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这座美丽的草原帝国之都在一片硝烟弥漫的烽火连天中消失了,留给后人的是一片废墟,还有神秘、猜测。
应该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至少我们的国人是这样的,因此也使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被蒙蔽了这么久。我们的浩特距上都城也就3、4公里的样子,可是26岁之前,我只听老人们常说“兆奈曼苏莫城”指的就是这块有很多土棱子的地方。根本就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横贯东西的大帝国的都城。但是,在此生活了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倒是经过了不少,下面,我就谈谈我眼中上都的春夏秋冬。
春天的上都黄沙弥漫,大雪风嚎。夏天的上都旭日和风,山花烂漫。
秋天的上都疾风劲草,烈日当空。冬天的上都雪硬如铁,寒风刺骨
上都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可是从现实的感官来讲又不完全分明。先说春天,俗话讲春暖花开,可是这一美好的景观在上都是绝无可能的,这在700多年前也同样见不到,有诗为证,《楚石大师北游诗》中的《漠北怀古十六首》写到: “北门寒露野,西域引弓民,有地长含冻,无花可笑春,紫貂裁帽稳,银鼠制袍新,万瓮葡萄熟,闻名已醉人”。还有“夏有九河冻,春无三月花”。那个时候的春天不但看不到春花烂漫,还得穿着貂皮做的帽子,银鼠缝的袍子,以酒驱寒。700多年后的我领略到的上都的春天时而雪花漫天、时而风雪交加、时而黄风大作,沙尘漫天,你如果这时候正赶上站在荒野上与天斗与地斗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风雪沙尘打在脸上的感觉,真是风如刀,沙如刺。上都的春天真的不好玩,真的!还得拿《楚石大师北游诗》佐证一下:“土屋难安寝,风沙夜击门”。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春天是多梦的季节,可是上都的春天,还是不说了吧,我说点美好的——上都的夏天。我第一次亲密接触上都的时候大概在7岁左右吧,那个地方叫北地方子,这块同样神秘的土地应该算作上都的后花园,这里留下了我童年时期很多美好的记忆,第一眼看到的黄土坎子,泥土的芬芳味道似乎就在眼前,诱惑出我心底不少的童年趣事: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中捉迷藏,如入芦苇丛中,杳无痕迹(7、8岁的孩子,一米左右吧),到后沟采摘榆树钱,到山上挖酸姜(不知是不是这么写,就是一种草本植物,刚露芽时挖地下的根,白色,脆甜汁多;等到长高一些,直接却断嫩枝,嚼梗取汁酸甜),雨过天晴后追着云彩的影子采蘑菇,一种叫青腿子的蘑菇大如草帽,运气好的话,一个圈子里十来个,味道侵入心扉,令人神清气爽,漫山的野山椒味夹杂着各色不知名字的花草味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那个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就一条乌和尔沁敖包林场通往蓝旗的路,夏季的阳光下,你走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飞虫伴着你,与你深吟浅唱,翩翩起舞,叙说着草原的故事。如今,这些各色小虫不知为何踪迹全无,各色奇花异草也已销声匿迹,再也听不到百灵鸟欢快动听的歌唱。现在,在这块上都城北一望十里的后花园,最突出的就是两种草,一种是狼针草,一种就是酸姜草。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恢复生态,可能吗??那只是人类自己一厢情愿的事,一种安慰自己的招式而已,而已。你能把各色花草的种子召唤回来?你能将各色飞禽、飞虫、走兽拉拢回来?一个几近人工养殖的金莲川的高贵的金莲花啊,究竟能够演绎多久...。这个被忽必烈大帝选中的凉爽之地,避暑之所曾留下我少年时期很多的足迹。《开平书事十二首之七》曾有一句“避暑礼泉宫,盛夏不挥扇,平时常起风”,恰到好处地描述了上都的夏季气候特点,在南方闷热如罐或烈日炎炎中,我们会经常躺在绿色的自然织就得大地毯上,顺着凉爽的风任思绪踏着白云四处游荡。秋色,在《开平书事十二首之一》也做了诠释“绝域秋风早,殊方使客还”,这一句是说:其他地方的客人,看到这块绝无仅有的地方秋未到风先至,秋风来得早啊,该回家了。写到这,突然想起一句古人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上都的秋我认为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你以为呢?
至于上都的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里面我是有故事的,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