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昌,文化学者,作家、散文家、诗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草原文化学者,他几十年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探索。有散文集《青青的草地》、《一片蓝天》、《大地的诉说——徐进昌散文选》和论文集《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出版发行。主编《上都文化研究》、《上都文化研究》(蒙文),揭开了上都文化研究的第一页……
他致力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发起组建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建立了元上都文化网,申办了“上都文化”商标,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了积极的贡献。
1967年徐进昌随北京知青去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苏木阿拉山宝力格大队插队,在牧区生活了八年,跟当地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牧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没多久就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不但可以用蒙语跟大家交流,还跟牧民们用蒙语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放了五年羊,在农场当过场长,在学校当过老师,当时还是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大队团支部书记。这段生活经历对他以后研究元上都历史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1999年他去蓝旗下乡,被安排去元上都游览。一到元上都,他就就有种心灵上的震撼,在牧区呆了八年的时间,他看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蒙古包、游牧生活,在这样空旷的草原上竟然会有这么一座大元帝国的首都遗址,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在此。在震惊的同时感到特别的骄傲,也引发了他浓厚的兴趣。他买了一本介绍元上都历史的书去细细品读,感受那厚重的文化底蕴。他说:“搞写作也很多年了,我当时就想锡盟这些文人怎么就没有写元上都的呢,这个主题太深、太大、太重要了,元上都是锡盟人的骄傲,蒙古族的骄傲。”
2000年他写了一篇《昔日元上都 如今良种乡》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他说:“我当时想能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不是因为我写的多好,而是人们关心历史上的元上都到现在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从那以后,我一直认为元上都是咱们草原文化的重中之重,2003年我们成立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年办了一份《上都文化研究报》,2004年底开通了元上都文化网,到如今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已经创立14年了。元上都文化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的辉煌代表,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我们坐拥这样的文化瑰宝,就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样浑厚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向外界大力弘扬,让更多的人因为锡林郭勒了解元上都,因为元上都而爱上锡林郭勒,使元上都真正成为锡林郭勒这片草地的骄傲。”
据一篇评论文章称:近些年来,徐进昌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倡导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对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学科理念和理论架构作了初步的探寻。上都研究从此走出了单纯考古、考证的阶段,揭示元上都标识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开启了上都遗址的历史文化研究篇章,走上了构建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探寻之路。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徐进昌发表了多篇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蒙元文化、滦河文化和地域文化、地方学建设学术领域的论著,体现了锡林郭勒本土文化人对地域文化的建树。他孜孜不倦、契而不舍,十年如一日,执着走在上都文化和地域文化建设的漫漫长路。
2017、9、2
作者::锡林郭勒日报《老年周刊》资深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