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文化视角
  共有 949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察哈尔蒙古族祭火习俗的由来及传承

  发表日期:2015年8月11日      作者:樊永贞     【编辑录入:admin

 

察哈尔蒙古族同其他部族的蒙古族一样,自古以来崇信萨满教,以长生天为最高神,主张多神崇拜。1蒙古族的祭火之俗便是源自于萨满教对火的崇拜,因崇拜而祭祀,是蒙古族众多自然崇拜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察哈尔地区蒙古族的祭火习俗,因传承或其他原因,与其他蒙古族聚居区的祭火习俗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差别不大。本文以察哈尔地区的祭火仪式为例,结合田野调查,对民间祭火习俗的由来、演变和传承作如下分析。

一 祭火的由来

祭火也叫祭灶,蒙语称“嘎拉德海浩”,该习俗源自于古代萨满教中的自然崇拜。人类自从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用火来抵御野兽的侵袭,便深知火的威力和火的重要性,崇火、敬火之俗便是在古代人类演化、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据学者考证,萨满教可能产生于人类远古的母系社会,萨满教的遗存迹象表明,早期的萨满都是女性,后来虽然有了男性萨满,但仍然保留着女性萨满的装束。2火种对于氏族家庭成员来说,与母系社会的女人一样,居于家庭的中心位置,重要而特殊。而母亲作为家庭火种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对火的敬祭程序,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合情合理,祭火现象就有一种女性崇拜情节在里面。

在有关祭灶的蒙文文献中,经常见到“敖特罕嘎利罕额和”一词。从这个词上,可以窥见母系社会的痕迹。因为“罕”是表示雌性的词缀,“额和”意为母亲。可见当时的蒙古人是把“火”视为雌性,并以母亲的化身来理解“火”的。3由此推断,祭火是萨满教自然崇拜的一种祭祀形式,与母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二 祭火的目的

祭祀是人类社会进化、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人们对大自然顶礼膜拜的一种表现形式。《礼记·祭统》中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可见古人是把祭祀作为诸多礼俗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来看待。《左传》中甚至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把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自古以来就信奉萨满教的蒙古族而言,祭祀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勒内·格鲁塞在《成吉思汗》一书中记载,成吉思汗每当在进行大的征战时,往往要由萨满举行祭祀,以祈求长生天的保佑。4

祭祀主要有消灾、求福、报谢等目的。祭火是众多祭祀中的一种,其目的也不外乎这几点。火神“翰得罕·噶拉汗”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火可以镇压一切邪恶,是幸福和财富之源。”5人们如果作恶,得罪了火神,火也可以将其财富在瞬间化为无有。蒙古人认为,“火具有涤荡尘垢、污秽,驱逐邪魔,使一切东西洁净的神奇效能。”6正因为如此,当“异帮使臣”来到时,要让他们的人员及礼品从两堆火的中间通过,“用火来除其不洁”。7如果是送葬回来,也要让人们从燃着牛粪的火盆前经过,以驱散可能存在的游魂,使人和环境达到净化。8类似于现代的“安全检查”和“去污消毒”过程。

“蒙古族崇拜火并对火神有所祈求,是因为蒙古族把火神看作是赐予者和保护者。蒙古族的火神祭祀及其祭词的核心主题就是通过祭火招唤财富、福气和祈求子女”,倡导人与与自然和谐共处。蒙古族在婚礼中也要祭祀火神,他们认为,“火是女性和母亲的象征,能够赐给人们以子女,从而延续他们的家庭。”9

三 祭火的类型

祭火的类型若按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年祭(大祭)、月祭、日祭(普祭)三种。年祭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月祭是每月的初一、初二,日祭是每天清晨或饭前。在察哈尔地区,多数人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火,也有二十四日祭的,但较少见。10若按规模来划分,可分为家庭祭火、集体祭火、寺庙祭火、婚礼祭火等。目前察哈尔地区的祭火主要以年祭为主,而且多为家庭祭祀。

(一)家庭祭火

家庭祭火也叫户祭,是察哈尔蒙古族最常见的,也是最为普遍的祭祀活动之一。家庭祭火又可分为贵族祭祀和平民祭祀。11所谓的贵族,是指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尔只斤氏的后裔。由于元朝和北元时期的黄金家族居于统治地位,所以他们的祭祀活动与一般平民的祭祀无论从规模上、程序上、祭品上,还是参加的人员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文所说的家庭祭火,主要指平民的个体祭祀,即年祭。

以个人家庭为单位的祭火活动也分个体家庭独立的祭祀和全浩特居民轮流的祭祀两种。前者是指家庭成员中独自举行祭火活动,参与祭祀的人员仅限于本家庭的成员,没有其他的直系亲属和非亲属成员参加。后者是指在一个浩特中,全浩特的居民先聚集在某一户家中进行祭祀,然后轮流着去其他各家各户中祭祀,往往全浩特的祭火活动要从傍晚一直举行到半夜才能完成。虽然参与的人数多,但也属于家庭祭祀,而不是集体祭祀。

在民国及之前的察哈尔某些地区,众牧户就是依次举行祭火仪式的。一个牧户祭祀完毕后,下一个牧户就邀请在座参与祭火的主人们说:“请你们光临寒舍,品用祭火茶。”然后大家又一同去另一家进行祭祀。不过当时的浩特也就三五户而已,轮流祭祀也不会耗时太长。察哈尔的达里岗爱(也译作达里岗嘎)地区,也是以一个浩特为单位举行祭火仪式,当第一个浩特用毕《祭火书》后,第二个浩特再借用这本《祭火书》,轮流着使用。如果请喇嘛来主持祭火,《祭火书》就由喇嘛带来。12

除了年年都要举行的家庭年祭以外,另一个较为普遍的家庭祭火现象,就是平时的日祭。一是每日早晨饮茶前,家庭主妇要先向灶火中洒少许茶水,并向火神叩首。二是每次用餐之前,先向灶火中投放少许食物的德吉(即物之第一件、酒之第一盅),然后才能食用。三是家庭中宰杀牲畜时,要把牲畜十二指肠、胸骨的末端投入火中,向火神敬献肉食德吉。四是兵丁在出征前,在自家的灶火中点燃柏叶、梵香,并让兵丁亲自点燃神灯,向火神祈祷。13

(二)集体祭火

集体祭火也称为公祭。在元朝和北元时期举行的公祭,是由朝廷或汗廷负责全部事宜的祭祀,其礼仪程序均要由蒙古皇帝或可汗钦定。如成吉思汗八白宫,别勒古台、哈撒尔、拖雷、也失哈屯的灶神祭祀活动,均属于公祭。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可汗和济农都要亲自参加,朝廷或汗廷要派大臣专司祭祀的具体事宜,并安排专职的祭祀属民吟诵祭词,如《金殿灶神祭词》《也失哈屯祭火词》《孛可别里古台灶神祭词》等。14

清代及民国年间,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的亲王府,年年都要举行衙门祭火,并设有呼赫齐、珠拉齐、扎德齐、嘎拉齐等称呼的专职祭火人员。察哈尔各旗衙门祭火时,在一个较为宽大的蒙古包内铺上白毡,西北角放置一张祭案,案上摆放着用黄色绸缎包裹的旗印,旗印上盖一条白色哈达,衙门的王爷和协理、章京、扎兰、笔帖式及衙役等均要到场。祭火仪式上,由专职的呼赫齐或珠拉齐向火神祈祷,以禳除本旗内的天灾人祸、病害匪患,保佑全旗政通人和、百姓安康、五畜兴旺。公祭时一般不让妇女参加。15近年来,在察哈尔正蓝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等地,有时也会举办集体的祭火仪式。如20111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正蓝旗政府在上都镇举行集体祭火仪式。他们用最好的羊胸骨肉、五彩的布条、各种奶食、红枣、白羊毛等81种物品,放到火里向火神献祭,为草原祈福。1620132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察右后旗白音查干镇蒙古族民间集体祭火仪式在马头琴广场举行。旗四大班子蒙古族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5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17

(三)寺庙祭火

清代察哈尔地区寺庙林立,喇嘛成群,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有些寺院也要举办祭火仪式。寺庙中也有厨房,也要生火取暖,灶台和火煁子(图勒嘎)也是寺院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而且喇嘛都是来自于蒙古族家庭,由于从小在家庭中受祭火风俗的习染,所以对灶神(火神)的祭祀也就成为了一项自然形成的活动。而这一活动在西藏地区的寺庙中是没有的。寺庙祭火的程序与家庭祭祀基本一样,只是祭品略有不同,有的寺庙用骆驼或山羊的胸骨做祭品。罗卜桑楚勒图姆在《白峙及其诵经法会制度》一书中写道:“每月举办为两代护神献礼诵经会、敖包祭祀会、制作供物诵经会和祭火诵经会。”说明寺庙祭火是确实存在的。18原察哈尔正黄旗头苏木的呼和乌素庙(位于现察右前旗),也要在腊月二十三念《祭火神经》,并举行祭祀火神的活动。19

(四)婚礼祭火

婚礼时的祭火(),属于一种临时性的祭祀,没有特定的场所和时间要求,只是根据举行婚礼的场地及时辰临时安排也是蒙古族举行婚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仪式。察哈尔蒙古族的婚礼中,也普遍保留这一习俗。当新娘进入新郎家后,首先要进行祭火或祭灶仪式即新郎新娘需要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走过,接受火的洗礼,可以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20然后,当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再一同祭灶,新娘要向灶神叩首,以示他们的新生活从此将会日益美满幸福,白头到老。21新娘祭灶之俗,也包含了继承家族香火、为夫家延续后代的意义。

四 祭火的准备

(一)准备祭火用的柴草  在祭火的前几天或当天早晨,人们要到野外寻找一些枯树枝或山柴,还要割一些牲畜未啃食的龙须草、枳机草、针茅(俗名狼牙针)或芦苇草,放置于干净处,以备祭火时使用。

(二)清理蒙古包内的卫生  在腊月二十三当天的清晨,要提早让畜群出牧。然后清理蒙古包内的卫生,打扫哈那、乌尼杆和陶脑上的尘土及烟尘。如果是房屋,就要清扫屋内的尘土,打扫和清理炉灶,刷洗餐具,更换新窗户纸或擦玻璃。

(三)准备祭品  贵族祭火的祭品多为全羊,而平民的祭品多用羊胸骨。祭火的当天中午,要先把羊胸骨、结肠、胫骨、4根长肋骨煮熟,然后冷却。下午,由男主人或长者装饰羊胸骨。用3根毛线从胸骨尖向胸骨柄处各绕3匝,共9匝,然后用没有破损的护肠油覆盖,做成一个帆船的样子,放在大木盘中。在护肠油的凹陷处,摆放9根针茅,放9柱梵香。装饰完毕后,把木盘放在干净处,供祭火时使用。22

(四)制作“阿木斯”  在煮完胸骨和结肠等羊肉的肉汤中,加入奶酪、红枣、葡萄干、红糖、黄油、小米或大米,做成干饭,这样的干饭就叫“阿斯木”。阿斯木中不加盐和葱,供祭火后食用及赠送亲友。

(五)制作“厄木斯格勒”  厄木斯格勒,也称“扎勒玛”,汉译为“斿”。把蓝、白、红、黄、绿5种颜色的布(有的地方用彩线)剪成3厘米宽、10厘米长的布条,用毛线将其捆住,系在枳机草或芦苇草上,然后挂到火煁子的柱子上或立在火煁子旁边。23

(六)准备祭火神灯  在小碟中放入少许阿斯木,压一个小窝,插入用龙须草做成的捻子,倒入黄油,使其凝固即成了祭火神灯。有的地方用铜制的灯盏,加入黄油、插上灯捻即可。这样的灯一般为5盏。

(七)准备招福桶  招福桶一般为木制,里面放置少许牛奶和炒米,用油脂涂抹桶口,然后放入从胸骨上剔下的肉、结肠、胫骨、4根肋骨等。

(八)准备《祭火书》  在祭火的当天,把《祭火书》从佛龛中取出,放在摆放招福桶的桌子上。察哈尔学者罗卜桑楚勒图姆编撰的《祭火书》,包括了祭火和程序,祭火颂词等方面的内容。察哈尔地区也曾有喇嘛编撰的木刻本祭火书流传。24

五 祭火的程序

腊月二十三日傍晚,把牲畜安顿好、天上的星星出来后,祭火仪式正式开始。这种家庭式的祭火仪式是在毡制的蒙古包(或定居后的平房)内进行的。祭火的时候,家人都要穿扮整齐,穿上蒙古长袍,妇女还要戴上头饰或布帛头巾。

男主人向位于蒙古包正中的火煁子里加好干牛粪,将准备好的枯树枝或山柴等放在火煁子旁边。在火煁子下面的地上铺一层干净的黄沙,安放火煁子平台的四个角铺好羊毛(有的地方不铺羊毛)、方形麻纸或黄表纸,上面摆放好用“阿斯木”和黄油制成的祭火神灯,再把“厄木斯格勒”挂在火煁子上。用五色彩线做成5份穗子,其中4份放到祭火神灯之下,另1份同针茅草一起放到羊胸骨上。

由家庭主妇把佛灯、祭火神灯和火煁子点燃,家中的长者或男主人将山柴或树枝放入火煁子中,并把胸骨尖部朝北敬放到火煁子或灶台里的旺火上,然后众人往火里投放羊肉的首份“德吉”,并倒一点粮白酒、扔几块羊油。在火苗向上串起的时候,长者面向火煁子或灶台,行三拜九叩礼,一家人也跟着叩头。叩头以后,把火煁子或灶台四角神灯的灯芯挖出来扔进火里,把垫纸也扔进火里,这时孩子们可到毡房外燃放烟花爆竹。

进行完上述仪式以后,大家开始围在炕桌周围,由长者念《祭火书》上的经文,其他人手里端上食品或羊肉,其中一人要端上招福桶。当长者念到“呼瑞!呼瑞!”时,大家跟着齐声念:“呼瑞!呼瑞!”。把手上拿着的食品顺时针转3圈,经过一定时间后,长者会问大家:“十方的福份都招来了吗?”大家要齐声答:“招来了!”而后,家中的主妇向长者献茶、献酒,并说“请大家品尝火神的赏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尽情享受火神给予的恩施。祭火后的肉食,一定要给左邻右舍赠送一点。如果是年轻人,祭火仪式结束后,还要带上自家的酒,到长辈家敬酒。25

蒙古风俗鉴腊月二十三日晚上,祭火的用品有全羊、粘饭、红枣、黄油、香、哈达、蒿草、酒。祭火时不用红色的器皿,而用黑色的器皿。由男人动手祭火,一家之主或长辈男人跪在前面, 妇女在后面下跪,向火佛上供磕头。并且要说:“三十天为一个月, 三百六十天为一年, 用每年收成的德吉献给火主佛。为我们的日子之上升,为我们子孙之兴旺,为我们畜牧之繁殖,为了不发生疾病,请为了一切发慈悲。”然后大家磕头,这样供完火主, 全家共吃祭火的粘饭。26

六 祭火的传承及其文化内涵

有文字记载的蒙古族祭火习俗,从元朝到北元、清朝、民国年间,均得到了不断地传承,并一直延续至今。据第一次考察了蒙古萨满教的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族学者道尔吉·班扎罗夫认为,祭火是突厥人传给蒙古民族的。对着火占卜,是突厥人的一个古老习俗。他们根据火的颜色来预示战争、疾病或死亡。27鲁布鲁克在12531255年间出使蒙古的报告中记载,当他们(蒙古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饮料(茶或奶酒)时,会让仆人到屋外向南方洒三次饮料,每洒一次跪拜一下,表示敬火。28火是所有神灵中最重要的灵魂,萨满教徒举行的所有仪式都必须有火,不管祭品是献给哪一个灵魂的, 都要首先拿出一块献给火的灵魂。”29由于对火的崇敬,蒙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对火的禁忌。如他们禁止将刀子刺入火中,或用任何方式以刀子触及火,或用斧子在火旁边劈斫,都被认为是有罪,因为这样做就是要斫“火”的脑袋。30

民国年间,日本学者江上波夫等曾多次在察哈尔地区考察,他在书中称:“他们一般先向天地奉献上几滴奶汁,又把一小块肉投到火炉中,然后才喝奶吃肉。”31这一做法就是将食物的德吉奉献给火神的意思。《蒙古民族通史》也写道:“在民国年间,古老的祭火习俗仍很流行。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火日,要向火神贡奉,祈求火神保佑。因祭火与汉族的祭灶为同一天,故农区的蒙古人多已改祭灶王。”32直至20世纪50年代,察哈尔镶黄旗伊速苏木供奉萨满教护神的民户,在祭火时还总要吟诵“洁白如梨花的十大天,阿尔泰肯特山的十三万神灵。”这里所说的“天”与“神灵”,依然指灶()神。33

20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察哈尔蒙古族民间的家庭祭火活动曾一度中断,官方或集体的公祭活动更是无从谈起。存在于察哈尔婚礼中的祭火习俗,也被所谓的“新风俗、新风尚”所替代,一切礼仪均趋于简约化、教条化,缺少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风民俗的艺术性和多样性。生活缺乏了色彩,传统受到了摒弃,人们都生活在单调、沉闷的文化氛围之中。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各民族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民间风俗和传统,包括祭火在内的民间祭祀活动才得以恢复。据笔者的田野调查,目前察哈尔地区的蒙古族牧民,都已经恢复了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火仪式。由于年轻人的参与,祭火等祭祀礼仪的传承,也将后继有人。

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察哈尔蒙古族的民间祭火活动,因其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目的只是为了招财纳福、祈求子女、避祸除灾、净化环境,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倡导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所以这样的民俗就有其存在和传承的价值,而不应该受到批判和排斥。察哈尔民间祭火还包含了牧人们对大自然的崇奉、敬畏之心;包含了对母亲和女性的尊重、感激、报恩之情。其根植于民间,附着于民俗,且由来已久,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在今天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现代人们用心的记录、保护和传承。

注释:

15铁达,庆巴图著,《蒙古民族宗教文化》,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分别引自第312314页,第21页。

2何秀芝,杜拉尔·梅,《我的先人是萨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311121314151822232433赛音吉日嘎拉著,赵文工译,《蒙古族祭祀》,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分别引自第391页,第392页,第410414页,第394页,第393页,第393394页,第418419页,第406页,第408页,第410页,第391页。

4〔法〕勒内·格鲁塞著,谭发瑜译,《成吉思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63页,第217页。

6孟广耀著,《蒙古民族通史》第一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408页。

7乔吉著,《蒙古族全史(宗教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2页。

82125樊永贞,潘小平编著,《察哈尔风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版,分别引自第45页,第20页,第346-347页。

9陈岗龙,《草尖上的文明》,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122页。

10正镶白旗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察哈尔文化摇篮》,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492500页。

16张云龙,王亚光,《集体祭火”——挽救城市中正在消失的蒙古族传统》,《新华网》,2011127

17张珍,《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蒙古族群众举行集体祭火仪式》,《乌兰察布信息网》,201324

19刘俊,石良先主编,《乌兰察布宗教沿革及寺庙堂观》,2010年版,第43页。

20荣丽贞,《蒙古族的祭灶祭火习俗》,《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第4243页。

26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第60页。

27秦博,《蒙古族祭火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5卷第2期,第1925页。

28〔法〕鲁布鲁克著,余大均,蔡志纯译,《鲁布鲁克东方行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56页。

29土耳其·依南著,姚国民曾宪英译,萨满教今昔》,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79年版,第83页。

30〔意〕普兰·迦儿宾著,余大均译,《普兰·迦儿宾行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25页。

31〔日〕江上波夫等著,赵令志译,《蒙古高原行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32白拉都格齐等著,《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7页。

 

 

作者:乌兰察布市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上一篇:数字108之联想
下一篇:蒙古族服饰文化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4]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