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锡林郭勒文化
  共有 74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开平废墟抹不去的回忆

  发表日期:2022年9月24日      作者:殷继红     【编辑录入:admin

 

清风微拂,暖意融融的六月底,金莲川草原如诗如画。期盼已久的探寻今天终于成行。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上都,我来目睹它的芳容。扬名世界的上都所在,曾是世人瞩目的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写的游记,风靡世界。作为一个草原人怎能不为之心动。

 


 

 

我来了,被称作昭奈木苏默的地方。龙冈苍茫,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莲川原野,金莲花含苞待放。令人惊喜的是单独有一朵灿烂绽放,像是特意在迎接着我们。她高高地扬起了头,引领着一场盛大的会面。她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她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

有博物馆格根副馆长带领,我们拜访上都遗址多了几分厚重和风采。三年过去了,依然让人念念不忘。许多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踏着金莲川草原,往北走,来到元上都遗址。南城门外的瓮城似乎还有依稀的痕迹,或许是土地的记忆。明德门、御天门两侧的城墙斑驳脱落、摇摇欲坠。裸露的石头、城砖被绳索和木桩固定住。曾经只有元朝皇帝才能骑马通过的道路,铺上了小木桥。

沿着一条线继续往北走,就会看到大安阁的基址。大体呈四方形。仅有一些条石、石头、城砖把四周围住。石缝中有一颗枸杞树在顽强的生长。上面系着各种颜色的哈达。系着人们的祝福和心愿。大安阁不远处,就是穆清阁。这一片巨大的废墟,保留下来的城墙只有穆清阁的青砖还能抚摸到。青砖没有温度,它见证了这座城的繁华与衰落。

元上都遗址,令我充满了好奇和神往。一次偶然的遇见,从此情有独钟,倾注我全部的热情和痴迷多么想去探索她的奥秘,她的辉煌,她的过去。

曾经,七百多年以前,上都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

每到夏季,古代濡水流经的曷里浒东川,远远望去,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金世宗游猎至此,巧遇满川耀眼的金色花朵正在盛开,一望无边,亭亭玉立,幽香暗暗。因而联想到“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故称此种奇异之花为金莲花,曷里浒东川因此被改为金莲川。

源自金莲川中的滦河上游,闪电河往北不远处。一片荒芜悲壮的土地,一座残垣断壁的废墟,一座承载了人类百年文明的元上都遗址,曾经的帝国大厦,金碧辉煌的宫殿,金色浮图七宝楹的大安阁,冰华雪翼眩东西的水晶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回忆。

七百多年以前,思大有为于天下忽必烈派刘秉忠在金莲川选址建造都城。传说忽必烈借地于龙,被称为圣龙起飞之地的开平府历时三年修建而成。“龙岗幡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地势优越,风水上乘,人才济济,从此,草原都城的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新的故事,新的气象。

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皇位,诏改开平为上都,元代实行两都制。上都城巍峨雄伟、斐誉中外。上都作为大元帝国的都城得天独厚,成为融汇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汇聚华夏文明与西域文明的集大成之地。

寓意九五之尊的木制榫卯大安阁是拆迁宋朝汴京的熙春阁仿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有六位皇帝先后在大安阁即位。当时忽必烈在大安阁接见了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雕梁画栋、瑰丽繁华的大安阁如今就剩下了土地、石子、杂草。

在灿烂娇媚、芬芳馥郁的金莲川草原,又演绎了多少传奇、动人、悲壮的故事。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时的隆重、盛大、辉煌。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眼见上都陷落,北奔应昌时的肝肠寸断、悲凉无助。繁华落尽,一切都成为过往。厚重的历史沉甸甸的,掩埋在这片土地里。

 

 

 


 

历史的记忆是是美好的。忽必烈从草原深处的哈拉和林,到金莲川上的开平,一路走来,带来了游牧文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中原文化的大交流、大融汇、大发展的局面。

元惠宗从小接触汉化教育,及其擅长书法、留下诸多墨宝,热爱艺术、醉心水墨丹青,甚至也曾写下数首汉诗流传于世。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提笔作联作的如此原生态,并非附庸风雅。史载“天下诵之”。

蒙汉文化的融会发展一直都在。我是汉族,我爱人是蒙古族。我们共同生活在辽阔壮美的锡林郭勒草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饮食,服装,习俗已然分不清楚是谁带到彼此的生活中。喝奶茶,吃手把肉,去草原骑马,穿蒙古袍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里没有人说蒙古语,我的女儿一句蒙古语也不会说了。在这里,蒙汉习俗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历史的记忆是有温度的。宗教开放、寺庙众多的都城以儒释道建筑为主。位于皇城东北角的大龙光华严寺藏佛舍利,八思巴帝师寺及拜住第。孔庙与上都同在,并一直享有皇家祭祀当时的上都司天台聚集了世界各地一流的天文学家,他们用缜密顶端的天文仪器,观测着日月星辰,预言天文祸福。

当时的元上都是著名的国际性大都会。都城的建筑被描述为“东方神话”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者、旅行家和商人。

百年辉煌的上都城在元末战乱中遭到破坏,1358年和1363年红巾军两次焚毁了这里的宫阙楼阁,上都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经的108座庙,兆奈曼苏默如今已是废墟一片,野草丛生。

我们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草色青青,残垣断壁。脚下的穆清阁,不远处的大安阁,皇城南门的明德门,宫城的御天门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而这一中轴线一直延伸到了元大都。

中轴向,一道壮美的风景,青砖的密码,历史也许会告诉我们。红墙碧瓦,雕栏亭榭,文化的厚度与积淀,华彩如明珠。

201910月,我和徐老师参加首届亚洲国际学术会议。会后,主办方北京联合大学组织各国专家、学者参观中轴线。我们从永定门走到到钟鼓楼。我们登上鼓楼,彼时,天色已晚。夜色轻柔,星空与晚霞映照在古城的台阶上。思绪飘向了金莲川草原的元上都遗址,七百多年以前的大安阁,忽必烈和群臣是否在通宵达旦的临朝议政。

在上都北苑狩猎的忽必烈戴着察必设计的有帽檐的帽子,穿着察必设计的没有领子和袖子的比甲,更便于骑马弓射。纵马奔驰,尽兴而归。或许还会看一眼察必亲手栽种的誓俭草,据说这株草是从成吉思汗兴业故地带回来,她亲自栽种在王宫丹墀前。以告诫皇宫子孙崇俭风尚。

七百年前,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万里长空湛蓝,千里滚滚绿地。漫山遍野的金莲花,芬芳、馥郁、灿烂、娇媚。金莲川幕府的开启,引领了大元帝国的业绩,风流倜傥的王子,骑着火红的骏马,飞驰在金莲川草地,千军万马,气壮山河尽豪气。

愤怒的大火,熊熊燃烧。一夜之间,轰然倒塌金碧辉煌的宫殿

成了荒野牧场。断墙碎瓦,一片狼藉。

尘埃落定,千疮百孔,断垣残壁在向我们诉说草原没有尽头苍凉,悲壮凄美,壮阔

 

 

 


 

围绕空城的远山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这时,一切都在静默里。没有风的声音,也看不到金莲花的妩媚。大安阁基址旁边的仿制汉白玉雕龙角柱更加静默。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如同滦河的水一直流向远方。无论是繁华,还是落寞如今、这座空城只有脚下的凄凉、满眼的沧桑、还有片瓦残垣的记忆。往事,蹉跎成河。终究一言难尽。

似乎冥冥之中注定这是一场浪漫之旅。一直渴望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是一片荒无人烟,无人问津的净土。这座废墟里还有多少奥妙等待后人的发觉。

去探索她,也许寂寞,也许艰难,却有找到答案时的快乐。

    没有人抢,没有人争,没有人问,没有人打扰。

或许是天意,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份归属。

每年的七月初,金莲花依旧盛开绽放,明艳动人。茫茫草原的旖旎风光,瑰丽景色成了众多游人拍照打卡的风水宝地。

探访上都遗址,记忆厚重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智慧,让日子清醒。历史是个巨人,标识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和身影。锡林郭勒不是荒原,秦时的上谷郡,汉时的匈奴古城,唐时的扎达盖堤坝,元时的开平城,还有新中国的贝子庙中国共产党的支部,都见证了草原的历史和发展。抹不去的记忆。青史留痕。拨动人们的心弦,让历史见证中华文明。

 

2022923

 

 

 

 


 

 

编后语:上都遗址2012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历经16年的申遗,终于尘埃落地。据说,讨论通过上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只用了十来分钟,而有的项目是争论三个多小时。

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内蒙古地区的第一列。上都所在的开平已经是760年前的事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座拥抱着人类巨大文明的废墟,是锡林郭勒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骄傲!

正是秋分季节,读到殷继红老师的这篇文化散文,体验了锡林郭勒草原历史文化的厚重。我们不仅有苍茫辽远的草地,也有蕴涵深厚的历史文化。有历史有文化有人才方显锡林郭勒的风采和魅力所在!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我们是富有的。我们作学问,也许与金钱无缘,与显赫无缘,但我们承担了自己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无负于后人。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终究会有人记起,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

殷继红老师的文字有广阔的草原视野,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富有草原的灵气。她热爱草原,热爱家乡;描画草原十二分的虔诚,探寻历史文化不遗余力。祝福她!锡林郭勒文化的歌者!

 

 

 


 


上一篇:苍茫的自然文学 植根深厚的文化土壤——殷继红笔下的锡林郭勒草原画卷
下一篇:内蒙古阿巴嘎岩画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5295]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8971]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43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534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