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首先感受到的是季风气候,元上都的气候是殊异的,尤其踏入金莲川,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在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内,觉察到风速、风向、空气中温度的不断变化。
大约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元上都逐渐开始热闹起来,每逢夏秋之际,偶尔会有一些高级领导光顾甚至有时还接待一些外国人。有几年,一到春草复苏的季节,局领导就会组织我们到元上都参加义务劳动,捡垃圾、修路,植树,帮助文物所布置展厅,记得我那时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为文物所书写各种标牌、警示牌、标语,会标等,2000年前电脑还没有兴起,凡是门牌,标牌,会标,广告牌等全是手工书写,那些年,具体为多少单位、企业、个人书写了多少门牌、会标、广告牌匾等我早已不记得了,但是在元上都附近曾今有两个划时代的建筑却时不时地在我的脑际闪现。在文化局工作过,在4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都曾为元上都做过不少工作,也应该记得这两处已经或即将成为遗址的地方,一个是曾经的元上都文物管理站,一个是依托元上都的旅游点忽必烈夏宫。
下面立着的大石碑后面黑魆魆的土地就是曾经的元上都文物管理站的遗址,从建成到推倒总共维持了五六年,耗资在100万以上。成为遗址的原因,前面那个专家组称,需要建一个管理遗址的文物管理站,建了。后面那个专家组称,管理站离遗址太近了,拆了,倒了。因此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字叫“拆那”。
下面这个辉煌的建筑_____忽必烈夏宫,大家很有印象,因为他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成吉思汗,更不想忽必烈先辈们发明的蒙古包,也许是融进了西洋的、欧洲的建筑理念?总之看上去似乎有洋为中用,欧为中用,汉为蒙用或蒙为汉用的这么一个建筑格局。现在的农民企业家是见过世面的,他们去过不少地方,因此敢创新,能创新。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看上去像导弹基地,果如是还真是好,至少能迷糊美利坚合众国一阵子。
这里吃东西很贵,不过没什么,领导们吃东西是不问价钱的,这里的美食和建筑曾经得到过很多高级的和不高级的领导们的美誉或曰赞誉。它现在已经成为遗址,现在没倒,但马上就要倒。我把它拍下来,让你看最后一眼。
你还别说下面这一眼,有看到海市蜃楼的感觉
我们在保护元上都遗址的短暂过程中,已经创造了两处遗址了,好在这段历史还没有离我们远去,我们应该记住。
哦,你要问这个过家家建筑用了多少钱?你数数农民企业家或曰建筑商兜里的钱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