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首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二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乌珠穆沁搏克,主要分布于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及周边地区。
乌珠穆沁草原搏克以搏克手的获奖声誉而扬名四海。康熙5年(1666),在清政府主持的盛会中,乌珠穆沁的安照在1024名摔跤手参赛的大比拼中独占鳌头;19世纪初,巴特尔朝克图参加清廷京师盛会,又以头名搏克载誉而归;都仁扎那更是乌珠穆沁草原上的传奇人物;20世纪有僧格、苏德那木旺楚格、元登、老来、额尔登巴雅尔、阿拉木斯、根登、班斯尔、关其格扎布、布和;2 1世纪涌现出米·苏乙拉、乌云巴图、苏德纳木、艾巴特尔、哈达、巴图苏和等都是乌珠穆沁草原上的搏克健将。
乌珠穆沁搏克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搏克手在在悠扬高亢的“乌日亚”长调歌曲中跳着粗犷的鹰步列队上场,比赛完毕又跳着鹰步向观众致意退场。参赛选手上身穿“卓都格”(半袖坎肩),裸臂盖背,腰间扎有红、黄、蓝色绸缎做的“希力布格”,即彩裙,下身用20—40尺白布料折叠缝制而成的“班色勒”裤。外套要根据摔跤手的资历,体型的大小采用不同色彩的面料,饰以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和马靴。优胜者脖颈上套色彩鲜艳的“章嘎”(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的标志,彩条越多表明选手获得冠军的次数越多。搏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的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参赛人数以偶数来进行,比赛不分年龄、不分级别、不限时间、以膝盖以上各部位着地为负。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在乌珠穆沁草原,搏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搏克比赛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自建国以来,乌珠穆沁选手在历次、历届国家级、省级举办的各类运动会、杯赛、大奖赛中获得的金、银、铜牌数以千枚,是名副其实的蒙古搏克圣地、摔跤健将摇篮。2004年,2048人参加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搏克大赛”在西乌珠穆沁旗成功举办,使搏克走出世界。
搏克比赛,已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自治区全区运动会项目。蒙古族搏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林郭勒搏克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乌珠穆沁搏克已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者按:这是肖建华写作的锡林郭勒非物资文化遗产系列作品之二,今后元上都文化网还会陆续发表。
作者肖建华近照
肖建华 女,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 1981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师范学校,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从事群文理论调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副研究馆员。现为内蒙古群众文化学会理事,锡林郭勒盟群众文化学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盟作家协会会员。
多年来,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足迹遍及锡林郭勒盟的企业、机关、学校、幼儿园、晨练点、健身俱乐部、以及各旗县(市)文化馆。完成了大量的群文理论调研工作。多次参加、组织和策划各类大型活动,在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次被锡林郭勒盟盟委、宣传部、文体局抽调参加大型活动或从事文秘、档案等协助工作。组织策划全盟首届工艺品大赛,参加内蒙古自治区50周年锡林郭勒盟展区展板制作工作,参加锡林郭勒盟30年改革开放展览的制作和筹备工作,策划筹备四次全盟文化馆馆长会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并起草会议材料;策划筹备两届全盟钢琴、电子琴大赛及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各类大型活动的有关事宜等,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单位优秀、先进工作者和妇女先进工作者。
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简讯多次被国家级刊物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内蒙古群众艺术馆《群文论坛》、锡林郭勒日报、锡林郭勒晚报、锡林郭勒新闻网、局机关《文化动态》发表和采用;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区级大奖,被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中国国际专家荣誉称号。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征文活动中先进事迹被载入大型纪念文献《祖国颂》,并颁发“共和国建设者”荣誉勋章一枚。多年来,为推介和宣传锡林郭勒盟群众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一、近年发表的文艺理论作品:
1、调研报告《走进文化馆》发表在2003年《锡林郭
勒盟群众文化通讯》第二期上;
2、增补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95…96年馆志被编入《内蒙古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之志》内蒙古分卷上;
3、论文《浅谈蒙古族民间图案的文化内涵》编入《内蒙古群众文化论文集》第二集上;
4、报道《蓬勃发展中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刊登在内蒙古《群星报》和《锡林郭勒日报》(2008.5.24)周末专刊上;
5、记实文学《博克情》发表在内蒙古《群星报》(2005.3.25)第二版上;
6、记实文学《生命之歌---记“夕阳红”艺术团》发表内蒙古新闻网(2007.11.19),内蒙古《群星报》(2007.11.25)第二版和《锡林郭勒晚报》(2007.10.31)上;
7、论文《民俗活动的当代价值与群众文化》入选由中国群众文化协会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群文理论与研究》(2008.12第一版)一书;
8、论文《建设与发展》收录在中共中央党校编辑的《求是先锋---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丛书中(2008.10);收入由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和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国际杰出专家论著精粹》(第二卷)中;收入由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毛泽东诞辰115周年》主办《祖国颂》专题部编辑出版的大型纪念文献《祖国颂》(理论篇)一书;
9、论文《抓普查突特色—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入选《中国群众文化论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1)第三辑;
10、论文《浅谈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5月15日)文化专刊,2010年3-4月在《元上都研究》及人民日报主办的作品定制网上全文转载。
11、专题《我盟首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乌珠穆沁长调》发表《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8月7日)文化专刊。
12、调研报告《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 发表《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11月12日)文化专刊,2010年3-4月在《元上都研究》及人民日报主办的作品定制网上全文转载。
13、设计、编辑、制作以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内容的2010年台历,发行500册。
二、获奖作品:
国家级:
1、论文《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在中国群众
文化学会、中国文化报主办2007年中国群众文
化年度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2、(2008.12)论文《民俗活动的当代价值与群众文化》被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举办的中国群文理论与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2009.)论文《建设与发展》在“中国当代学术前沿经典文丛”评选中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编号: NO.FC—18--1643
4、(2009.)论文《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社区—浅谈锡林浩特市宝力根办事处社区文化开展的特点》在“中国当代学术前沿经典文丛”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获奖成果编号:NO.FC-98-86)
5、书法作品《神州飞天》入选中华颂·国庆六十周
年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2009.4.26)
6、论文《群众文化品牌的魅力》在全国群众文化2009年度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2009.12.19)
7、论文《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思考》获《文化大视野》优秀论文奖(最高奖)并入编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第十二卷)(2010年9月)
自治区级:
1、论文《浅析群众文化怎样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获96全区首届群众文化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奖。
2、论文《努力探索锡盟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之路》获第四届全区群文论文评奖中荣获中级组三等奖。(2002.12)
3、论文《浅谈蒙古族民间图案的文化内涵》在第五
届全区群文论文评奖中荣获二等奖。(2004.12)
4、论文《民俗活动的当代价值与群众文化》在第六届全区群文论文评奖中荣获二等奖。(2006.12)
5、论文《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在重庆市关于召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大会获一等奖。(2008.9.5)
6、论文《文化馆文化站的建设与发展》在第七届全
区群众文化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