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杂志(创刊号)首发
泉州学研究所
2007年12月29日,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主管、泉州学研究所主办的《闽南》(CN35-0088/Q)杂志,经过精心酝酿和筹备,在泉州晚报大厦举行创刊号首发式。参加首发式的有,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焜民,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领导、专家、学者,《闽南》杂志编委会委员,以及驻泉和市直新闻单位的朋友60多人。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和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焜民为创刊号揭幕,宋长青讲话。首发式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碧良主持。
《闽南》杂志,是一本全面反映闽南文化及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旨在弘扬闽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构建海峡两岸交流平台,增进闽南籍侨胞联系,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是泉州市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人民广播电台“刺桐之声”频率、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泉州网之后,对外对台宣传交流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闽南》杂志设有闽南文化生态、学术、泉州学、海峡、人物、文史、视野、乡土、艺苑、文摘、动态、编读桥等栏目。创刊号收录福州、厦门、漳州、台湾等地,及本地学者的各类稿件20多篇,内容涉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泉州学”研究、乡土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内容较丰富,学术价值较高,可读性较强,体现了闽南文化综合性刊物特色。
《闽南》杂志是近年来泉州市申请获批的唯一公开发行刊号,几经努力,来之不易。在创办过程中得到福建省委宣传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市长朱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任杂志顾问,还为创刊号发来贺词;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任编委会主任,多次为杂志作指示,指导办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为本刊题写刊名。
宋长青指出,闽南文化经过历代闽南人的传承、发展、创新,融合并体现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神韵和精髓,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密集区。长期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推进闽南文化研究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了各种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9日,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在闽南地区设立首个国家级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闽南》杂志应运而生,很有必要,正逢其时。
《闽南》杂志的创刊,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提升闽南文化的软实力,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与台湾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对于进一步研究侨情,发挥侨力,服务海外闽南籍侨胞,弘扬侨胞爱国爱乡优良传统,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杂志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秉承正确办刊思路,围绕工作大局,紧跟时代步伐,服务海内外乡亲,成为全面反映闽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成为沟通海内外乡亲情谊的纽带;希望杂志充分反映闽南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新成果,反映闽南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新风尚,成为闽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阵地;希望杂志充分发挥刊物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推进闽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会上,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鹏研究员、市委讲师团团长朱林果副教授、泉州晚报副总编郭培明对《闽南》创刊号进行了点评。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焜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陈文堃,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祥耀,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会长李少园,以及华侨大学教授王建设等也进行了发言,都对《闽南》杂志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对今后办好《闽南》杂志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委大院10号楼泉州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94058 22394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