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感言一
我国旅游文物大省陕西省有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它位于西安市东北约三百公里处,韩城过去叫
龙门,是大禹治水的地方,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乡。韩城虽然是一个县级市,却有十五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是罕见的。这里有《大禹庙》、《司马迁祠》、《文庙》、《普照寺》,以及黄河龙门等许多名胜古迹。
据资料介绍: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时代,蒙古大军由龙门入境,占领了韩城,直至元朝灭亡。138年间曾给韩城留下许多的历史印记,仅元代古建筑就达32处,占全国现存元代建筑的六分之一。
为此,韩城市旅游部门编写了许多旅游宣传资料,其中《韩城市旅游景点浅描》一书,是由韩城的一位农民作家赵丰韩老先生所著。赵丰韩老先生是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曾担任过民办教师,村干部,现年过七旬,还当义务导游,热心宣传韩城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他以朴实的词语编写了一部长篇叙述诗,宣传韩城的历史文物。诗集已出版发行,为当地重点旅游宣传品。在这本诗集中,其中有一首《忽必烈创建文庙》的叙述诗,诗中有几处涉及到蒙元历史,读后颇有感触,谈几点看法。
民间传说就是人们对广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些传说、神话、典故、演绎及野史等内容搜集、整理、编纂出来的资料。这些传说内容往往虚实结合、有时还夹着些神话传说,讲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这些传说给旅游景点的讲解增添了许多吸引力、趣味性和想象力。而深究起来,这些民间传说往往又和历史事实不相十分吻合。因此我想把诗中的其中几段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作一对照。
一、关于“忽必烈母亲人是汉,夫亡子幼常规劝。”和
“您是汉朝的外孙,得天下汉蒙应团圆。”的传说
诗中叙述道: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是汉人,他父亲拖雷亡故后,母亲经常规劝教育孩子们正确认识蒙古族与汉族的关系。忽必烈称帝后,母亲常告诉他:“您是汉朝的外孙,得天下汉蒙应团圆。”这段意思是他母亲告诉他,要想得天下,就得加强民族团结,汉族蒙古族都应团结和睦,不能为敌。
相关历史事实: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夫人是蒙古人。克烈·唆鲁禾帖尼(1192年-1252年),蒙古克烈氏人,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妻子,大蒙古国太后,她与拖雷生育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个儿子。她原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札合敢不(将军)之女,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后,把她赐给拖雷为妻。拖雷去世后,唆鲁禾帖尼夫人掌管着拖雷家族。她颇有智谋和管理才能;善于顺应形势、协调关系;深谋远虑,机智果断,能进能退,为保住拖雷家族并帮助拖雷家族夺取汗位作出贡献。唆鲁禾帖尼夫人治家有方,管教诸子严格遵守成吉思汗的大札撒。唆鲁禾帖尼夫人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但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各种宗教派别的教士和学者,对儒学和儒士非常优待。蒙哥汗二年农历正月(1252年2月12日至3月11日之间),唆鲁禾帖尼夫人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元朝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为生母唆鲁禾帖尼夫人上谥号为“庄圣皇后”。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为唆鲁禾帖尼夫人加上尊谥显懿,唆鲁禾帖尼夫人的谥号变为“显懿
庄圣皇后”。
以上看来,忽必烈的母亲并不是汉族,忽必烈也不会是汉人的外甥。我认为,因为忽必烈称帝后,为加强统治,在汉地推行汉法,采用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民族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深得民心。所以,民间就传说成因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是汉族的外甥。
二、 关于忽必烈“网络文人敬孔子,大兴土木建庙院”和
“世祖急于统全国,到处建庙敬神权“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二个儿子。蒙哥汗时代,忽必烈曾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常驻漠南金莲川一带。早在当藩王时期,忽必烈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学习汉法、汉文化。他广泛收集和培养各民族的治国人才,组织起“金莲川幕府”。同时,还奉蒙哥汗之命,带兵征讨、消灭了云南的大理国,并两次发动了向南宋的征战。1259年7月,蒙哥汗在围攻四川合州的战役中,死于军中。消息传来后,忽必烈暂停了与南宋的战争,返回金莲川。1260年3月,忽必烈联合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和东道诸王塔察儿、也松格以及部分支持他的蒙古贵族,在开平城(后改称上都),登上蒙古汗位。1264年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元朝,改燕京为大都,并定都大都。1279年举兵南下灭了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多项法令、措施,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忽必烈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6年,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一月,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病逝,终年80岁,在位36年,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蒙古号薛禅汗。
当时,忽必烈为加强统治,在汉地推行汉法。实行“王道“,首先把儒学列为国学,并在上都城内建立了孔庙。忽必烈自己带头学习孔孟之道的《伦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等经典书籍,被当时的学子们推崇为”儒学大宗师“。同时为了稳定民心,在各地广建文庙,仅”韩城建庙十多处,文庙建得最壮观。“ 推崇儒教,祭祀孔子,用儒家思想来统治人民。在其后的元代帝王们也都十分重视儒学,都能尊孔崇儒,并采用科举制考取官吏。因此,在元朝儒学一直有着崇高地位。所以说,元朝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最为普及的时代,私人授学的书院盛自元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环境最宽松的朝代之一;元曲、杂剧的灿烂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
另外在用人方面,忽必烈敢于重用汉族人才,因才而用,不按民族区分。如海云法师、刘秉忠、郝经、姚枢、许衡等汉族的有识之士都为其所用,为其平定天下、统治中国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
三、忽必烈几次征服南宋“想灭南宋一统天,不料元军到潼关,遭到痛击死过半,急告大都请增援,忽必烈下旨兵暂缓,宋军乘胜在追赶,元军又退不敢战。”“最后问到灭南宋,先学唐高祖李渊,取道龙门渡黄河,再经韩城攻长安。拥有天下平西南,” 征服南宋是蒙元帝国的主要目标。从公元1235年起,蒙古军队就开始向南宋发动攻击,几次进攻均被宋军击退, 双方处于对峙状态。1249年, 蒙哥称汗后,忽必烈被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蒙哥汗对其弟忽必烈攻取南宋抱有很大期望。而攻取南宋也确实是忽必烈的主要目标。忽必烈受命不久后,即感到攻取南宋之艰难,与谋士商讨后便提出“斡腹”之谋,即绕道进攻的计划,即先扫清外围,占领陕、甘,再收复川蜀、云南等地,攻打(云南)大理,最后征服南宋,对此蒙哥汗表示赞同。于是忽必烈首先带兵征讨、消灭了云南的大理国。 从1252年到1256年,忽必烈掌握军事重权,却始终未对南宋展开大的军事行动,这令蒙哥汗十分不满,他派人到陕西、河南等地对忽必烈进行“勾考”(意即检查、考核)。 1259年7月,蒙哥汗决定御驾亲征南宋,其选择的路线就是蒙古既定的灭宋战略:先攻川蜀、再打南宋。蒙哥汗在围攻四川合州的战役中,受宋军的流矢所伤死于军中。当时忽必烈正率军在鄂州(今湖北武汉)与宋军交战。蒙哥汗逝世的消息传来后,忽必烈暂停了与南宋的战争,与南宋权臣贾似道暂时停战议和,轻骑返回金莲川。于1260年3月,忽必烈联合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和东道诸王塔察儿、也松格以及部分支持他的蒙古贵族,在开平城(后改称上都),登上蒙古汗位。 忽必烈即位后便开始组织第二次征服南宋的战役。首先在接近南宋的地区加强军事防务。东部在益都(山东的益都县)成立了以李坛为大都督的江淮大都督府,西部在邓州(今河南邓县)成立了以史权为大都督的江汉大都督府。这两个大都督府正面对着南宋的杨州和襄阳(湖北的襄樊市)两大军事要塞。经过五年之久的围困和激战,1270年,元军终于攻克了南宋要塞襄阳,从而为进一步进攻南宋奠定了基础。 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任命丞相伯颜为统帅、阿术为副统帅加强了攻宋的统一领导。然后分兵两路,向南宋大举进攻。西路由伯颜、阿术率领,以宋降将吕文焕为先锋,由襄阳入汉水过长江。东路由合答、董文炳率领,以降将刘整为先锋攻取杨州。 至元十一年(1274年),在元军攻占了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进攻南宋之战。受命时任中书右丞相的伯颜统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今杭州,下同)。至元十三年(1275年)正月十八日,伯颜统帅三路元军向南进发,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不久三军会师于皋亭山(今杭州北),进逼临安城。虽然宋军组织顽强抵抗,但仍敌不过元军的强攻、分割、包抄和召降等种种战术,使得一座座城池陷落,一支支军队溃散。 最终,在元军兵临城下之时,南宋的太皇太后谢道清、太后全氏、宋恭帝赵显等率百官出降 。南宋残余军队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拥益王、广王进入福建一带,丞相文天祥、大臣张世杰等各率所部向南退却,继续抗元斗争。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因元军穷追不舍,又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走投无路的陆秀夫背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亡。南宋残余势力被灭。
通过这次灭宋之战,共取得“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南方各地。
位于韩城古城东侧的《文庙》,始建于元代。名列全国第三大孔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孔庙和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它保留了元代建筑风格,也是陕西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文庙古建筑群。文庙坐北朝南,不设南门,共有四进院落,布局严谨。更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主要建筑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伦堂、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200 米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两侧设有牌楼、致斋所、更衣室、碑楼、碑亭、东 西庑、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东西书斋等建筑。庙东西还有名宦祠、文昌阁等附属建筑,并与庙内相通。该庙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中轴线相对称的格局,利用层层递进的院落,按功能合理布置建筑,庙学结合,为儒家传道授业之场所。
现为韩城市博物馆所在地,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韩城已是陕西省著名的文物大市,前往参观游览的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参观游览过后对元代文物古迹都印象深刻、赞不绝口。而韩城旅游部门正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打造一个以元代 建筑风格为主题的元代文化产业园区,以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2017年4月6日
附:诗《忽必烈创建文庙》原文:
”文庙、学巷尽东段,国家级文物单位;在金城把文庙建。门外两座木牌坊,东边写“德配天地”。西边书“道冠古今”,字为欧体很规范,王杰之孙王笃写,形真韵长不平凡。“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立有石柱字明鲜。文庙一进有四院,进棂星门第一院,琉璃五龙壁呈现,五幅金龙形各异,栩栩如生活灵现。棂星门系牌坊式,立柱直通屋顶端,皇宫有房“通天柱”,不许任何人仿建。“至圣先师”皇上封,以师待之礼高端。进棂星门往北看,路经泮池多稀罕;秀才才有资格洗,孔教才能予你传。东西两侧有长房,今日多作书画展。六座碑亭在北端,碑文缩写文庙建。过戟门为第二院,独具格局“大成殿”,“万世师表巨匾悬,康熙御书字明鲜。殿下两侧东西厩。各有房屋十三间,经角亭为第三院,”明伦堂“坐落其间,堂内悬”师道尊严“,老师授业学子念,堂前东西山间墙,各有碑文墙中嵌。刻有名人各捐款,状元宰相名王杰,踊跃捐银五百两,道台师彦银五千,两个一比有看法;觉得王杰位高显,怎能不如道台捐?王杰为官执政廉,除过薪俸尘不
染,不以钱多把人看,道台义举应加赞,治水有功万民欢,皇上奖他一笔钱。过“明伦堂”第四院,拾级而登尊经阁,内藏历代经史版,专供学者内边参。满腹经纶学识渊,学子步步要迎难。庙有古柏叁十叁,距今已有七百年,韩城市建博物馆,对外开放可参观。博古通今有祖传,忽必烈母亲人是汉,夫亡子幼常规劝。成吉思汗元太祖,带领孙子打江山。向西打到多瑙河,向东又把开封占,想灭南宋一统天,不料元军到潼关,遭到痛击死过半,急告大都请增援,忽必烈下旨兵暂缓,宋军乘胜在追赶,元军又退不敢战。忽必烈脑子盘算。汉民帝统几千年,原因何在能久传,老丞相告诉他:兵、文、法官都俱全,灭掉南宋不容易。治国安邦是关键。不谋而合用汉人,文武大臣纷争谏,大权交予汉人管,万一汉人把心变。亡国灭种不会远。忽必烈不肯纳谏,幼时常听母亲言,您是汉朝的外孙,得天下汉蒙应团圆。思贤若渴贴榜文,没有汉人敢上前,难取异族的信任,朝不保夕命不全。占卜先生杨桂清,才华出众学识渊,能文能武“活神仙”,微服私访去招贤,扮成商人带太监,推门进屋未开言,杨桂清跪地大喊:“万岁万岁万万岁”,为臣不知多有罪,我是何卜莫胡言,“万岁有九五之色,瞒不过在下的眼。硬拉桂清进宫院,请出母亲来陪筵。同叙故国把心谈,知是司马故里人,可以大用不用缓。最后问到灭南宋,先学唐高祖李渊,取道龙门渡黄河,再经韩城攻长安。拥有天下平西南,立封军师给高衔,收拢人心急忙办,网络文人敬孔子,大兴土木建庙院。世祖急于统全国,到处建庙敬神权,韩城建庙十多处,文庙建得最壮观。文化革命大动乱,封、资、修要砸烂,造反派有百余人,欲烧文庙破四旧,文庙大队众社员,手执长矛和扁担,谁敢放火脑袋”搬“,孔子神圣不可犯,至今保存最完善,归功文庙众社员,爱护文物值得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