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1177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论地域文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发表日期:2009年1月25日      作者:刘开美     【编辑录入:admin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地域文化

研究的发展趋势,思考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对策。文章指出,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

发展,既是中国发展开放性与文化产业地域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地域文化自身的价值决

定的,正因为地域文化是该地域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原生态,是该区域经济

的驱动力等一系列的文化价值,才使得其研究能够应中国发展开放性之运而生。文章分

析了当前地域文化研究发展趋势所表现的“三性”特征,即学术交流的活跃性,文化研

究的依赖性和合作攻关的迫切性。文章就今后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把握”

的对策,即把握关节点,注入地域文化研究的内动力;把握转化点,开发地域文化研究

的服务链;把握兴奋点,提高地域文化研究的知名度;把握空白点,开垦地域文化研究

的处女地。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地域文化研究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已经走过20多个春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收获,对中国以往的发展产生过不小影响,对中国今后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正因为如此,北京联合大学主办这次地方文化与地方学学术研讨会,邀集全国相关地方学研究的同仁,共聚一堂,回顾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展望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思考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对策,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们地域文化研究同仁对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为此,笔者写作本文,也想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与各位地方学研究的同仁共勉。

从文化的层面上讲,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全国不同地域里多层次的展示和发展。正是中国发展的这种开放性,所带来的文化产业的地域化,促使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应运而生。笔者在两年前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全国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论及。笔者认为,地方学作为当今中国热门的文化研究学科,是文化产业地域化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全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当时比较有名的城市文化活动有诸如四川自贡的灯会、山东维坊的风筝、湖北宜昌的三峡艺术节……。但是这股文化热,并非是独立的文化现象,而是作为“经济唱戏”的“文化搭台”而出现的。正因为如此,其间的文化热,作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氛围,还处于表层状态,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推动并不大。这股文化热持续一阵后便逐渐趋于平缓,代之而起的则是文化产业更为广泛、更为持续的崛起,其中经久不息的则是旅游文化的发展。笔者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域文化开始由表层展示向深层挖掘转变。于是,地域文化研究便应运而生。此时已是20世纪90 年代。发展的标志表现为文化研究团体不断诞生;文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尤其是旅游文化产品不断增多。尽管此时的地域文化研究尚处于资料挖掘整理阶段,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也处于初始阶段。但是,由于经济腾飞的发展需要迫切要求地域文化研究和开发与之适应,所以便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全国地方学研究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推动地域文化研究进入学科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文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过程,表明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发展开放性与文化产业地域化的产物。但是,这种认识仅从外部环境的层面上,反映了地域文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应该看到,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既是中国发展开放性与文化产业地域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由地域文化自身的价值决定的。作为中国特定地域的人类形成发展历史中所创造的成果,地域文化是该地域人民的精神财富。挖掘地域文化,繁荣地域文化,守住的是地域人民的精神家园,彰显的是地域人民的凝聚力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元素,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原生态。挖掘地域文化,繁荣地域文化,维系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大观园会因此百花怒放,生机盎然;中华文化也必将得以深入发展,繁荣昌盛。作为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密切结合、互动共荣的发展趋势,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的驱动力。挖掘地域文化,繁荣地域文化,区域经济才能获得坚实的文化支撑。正因为如此,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应该是其自身价值喜逢中国发展开放性的甘露,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地域化的要求,得以充分凸显的结果,为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前,地域文化研究发展势头很好。就发展趋势而言,全国地域文化研究呈现出“三性”的特征,这就是学术交流的活跃性,文化研究的依赖性以及合作攻关的迫切性。首先,就学术交流的活跃性而言。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高涨,全国范围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到目前为止,笔者所了解到的全国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就有三处:一是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主导。尽管目前尚未形成地域文化研究的全国性组织,但却为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二是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为主导的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其组织称谓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三是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为主导的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尽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是以研究炎黄文化为主题的,但是在它的主导下,同样也为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仅管这些地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彼此之间是独立的,但其中的成员却不少是交叉于这些网络平台之间的。这些网络平台,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有自己的研究信息载体,包括学术研究论文集、学术交流期刊、网站等。笔者相信,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全国统一的地域文化研究组织势必会诞生,从而为地域文化研究的持续、健康、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这应该是地域文化研究同仁为之振奋的发展趋势。其次,就文化研究的依赖性而言。如前所述,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其自身价值喜逢中国发展开放性的甘露,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地域化的要求,得以充分凸显的结果。这就表明,地域文化研究并非是一项纯学术性的研究,而是极富应用性、极赖应用性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是地域文化研究的主题。这不仅是因为地域文化研究本身就是应“服务”之运而生的缘故,而且更重要的是,“服务”是地域文化研究有所作为的平台,“服务”是地域文化研究不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服务”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生命。这不仅已经为发展的地域文化研究经验所证实,而且成为地域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就合作攻关的迫切性而言。本来学术研究就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合作攻关。但对地域文化研究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地域文化研究涉及诸多学科,挖掘整理工作相当艰巨,加之成果开发利用更需多方协作。因此,要取得地域文化研究更为显著的进展,就要在学科综合研究、资料挖掘整理和成果开发利用诸多方面形成合作攻关的机制。当然,在地域文化研究兴起和发展之初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作攻关机制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地域文化研究深入发展,进入地方学建设新的阶段,建立学界各路诸方通力协作的机制,便成为地域文化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全国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学术界协力攻关之日,便是地方学构建之时”的观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今后全国地域文化研究发展,将会出现联系交流更加密切、研发结合更加紧密、合作攻关更加活跃的新局面。无疑这对于全国地域文化研究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又是面临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当前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应该注重“四个把握”:

第一,把握关节点,注入地域文化研究的内动力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活力所在。如前所述,依赖性和服务性,是地域文化研究自身发展的特征,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要使地域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显学,继续保持其文化热的势头,就要善于把握地域文化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地域文化研究发展的关节点。福建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福建很早就开始着手研究本土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风俗现象的初步考察到90年代地域表象的深层开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艰难过程。其间,产生了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仅就妈祖文化研究而言,从1929年顾颉刚、容肇祖发表的文章算起,到1991年为止的60多年间约在250篇以上,且集中于80年代后期。因为到80年代末期福建本土文化研究开始迅猛发展。以至1990年至2003年的10多年间福建民间信仰的有关论文至少有2000篇。福建文化研究者林  拓在其论著《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中,在分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时,这样写道:80年代末期,人们对福建文化深切的关注与积极的探讨,“是由于福建自身的发展及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深入到福建文化这个无法回避的深层问题。”作者认识到,80年代末期福建本土文化研究迅猛发展,“已远远超出学术的范畴,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民间力量及学术参与等共同促成的一种社会现象。”作者认为,“相对那种先作区域文化空泛之论再作具体研究的模式来说,福建本土文化研究的进展确实克服了不少区域文化探讨中将有关现象随意填塞、空头理论建构的弊端。所谓闽文化的宏论也曾出现,但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显然作者对这种推动福建文化迅猛发展的研究模式是表示认同的。笔者认为,林  拓的分析对地域文化研究而言,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击中要害。它说明,地域文化研究要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发展的关节点就在于解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只有把握这一关节点,地域文化研究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学界自身也才有用武之地。

当然,把握地域文化研究的关节点,要因不同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异。道理很简单,不同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文化研究的关节点,其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要把握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域文化研究的关节点,笔者认为,一是要确定地域文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方向;二是要明确围绕研究方向所应把握的研究重点。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所要解决的是服务对象问题,后者所要解决的则是服务内容问题。以长江三峡文化研究为例。三峡文化的研究方向,就在于推动宜昌旅游的发展。笔者在《宜昌市“三峡文化与旅游”研究报告》中,从三峡文化与宜昌旅游的特质入手,阐述了三峡文化与宜昌旅游的依存关系,强调宜昌旅游依三峡文化研发而韵,托三峡文化研发而彩;三峡文化研发依宜昌旅游而兴,托宜昌旅游而盛。报告通过分析现代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探讨了三峡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机制,强调三峡文化应宜昌旅游而研,为宜昌旅游而创;宜昌旅游展三峡文化而创,惟三峡文化而尊。这表明,宜昌研究三峡文化,就是要通过挖掘整合三峡地域的文化资源,发展宜昌的旅游文化,打造宜昌的旅游产品,构建宜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宜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到目前为止,宜昌旅游仍然是以山水风光为载体,以水电工程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民俗风情为情趣的发展总格局。正是这一总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的重点。按照这一研究方向,实施研究重点,就把握了三峡文化研究的关节点,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支持、学术界参与的模式,在推动宜昌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使三峡文化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并保持研究热潮经久不衰的势头。由此可见,只要立足本地实际,认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能明确地域文化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从而把握地域文化研究的关节点,推动地域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第二,把握转化点,开发地域文化研究的服务链。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引力所在。地域文化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一般学术研究出了成果,该项研究任务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地域文化研究则不然,出成果并非是研究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要将成果转化为产品。这是与把握地域文化研究关节点相联系的。把握关节点解决的是地域文化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问题;而把握转化点则是要解决地域文化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问题。把握关节点,加强针对性,仅为服务提供了可能性;而把握转化点,增强适用性,则为服务提供了现实性。因此,地域文化研究要注重成果的开发利用。这样,研究才有吸引力。

应该看到,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虽然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但是它并非是简单地照搬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将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再创造。宜昌旅游文化研究中,黄牛岩观坝平台的构建就说明了这一点。黄牛岩是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险峻地段,位于葛洲坝工程的上游,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这里历史文化丰厚,所建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为了开发旅游,宜昌三峡黄牛岩风景区发展集团,依靠当地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以及文化专家、学者,在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上半年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两次举办“三峡黄牛岩风景游览区旅游文化研讨会”。数十人次出席会议,围绕开发黄牛岩文化资源,构建三峡大坝观景平台,建设三峡一流旅游景区的主题,交流研究成果,探讨开发对策。笔者也应邀两次参加研讨。根据以往研究的成果,实地考察了解的情况,以及收集得到的资料,笔者先后写下了《略谈“两坝一峡”风景区的文化定位与品牌构建》和《关于黄牛岩风景区治水文化展示工程的思考》的文章,就文化底蕴、品牌构建与开发思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在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在位于三峡大坝中轴线下游4公里处的长江南岸九龙湾山,修建了黄牛岩观坝平台禹王阁,配套形成了三峡观坝旅游区,在中外游客中产生强烈反响,被国家定为4A级旅游景区,成为新三峡十景之一。黄牛岩观坝平台的构建,充分说明,把握转化点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延伸。它既是地域文化宝藏到旅游文化资源的创新环节,又是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到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的创新环节。把握这一创新环节,开发地域文化研究的服务链,地域文化研究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阔。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在地域文化研究中,要把握转化点,开发服务链,关键在于研究人员与实际部门的密切结合。就研究人员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斋里的研究考证,还须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便于收集书斋研究所需的佐证,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同时,也才利于寻求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的实现形式,明确研究成果开发利用的思路,从而以自己优质的服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吸引力。

第三,把握兴奋点,提高地域文化研究的知名度。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魅力所在。如果说地域文化研究的生命在于服务,那么,地域文化研究的魅力则在于品位。因此,打造地域文化研究的品牌,提升地域文化研究的品位,提高地域文化研究的知名度,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研究的兴奋点。

把握兴奋点,提高知名度,根本在于凸显地域文化研究的特色,开发个性鲜明、韵味独特、风格别致的文化精品,使地域文化以其千姿百态,盛开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登上世界民族的文化殿堂。具体来说,把握兴奋点,提高知名度,就要综观地域文化现象,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品牌构建思路,形成文化内涵挖掘深刻、展示载体构思新颖、产品开发制作精湛、环境氛围营造协调的精品名牌。这样,地域文化研究的高品位,就会带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如前所述,长江葛洲坝与三峡大坝两坝一峡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又有当代文明的风采;既有山水相依的自然风光,又有天人合壁的人文景观。把握兴奋点,打造“两坝一峡”风景区的文化品牌,笔者遵循的正是综观文化现象、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构建思路的原则。在《略谈“两坝一峡”风景区的文化定位与品牌构建》中,笔者认为,“两坝一峡”的文化资源,集中体现在西陵峡的自然风光和三峡工程的人文景观上。“西陵山水天下佳”,这是宋代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今宜昌市)令时对西陵峡风光的评估;而“高峡平湖世界殊”,则是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长江三峡工程效应的预测。毫无疑问,“西陵山水天下佳”与“高峡平湖世界殊”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两坝一峡”的文化资源。因此,该区旅游品牌构建的思路,应该是领略西陵形胜,展示三峡工程。笔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可在这里构建三大品牌:一是“黄牛瞰坝”。在三峡大坝周围最佳处,兴建观坝平台,从不同角度领略三峡大坝的风采。这一品牌取名为“黄牛瞰坝”,把传说中的神牛助禹治水与当今的建坝治水结合起来,丰富了旅游品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该景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二是“高峡平湖”。在三峡大坝左岸最佳处,兴建观坝览湖平台,使船舶过闸、大坝泄洪、平湖壮观尽收眼底。同时,在平湖规划兴建水上游乐设施,使游人陶醉于浩瀚的人造湖海之中。这同样是展示世界一流水电工程、领略高峡平湖风光的最佳品牌。这一品牌取名为“高峡平湖”,既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改天换地的雄才伟略,又展示了当今建设者移山造海的豪迈气慨,同样是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三是 “西陵形胜”。本来“西陵形胜”就是“古夷陵(今宜昌市)八景”中名列榜首的精品名牌。它主要反映的是站在西陵山领略峡口风光的意境。由于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此地风景失去了原汁原味。 现在使用这一品牌,是想以此来反映“两坝一峡”之间“一线穿珠”的意境。这就是用西陵山水的自然风光之线穿极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之珠,形成登坛子岭、瞻黄陵庙、赏西陵景、缅石牌情、品刻石韵、咏三游诗、观中华鲟这一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协调融合的意境。这一品牌取名为“西陵形胜”,就是要重塑“西陵山水天下佳”的风采,增加了品牌的文化底蕴。笔者的研究和思考,得到相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对“两坝一峡”风景区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廓清品牌构建思路,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中,反映古老北京民俗风情的胡同文化,在体现人文奥运理念,展示古老北京神韵,凸显中华文化风采方面,当数一道亮点,在中外游客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同样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所带来的影响力。为此,笔者认为,如果北京学的研究者们,进一步与相关方面协作,把握北京民俗文化的兴奋点,把古老的胡同文化,与独特的民间庙会文化、饮食文化联系起来研究,并结合旧城改造,保护历史文化,发展都市旅游,推出民俗文化品牌,形成集赏胡同民居、观庙会技艺、品风味小吃于一体的“京古俗游”(即古老北京民俗文化游览)文化精品,相信定会在北京都市旅游圈中呈现出一道亮丽不衰的风景线。

第四,把握空白点,开垦地域文化研究的处女地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潜力所在。如果说把握兴奋点,解决的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服务水平问题,那么,把握空白点,解决的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服务能力问题。地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历史文化研究,最基础而又最困难的,是资料的挖掘整理工程。由于资料的缺乏,使得不少地域文化研究至今仍有断层空白的现象。这不仅限制地域文化研究系统性的发展,而且影响地域文化研究服务功能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把握空白点,开垦处女地,突破资料瓶颈的过程。全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仍以宜昌地域文化研究为例。历史上,宜昌地处国家边陲,山险水恶,交通闭塞,“蛮夷”聚居,开化甚缺,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心,倒是历朝历代贬罚官吏的去所。明代修志以前,这里发生的人和事,除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依稀可见之外,很难有完整系统的文字可考。要再现那漫长的历史脉络,除在历史文献的大海中捞针之外,就要靠收集民间传说,考察古代遗存,翻阅贬官诗文,挖掘地下“天书”。无疑,这对于三峡文化研究来说是相当艰难的。面对这样的困境,要取得地域文化研究的进展,显然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是难成大器的,必须依靠学界专家、学者的合作攻关。2005年由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撰出版的《宜昌文化丛书》,就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动员200多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合作完成的。最近,宜昌开垦三峡文化研究处女地又取得新进展,在市夷陵区的晓峰发现古代民间文艺瑰宝。相传晓峰黄花乡杨家河村崔家山明清时期,曾有一支“闻名三峡、响誉夷陵”的民间“古典戏剧大戏班”。为挖掘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三峡日报》记者自20086月以来,自带干粮,冒炎热,抗酷暑,翻山越岭,历经3个月的艰苦采访,逐户调查,终于找到“崔家山古典戏剧大戏班”唯一健在的传承人刘永雄高龄老人和他的搭档,挖掘出《郑德云上川》、《姬财神》、《杜莲下湖广》、《张本忠卖菜》、《刘瞎子讨亲》、《雷公嫁亲》、《五女新唐传》、《宰生员逃难》、《薛仁贵出世》、《滴血成珠》、《地母宝传》、《黑暗传》、《二十四孝》等20余部唐宋以来的古典戏剧,近百万字。这些戏剧故事情节完整,剧中冲突扣人心弦,诗词抒情优美,曲文典雅清丽,在民间演唱中自成体系,大多是我国鲜闻未知的古典戏剧失佚的不朽之作,有关专家称之为“中国古代民间文艺瑰宝,具有重要的抢救挖掘价值。”从以上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的实践可以看出,只要迎难而上,孜孜以求,就能不断挖掘地域文化研究的潜力,填补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

当前,把握空白点,开垦处女地,推动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要进一步转变研究思路。其一,就研究主体而言,要把学界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政、企、研一体化的方式,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以关注、支持、参与地域文化研究。其二,就研究方式而言,要把封闭研究与开放研究结合起来,采取课题招标等形式,借助地域内外研究机构的智力,破解地域文化研究的难题。其三,就研究力量而言,要把分散研究与合作攻关结合起来,发挥群体研究的优势,攻克地域文化研究的重大工程。总之,要在学界与社会之间、学界研究机构之间以及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形成密切协同、合作攻关的机制。这样,把握空白点,开垦处女地,就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推动地域文化研究更为系统地发展,促进地域文化研究服务功能更为有效地发挥。

综上所述,当前,全国地域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学术交流的活跃性、文化研究的依赖性、合作攻关的迫切性,要把握关节点,注入地域文化研究的内动力,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解决服务功能问题,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活力所在。要把握转化点,开发地域文化研究的服务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用性,解决服务效能问题,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引力所在。要把握兴奋点,提高地域文化研究的知名度,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品位性,解决服务水平问题,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魅力所在。要把握空白点,开垦地域文化研究的处女地,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服务能力问题,这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潜力所在。这就是笔者在地域文化研究发展趋势与对策上的基本观点。

 

参考文献:

1)刘开美《论地方学的构建》,《北京学研究报告(2007)》,20075月北京同心出版社出版。

2)林  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20041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3)刘开美《展示三峡文化  繁荣宜昌旅游——宜昌市“三峡文化与旅游”研究报告》,20075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2006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百题调研优秀成果选编》。

4)《宜昌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2002年第2期,宜昌市社科联、湖北省社科院宜昌分院编。

5)屈  鹏主编《走进宜昌  游览新三峡(导游词)》,200612月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6)《论城市群众文化》,文化部社会文化司等编,199810月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7)《宜昌文化丛书》,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2005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8)《三峡日报》,2008829日《三峡周末》第2版。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

       副主席、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宜昌分院原副院

         长、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上一篇:“人民在线”网“中国地方文化”介绍徐进昌致力于元上都文化研究
下一篇:地方文化与国际交流——充分展现鄂尔多斯文化魅力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5]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人:游客

IP:121.56.212.238

发表人邮件:xjc1948@126.com 发表时间:2009-03-14 16:59:32
    地方学研究的大作,值得一读!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