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审读锡林郭勒盟组织志、政党志。为了一句咨询做出的回复。一句征询意见,花费了一番心血。虽然没有下文,对得起一份责任和良心。偶然整理文字发现这两篇回复建议,有几分感慨。
读《锡林郭勒盟志、组织志》(送审稿)
锡盟自己的《组织志》有了送审稿,是件有意义的大事。全书分组织、党员、党建、干部、人才、组织部自身建设六章,另有大事记和人物附录,共660页。有分量,有价值。
首先应该肯定书稿的意义和价值,有这样一部书,一览锡盟组织工作的全貌,是件大好事。
读后想到的一些枝节写在下面,仅供定稿时参阅。一是各章之间的区分和内容的划分有的需要斟酌。二是锡盟的组织工作与盟组织部部内工作分割方面需设计明确的界线。三是有的史料空挡较大。个别记述还需要核实。四、缺乏照片。照片是反映历史和工作的重要佐证。
具体内容方面和建议如下:
1、概述开头“锡盟”,用简称。
一般开头用全称,后用简称。
2、p3 “1264年定开平为上都”,应为1263年。“明朝在今盟域南部建开平”,应该是明朝改上都为开平卫。
锡盟南部的正蓝旗、多伦县、太仆寺旗、白旗一带的金莲川是元代“金莲川幕府”的发祥地。1256年窝阔台汗命忽必烈监建新城,1259年初成规模,定名为开平。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登上大汗皇位。随设开平府,成为都城。1263年昭改为上都,又称上京,滦京。直至1368年元惠宗离开上都,作为大中华的首都百年之久,成就了上都文化与上都文明。
3、P4 太旗、多伦先说1947年划归察盟,又说1950划归察盟,前后矛盾。
4、p5 锡盟人口1949年20、52万人,与2010年人口1028022相比,是否考虑了1949年锡盟是合并前数字,2010年是锡盟、察盟合并数字?
5、p7 “再次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是在西苏旗,不是乌兰浩特或张家口?
6、p10 “各级党组织”269个,是不是基层党组织?
7、p75 大事记中1983年6月29日“调整任命盟委正副书记、盟行署正副盟长纪委书记9人”没有列姓名,而之前各处局党组成员都列。
8、p80大事记1985年9月在西乌旗、太仆寺旗建立两个基层党组织联系点。
情况是:
盟组织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部的部署安排,建立了西乌旗巴棋苏木和太仆寺旗红旗乡苏木、乡级两个自治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同时建立了盟里的锡林浩特运输公司和多伦县小石砬村基层组织目标化管理试点。
9、p85 大事记1989年7月8日“锡盟党委、盟直机关党委召开表彰大会”,这不同的级别档次,会是一个会吗?
表彰的是不是东乌旗白音霍布苏木、东苏旗白音塔拉嘎查、优秀党员东德布、优秀党务工作者萨仁等?
10、p85 大事记8月30日在多伦召开的全盟组织工作会议。是首次有旗县市党委书记参加的组工会议,盟级与旗县级首次签订了组织工作目标化管理责任状。(有会议合影)
11、p88 东苏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塔拉嘎查牧民策登扎布被破格任命为苏木党委书记,并录用为国家干部。策登扎布多年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并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员和全国劳模。
12、p94 大事记1994年1月29日组织部机关全体职工大会评选的先进个人,这方面内容放在组织部自身建设章节为宜。
13、p258 发展党员工作应该提及组织员工作。旗县市以上党委设置专门负责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工作的组织员,体现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锡盟配备了66名组织员专门作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工作。编写了党课教育的当地教材汇编,在东乌旗召开了全盟组织员工作会议。
14、p284 摄制电视片,还有《大雁高飞头雁领》、《救活四个厂的实干家》等多部纪实片宣传了阿旗联户经营的牧民东德布等基层的优秀党员。
15、p320 党风廉政教育1990——2000期间10年空缺。
这期间,中纪委强调各级纪委增设研究室,注重政策研究、法规研究、调查研究。锡盟纪委1991年设置研究室。盟纪委主办《锡盟纪检监察》,由研究室承办,宣教室参与。1992年《锡盟纪检监察》由半年刊扩展为季刊,1993年到1998年扩展为双月刊,每年出版蒙文2期,汉文4期,并增加了彩色封面。
《锡盟纪检监察》双月刊赠阅上级单位,下发全盟纪检机关,产生了广泛影响。每年评选优秀论文和信息,评选先进单位和优秀作者,形成一支纪检监察写作队伍,写作了大量调研报告和有分量的信息。
纪委研究室《阿巴嘎旗率先实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调查》1996年入选中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参考资料》,成为确立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资料。1996年盟纪委徐进昌的论文《牧区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与方法》入选全国少数民族改革开放与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并编入《96少数民族省区改革开放与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文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年纪委白和平、乌恩斯琴、徐进昌写的《内蒙古阿巴嘎旗实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调查于思考》参加1999全国少数民族省区改革开发与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并入编《民族地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16、p348 “草拟了”,是否是制定了?
17、p502 组织部人员花名册,是否用人员名册?
18、p540 机关党支部工作与机关业务工作是两个方面。部机关队伍建设由“政工化”、“单一化”提出“四化八门”,鼓励自学、函授、自考。部内党组织、党员目标化管理。《考勤登记》年底考评打分,评出优秀。
19、p550 组织部自身建设缺1999年的。
20、p559 优秀组工信息、论文、调研报告只列出1997年度2006年度2008年度,没有其他年度的。
21、p583 人物篇章列入了匪徒额仁钦道尔吉、土匪头子胡图凌嘠。这类反派人物在党的组织史资料中单独列出来是否合适?
反派人物作为重大事件的涉及者或许可以出现。以他们的名字作为党组织史资料的一个条目,未免滑稽。
22、p618 部先进个人从1991年起,中间缺1995、1996、1997,不完整。
2014/10/11
建议 锡林郭勒盟志\中国共产党志
上册
一、错别字 1页“综述”第3行“肿耀”,肿改“照”。 第8行“攘壤”攘改“接”。
2页 倒数12行 “历史步的”加“进”。
4页 倒数2行 公署 改“行署”。
二、内容
(一) 1页17行“春秋战国至秦朝,这里为匈奴、突厥、鲜卑领地;宋朝为辽、金统治地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锡察地区属于左翼察哈尔万户管辖。1271年忽必烈统一中原,定国号为元,兴建举世闻名的元上都;”
以上表述不够清晰,欠准确。
锡林郭勒的广袤草原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是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东乌珠穆沁旗的金斯台洞穴是一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遗址。锡林浩特大量石器,阿巴嘎旗、东苏旗一带的大量岩画,都是草原古文明的见证。
黑城子一带的李陵台遗址,四郎城一带的桓州遗址,九连城一带的昌州遗址,广布草原的金界壕(成吉思汗边墙),元代的上都遗址,明代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石刻,康熙会盟的多伦淖尔等都是秦、汉以来辽、金、蒙古、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锡林郭勒草原文明的见证。
锡林郭勒南部蓝旗四郎城一带1115年金朝建桓州,1164年金世宗完颜雍驾幸桓州城的景明宫,巡幸这一带赐此地名为“金莲川”。直到1211年成吉思汗攻陷桓州,1215年攻陷中都并在桓州、昌州一带驻夏,所以说锡林郭勒所属的桓州、昌州一带是1211年以后才与蒙古国有关的。上都是1256年至1259年兴建的。1260年成为都城,设开平府,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成为临时首都。1271正式建国号“大元”,1279年灭南宋。
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宋代,与辽、金、蒙古是交叉的,有很长同存并行的年代。不是直接接替的。元承袭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的大蒙古国,直到公元1368年。而辽朝存在于公元907年到1125年,金朝存在于1115年到1234年,南宋存在于公元1127年到1279年。金朝与蒙元共存28年,南宋与蒙元共存52年。
建议是,不能把1206年作为,辽、金的截至点。1271年不是元朝的建国年。建上都城是在1256年至1259年。
1211年之前多伦、蓝旗、太旗、白旗、镶黄旗一带曾是金朝统治。
辽代建李陵台,金代建桓州、昌州,元代建国王衙门。1256年至1259年建开平城,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此登基,建元“中统”,开平成为临时首都。中统4年(1263年)诏改为上都。一直到1369年元惠宗撤离上都,上都兴旺辉煌百余年。上都被称为“圣龙起飞之地”。
(二) 5页7行 西乌旗太旗联系点,建议加西乌珠穆沁旗“巴棋苏木”和太仆寺旗“红旗乡”试点,作为内蒙古组织部的基层组织建设试点。
(三) 89页 倒数2行 10月12第一批北京知识青年到达锡林浩特。是否加:曲折等11人。
(四)90页8行 11月19日第二批北京知识青年来锡盟安家落户。是否加:经锡盟革委会主要领导同意,锡林浩特中学有四人加入,有了锡盟中学生下乡的开端。
(五) 92页第三批北京知识青年来锡盟。是否加:锡盟正式动员学生下农村牧区。
(六) 120页 倒数11行 各旗县市党代会。建议展开一些。
(七) 131页11行 表彰大会,是否可以展开一点,点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组织和个人。另,锡盟党委、盟直机关党委并提是否合适?
(八) 136页12行 “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纪检干部”,是否改为:被评为全国优秀纪检干部?
(九) 137页4行 苏尼特左旗策登扎布建议写巴彦乌拉苏木白音塔拉嘎查牧民,不用后面括号注释。
另,大事记纪检监察方面不够充分。
中册
内容
(一) 233页11行 “元上都城始建于1256——1260年”,建议改为:开平城始建于1256年至1259年。
叙述内容建议增加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几次学术研讨会和锡盟建立的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和团体。
234页倒数3行“ 世界遗产”改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册
内容
(一)1页2页表述发展党员 2页第5行 措施。建议述及“恢复组织员制度”
组织工作面广人多,要一个一个组织的落实,一个一个党员的落实,必须有符合实际的得力措施。那时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恢复和加强组织员工作。组织员工作成为一项专项工作受到重视,不定期召开全盟组织员工作会议,在切实恢复组织员职能上作了建设性的工作。县级以上的党委设立专门负责党员发展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员。锡盟盟和旗县市两级党委共配备了六十多人的组织员队伍,集中抓了各级党组织工作条例的制定和试行。
(二) 5页8行 “ 摄制优秀共产党员东德布先进事迹录像片并宣传播放。”建议充实内容。
东德布的事迹由阿巴嘎旗组织部和盟组织部制作为《大雁高飞头雁领》纪录片,在内蒙古电视台和锡盟电视台播放。同个时期,盟组织部还协同旗县市组织部和盟电视台制作了东苏旗白音塔拉嘎查、东乌旗巴彦霍布苏木、锡市钢窗厂吴海廷等多部纪实片。
树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典型。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典型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的东苏旗的白音塔拉嘎查党支部、镶黄旗组织部长萨仁、阿巴嘎旗联户经营的东德布、锡林浩特钢窗厂的吴海廷等多个典型都在全区榜上有名。东乌旗的巴音霍布苏木党委、多伦县的纪委书记姚泽民等还被推选为全国的优秀代表。
锡盟委组织部拍摄了多部优秀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的纪实片。东苏旗白音塔拉嘎查党支部、东乌旗白音高勒嘎查党支部、锡林浩特钢窗厂吴海廷、阿巴嘎旗联户经营的东德布等典型都有专题片。记述东乌旗白音霍布的《坚持两手抓 建设新牧区》,记述阿巴嘎旗东德布的《大雁高飞头雁领》,记述锡林浩特钢窗厂吴海廷的《救活四个厂的实干家》等都在锡盟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播放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走向全区,走向全国,我们锡林郭勒草原的党的建设,许多方面都走在了第一方阵。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87年专门组织了锡盟专页。刊登了当时的盟委书记乃登和盟旗两级组织部门的多篇文章,集中宣传了锡盟的党建工作。这在全区是走在前面的。我们的工作经验,条理化、理论化,写成了《浅谈组织工作的软与硬》由白山出版社结集出版。
(三) 7页 倒数第8行 “1986年在全盟逐步推行党员和党组织目标化管理。1986年实行组织工作报告制度。”建议进一步展开一些。
1984年到1991期间锡盟党委下功夫抓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行了组织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编辑了锡盟自己的“党课教育汇编”。
试点并推行了党组织目标化管理工作。抓组织工作条例。抓西乌旗巴棋苏木、太旗红旗乡、锡运公司、东苏旗白音塔拉嘎查、多伦县小石垃等试点,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各级党组织的目标化管理按季度与年度报告制度。这方面工作成为内蒙古组织部的试点并推向全区。论文《浅谈组织工作的软与硬》由白山出版社编入“组织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作为内蒙古党委组织部的试点,我盟抓了西乌旗巴棋苏木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太仆寺旗红旗乡党组织工作条例的制定与试行。同时抓了锡运公司党组织工作条例的制定与试行。在牧区、农区和企业三方面都有了试行经验,并逐步推广实行。把党章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规范化,具体化。从而制定并实行了全盟各旗县市党组织目标化管理的年终报告制度。1989年在多伦县召开的全盟组工会议是首次由各旗县市的书记与会并签订党组织目标化管理责任状的盛会。
后来,西乌旗巴棋苏木党委工作条例和太仆寺旗红旗乡党委工作条例都在全区转发试行。
(四) 334页中间15行 1995年《锡盟纪检监察》改为双月刊。建议再展开一些。
1991到1998年锡盟纪委监察局机关期刊《锡盟纪检监察》不断提高质量,增加内容,由1991年的一期增加到1992年三期,1993年后4期季刊,并增蒙文版2期,成为双月刊。1996年改彩封,美化了版面。建立健全通讯、写作队伍,创新机制,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政策、法规研究,突出牧区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等难点、热点,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财产申报立法等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牧区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和方法》等文章被新疆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阿巴嘎旗率先实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调查》选入中纪委1996年《党风廉政教育参考资料》,对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立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201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