组织学术讨论会;组织文化和教育展览;书籍出版;在线电子书籍和杂志出版;电影剧本编写;录象带发行;摄影报道;公共娱乐场;文娱活动;经营彩票”。“上都文化”商标无疑将对上都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弘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元上都遗址的品位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把“上都文化”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以利于锡林郭勒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利于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复兴!

 

2007 1113

 

(见2009227日《锡林郭勒日报》

《新华月报》(k7316)函约发布

 

作者:徐进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倡导并阐释了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乌珠穆沁文化,二连浩特文化,滦河文化,锡林浩特文化,创立了锡林郭勒文化的总体概念与理论框架。研究方向:上都文化、蒙元文化、地方学与地域文化建设。

 

 

 

 

 

“元上都文化”网开办“锡林郭勒文化专题”栏目

 

今天,在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地方学研究》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我们觉得是时候了。也许并没有经过什么人物批准,或许又会妨碍了什么人的利益,惹来什么麻烦,那也顾不得了。我们是搞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就要讲科学,讲实事求是,讲不信邪!关于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网年内已经发过多篇文章。如:《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链条》等。这些文章在第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和北京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应有的认可,被收入论文选编或在学术研讨会宣讲。这已经证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们提出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并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明。作为一个作文化研究的锡林郭勒人,出自对锡林郭勒的热爱,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能作为一门学科,一门学问,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方学是一门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

  区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区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仅对锡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设,而且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都将是不无裨益的。

揭开荒原草地古文明的面纱,树起独具上都文化和游牧文化神韵的锡林郭勒文化和锡林郭勒学之旗,应该是草原学人的一份责任!

 

20081124

 

 

徐进昌发表《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

 

内容提要】提出并阐述锡林郭勒文化。从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概述锡林郭勒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从石器时代的古文明到辽、金、元、明、清、民国和当代的文化遗产,论说锡林郭勒文化鲜明的地域性和特殊性。特别是作为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蒙古长调和原生态的游牧风情彰显了锡林郭勒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

[关键词]  北方草原   地域文化和地方学锡林郭勒文化

锡林郭勒是游牧特色鲜明的蒙古族集聚区,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和地域文化。是著名的“蒙古长调之乡“博克之乡”,是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金斯太洞穴的考古发现和锡林浩特石器、阿巴嘎岩画,进一步揭示了锡林郭勒的古文明。

特有的历史积淀孕育了锡林郭勒文化深厚的底蕴

锡林郭勒是一个辖区2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级行政单位,下辖12个旗、县、区,蒙古族、汉族、回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多民族杂居,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这一地区的繁荣和辉煌。

长期以来,苍苍茫茫的草地被人们认为是荒原之地。由于时间的磨砺,留存在原野上的文明的遗迹所剩无几。史料记载相对来说也残缺不全。蒙古文文献非常缺乏,南方地方志一类的史书难得一见。这些都为地域文化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一些文化爱好者大量收集了阿巴嘎岩画并正式出版。锡林河一带的大量远古时代的石器也被打量发现,引起了地方文化界有识之士关注。乌珠穆沁旗金斯太洞穴的考古发现进一步确认了锡林郭勒草原曾是一万年到三万年前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这份远古的文明很少被人所知,甚至被不无遗憾地遗忘。许多相关机构和部门,缺乏对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的起码的重视和研究,造成了锡林郭勒文化在许多方面的缺失。难能可贵的是锡林郭勒盟地名委员会1987年编辑印刷了《锡林郭勒盟地名志》,在有的方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编辑人员查阅北京图书馆等处馆藏,得到一些珍贵的文献性资料。原来,人们眼下的锡林郭勒茫茫荒原,“《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记载:旧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生存的遗迹,现在的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的一些地域也发现了原始文化遗址(包括性质特定的原始文化遗址)。”(注:1)学术界对锡林郭勒的古文明原来是早有定论的!《世界历史辞典》记述,匈奴人原散居在中国北方,这里曾是匈奴的游牧之所。秦代归上谷郡和渔阳郡,三国时该地区隶属于拓拔鲜卑部所辖。这些都是彪炳史册的。锡林郭勒南部辽为上京道,至今有萧太后梳妆台遗迹尚存。金建桓州城,属西北路招讨司,为军事重镇。元建夏都繁华近百年。明建开平卫。明成祖朱棣征战于漠北,敕名苏尼特左旗昌图锡力赛罕山一带为“玄石坡”并留有“立马峰”石刻。清代康熙年间在多伦会盟,敕建汇宗寺、集惠寺等。民国有吉鸿昌解放多伦城之战,革命战争时期有贝子庙支部和锡察巴乌工委领导人民解放。这些古文明和历史的积淀形成了锡林郭勒特有的地域文化,如果没有更确切更妥当的称谓,命名为“锡林郭勒文化”应该说是可行的。

“地方学是以特定地域的人类形成发展历史中创造成果所表现出的精神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科。”“是一门以特定地域为特征的、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主线的、应用性的、诸多学科交叉的文化学科。”(注:2)锡林郭勒文化,揭示的是锡林郭勒文明的发展和积淀,是融于中华文明之中的特有的地域风情、历史积淀、精神风貌和文化艺术诸方面状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注:3)深入揭示和研究锡林郭勒文化,无疑对锡林郭勒的现代文明的构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

上都文化在锡林郭勒文化的重要地位

锡林郭勒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当今社会发展中,下力气抓好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仅是对中华文明建设的有力补充,也是当地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注:4)许多发达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提升了地区文明建设的水平,引人瞩目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如:首都的北京学,南方的温州学、扬州学、泉州学、三峡学,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学、西口文化学、上都文化学,都为地区文明建设竖起了一面文化的旗帜。

中华历史上强盛的大元帝国的夏都就在锡林郭勒草原,这里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和西域文明的融会地,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上都遗址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列入国家申报清单。上都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意义,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和认可!

  上都是蒙元大帝国走向全盛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元世祖忽必烈潜藩时期的领地,是成就元王朝帝王大业的发祥地。大元帝国先后有六个皇帝在上都登上皇位。元王朝中期以来,发生的南坡之变两都之战上都兵变等宫廷斗争和流血冲突,都证明了上都极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地位。

  大元帝国的广袤的地域和稳定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多元文化的繁荣和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上都在中外交往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外国使者、传教土、商人、游客等,都在上都受到元朝皇帝的接见,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

  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来,被称为色目商贾回回商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刺兄弟带马可,波罗到中国,在上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极高的礼遇。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17年,深得忽必烈器重。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国外的科学家也来到上都工作,促进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波斯科学家扎马剌丁曾受蒙哥汗委任筹建天文台,至元八年(1271),上都司天台正式成立(也称回回天文台或北司天文台)。元世祖忽必烈赐封扎马刺丁为提点,为元王朝任命的第一任天文台长。扎马刺丁研制了多种大型天文仪器,并制定了万年历。曾任北司天文台少监的冯天章及著名科学家郭守敬都曾受到扎马刺丁的影响。

  上都城有着众多的佛寺、道宫、回回寺和文庙。除了蒙古萨满教以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很活跃. 孔庙、八思巴帝师寺地位崇高。懦学、蒙古字学、医学、天文学都很兴盛。

在元代成为主流文化的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无疑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由于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一个中华大一统的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都多了一层深入研究的特别意义!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是对锡林郭勒在蒙元文化和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的印证。上都作为大元帝国的百年夏都,成为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的大都市和政治、文化中心。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马可、波罗游记》在世界上广为传播,成为中华元王朝的福音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上都遗址和由它标志的上都文化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都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锡林郭勒的。上都文化在锡林郭勒文明史上有着代表性的意义和标识性的作用。对于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上都和上都文化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说到中华文化,说到世界文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会记起上都文化。上都文化的世界性对锡林郭勒地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作为锡林郭勒的地域文化,上都文化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下大气力坚持不懈地认真探寻和挖掘研究!

 

锡林郭勒文化的几点思考

地方学是一门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

区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区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仅对锡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设,而且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都将是不无裨益的。

揭开荒原草地古文明的面纱,树起独具上都文化和游牧文化神韵的锡林郭勒文化之旗,应该是草原学人的一份责任!

锡林郭勒文化,是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呈现的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涵盖所属地方的上都文明、阿巴嘎岩画、苏尼特石刻、锡林浩特石器、乌珠穆沁古人类遗址等古文明和近、现代发展的文明成果。

锡林郭勒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特点,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元代金莲川一带的发展和上都文明为锡林郭勒文化留下了中华主流文化的印记,而有别于一般的地方文化。

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国家申报清单彰显了锡林郭勒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在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诸多有游牧文明原生态显著特点的民俗、民族元素和蒙古长调、呼麦、蒙古摔跤、民族服饰等草原风情,使锡林郭勒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锡林郭勒文化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从不同侧面予以深入地阐释。下面试从锡林郭勒文化的几个方面提出个人的思考。

锡林郭勒文化地域性应该基本界定在锡林郭勒盟的行政区划之内,区外个别密切相关的文化历史渊源可以有所涉及,叙述和考证历史上的不同的区划和组合及其历史文化特性也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面和主题面应该限定在锡林郭勒区划内。游牧文化、部落文化的特点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

锡林郭勒古文明的遗址应该得到充分地重视和研究。考古发现的金斯太洞穴,《中国历史地图集》“原始社会遗址图”(包括性质待定的原始文化)标注的二连、乌珠穆沁、苏尼特、锡林浩特、阿巴嘎、黄旗、白旗,值得下功夫考察研究。

 

锡林郭勒文化应该包括本区域内的乌珠穆沁文化、阿巴嘎文化、苏尼特文化、察哈尔文化、滦河文化、多伦诺尔文化等。各分支文化充分展现了锡林郭勒文化的多样性和绚丽多姿的风采。

锡林郭勒文化兼顾和贯穿锡林郭勒历史的各个历史阶段。突厥石人、辽遗址、金界壕、明石刻、成吉思汗古战场、清寺庙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保护好、研究好。元上都遗址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保护和研究的中心所在。元帝国时期形成的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是锡林郭勒文化的重轴戏。

探寻和挖掘、研究锡林郭勒文化要古今兼顾,追根朔源,传承文明,正是为了加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今天的蒙古长调、博客、民族服饰和许多保留至今的祭敖包、开那达慕等民族风情,应该在历史的传承中研究好,发扬好!

注释:(1)见《锡林郭勒盟地名志》第6页,《中国历史地图集》(统一书号:12178·017)第34页,《中国史稿地图集》(统一书号:12014·1012)第23

2)见刘开美《论地方学的构建》

3)(4)见胡锦涛17大政治报告

参阅数目: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叶新民《元上都研究》、《锡林郭勒盟地名志》等

 

200810

 

《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完成2007年。2008年入编北京“地方学与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编入《北京学研究论文集》(ISBN987-7-80716-804-1)正式出版200919号发在《锡林郭勒日报》《人民日报》定制出版部a6324函约出版

 

 

 

焦福宝发表《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

 

摘要:地方学是一门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等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问。地方学研究不能单纯就文化研究文化,而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视角,以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文化力在经济社会服务中的作用。锡林郭勒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区域,不仅具有草原文化之底蕴,而且作为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设立专门学科进行研究挖掘,对于元上都遗址“申遗” 和锡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关键词:地方学 锡林郭勒 地域文化

 

 

 


 

 

 

地方学是一门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等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问,既是彰显本地区历史文化丰厚内涵的一门地方性学科,也是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学术平台,更是打造地区文化品牌重要手段。地方学研究不能单纯就文化研究文化,而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视角,以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文化力在经济社会服务中的作用。锡林郭勒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区域,不仅具有草原文化之底蕴,而且作为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

对于锡林郭勒历史文化应该做到:一要深化加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锡林郭勒草原是最具鲜明蒙古游牧文化特征相对保存完好,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遗产,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学科来进行研究。作为一门地域性研究学科,锡林郭勒上都文化学的应运而生,弥补了锡盟在以锡林郭勒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等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问方面的空白。二要明确研究方向。1、紧紧围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品牌。2、侧重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的独特性和多元文化内涵,以及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典型特征。不仅有利于整理利用锡林郭勒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利于深入解读蒙古族文化内涵。三要确定研究对象。具有的浓厚蒙元文化个性和魅力是上都文化学研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锡林郭勒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既要关注地方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和贡献,也要注意平民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文化特色。包括衣、食、住、行、生产经营活动、习俗、节庆活动、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禁忌等等。同时,研究要挖掘地域文化底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还应该在说明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说明地方文化个性特征问题,把研究工作提升到理论层面,加强与国内外、区内外学术界的对话。地方学研究就是研究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以及如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锡林郭勒草原具有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远古文明。“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政治文化中心,是东西文化的交流点,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会点,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 锡林郭勒草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曾是华夏文明的支源。这里不仅有着现代文明,而且还遍布着数量众多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址以及灿烂的蒙元文化。锡林郭勒盟境内陆续发现有石器时代的遗址和石器、陶器等物品。从锡林浩特境内及锡林河两岸发现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分布密集的遗迹、遗址表明,在远古时期这里有大量的人类活动,并创造了早期人类文明。从收集和发现的石器制品中可以判断这里的石器品种之全、数量之多不亚于国内任何一处已知的石器遗址。从发现的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壁、石刀来判断,那时很可能出现了农耕生产。从锡林浩特市胜利苏木境内发现的规模庞大的石器专业加工场所来推测,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社会的初步分工和制度,有专业生产石器制品的群体,他们技艺高超专业性强,从精美的石箭镞、石针、钻孔器、石刀及细石器中可以得到证明。而这些群体的生活资料由另一部分专门从事渔猎、农耕的群体提供。各种实物证据表明在锡林浩特地区五千前就已存在并形成一个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了。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均陆续发现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迹。 例如1998年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西北25公里附近发现一处古人类居住遗址,位于东海尔汗山中,海拔1400余米,是一天然花岗岩洞穴。命名为金斯太洞穴,属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目前已经出土了大批旧石器时代晚期到北魏时期的石器、骨器、骨骼、骨饰品等文物。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北方古代生态环境、气候、植被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镶黄旗、东苏旗、二连浩特境内都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迹。 

锡林郭勒大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素有“长调之乡”、 “博克之乡”之美誉,在蒙古族文化艺术、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婚礼等表现出突出的地方特色。锡林郭勒文化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新旧石器时代,蒙元时期这里曾是蒙古各方势力纷争的古战场,也有原始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至今文物古迹、遗迹犹存。

锡林郭勒地域文化对地域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链条(前提)。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了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即长江三角洲。其经济增长原因中历史传统、科技人文等地域文化因素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这一地区是我国许多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萌芽地。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比如山东的泰安,由于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及大汶口文化的所在地,人文荟萃、名胜云集,吸引众多外地人去旅游观光,带动了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也相应发展。这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组织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优势来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结果。这对于独具特色、较完整保存着蒙古族民族文化、蒙元文化特点的锡林郭勒盟来说非常值得借鉴。

从地域文化角度讲,中华文化大致是由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草原地区文化组成的。这是中华文明研究的新成果。草原文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而且应该肯定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正如草原文化研究所学者乌恩所说:“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主导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

草原文化是特定的地域文化,它的基本社会基础是游牧经济,是经过许多世纪的漫长岁月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把草原社会引进了文明的门槛,并在缓慢的前进着。地域文化对地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支撑的基础性作用,不同的地域经济水平和特色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时,一个地区的传统地域文化会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公共选择后,所最终积淀在这个地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质的文化底色,这种底色是异常强大而稳定的,必然会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的

反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文化的无形作用成了经济发展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动力,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的灵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文价值取向与经济目标追求的联系已越来越不可分割。“地域文化对地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地区的社会现代化,都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持”。(刘向东,《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有特色的地域经济》,理论探索,1997)文化人类学家杰姆逊认为:“经济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文化影响着经济增长作出反应,只能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创造和发展。发展模式的创新,对原有的模式的超越,说到底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再造。

锡林郭勒民族文化资源应该得到优化配置,上都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以挖掘弘扬蒙元文化为中心,以元上都遗址的 “申遗” 保护开发和锡林浩特地区的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抓好以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察哈尔四大部落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以蒙元文化为中心,四大部落文化为依托,具有浓郁锡林郭勒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代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是今后发展趋势。上都文化研究正是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和品牌,涵盖整个锡林郭勒地域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的。20034月,围绕元上都遗址这个世界级文化品牌,传承和弘扬蒙元文化遗产,在徐进昌先生的努力和倡导下正式成立了锡林郭勒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一锡林郭勒地区民间文化研究学术团体,这也标志着锡林郭勒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地方学建设进入一个新历史阶段。

近年来,上都文化研究会紧紧围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本地区优秀的地方文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立5年来,建立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网站、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出版发行了10期、注册了上都文化商标、参加区内外学术研讨会并进行学术交流12次,23人参加,提交学术论文26篇(其中5篇获奖),5年共撰写学术论文390余篇,网上总点击量达到35952人次,编辑了《上都文化研究论文集》(汉文版25万字67篇,蒙文版19万字27篇)目前正在出版当中。

全盟历史文化研究开发保护利用正在悄然兴起,文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重视。自治区、锡盟、蓝旗三级政府正在组织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呼和浩特、北京、上海、邢台、温州、扬州、通辽、包头、大同、台湾等地都有人通过“元上都文化”网联系里交流。2003年以来,区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悄然升温,持续延伸和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上都文化学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外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地方学联席会首批12个成员之一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全盟上下紧紧围绕自治区政府提出的“文化大区建设”和锡盟委提出的“文化大盟建设”,加大开发保护利用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大的草原都城遗址,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游牧民族珍贵文化遗产,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作为元朝首都将近百年之久,有六位皇帝在元上都登基。元朝是当时世界上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接促成了元大都的建设。元上都文化对中华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见证了蒙古民族在十三世纪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人类经济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自1996年正式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受到中央和国家文物局领导的关注。2008年,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申报文本的最新要求,组织专家进行重新修改,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有序进行当中。

比较典型的多伦县已经打造成历史文化名镇,开始重放异彩。多伦史称“多伦诺尔”即七个湖泊之意。自辽金元以来,他就是京畿与蒙古高原门户连接的战略要塞。公元前300年燕昭王以秦开为将,破东胡,扩地千里,筑“燕长城”,至今遗迹犹存。辽太祖耶律阿宝机曾经在多伦选风水保地“拜日跸林”,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为大辽的兴旺祈祷;成吉思汗屯兵多伦攻打金朝;忽必烈在滦河岸边建避暑行宫东凉亭,成为元朝历代皇帝游玩狩猎之地;明成祖征伐北元,归途中病故榆木川;清朝顺治帝巡视塞外,在多伦召见蒙古王公;康熙帝在多伦诺尔与内外蒙古48家王爷和三部首领会盟,正式确定了北方版图,并赦建“汇宗寺”;雍正皇帝又建“善因庙”,使多伦成为中国北方喇嘛教中心。班禅六世东行途经此地说法祈福,进一步提高了多伦喇嘛教的影响力。汇宗寺的兴建以及章嘉活佛对整个内外蒙古喇嘛教事务的主持和管理,大大促进了多伦商业的繁荣和发展。从此,多伦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000商户、18万人口的著名的塞外商埠——旅蒙商之都。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纵横交错的十八条大街里,商业店铺、手工作坊、会馆、庙宇、清真寺与民居错落有致,分布其间,被称为“南迎中华福,北接蒙古财,日进斗金,日出斗银”富足的草原城市。

汇宗寺与山西会馆及清真寺是多伦古城辉煌繁荣的历史见证,经历过历史洗礼的古城遗址燕长城、辽元代古墓葬群、忽必烈夏宫——东凉亭,至今犹存;而耶律阿宝机、成吉思汗、朱棣、顺治、康熙、乾隆、六世班禅、章嘉活佛、李大钊、吉鸿昌等人文轶事,增添了多伦人文历史价值。而完善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使多伦县的旅游业真正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深入挖掘“康熙会盟、旅蒙晋商”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古寺庙旅游品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会促进本地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随着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伊利集团奶粉项目、超大集团良种奶牛繁育项目、协鑫矿业煤炭开发项目等相继落户多伦,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这也必将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在锡市地区通过合理整合优化资产,投入近3亿元建成了蒙元文化苑,先后还建成了成吉思汗广场、贝子庙广场、赛马场、锡盟职业学院着力打造的锡林河旅游度假村等一批硬件文化设施。在四个地区着力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乌珠穆沁地区以蒙古长调、博克为依托,乌珠穆沁部落文化为特色;阿巴嘎地区以成吉思汗宝格都乌拉、潮尔为依托,以阿巴嘎文化为特色;苏尼特地区以苏尼特岩画群、通古尔化石为依托,以二连恐龙化石为重点,以苏尼特部落文化为特色;察哈尔地区以察哈尔民间民俗文化及阿斯尔为依托,多伦汇宗寺为重点,太仆寺以皇家御马文化为依托以察哈尔部落文化为特色。

全盟的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那达慕、祭敖包、勒勒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火不思等九项进入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建立了全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集整理10大类48项,登记传承人31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名,自治区命名服饰类传承人9名,还命名一批传统文化之乡和传统技艺保护基地。11个旗县市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第四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927日,苏尼特左旗被中国文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塔穆嘎(印记)之乡、中国蒙古族德格苏(绳艺)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锡盟蒙古族民歌、长调、潮尔、蒙古图案、民间手工艺品,蒙古族生产、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截至目前在全盟范围内共被命名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个,拓展项目2个,第二批1个;自治区级 9个;盟级 48个。

锡林郭勒历史文化是解读锡盟发展奥妙的根,是探求锡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源,是创立上都文化学的沃土。上都文化学研究在盟内外、区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重大民族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于锡林郭勒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旅游业迅猛发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扩大锡林郭勒的知名度对外影响力等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10-14

 

本文参阅了以下文章:董玉堂的《锡林郭勒草原曾是华夏文明的支源》;李相和 王彦东的《论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九省区蒙古学学者关于加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倡议书》(见上都文化网站);《山水园林城市日新月异历史文化名城重放光彩》(见锡林郭勒日报)等。

 

2009119

 (作者:焦福宝,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和地方学建设)

 

 

 


 

 

 

辽阔苍茫的大草原,并不只是绿绿的草地。锡林河畔的远古石器可以证明,苏尼特、阿巴嘎的岩画能够诉说,乌珠穆沁的金斯太洞穴可以验证,元上都遗址可以讲述,这里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前,就曾经文明过!

——题记

徐进昌发表《锡林郭勒草原丰厚的古文明和历史文化

内容摘要:茫茫草地并不是荒野。金斯太洞穴、阿巴嘎岩画、锡林浩特石器,都显示了草原的古文明。突厥、匈奴、辽、金的强盛,成吉思汗在合阑真沙陀、桓州、昌州一带的征战和驻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金莲川幕府与开平建都,苏尼特的玄石坡,都显示了草原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草原 古文明 历史文化

锡林郭勒草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古文明,为我们建设精神家园和现代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植根于广袤草原的文化土壤,为草原而写作,为锡林郭勒而立言,就一定会是大有作为的。

莽莽苍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给长城以北的广袤大地披上了浅浅的绿装。千里原野尽荒草,不见人烟只见狼。这片塞外的绿野,自清朝渐有开垦以来,增添了一些集聚住地,但茫茫草地仍然保留着游牧生活的习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繁华的集市,巍峨的宫殿,都在草原的千里之外。

眼前的荒野似乎告诉人们:这里没有人烟,这里什么也没发生过;这里远离文明,这里是一片空白、、、、、、

事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记载:旧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生存的遗迹,现在的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的一些地域也发现了原始文化遗址(包括性质待定的原始文化遗址)。(见《中国历史地图集》3页《中国史稿地图集》23页)这是由郭沫若先生主编的权威历史图集肯定了的。特别是括号之内的表述:“性质待定的原始文化遗址”;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需要下力气研究的“待定的原始文化遗址”,还停在“待定”的原地,没有任何进展。

“待定”,需要有关部门和负有职责的人士切实重视,也需要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锡林郭勒草地曾经经历的古文明的面纱应该是揭开的时候了!

元上都遗址应该算是锡林郭勒草原份量最重意义最大的历史文化遗址,它见证了中华历史的百年辉煌,对人类文明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乌珠穆沁草原上考古发掘的金斯太洞穴,证实了至少一万年以前草原上就有古人类栖息繁衍。二连、苏尼特、锡林浩特等地的石器,阿巴嘎一带的岩画,都是人类古文明在草原的见证。

 

锡林郭勒草原的古文明遗迹

古人类遗址,大量的石器和岩画,都在告诫人们,锡林郭勒草原经历过人类的古文明时代。本土的有识之士一直作着大量的收集和探寻工作。许多工作是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具有不凡的学术价值。只是这些研究还处在单一的、个别的、初始的阶段,缺少全面的、充分的、系统的探讨和立论。只是没有足够资格的专业人士介入,这些成果和发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以此作出相应的学术结论。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蒙古高原上的锡林郭勒草原,早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中国古代的匈奴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回讫人都曾生息在这里。这里呈现的人类古文明不容忽视。

金斯太洞穴的发现已经过去数年了。有本地区的专业人员作了初步的发掘考证,确认位于东乌珠穆沁旗西北的阿拉坦合力苏木附近的这个洞穴,属于古人类居住遗址。由内蒙古文物考古所发掘考证,名为金斯太旧石器遗址。洞穴宽 16 米,深 24 米,堆积层厚达 5 米,属草原先民延用极其久远的居住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晚期的石器、骨器、骨骼、骨饰品等文物。据有关专家推断,这一古人类遗址大约应该是一万到三万年前古人类的聚集地。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北方古代生态环境、气候、植被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有力的证明了锡林郭勒草原不仅不是荒原,而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据有关专家推断,由洞穴的文化层推断,这里应该在远古的时代曾经经历过一段农耕时代。这应该说是人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从中不难看出,锡林郭勒在人类古文明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同样,阿巴嘎岩画,毋庸置疑应该是锡林郭勒古文明的见证。阿巴嘎旗、东苏旗原野的大量岩画是非常珍贵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可惜这些珍贵的岩画正在历经风雨,风蚀破损,缺少应有的保护措施。近两年,有当地的爱好者收集编印了《阿巴嘎岩画》,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专业和权威部门的介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仍然只是一个期待。

在许多爱好者的收藏中和文物普查中,发现锡林郭勒在广阔的范围内有着旧石器和细石器时期的大量遗存。镶黄旗、东苏旗、二连浩特境内都存在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迹。锡林浩特周围地区,距地表 两三米 的地层内就经常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砸器、砍砸器、箭镞等生产、生活物品。锡林河两岸的河床地带和煤矿挖掘地区经常发现各种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分布密集的遗迹、遗址。这都毋庸置疑地表明,在远古时期这里有着大量的远古人类活动,并创造了锡林郭勒草原的古文明。从发现的陶器纹饰和石器样式与红山诸文化的陶器纹饰和石器样式作对比,表明它们应属同一时期,但这里又有其地域的独特性。从发现的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壁、石刀来判断,那时的人类已经出现了农耕生产和渔猎生产。从锡林浩特胜利苏木境内发现的规模庞大的石器专业加工场所来推测,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社会的初步分工和制度、有专业生产石器制品的群体,他们技艺高超、专业性强,从精美的石箭镞、石针、钻孔器、石刀及细石器中可以得到证明。而这些专业者的衣食就应该由另一部分专门从事渔猎、农耕的群体提供,协调这个系统的人显然就是这个部落的统治首领。当时也许这里已经具备了初级社会的雏形。董玉堂先生对锡林浩特石器作了大量研究,他认为各种实物证据表明在锡林浩特地区至少七千前就已存在并形成一个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这些发现和研究可惜只在初始的层面,并没有得到权威的部门和人士应有的关注和认可,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秦、汉、辽、金、元文化遗迹光耀史册

追溯锡林郭勒的历史沿革,建立行政辖区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以上。《世界历史辞典》记述,匈奴人原散居在中国北方,这里曾是匈奴的游牧之所。秦代归上谷郡和渔阳郡,三国时该地区隶属于拓拔鲜卑部所辖。这些都是彪炳史册的。锡林郭勒南部辽为上京道,至今有萧太后梳妆台遗迹尚存。金建桓州城,属西北路招讨司,为军事重镇。这里有始建于秦、辽、金代的古长城遗址,有突厥人留下的神秘的石人。元建夏都繁华近百年。明建开平卫。明成祖朱棣征战于漠北,敕名苏尼特左旗昌图锡力赛罕山一带为“玄石坡”并留有“立马峰”石刻。清代康熙年间在多伦会盟,敕建汇宗寺、集惠寺等。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古刹之一。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民国有吉鸿昌解放多伦城之战,革命战争时期有贝子庙支部和锡察巴乌工委领导人民解放。

成吉思汗1211年伐金攻陷桓州、昌州。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畔举行誓师仪式,率复仇大军伐金,分兵两路南下。东路军由成吉思汗及四子拖雷统帅,以者别为先锋,耶律阿海为先导。七月者别攻取乌杀堡,守将独吉思忠遭撤职。由参知政事完颜承裕主持军务。汗军又连克昌州(今太扑寺旗九连城)和桓州(今蓝旗北侍郎城)。史书记载:“下金桓州,得其监马几万匹,分属诸军,军势大振。”在野狐岭鏖战30万金军,由木华黎率敢死队先攻,成吉思汗指挥大军继进,大败金军。金军自此锐气尽失! 1215  5 月蒙古军占领金朝中都燕京,七月来到金莲花盛开的金莲川度夏。据说,此年 9  23 日忽必烈出生于北京,成为后来的元世祖。金莲川和桓州、昌州应该是金朝的军事重镇,也是成吉思汗进取中原的发祥之地。

  1251 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金莲川,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 1256 年受蒙哥汗之命忽必烈委派刘秉忠在金莲川选址建造府城。历时三年,于 1259 年,北依龙冈,南临滦河,建起了开平城。民间留下元世祖向龙借地建城的传说。1260 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皇位,称开平府,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成为元王朝的首都百年之久。忽必烈在金莲川一带经营四十五年之久,被誉为圣龙起飞之地不为之过!

十三世纪初草原处于群雄争霸之期。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淖尔苏木阿尔斯楞图嘎查哈拉金戈壁一带就是成吉思汗打过大仗的圣地。蒙古民族在这里谱写了英雄史诗般的辉煌。当时王罕和扎木合都有超过成吉思汗的实力。扎木合联合王罕之子桑昆企图剿灭成吉思汗,在乌珠穆沁北境合阑真沙陀一带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混战中威达尔被刺伤坠马,忙忽人赶忙将他救起,术赤台则率兀鲁兀人力战,白刃血战达到到难分难解的地步。桑昆受箭伤被救,窝阔台也重伤走散。史书上说,这次著名的合阑真沙陀之战是成吉思汗一生经历的最艰苦的战斗! 血与火的交战,惨烈的征战历史,给乌珠穆沁涂上了威武壮烈的色彩! 乌珠穆沁的合阑真沙陀称为圣战之地不为之过!

中华历史上强盛的大元帝国的夏都就在锡林郭勒草原,这里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和西域文明的融会地,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上都遗址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列入国家申报清单。上都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意义,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和认可!

上都是蒙元大帝国走向全盛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元世祖忽必烈潜藩时期的领地,是成就元王朝帝王大业的发祥地。大元帝国先后有六个皇帝在上都登上皇位,元一代每年的夏、秋季节朝廷都巡幸到上都理政。元王朝中期以来,发生的南坡之变两都之战上都兵变等宫廷斗争和流血冲突,都证明了上都极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地位。开平城兴盛百年,上都的孔庙、帝师寺、司天台、奎章阁、大安阁、御天门、竹宫、严华寺、铁幡竿渠见证了上都文明。上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址不为之过!

简言之,多伦的汇宗寺作为清代的文化标识意义不凡,苏尼特的玄石坡作为明代的文化遗存显而易见,太仆寺旗的国王衙门作为木华黎和元代官衙理所应当。金界壕,俗称成吉思汗边墙,遍布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等地,是金朝维护边防的见证。西乌吉林高勒匈奴古城遗址1986年发现完整筒形瓦一件,经陆思贤等考证认为是东汉时期匈奴人所建,见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汉代的古城。东乌旗萨麦苏木一带发现大量的石人,经锡盟文物站考证为隋唐时代的突厥部制作。锡林浩特市区东南80公里处达里湖西岸,在巴彦呼热牧场区域内有元代的应昌府遗址,元世祖忽必烈曾于至元七年(1270)在此会见诸郡王。

以上只是简要地点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遗存,不过管中窥豹而已。这已足见锡林郭勒不一般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永远珍重,永远是我们建设地区文明的宝贵财富!

2010、8

 

(见《锡林郭勒日报》)

 

 

包玉瑞发表《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在锡林郭勒盟,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锡林郭勒不同层级的系统,在各自的领域,以锡林郭勒自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等可供研究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就是说其全部研究内容和体系都是围绕锡林郭勒构筑并展开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从地域环境、人文历史、历史地位、现实发展、精神层面和发展态势六方面看,都应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地位,以加快发展文化建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提振信心、激励士气、团结奋进、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把锡林郭勒推向新的辉煌。本文论述了深入开展地方学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开展地方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实行地方学建设的主要途径:(一)、从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地方学发展战略。(二)、地方学建设注重形成和发展特色,即先进性和包容性。(三)、加强地方学理论研究。(四)、要努力的保护、开发、利用纳入地方学研究框架的文化遗产。(五)、加强地方学的舆论宣传和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锡林郭勒 地方学 地域文化 文化特色 确立 研究 主要途径。

 


 

 

一、锡林郭勒地方学研究开展概况

在锡林郭勒盟,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理事长徐进昌先生十几年来倡导和践行上都文化研究,开拓锡林郭勒文化和地方学建设,许多学术方面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地域文化建设的提出和锡林郭勒文化、滦河文化的阐述。由上都文化研究引申出锡林郭勒草原的地方学和地域文化。从广义的地方学、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到具体的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的提出和阐述,作了开启性的工作。仅2014年以来,徐进昌、郝爱丽《试论内蒙古各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关联性与世界性》在“地方学建设走向世界”泉州学术研讨会列入论文选并作了主题演讲,演讲并受到广泛关注。元研会理事杨凌云发表《论地方学研究的时代价值》。论文指出:地方学是研究地区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为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是一个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通观这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根脉,也关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具的特性和总体趋势。论文展现了元研会对地域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探寻。包玉瑞的论文《上古流韵—锡林郭勒珍宝般的古迹遗存之断想》,述说了锡林郭勒地区金斯台洞穴、苏尼特岩画、阿巴嘎石人、北魏古墓、多伦会盟等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古迹。元上都文化网发表文章累计达到942篇,年内新增67篇。浏览量达到271830人次,年内新增3768人次。作为一个文化研究专业网站,坚守着自己的应有的品味和职责。锡林郭勒草原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秉承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促进发展之宗旨,先后整理出版了《上都杂咏》《元都古吟》《翰墨飘香名镇多伦》《草原飞虹》,创办了《天堂草原》期刊,积极宣传锡盟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的发展,为发掘、整理、弘扬和传承草原文化做出不懈努力。锡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全盟第一轮修志工作全面完成,15部盟、旗县市(区)两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发行。第二轮修志工作于2007年启动,2010年又召开了全盟第二轮修志工作推进会。盟级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内设修史机构。例如锡盟统计局内设机构史志办,承担《锡林郭勒志·统计志》的编纂,还编发《每月要情》,按时收集本级和旗县市区统计局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动态。盟内各旗县市区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机构。例如正镶白旗成立了10多个协会。其中的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创办《精英察哈尔》期刊,出版了《察哈尔民歌集》等。这些不同层级的系统,虽然互不统属,但都在各自的领域,以锡林郭勒自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等可供研究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就是说其全部研究内容和体系都是围绕锡林郭勒构筑并展开的。

二、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地位

从地域环境看。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地区最近的草原牧区。

从人文历史看。察哈尔部由1206年至1480年担当成吉思汗亲军护卫任务274年,跟随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横扫欧亚大陆,为一代天骄的宏伟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从公元148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至1635年林丹汗抗清败亡,察哈尔部成为中央万户155年,为统一北元时期的蒙古各部东征西战,为草原近百年的太平局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从公元1635年察哈尔部被改编为总管兵役制八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14年间,察哈尔部为维护祖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鸦片战争时期,1000多名察哈尔蒙古骑兵在出生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华民族裕谦的率领下,血战镇海为抵御外国侵略者全部壮烈牺牲。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亲率几千察哈尔八旗军和哲里木、昭乌达马队。于1859年6月进行的大沽口之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在抵御外侮战争中少有的一次最大胜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察哈尔蒙古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争取民族彻底解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近八百年的历史,察哈尔部始终处于蒙古民族历史的中心。察哈尔部蒙古具有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论从锡林郭勒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心地带看,还是锡林郭勒所能包容的察哈尔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与革命传统内涵来看,锡林郭勒草原都是首选的察哈尔蒙古主要的核心地区。

从历史地位看。锡林郭勒所在的上都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上都是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有四条,其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从洛阳、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然后通往欧洲,也称为绿洲丝绸之路;其二为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其三为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四为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元代驰骋天下,开创的蒙元帝国,疆域辽阔震惊世界,草原丝绸之路从上都始发,商贾迤逦,驼鸣马嘶,穿行在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西去欧洲。草原丝绸之路从本意上看是指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但与商品交换伴随而来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而草原丝绸之路恰恰是连接这中西文化的纽带与桥梁。草原丝绸之路的发达,为开放的元朝带来了高度繁荣,使草原文明在元朝达到了极盛。正镶白旗伊和淖的北魏贵族墓葬见证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蒙元时期是草原丝绸之路最为鼎盛的阶段。当时,阿拉伯、波斯、中亚的商人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往来中国,商队络绎不绝。此时最为著名的商贸城市是上都。

从现实发展看。处于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锡林郭勒,不仅包括山川、土地、生物、矿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也包括民俗、语言、歌舞、礼仪、服饰、饮食。还富有煤炭、石油、稀有金属等宝藏。这些独特的地域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在锡林郭勒繁衍生息的人提供了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由此呈现的巨大发展变化引起世人的注目。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他们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9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在把锡林郭勒打造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锡林郭勒的发展变化不是只是依赖自然资源的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并行、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并赢、人文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开发并举的综合现象。在300多年的历史中,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传承并创造了自成体系的文明成果,成为构成锡林郭勒地方学学的优势资源。

从精神层面看。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郭勒时讲到:“马年春节就要到了,我想到了蒙古马,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儿,但耐力强、体魄健壮,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深刻概括了蒙古马的精神内涵。锡林郭勒大草原是蒙古马繁衍生息的摇篮,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片草原上跃马扬鞭,驰骋疆场,威震四海;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登基称帝,开创了蒙元百年辉煌。尤其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内蒙古骑兵师曾以蒙古马为依托,在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蒙古马与骑兵一起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漫长的历史长河给这片大草原留下了辉煌的记忆,蒙古马是其篇章之一。蒙古马勇往直前,是蒙古马精神的核心要义和精髓所在,一个“勇”字,这是一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勇气、面临困难的勇敢和冲锋陷阵时的勇猛。作为蒙元文化的精髓,蒙古马一直以来都是草原人民的精神图腾,它那勇猛、坚毅、奔腾向前的精神,始终伴随着草原人民从历史走向今天,并成为草原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马与英雄的气质是蒙古文化的一种经典精神,自古传下来的蒙古史诗一直赞颂英雄与马的英勇、默契、忠贞的相依关系,和他们共有的经久耐劳的奋斗精神。蒙古马作为一种文化具象和精神象征,是草原人记忆深处的文明使者,是草原文化中的精灵,蒙古马文化支撑着草原文化的生命力。

从发展态势看。当前,区域文化研究之热遍及全国。地方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而且还有伦理学、哲学、文学、人才学等内容。其对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升本地区的知名度的强大功能为世人所公认。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作为全区第一个地方学研究学术团体,十年来,创立鄂尔多斯学,成为鄂尔多斯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象工程之一。《鄂尔多斯学概论》诠释解读了鄂尔多斯模式的精神内涵和智力支撑,探索地方学学科理论架构,标志着鄂尔多斯研究走在全国地方学研究前列。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和“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的办会理念,为党政领导听民声聚民意创设平台,成为“智库”成功辅助决策系统,也为自身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常值得效仿。近年来,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研究硕果累累,通过自由选题、自主研究、适当规划、相互协作的方式,对锡林郭勒本土文化进行历史的、具体的考察和研究,发掘和整理本土历史文化,填补了本地历史的空白。不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锡林郭勒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对锡林郭勒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我们在研究认识锡林郭勒经济振兴飞跃、文化传承创新、生态演进重建的过程中,体会到对锡林郭勒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存在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阐释,进而演绎发展锡林郭勒地方学。蒙古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构成使中国北方蒙古族文化一直保持了一种积极的开放性,闪烁着草原民族和中华民族震撼世界的伟大文明的光辉。在新的时代,承载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化、大众化和生态化特质,弘扬察哈尔文化中蕴含的‘开放包容、尚武爱国、重商敬业、崇文好艺’的精神,萃取草原文化的精髓,依托民族文化这个“金字招牌”,加快发展文化建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提振信心、激励士气、团结奋进、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把锡林郭勒推向新的辉煌。

三、 深入开展地方学建设的有利条件

地方学建设的理念得到较广泛的传播,是近几年来多方努力的结果。目前鼎力推行地方学建设,显著地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一)、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地方学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了940.59亿元,增长8.1%;人均GDP达到90476元,增长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8053元,增长9.3%;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收入11306元,增长12.5%。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地方学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为地方学建设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地方学建设及其理念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各地组织的地方学建设活动呈常态化,依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地方学建设就其项目载体,运作机制和人员参与,都有了宝贵的经验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氛围。地方学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创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改革开放为地方学建设理念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深化,人们的眼界不断扩展、观念不断更新、精神追求的层次越来越高,这有利于融洽创新地方学理念,使地方学建设吸引外界的目光,成为地方学建设发展的软环境。并且使外力参与地方学建设获得更大的可能。表现为地方学建设可能依赖充足的民间资源,出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推动格局。当经济寻求文化载体时,经济即成为支撑地方学建设发展的可靠基础。

四、 开展地方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地方学建设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地方学建设兴盛的时间不算太长,对于地方学建设的主体担当、 精神实质、理念内涵等方面的认识,显然不够全面。一是对地方学建设主体认识的局限。二是对地方学建设的精神理念认识不清。地方学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对于有社会责任的需求和要求,也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人的需求和要求。但目前,不是大部分人都能领会到地方学建设的本质,忽视地方学建设所隐含的巨大的社会责任。三是对地方学建设是否需求激励导向的认识不清。地方学建设不能是自发的和无序的,而要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和激励。

(二)、地方学建设的组织协调体制有待于全面建立。长期以来,地方学建设活动的组织开展,就全国而言,都是省、市、区各行其是。开展得好的地方,起到了地方学建设的带头作用,在推动地方学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没有权威的组织机构的协调,地方学建设的潜质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推广受到阻碍。各地区的地方学建设活动局限在所辖地域的文化宣传活动中。因此,适应统一的地方学建设活动的牵头、协调、管理机构,应当介入地方学建设活动的大局中来,力促团体形象、地方学品牌的生成与光大。

(三)、地方学建设活动的社会化运行尚不充分。地方学建设活动大多数还是由非政府机构来组织、发动和指导,政府部门其本身的运作围绕党政中心的色彩浓厚。在社会认可和民间资源支持上,尚需加强,制约了地方学的建设。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实行民办公助、官办与民办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不仅研究成果骄人,还能够创立“全国地方学联席会”,成为全国地方学和地域文化研究团体组织之间联系、联络、联合、联谊的桥梁纽带。

五、地方学建设的方式

地方学建设的方式,是指对地方学建设予以实施的方法与途径,从地方学建设的实践看,实行地方学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地方学发展战略。通过高层亲自参与,集中群众智慧,邀请专家参谋等方法,确定地方学发展战略,对地方学的内容组成,活动形态,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周密规划和制度性安排,从而有力促进地方学的发展。

(二)、地方学建设注重形成和发展特色,即先进性和包容性。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只有具有包容性,才能接纳、吸收各种形式的文化,形成“多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独具鲜明特色的地方学文化。

(三)、加强地方学理论研究。即要加强事关地方学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完善具有地区特色和中国特色的地方学理论体系,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四)、要努力的保护、开发、利用纳入地方学研究框架的文化遗产。打好地方学特色牌,切实使地方学文化融入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加强地方学的舆论宣传和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还要加强舆论宣传,搞好经常性的宣传。再者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勤于学习思考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做到地方学研究有层次,有高度,发挥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徐进昌:《精心探寻地域文化和地方学学科建设途径努力打造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文化学术体系框架》(2015-1)。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十创”》(2015-8)。包玉瑞:《深化统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等(2012-02)。

作者:包玉瑞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上都文化、察哈尔文化、蒙元文化和锡林郭勒地方学。

 

2015、10

 

 (作者:包玉瑞,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地方学建设)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设立“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20081124日,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地方学研究》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至今已经走过12年的历程。作为一个专题,积累了58条论作,有过38539人次的浏览。

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之前,关于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历史文化研究会已经发过多篇文章。如:《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链条》等。这些文章在第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和北京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应有的认可,被收入论文选编或在学术研讨会宣讲。这已经证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们提出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其实我们并没有多么高明,只不过是一份责任感而已。作为一个作文化研究的锡林郭勒人,出自对锡林郭勒的热爱,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能作为一门学科,一门学问,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方学是一门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

区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区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仅对锡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设,而且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都将是不无裨益的。

揭开荒原草地古文明的面纱,树起独具上都文化和游牧文化神韵的锡林郭勒文化和锡林郭勒学之旗,应该是有关机构和草原学人的一份责任!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了推动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与地方文化研究长远发展,决定正式成立“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以期协同相关方面,为锡林郭勒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竭尽绵薄之力。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期待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有长足的发展!于国家科技工作者日,成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愿地方文化研究助推锡林郭勒地方的发展与繁荣。

 

2020、5、30

 

 



 

 

 徐进昌、殷继红《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我们对锡林郭勒文化的探索》在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言,论文入编知识产权出版社《地方学研究》

内容提要:地方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国家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首先在地域范围上必须有确定的指向,有个核心的区域。其二,必须有独特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性,是某种草根文化、乡土文化的发祥地,并且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延续力。其三,这种文化形成一定的体系,有相对完整的一个学术理论框架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群。其四,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或当今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或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锡林郭勒文化,是指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呈现的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

锡林郭勒文化是锡林郭勒地区文明发展和历史沧桑的沉淀与结晶。从精神层面汇集了这个游牧草原几千年来各民族创建的辉煌。

关键词:地方文化建设 锡林郭勒文化 游牧文明

祖国正北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莽莽苍苍,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草野,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文明成长的地方。

这片塞外的绿地,自清朝渐有开垦以来,增添了一些集聚住地,但茫茫草地仍然保留着游牧生活的习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叩问这片草地,解读它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多年的夙愿。对地方文化的定位和对锡林郭勒文化的解读,下面谈谈我们不成熟的见解。

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阐释

我们认为,地方学是一项研究特定地域总体属性的综合学问,通观这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根脉,也关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具的特性和总体趋势。地域文化是地方学的经脉和血液。地方学的各项研究方向都从地域文化的视觉角度来审视和探讨;而地域文化研究要在地方学总体框架下立论和探究,以使这项文化研究规范在地方学的范畴。

研究锡林郭勒地方文化,涉及到对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地方文化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追寻着、伴随着它的前行脚步。

2012年联合国大会确认上都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闻名遐迩的这份厚重的世界文化遗产就在锡林郭勒草原。2003年成立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以来,我们一直追溯着这方净土昭示的游牧文明,探寻着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梳理多年来对地方文化建设和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追寻,是我们本文力求作到的。

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沉淀和结晶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实践和智慧。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区域或大或小,小到几村几乡,一城一地,大到毗邻的几地几域,属于一个特定属性的文化发祥地,特定人群的生存发展的集聚地,积淀了独特风情的社会生活境况。这种文化,这种地域,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挖掘、研究、阐释,继往开来,发扬广大,无疑是对人类走过的历史的追寻与弘扬,也是对人类前行道路的探寻与开拓。遵循着这种理念,我们走进了地方学建设与地方文化研究的行列。

莽莽苍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给长城以北的广袤大地披上了浅浅的绿装。草原是诗,文化是魂。锡林郭勒是游牧特色鲜明的蒙古族集聚区,有着众多独特的民族风韵和地域风情,是著名的“蒙古长调之乡”和“博克之乡”,是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金斯太洞穴的考古发现和锡林浩特石器、阿巴嘎岩画,进一步揭示了锡林郭勒的古文明。

从研究锡林郭勒地域文化开启,我们对地方文化的学术定位提出了我们的理念。我们认为,地域文化是表现为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是通过特定地域的人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创造的。地域文化是对特定地域空间内的生态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诸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学问。

地域文化首先在地域范围上必须有确定的指向,有个核心的区域。其二,必须有独特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性,是某种草根文化、乡土文化的发祥地,并且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延续力。其三,这种文化形成一定的体系,有相对完整的一个学术理论框架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群。其四,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或当今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或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地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国家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地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地方学建设与地域文化研究需要建立完整的框架结构规范和学术体系。全国的地方学建设和地域文化研究需要形成高架构的合力。在中国地方学建设联席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络相关国内外学术团体,搭建地方学建设与地域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草根派要走进学府,学院派要走进社会,共同构建深入植根于社会的地方学建设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学科。

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的探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们的群体的记忆。是沉淀,是蕴涵,是结晶,是精神,是力量,是灵魂。文化的缺失就是心灵的迷失,就是精神的荒芜。文化强国,文化强区,文化强县,一个地区要有影响、有声望、有精神、有特质,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归结多年的探寻,我们提出了概括了锡林郭勒文化的基本概念。

锡林郭勒文化是塞北游牧文化。千里草原数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和积淀了游牧文明。吸收现代文明的成果,跨越发展,与现代文明交织,成就了开放、包容的大视野,大格局。粗旷、开拓、敦厚、豪放,富有进取和创新精神。

锡林郭勒文化,是指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呈现的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

锡林郭勒文化是锡林郭勒地区文明发展和历史沧桑的沉淀与结晶。从精神层面汇集了这个游牧草原几千年来各民族创建的辉煌。属于中华文化的一个支脉和有机组成部分。呈现着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和文明发展成果的特性。涵盖所属地方的上都文明、阿巴嘎岩画、苏尼特石刻、锡林浩特石器、乌珠穆沁古人类遗址等古文明和近、现代发展的文明成果。

锡林郭勒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特点,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元代金莲川一带的发展和上都文明为锡林郭勒文化留下了中华主流文化的印记,而有别于一般的地方文化。

  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通过,彰显了锡林郭勒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在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诸多有游牧文明原生态显著特点的民俗、民族元素和蒙古长调、呼麦、蒙古摔跤、民族服饰等草原风情,使锡林郭勒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锡林郭勒文化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从不同侧面予以深入地阐释。锡林郭勒文化地域性应该基本界定在锡林郭勒盟的行政区划之内,区外个别密切相关的文化历史渊源可以有所涉及,叙述和考证历史上的不同的区划和组合及其历史文化特性也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面和主题面应该限定在锡林郭勒区划内。游牧文化、部落文化的特点应该得到充分地重视。

锡林郭勒古文明的遗址应该得到充分地重视和研究。考古发现的金斯太古人类洞穴,《中国历史地图集》“原始社会遗址图”(包括性质待定的原始文化)标注的二连、乌珠穆沁、苏尼特、锡林浩特、阿巴嘎、黄旗、白旗,值得下功夫考察研究。

锡林郭勒文化兼顾和贯穿锡林郭勒历史的各个历史阶段。突厥石人、辽遗址、金界壕、明石刻、成吉思汗古战场、清寺庙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保护好、研究好。上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保护和研究的重心所在。元帝国时期形成的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是锡林郭勒文化的重轴戏。

上都所在的锡林郭勒草原孕育了金莲川幕府,见证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汇,成为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 上都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锡林郭勒的。上都文化在锡林郭勒文明史上有着代表性的意义和标识性的作用。对于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上都和上都文化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说到中华文化,说到世界文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会记起上都文化。上都文化的世界性对锡林郭勒地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作为锡林郭勒的地域文化,上都文化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下大气力坚持不懈地认真探寻和挖掘研究!

地方学是一门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区域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个子系统,区域文化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状况、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过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出中国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现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仅对锡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设,而且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都将是无可替代的。

锡林郭勒不同区域的文化特性

茫茫锡林郭勒草原,历史上有多个游牧部落和不同的地方性的政权,在这里生息繁衍,发展壮大,创造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南部的上都文化、滦河文化、察哈尔文化,北部的乌珠穆沁文化、二连浩特文化、锡林浩特文化,各有千秋,独具风韵,各分支文化充分展现了锡林郭勒文化的多样性和绚丽多姿的风采。锡林郭勒文化理应涵盖本区域内各方面文化。

纵观锡林郭勒不同地区的文化,有共性也有不同的特性。共性就是游牧文化的历史积淀,个性就是各有差别,有的突出在口岸文化,商贸文化,有的突出在部落文化,游牧文明,有的突出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不同的色彩共同编织了锡林郭勒文化的绚丽多彩。

二连浩特文化是流淌着商贸血脉的口岸文化。有着古丝路文化的渊源,流淌着商贸物流的血脉,沉淀了大连通、大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情怀,蕴育了互联互通携手与共的理念和构建。驼铃和丝路沉淀了历史悠长的信念,列车和航班使流通的理念长上了坚挺的翅膀,地球村的理念从这里启航。几分游牧文明的粗旷,几分商旅文明的精明。穿越荒原、戈壁,跨越万水千山,贸易没有国界,文明让世界共享。

遥遥千里的张库大道,漫漫千年的伊林驿站。从茫茫荒漠中的额仁达布苏淖尔盐产地,到苏尼特草原滂北商道北部的伊林驿站,这片斑斓戈壁,这片神奇的土地,凝聚了多采的商贸物流神奇,沉淀了斑斓多姿的口岸文化。这份沉淀了商贸精神的文化,富有进取心,敢为人先,开拓前行。诚信为本,视野开阔,奋发向上。不畏艰险,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有游牧文明的豪爽大气,也有商业文明的精明算计。有世界的视野,有全球的事业,有拥抱四海的情怀、胆气和智慧。

这里是恐龙的故乡,在那遥远遥远的远古,这里棕榈树长满河岸,恐龙、猛犸象等庞然大物栖息聚集,是个古生物群体的快活家园。

在茫茫荒野,挺立起一座小城。有恐龙漫步的雄浑气象,有塞北驿站的悲怆、苍凉。有边境界碑鲜明夺目,有中华国门的庄严辉煌。有欧洲风格的栋栋别墅小院,有列车长龙穿越铿锵作响。

在茫茫的荒漠草原,连接漠南、漠北,牵手欧亚大地,有个商业大动脉滚动着的二连浩特,千百年来一直流淌着商贸文化的血脉。古时候的额仁达布苏淖尔、玉龙栈、伊林驿站和滂北,如今的边境陆路口岸和国际大通道,二连浩特是个很独特的地方。

二连浩特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锡林郭勒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蒙古高原上的恐龙之乡,这个历史悠长的商贸驿站,这个贯通欧亚的陆路口岸,这个牵手苏尼特、阿巴嘎岩画故地的孤岛,这个沉淀了苏尼特和阿巴嘎草原数千年风情的货栈,流淌着商贸气息的血脉,苍茫辽远,有着几多粗旷几多苍凉几多神秘几多魅力的独特文化,等待我们探寻、揭示、认知、考量和弘扬!

乌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化的瑰宝,是由大草原和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滋生孕育的文化。生活在乌拉盖河流域的蒙古族部落,在祖国地图雄鸡脖子的地带,逐水草而居。特殊的历史文化印记和地域风貌,在天然牧场上放牧牛群、羊群、马群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语言文字和风俗民情,历史悠长的长调牧歌、民族服饰、博克运动和赛马,尊崇大自然的原始生态的情怀,尊崇长生天和英雄的理念,从众和自尊同在,善于自律,好客交远,迁徙流动,和而不同,这些元素长久孕育发展和成熟,成就了这一方土地和这一群体特有的乌珠穆沁文化。

这方近七万平方公里的净土,草原面积比海南省的面积还大许多,比两个台湾的面积还要大。这是一方游牧文明的沃土。

茫茫苍苍的乌珠穆沁草地,并不是荒原。金斯太古人类洞穴、突厥石人、金界壕显示了草原的古文明和上千年人类活动的印迹。突厥、匈奴、辽、金的强势发展,成吉思汗在合阑真沙陀一带的鏖战和壮大,显示了乌珠穆沁草原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魅力。乌拉盖河流域的这方热土,祖国地图鸡脖子地带的蒙古族游牧部落,创造了独特的乌珠穆沁文化,传承绵延,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有独特风韵的地域文化。

一个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东北部乌拉盖河流域的古老民族,一个由种植葡萄的遥远的阿尔泰地区迁徙而来的蒙古族部落,上千年来,游牧迁徙,造就着自己的生活,孕育着自己的文化。

乌珠穆沁文化的内涵,是乌拉盖流域这一方土地涵养的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特有的理念、情操和道德风尚,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延续。外延是吸纳外域不同文化的有益成分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新元素,与时俱进,成为推进地区社会繁荣进步的软实力和精神支撑。

滦河文化指以多伦地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积淀和文明传承,涉及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当今的文明成果的结晶。体现了历史和今天滦河流域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建筑、商贸、宗教等方面的品位与格调。

滦河文化显著的特点是积淀了塞北游牧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彰显了草原和中原在经济、商贸、宗教、文艺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深入交汇与融合。滦河身旁的滦京(开平)和北京(北平)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深远。

滦河文化中游牧文明与商业文明交汇,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多元共荣,和谐发展。北方诸多游牧民族长期培育和发展了这里的文化,汉代李陵台见证了历史,辽代、金代有梳妆楼为证,元代成为中华京城所在,清代为北方各方势力会盟之所和北方宗教中心,民国为晋商拓展兴盛之地,历史蕴涵非常丰富。

滦河文化,对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农耕文化来说,它是塞外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来讲,它又有着诸多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原文化的色彩;交叉融汇、兼收并储、相得弥彰、多元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文化。 

滦河文化称为塞外文化,显示了它鲜明的地域性。涵盖游牧部落的察哈尔文化,说明了它的源渊和草原文化特性。浓郁的晋商文化、会盟文化、宗教源渊和农耕文明显示了它交叉融会、兼收并蓄、多元共荣的特质。

锡林浩特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游牧文明特质,融汇现代精神文明,开放、和谐、包容、创新、进取。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品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理念,四海为家兼容天下的胸怀,崇尚英雄公平竞技的追求,仗义宽厚贡献家国的信念。这些特性构筑了锡林浩特文化的独特属性,彰显了这一区域由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理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的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特质。

锡林浩特文化的外延是游牧文化和草原文明,与蒙元文化、上都文化一脉相承。是锡林郭勒文化的一个支脉。它的核心区在阿巴嘎纳尔和周边辐射地区,包括阿把嘎岩画和金界壕边墙。

锡林浩特是一座草原上的新城,享有“草原明珠”的美誉。上世纪四十年代,只有一座贝子庙坐落在敖包山下,彰显着喇嘛教信众的虔诚和宗教文化的兴旺。庙西、庙南散落的一些季节性商贩,曾被称作“西商”、“南商”。

这座伴随新中国而新兴的草原盟府之地,环抱在草地之中,簇拥着草地而生。面目今非昔比,群体生机勃发,五业兴隆昌盛,焕发着无穷的活力。由阿巴嘎纳尔旗和锡林浩特镇一路走来,这座草原新城,带着历史的风尘和游牧部落的情韵,走进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小康的进程。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中、晚期,锡林河水库西侧发现有人类活动遗址。先后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及石核、石片等石器,证明距今4000——6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游猎养畜和原始手工业生产。

史书记载,阿巴哈纳尔部:“汉,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为突厥所据,辽为上京道西境,金为北京路西北境,元属上都路,明入于蒙古。”康熙六年(1667),栋伊思喇布初授札萨克固山贝子世袭罔替。康熙五年(1666),色棱墨尔根亦来归。康熙六年(1667),诏授札萨克多罗贝勒世袭罔替,遣官指示阿巴嘎部移牧他所,以旧牧地给阿巴哈纳尔。栋伊思喇布掌左翼,佐领九,驻乌勒陀罗海(《大清会典》作阿尔噶灵图山)。色棱墨尔根掌右翼,佐领七,驻昌山(又名永安山)。阿巴哈纳尔左翼设旗,自康熙六年(1667)至公元1946年,12代札萨克共执政280年。

“祭敖包”和“那达慕”都是极具独特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近年来举办的游牧文化节和中国马都盛大赛事,已成为一张独特的靓丽名片,获得“最具魅力节庆城市”荣誉称号。

锡林浩特历史悠长,千里旷野,是游牧文明成长的地方。阿巴哈纳尔的称谓印证了历史上它从哪里来。这方游牧文明的净土,是文明成长的地方。

近代的贝子庙,俗称喇嘛庙,有着270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影响。从几座零落的平房商户到拔地而起的一座草原新城,这里是个包容和创新的地方。游牧文明和新时代交织,喇嘛教与现代文明共存,中国马都成为靓丽的品牌。牧野茫茫的草地润泽了蒙元文化,锡林郭勒的首府绽放着走向小康的辉煌。

锡林浩特是一代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故乡,被文化部评为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潮尔道”之乡,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以“中国马都”称号。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

归结锡林郭勒文化,追溯锡林郭勒地区多种的文化形态,多种文化的子系统,用心维护好,这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

祖国北疆,在中国地图鸡脖子的地带,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地,孕育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文明。解读它,弘扬它,让地方文化建设不断前行,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长上文化的翅膀,我们期待着。

 

 

2019、10

 

(《乌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明的瑰宝》见《锡林郭勒日报》。《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见《锡林郭勒日报》,《求是》杂志研究所致信函约a6241)

 

作者:殷继红,女。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多篇论文揭示了上都文化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论述了乌珠穆沁文化、锡林浩特文化的相关学术意义。研究方向:上都文化、锡林郭勒地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

 

 

 

 

《锡林郭勒文化概论》编辑完成初稿

 

近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编著的《锡林郭勒文化概论》专著已完成初稿。

殷继红任主编。论文集分“理论框架 学科概论”“锡林郭勒 游牧文明”“地域文化 地方文明”“草原是诗 文化是魂”四个篇章。作为“锡林郭勒文化”学科的首部专著,具有独特的分量和学科价值。初选论文六十余篇,约18万字。

论文集汇集了十多年来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许多论文曾在区内外地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专题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十年磨一剑。200811月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地方学研究》开辟锡林郭勒文化专题,揭开了“锡林郭勒文化”作为一个专业课题,一个学术命题,正式的推出。 关于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网2008年以来已经发过多篇文章。如:《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链条》等。这些文章在第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和北京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应有的认可,被收入论文选编或在学术研讨会宣讲。这已经证明,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2019年徐进昌殷继红的论文《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我们对锡林郭勒文化的探索》在“亚洲首届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作大会发言,赢得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亚洲这个大平台,殷继红作专题发言,为锡林郭勒文化发声。

我们的见解是:地方文化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国家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首先在地域范围上必须有确定的指向,有个核心的区域。其二,必须有独特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性,是某种草根文化、乡土文化的发祥地,并且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延续力。其三,这种文化形成一定的体系,有相对完整的一个学术理论框架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群。其四,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或当今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或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锡林郭勒文化,是指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呈现的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

锡林郭勒文化是锡林郭勒地区文明发展和历史沧桑的沉淀与结晶。从精神层面汇集了这个游牧草原几千年来各民族创建的辉煌。

我们提出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并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明。作为一个作文化研究的锡林郭勒人,出自对锡林郭勒的热爱,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锡林郭勒文化锡林郭勒学能作为一门学科,一门学问,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天编辑《锡林郭勒文化概论》,或者叫作锡林郭勒文化初探,归结了我们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对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解读和学术见解,向锡林郭勒这方净土,向地域文化研究学科,奉献我们的一份虔诚和绵薄之力。

 

2020919

 

 

徐进昌、殷继红发表《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称谓和标识》。在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地方学研究》刊登。

锡林郭勒有着悠久的历史。乌珠穆沁草原上的金丝太古人类遗址留下一万多年前的印迹。金界壕隐藏了宋代蒙古政权与金朝对抗的硝烟。元上都遗址拥抱着六百多年前大元帝国的发达兴旺。多伦康熙会盟记录了大清王朝的强大昌盛。贝子庙见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新时代的繁盛。

锡林郭勒,这方游牧文明成长的净土,多年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也引起了众多本土学人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一直以来,倾注心血,开拓这个方面的课题研究,竭力深入开展这一学术课题的深层次阐释。

伴随锡林郭勒历史的延续与繁荣昌盛,这方净土蕴育的文化绽放着独特的魅力。人们或称之作锡林郭勒文化,或誉之为上都文化,或认同为蒙元文化。应该说,这些提法都有它的科学性,都从不同的角度标识了这一方净土的文明,渊源匪浅。细究起来,这三种不同的学术命题,与锡林郭勒文明相关联,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和辨析呢?

首先,如何定义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这方面没有的现成答案。前人没有留下这方面的论述,查找不到踪影。20108月年我们专门写文章界定过这三种表述。十年过去了,看到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网易等互联网众多方面使用着我们的概念和定义,中国文明网、内蒙古文旅网站采用了我们论文的定义和阐释。锡林郭勒盟银行系统举办蒙元文化展,也使用了我们对这一命题的表述。至今,还没有看到不同的表达。

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的探讨和多方面的研究。也许需要长期的探究和修改、补充,才能使定义完善和准确。

 

因为长期作上都文化和地方学建设方面的研究,感到极有必要界定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定义,所以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论文中作了一次定义式的描述,简明地揭示了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特定蕴涵和相互的关联。(见《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定义初探》)

论文对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给出初步的定义如下:

上都文化,指的是以元代上都为标识的历史文化。它凝聚了1314世纪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流部分,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融会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弥足珍贵的阶段,是中华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兼收并储,融汇发展,和而不同,多元共荣。

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蒙古族文化高度发展,吸纳多种文化的有益成分,达到的历史性的高度。上都文化显著的游牧文化特点和开放性、多元性,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后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上都城坐落在锡林郭勒草原。融会漠南农耕文明和漠北游牧文明,锡林郭勒草原是上都文化的发祥地。

上都文化承袭尊从自然生态、信仰长生天、崇拜英雄、顺应环境、维护永续发展的游牧文化理念,吸纳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有益部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彰显了十三世纪的中华文明。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 

尊从自然生态,维护永续发展,是游牧文化的重要理念。信仰长生天,崇拜英雄,善于适应环境,是草原人经久弥坚的信念。多元共荣,和而不同,是蒙元文化的显著特点。  

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字。 

  上都作为蒙古黄金家族建立的草原都城和元代的夏都百年之久,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以上都为标识的上都文化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汇的产物,也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 

  上都所在的锡林郭勒草原孕育了金莲川幕府,见证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汇,成为蒙元文化和上都文化的发祥地。  

锡林郭勒文化,是指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的,沉淀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方面的区域文化。

锡林郭勒文化是锡林郭勒地区文明发展和历史沧桑的沉淀与结晶。从精神层面汇集了这个游牧草原几千年来各民族创建的辉煌。属于中华文化的一个支脉和有机组成部分。呈现着具有鲜明地区人文特点和文明发展成果的特性。涵盖所属地方的上都文明、阿巴嘎岩画、苏尼特石刻、锡林浩特石器、乌珠穆沁古人类遗址等古文明和近、现代发展的文明成果。

锡林郭勒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特点,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元代金莲川一带的发展和上都文明为锡林郭勒文化留下了中华主流文化的印记,而有别于一般的地方文化。 

  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通过彰显了锡林郭勒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在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诸多有游牧文明原生态显著特点的民俗、民族元素和蒙古长调、呼麦、蒙古摔跤、民族服饰等草原风情,使锡林郭勒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总体说来,比较而言,锡林郭勒文化是对锡林郭勒文明的最直白和简捷的表述与归纳。凸显了现实性。从地方学 与地方文化的角度讲,通常多使用地域的名称;相对于民族的国家的大文化,锡林郭勒文化是其中的支脉。

上都文化以大元帝国的首都——上都为标识,一座历史都城,历史蕴涵深厚,特定意义明确,层位高而又有鲜明的地域标识。凸显了历史性。上都遗址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设有元上都文化管理部门,上都文化应该是一个被首肯的称谓,大有说法的文化品牌。在锡林郭勒,又超出了锡林郭勒,是锡林郭勒永久的骄傲。

蒙元文化对于锡林郭勒是一个较宽泛的命题,缺乏准确的地域指向,泛指广阔的地域空间,超越内蒙古的广袤草原。锡林郭勒是其发祥地之一,是集大成之所在,但涉及和涵盖极广地域。蒙元文化凸显了民族性。

综上所述,对于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归纳和揭示,以上都文化为命题,更适合阐释这方净土的文化高度和历史的深度,既有广泛的认可度,又有鲜明的地域标识。锡林郭勒文化则是地方文化研究通常的命名惯例。蒙元文化之谓,对于锡林郭勒则缺乏地域的标识,多了民族性,并不宜于广泛运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酌情有选择地运用,做到清晰准确地表达。而现实情况是有人却往往忽视了地方文化的地域性。

十年后,再次审视锡林郭勒文化、上都文化、蒙元文化,又作了一番阐释。地方文化研究在艰辛跋涉中前行,追索探寻之路,让人感叹,让人希冀。

 

 

参阅书目:徐进昌《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定义探讨》(2010.8

 

2022、6

 

 


 

 

关于建立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的决定

 

  上都又称上京、滦京,与大都同为中国元代的都城。1251年忽必烈受命统领漠南,建立金莲川幕府。1256年领命建立漠南的帝国新城,1259年初具规模,取名“开平”。

12603月元世祖忽必烈在此继承汗位,开平成为临时首都。1263年诏改为“上都”。此后,先后有六个大元皇帝在此登上大元皇位。大元帝国的皇帝每年的三月至九月都在这里巡幸理政,直至1369年元惠宗离开上都,败退漠北。上都作为大元帝国的都城百年之久,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历经战火破坏,上都成为废墟。这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629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百年辉煌。

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16年的漫长努力。在此期间坚持不懈地作了多方面的遗迹维护和历史研究工作。2003年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十年磨一剑,初创了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学科,走出单纯考古的的模式;一系列论著,揭示了上都遗址的历史蕴涵和文化价值。

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高举的一面旗帜。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砥砺前行。二十年,为上都文化学研究做出了历史性的建树。先后有《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上都文化研究》(蒙、汉)专著、《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论著等正式出版。2004年以来建立和维护“元上都文化”网(http/:www.shdwh.cn),参加国内外地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方面的学术交流。作为“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员,积极参与各方面的学术活动,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为了不断探寻和继承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研究,为了聚集多方面的文化人才,经研究决定,建立《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为地方文化研究人才立名建册,以冀光大文化研究,贡献社会文明建设。

欢迎社会各界贤达积极推荐历史文化研究相关人士,让有品位、有学养、有著作的地方文化研究人才加入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以张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大业,造福于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2022629

 

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关于聘任研究员的决定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血脉,是国家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锡林郭勒历史,渊源流长,有着独特的风韵。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历史遗存和风土人情,是一张张地方名片。

金丝太洞穴、阿巴嘎岩画、锡林浩特石器、匈奴古城、扎达盖堤坝、上都遗址、康熙会盟各种遗存,摔跤、赛马、长调、服饰各种风情,各类地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中,地方文化的探索和弘扬是一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锡林郭勒地方文化蕴涵深厚,红色文化、乌珠穆沁文化、苏尼特文化、察哈尔文化独特魅力,滋润草原。为了探寻锡林郭勒草原的厚重文化,特聘任地方文化研究的部分地方专家为研究员,相互交流,同心协力挖掘和弘扬锡林郭勒文化。

经协商研究决定,首批聘任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苏德斯琴(蒙古族)(盟直),殷继红(女)(研究所),徐树林(东乌旗), 陈海峰(蒙古族)(阿巴嘎旗), 高永厚(蒙古族)(西苏旗)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20221019

 

 

 


 

 

15年,日子真快。来不及停留,顾不得踟蹰。匆匆过客,把不规则的脚印留下。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我们牵手走过了三个五年的学术探索之路。我们不才。我们踔厉前行,坚韧地走过。

 

202335

 

 

 

作者:殷继红,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



上一篇:上都文化研究20年风月 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开启新篇
下一篇: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7554]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560]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674]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788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