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刘潇潇有关八思巴文发表长篇采访
——有关八思巴文书法、篆刻采访浩毕斯嘎拉图
刘潇潇通过“元上都文化”网了解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八思巴文有关情况。由邮箱和电话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进行了沟通。他说:“通过位于锡林浩特的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记者结识了八思巴文研究民间学者浩毕斯嘎拉图。缘于对蒙文书法、篆刻艺术和蒙古文化的热爱,浩毕斯嘎拉图自学了八思巴文并到处收集八思巴字文物资料。记者在其锡林浩特的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怎样看待八思巴文书法、篆刻艺术?
浩毕斯嘎拉图:因为对八思巴文的不同书体非常感兴趣,我收集了一些元代篆刻资料,比如黄惇编辑的《元代印风》,里面辑录了很多八思巴文印章,刻法非常高超,艺术精湛,对我的书法研究很有帮助。八思巴文的使用当时主要是政治和军事考量,但仅从艺术角度来看,八思巴文也具有极强的美感。由于藏文是横写的,八思巴文本来也设计为横写,但因回鹘文竖写,忽必烈命令八思巴文也要竖写,这样使八思巴文的连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如此,八思巴文每个字的结构依然非常漂亮。八思巴文是从好几个民族的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虽然作为文字不再使用了,但八思巴文不会消亡,将作为艺术永存。
翻开《元代印风》,浩毕斯嘎拉图详细地为记者讲解了八思巴字篆刻艺术的魅力:“借鉴汉文篆刻手法,八思巴字篆刻有美术体和篆体之分,美术体即印刷体,在此基础上将笔画曲折称为篆化。与汉文一样,八思巴文也有三种篆法——大篆、小篆和混合篆。秦汉刻石是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字艺术高潮,元代印章艺术不仅达到了这个境界,而且在形式上发展出很多细节变化。同样,八思巴文书法也借鉴汉文,有美术体、楷书体、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等,如黑河文书就是用行草写成,圣旨金牌则是楷书美术体。”
“然而从研究的角度,汉文篆刻、书法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详细,而八思巴文却鲜有研究”,浩毕斯嘎拉图不无遗憾地说,“比如《三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命人镌刻的,收录的却仅是汉文书法作品,如果能有类似的八思巴文书法作品集就好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收集八思巴字文物资料的情况如何?
浩毕斯嘎拉图:我因为爱好八思巴文,一直在收集全国的资料。从目前我掌握的材料来看,全国有十几个寺庙藏有八思巴文石碑,但大部分文物都在西藏。
我退休后有两个心愿,一是系统整理蒙文书法,二就是继续收集八思巴文资料并逐个走访八思巴文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