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元上都遗址--历史文化的瑰宝元上都历史阿都钦沉默七百多年的元上都遗址景观如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不仅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旅游者踏足这里,而且民间组织也在网罗人才探寻其历史渊源。 位于内蒙古正蓝旗金莲川的元上都,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坦白先后有六位皇帝从这里登基就位。元上都当时曾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一样闻名于世,在欧亚享有广泛的影响。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上都城侨居达17年之久,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 忽必烈是成吉思汁之孙,也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中最有成就的继承人。1256年,忽必烈即汗位之前,他令富有政治才干的刘秉忠选址于金莲川营造宫城,定为开平府,工程由贾居贞负责,三年竣工。蒙哥汗死后,忽必烈继汗位,将开平府作为皇城,称之为上都,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又在当时的燕京(今北京)建立皇城,称之为中都,后又改为大都,上都逐渐退居为联都。元朝实行两都制,因此上都仍然是皇室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每逢4至9月,皇帝都会带着臣僚们来此理朝、避暑、狩猎、宴请。元末明初的1359年,上都城在战乱中焚毁,从此成业 片废墟。元上都遗址1988年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景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清单行列。 据锡林郭勒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介绍,元朝期间上都城当时拥有数十万人口,全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组织,城垣周长8公里多,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宫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同时城区延伸数十公里,除了筑有行宫和营帐,还有一处方圆25公里的御花园,以及其它寺庙建筑群。他说,元上都遗址景观无论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艺术角度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元上都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负责同志日前介绍,元上都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材料编写、拍报、录制工作已于国庆节前完成,申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位于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经考古测绘和局部发掘证实,遗址至今保存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极为丰富。据语文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的,建城时汇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城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十七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故宫那么大。十三四世纪之间100年,这里一直是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贵裔宴乐休憩之所。《马克·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 元上都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7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外用砖包砌,四角建角楼,东、西、南三面正中设城门,有丁字形大街与三门相连。在宫城中央偏北,有一小山似的方形建筑台基,为大安阁址。在宫城内北部,有一"阙式"建筑遗址,其台基与城墙等高,台基上各色琉璃瓦残片遍地,柱础历历,为穆清阁址。在宫城内,目前已发现的宫殿有30余处。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南角,街道布局整齐对称,多官署建筑。外城每边长2200米,城内北部土岗为帝王游乐的苑囿区,西部有官署和作坊区。城外是集市贸易场所,地表有密集的小型建筑遗址。目前,遗址内的各主要殿宇、楼台、亭阁的台基以及街道布局、城内水利工程、祭祀区的情况都已探明。(新华网 芮芬 阿斯钢)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