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锡林郭勒文化
  共有 88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内蒙古阿巴嘎岩画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发表日期:2022年10月13日      作者:陈海峰     【编辑录入:admin

摘要:在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内的诸多岩画中,草原上分布的岩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在北方锡林郭勒草原由西向东的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地区发现有大量的岩画遗存。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岩画,反映了先民们奔跑荒原、追逐猎物、在草原地带迁徙过程中繁衍生息时的信息,传递着先民们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的信号,也透彻出大自然下这方草原环境的变迁。

阿巴嘎岩画是我国北方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岩画的前提下,首先要特别注重对岩画的保护,只有采取了科学的合理保护,才能使得不可再生的岩画遗产得以延续存世,才能进一步去探索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而进一步挖掘先民们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在此区域内繁衍生息和迁徙途中留给我们的信息。

关键词:阿巴嘎岩画、现状、保护

 

 

 


阿巴嘎草原上的天书,远古时代先民的生活记录

 

一、 阿巴嘎岩画分布概况

阿巴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北部,行政辖区面积2.75万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75公里,东邻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南与正蓝旗相连,西与苏尼特左旗毗邻。受地质构造影响,阿巴嘎旗辖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在950-1600米,从地质形态上可分为低山丘陵、高平原、熔岩台地、沙地四个类型。阿巴嘎岩画区域大多分布在熔岩台地边缘的崖壁上,或丘陵状区域内独立岩石平滑的表面上。

2006年开始,笔者开始介入对行政辖区内的岩画进行调查工作,初始发现并登记了18个地点分布的632组岩画,岩画的组数是按照一个岩石表面容纳的图案来统计的,或单幅、或多幅,记有1600多幅。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和探研,主要岩画分布区域不断有新岩画的发现,目前已经记录有680多个组数、1670多幅岩画。

在不断掌握了岩画分布情况、岩画母体内容、存世量数、周边地理环境、保存现状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笔者根据岩画所在区域和相隔距离以及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进行了群、点划分。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别力古台镇阿拉腾锡力嘎查夏哈努如—浩日格乌拉岩画群;伊和高勒苏木阿拉腾嘎达苏嘎查拜兴给呼都嘎—乌林乌苏—巴彦呼硕岩画群,巴彦图嘎苏木阿日宝拉格恩格尔呼都嘎岩画点、别力古台镇奔道尔嘎查巴彦库伦岩画点、查干淖尔镇达布希拉图嘎查塔马特沟岩画点。

 

1、夏哈努如岩画:分别由面积为84,759平方米、124,745平方米、358平方米和93平方米的4个区块组成,分布范围在东经114°36'09"~114°37'30",北纬44°07'11″44°08'26"之间,海拔高度1210米,发现记录161组岩画;浩日格乌拉岩画:分别由面积为361平方米、2,700平方米、10,659平方米的3个区块组成,分布范围在东经114°35'12″114°36'35″,北纬44°13'37″44°14'05″之间,海拔高度1130米,发现记录193组岩画。

两处岩画点相距10公里,划分为一个岩画群。岩画大多分布在崖壁上。母题内容有人形、舞蹈祭祀、男根女阴、动物群组、涉猎放牧、线条符号、车辆迁徙等诸多题材,制作方法以凿刻为主,兼有磨刻画幅。

 

2、拜兴给呼都嘎岩画:分别由面积为1.3平方公里和4,550平方米2个区域组成,分布范围在东经115°16 '22 "~115°17'44",北纬44°25'11"~44°24'17"之间,海拔高度1146米,发现记录210组岩画;乌林乌苏岩画:分布在121,875平方米一个区域内,范围在东经115°08'47"~115°09'09",北纬44°25'44"~44°25'32"之间,海拔高度1219米,发现记录52组岩画;白音呼硕岩画:分布在由面积为200,500平方米的区域内,范围在东经115°14'0"~115°15'09",北纬44°27'05"~44°26'51"之间,海拔高度1240米,发现记录33组岩画。

 

 

上述三处岩画点形成直线距离在9公里的三角区域范围内,划分为一个岩画群。岩画大多分布在山丘区域内较为独立的岩石上,母题内容有太阳星宿、神灵人面像、男根女阴、动物造型、圆环符号、凹穴线条、几何图案等等诸多题材,制作方法主要以磨刻为主,也有凿刻成形,亦有在同一岩石面凿刻、磨刻的关系叠压现象。

3、恩格尔呼都嘎岩画分布在以东经114°17'04",北纬44°46'38"为中心,8,484平方米的区域内,海拔高度1230米,在散落的岩石表面发现有9组岩画,母题内容以动物造型为主,制作方法以凿刻成形。

4、塔马特沟岩画分布在以东经114°52'19",北纬43°46'47"为点,海拔高度1181米,在散落的岩石表面发现有7组岩画,母题内容有动物造型、线条符号,制作方法以凿刻、划刻成形。

 

5、巴彦库伦岩画分布在以东经115°13'60",北纬44°05'07"为点,海拔高度1208米,在玄武岩台地边缘的崖壁上发现有6组岩画,母题内容有蹲踞式人形及动物造型,制作方法以凿刻成形。

6、在旗辖区还有几处区域零散的岩石上发现有以动物、符号、梵文、藏经文等文字为主的岩刻,存量少,组数均在3—4幅之间。

 

二、阿巴嘎岩画的完整性和重要价值

阿巴嘎旗岩画有着历史久远,画面独特,题材丰富,主题分明,岩画画幅小而图形密集,线条粗犷而个性张扬,时代特征鲜明的特点,真实的记载着远古时期先民的思想意识、信仰崇拜、行为活动、环境处所和北方游猎民族狩猎行为、舞蹈祭祀、迁徙活动及习俗场景,确切的反映了北方先民和各时代游猎部族为了生存,适应大自然而进行繁衍生息的史实,以不同的做刻方法,刻画出的不同历史场景,如实的记述了人类历史的变革和社会文明的沿袭,是研究古代动物群落分布和自然生态变迁的可靠资料,不但在人类发展、民族融合、哲学思维、天文地理、环境变迁、历史考古、宗教信仰等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在研究我国狩猎和畜牧业史、美术史研究方面提供着真实可靠的形象资料。

不仅如此,阿巴嘎旗岩画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岩画分布区域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我国北方岩画系统分布带上,其中的人面像岩画是连起东西走向人面像岩画分布的重要节点,就岩画母题而言有着连续性和全面性。

阿巴嘎岩画是远古先民和北方历史上各民族遗留下的历史画卷,不仅强烈地反映了我国远古北方先民繁衍生息、游猎民族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及宗教信仰,而且揭示了他们处在当时环境下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刻画在田野磐石上的一部浩繁史书,是人类艺术史上辉煌的鸿篇巨作,是忠实再现画作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活化石”,是堪称浓缩的文化和造型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阿巴嘎岩画在内蒙古自治区所发现的岩画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带岩画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岩画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更是世界岩画中的瑰宝之一,对探索与研究我国北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阿巴嘎岩画现状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阿巴嘎岩画整体现状保存基本完整,所在地点全部分布在田野上牧民承包的草场中,当地民众受风俗习惯以及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岩画十分敬重,因此现有岩画基本上保存着历史原貌。

2017年,阿巴嘎岩画被旗人民政府批准为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公布了岩画区域的保护范围和建设监控地带。旗文物管理部门在各个岩画区域竖立了保护标志牌和保护责任人公告标志牌,在保护区域重点地段拉设了网围栏,经常对岩画所在区域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和调查。成立了阿巴嘎旗马背文物保护队,在岩画重点地区,由保护队员(当地牧民)长期义务驻守,对岩画区域进行巡查管理看护。同时,建立岩画档案,对岩画采用了双重编号的方法,即:岩画区域分区号和岩画个体编号,让每一幅岩画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为更加进一步规范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

 

上述采取的一些措施,对岩画区域和岩画本体的保护只是较为粗浅、机械式的。受资金、技术、人力,现有的保护程度、保护措施和保护水平较低,保护的手段、方法、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相对滞后,基础性工作依然薄弱,在未达到真正意义上保护的条件下,当地还要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因此,岩画的重要价值在当地的一些层面任然被严重忽略着。

四、影响岩画现状的几方面因素

阿巴嘎岩画经历了大自然数千年的洗礼,还在经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已经表现得非常脆弱了,就其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导致岩画本体不断出现衰退的主要因素有下列方面。

自然因素

从岩画本体的现状看,目前发现的岩画全部裸露在空旷田野上,受到长期的风沙侵蚀、雨水冲刷、地质因素等自然现象产生的磨损,岩体均有开裂、部分岩画岩表脱落、画面患漫不清,个别岩画离开岩石母体的现象。

1. 春季劲风的影响:受到春季西北吹来强风的袭扰,风中裹挟的沙尘宛如强劲力度的喷砂机,对岩画迎风面带来长期的破坏,导致岩画表面画幅减退、患漫,消失。

2. 季节天气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下,突然的降雨使得岩石的温度发生剧烈变化,会引起岩石出现物理变化,如出现裂隙、石缝中的杂质膨胀导致岩石的裂缝逐渐变大;寒冷冬季,岩石也会因气候寒冷出现裂缝变化。

3. 山水袭扰的影响:随着融雪性的水流、暴雨骤降的山洪,地表受到长期的侵蚀往往会形成冲沟,在不断冲涮下冲沟逐渐变宽扩大,对接近冲沟边缘的岩石产生影响,直至滚落。

4. 岩石苔藓的影响:在自然变化中,岩石表面会生长苔藓使得岩画表面逐渐被遮盖而失去本来面目。

 

人为因素:

在岩画区域因建设工程开采石料以及牧民不经意的行为,如搭棚盖圈取石的牧业生产行为影响,而遭到破坏外,旅游观光客及探新猎奇者对岩画的刻划、拓片等行为、牲畜肆意踩踏也对岩画所处环境及岩画本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 放牧行为:岩画都分布在牧民承包的草场中,有些牧民因承包草场的面积所限,放松对畜群管理,牲畜在岩画地带采食牧草无形中踩踏岩石,对岩画带来不利影响。

2 . 工程基建:80年代末,建设工程开采山石,造成岩画整幅画面缺失,亦有小块岩画崩离散落,对岩画产生了终极性的破坏,。

3. 旅游观光:怀着探新猎奇心里的人士,在岩画表面上做刻、拓片、描磨产生痕迹,对岩画造成不可逆转性的破坏。

4. 不规范调查:也有业内人士在对岩画进行调查时,为了完全记录某一幅岩画,对于半掩埋的岩画粗心操作,使岩画画面形成剐蹭,事后的回填不完全,对岩画产生伤害。

 

五、阿巴嘎岩画采取进一步保护的思路

阿巴嘎旗岩画的保护管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坚持以原地保护为主,保持岩画的历史原貌。

第一,当地要出台对岩画保护方面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加强保护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形成管理长效机制。同时,增加岩画保护工作方面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投入。

第二,加强阿巴嘎旗岩画区生态环境管控,在适当给予牧民草场补偿的基础上,对于岩画重点区域进行封禁,减少因牲畜踩踏带给岩画的影响,坚决杜绝人为破坏。

第三,聘请国内岩画方面专家学者,对阿巴嘎岩画进行科学论证,在岩画保护思路、保护修复、预防处理等方面制定保护规划,对岩画实施防风化沙尘袭扰、洪水冲击、开裂破损的技术性保护性措施,降低岩画自然的劣变速度

第四,从阿巴嘎岩画的保留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岩画本体所在珍贵性方面,进行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多手段的宣传,提高广大公众,尤其是当地牧民群众对岩画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对岩画的保护意识。

第五,在岩画重点区域引进“千里眼”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重点岩画区域进行技术性监管保护。同时引进先进调查技术、方法和措施,每一岩画编制“身份证”,建立起完备的阿巴嘎岩画数据库,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第六,开展岩画保护提档升级工作,通过落实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积极申报阿巴嘎岩画逐步成为自治区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纳入到中国岩画数据库,列入到中国岩画遗存地,

结语

岩画保护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在自然的法则下,裸露在田野山间的岩画虽然会渐进式的消亡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作为,使得岩画存在的时间更长一些,后代看到我们祖先曾经有过怎样的伟大创举,同时为他们探索和研究留下足够的实物资料。希望全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切实加强和做好岩画的保护重任,岩画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萨仁苏和、斯仁那德米德编《阿巴嘎岩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张亚莎主编《中外岩画保护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3. 刘洪元 柏嘎力等撰写《阿巴嘎旗阿拉坦嘎达苏嘎查白音呼舒岩画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草原文物》,201701

4.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 王晓琨等编著《锡林郭勒岩画》,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

5. 杨超,《热带雨林的瑰宝:尼亚洞窟岩画的价值及保护策略》,《中国岩画》,2018年第3期。

 

 

 

 

编者:这是一篇地方文化研究的力作,难能可贵!草原是诗,文化是魂。一个本土专家,解读先人留下的天书,孜孜以求,探寻地方发展的由来和根基,追索历史与今天的接续,为锡林郭勒文化建设添砖加瓦。遗憾的是文中的大量图片因为技术原因没能展现出来,以后有条件定当弥补。

 

 

上图:陈海峰先生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共同考察阿巴嘎岩画

 

作者简介:

陈海峰,1963年12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1981年3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曾在阿巴嘎旗原青格勒宝拉格苏木党委、政府工作,历任政府干部、政府苏木长、党委书记2003年调入阿巴嘎旗生态建设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5月,负责筹建阿巴嘎旗博物馆,现任阿巴嘎旗博物馆馆长

陈海峰不但有着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蒙元文化、阿巴嘎部落的历史,同时在石器、岩画研究上颇有见解,参与了阿巴嘎旗境内岩画的调查和《阿巴嘎岩画》《阿巴嘎石器》《话说内蒙古(阿巴嘎旗卷)》等书籍的编纂工作,是中国岩画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岩画保护与宣传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学会会员。2016年6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还以其姓氏命名了已经灭绝的生物为“陈氏可汗鼠”刊录于《中国古生物志》总号第198册中,以表彰他为古生物专家发现研究内蒙古中部新近纪啮齿类动物提供协助的作为。

获得过的荣誉:1996年获旗级“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获旗级“生态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全旗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2年获旗级“劳动模范”称号,

2014年获旗级第三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2016年被中国岩画学会评为《亘古天书•中国岩画巡展》成绩突出奖,2017年获自治区级“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

2018年获得旗级“五一奖章”。



上一篇:开平废墟抹不去的回忆
下一篇: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关于聘任研究员的决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4859]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7923]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289]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478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