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作者在北京中国地方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有关专家合影留念
立春日有感
故国栖迟去路难,园林此日又冬残。
天涯往事书难寄,客里新愁泪未干。
腊雪渐随芳草变,东风犹笑布袍单。
堤边杨柳开青眼,肯傍梅花共岁寒。
晚宿杨岂舟中怀鲁客
萤度星依草,鸥来霜满汀。
故人不可见,天际乱青山。
夜雨
官舍人稀夜雨初,疏灯相对竟何如?
乾坤迢递干戈满,烟火萧条里社虚。
报国每惭孙武策,匡时空草贾生书。
手持汉节归何日,北望神京万里余。
王翰(1332——1378),字用文,乃元朝河西唐兀氏蒙古人,又名那木罕。据说,先陷于西夏,成为唐兀人,后又同化于蒙古,连王翰的父亲也叫“也先不花”这样的蒙古名字。所谓“唐兀”,即“唐兀特”,在蒙古语里指得就是现在的土族,而土族一直自称“蒙古尔”或“蒙古尔孔”(蒙古人),又自称“察罕蒙古”,他们是元太祖成吉思帝第五养子察罕的后代。清朝一代,内蒙古佛教领袖章嘉活佛转世六代,他们都是青海互助蒙古尔孔,而且都会使用蒙古语文,并且常驻内蒙古多伦庙。1736年章嘉三世活佛还奉清帝之命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译为蒙古文,并编撰蒙古文《智慧之源》。至今在内蒙古正蓝旗还有许多唐兀蒙古人。蒙语称藏族,不叫唐兀,或土民,而叫土伯特。
王翰家族对元朝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与伯颜子中相同的是,王翰因文才被元朝方面福建大将陈友定赏识,长期在其幕府中做事,并获授潮州路(今广东潮州)总管。朱元璋灭陈友定后,王翰曾效仿南宋末期的一些遗臣那样,远遁交趾和占城等地逃亡。在四处躲避的惊惶与岑寂生活中,便写了《夜雨》一诗。人们读此诗,恍然之间,似读杜甫忧国忧民之作,悲沉不能自抑,尤其“手持汉节归何日,北望神京万里余”之名句,读后使人振惊,拍案叫绝!神京,指元上都。元上都在诗人的心目中是北方蒙古大草原的象征,可王翰虽是蒙古人,但此时他已经高度汉化,又崇尚汉文化,于是也离不开这片热土,在动乱年代离家乡“万里余”、逃亡于南极的他,最后只能以身殉国了,又是一个清朝总督裕谦的悲剧!
王翰诗文存世不是很多,但内容凄婉,又是感怀故国之篇,即使是春暖花开季节,诗人眼中,仍旧是萧悲世界,境由心生,情自心来,如诗作《立春日有感》。作者以傲洁梅花自比,在抒发痛苦的同时更坚定了自己报国尽忠之信念。《晚宿杨岂舟中怀鲁客》一诗,空灵萧散,艺术成就极高,宛似直蹈唐人意境。
由于王翰常年追随陈友定,是朱明王朝“黑名单”上的人物,1378年王翰行踪暴露,当地官府来人,要征他入朝。自知再难逃离明朝网络,王翰把年方几岁的儿子托付给朋友后,饮酒赋诗,慷慨流涕,大叫“烈女岂可再嫁!”最后,他北向拜舞(表示尽忠大元王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