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迪彦林场一带的唐代古迹——扎达盖坝石堤
2022年是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一年。考察探访了位于西乌旗的唐代古迹——扎达盖坝石堤。向盟宣传部呈报了《锡林郭勒草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研究》理论研究课题。完成了《开平废墟抹不去的回忆》《上都遗址的一片瓦砾》《地理名称海音戈壁考》《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研究》《鄂尔多斯学研究是地方学研究的一面旗帜》《苍茫的自然文学植根深厚的文化沃土——殷继红笔下的锡林郭勒草原画卷》《元曲“状元”马致远及作品欣赏》《昭君出塞与响沙湾传说故事》等多篇论文写作。 组建了《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聘请了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组织了一组“纪念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名录》十周年”的作品。 “元上都文化”网累计文章达1312篇,年内新增文章42篇。浏览达到39113人次,年内新增4578人次。“上都文化”公众号达203期,年内新增26期。坚持和维护了“元上都文化”(http://www.shdwh.cn)网站和“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深化了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影响力和公益效果。 又是一年冰雪季,我们回顾昨天,走近春天,期盼着明天。回眸2022年,罗列一下研究会的大事记。 1月 9日“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殷继红的论文《上都遗址的老师价值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论文指出:上都作为大元帝国的百年都城,成为元旦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孕育了辉煌、璀璨的上都文化。 3月 20日 “元上都文化”网发布苗程玉、雅星的论文《昭君出塞与响沙湾传说故事》 5月 1日 向盟宣传部呈报《锡林郭勒草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研究》理论研究课题。参与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社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指出了“正在创建民族复兴的伟大业绩,团结奋进离不开深厚的精神营养和高度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锡林郭勒地区的文化认同,各种反应共同心声的文化符号都是焕发共同创建现代化未来的力量。” “传承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纽带。” “一方净土的历史文化,守护、继承和弘扬中华儿女的华夏文明。查清锡林郭勒草原的历史文化印记,树立起锡林郭勒草原自己的历史文化名片。” 6月 20日 纪念上都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徐进昌、殷继红的论文《锡林郭勒历史文化的称谓和标识》 28日 纪念2012年6月29日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名录》“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表《二连浩特文化的立论与经济社会发展》《上都遗址的一片瓦砾》等文章。 29日 研究会作出“建立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的决定”。决定指出:上都又称上京、滦京,与大都同为中国元代的都城。这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年6月29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百年辉煌。 2003年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十年磨一剑,初创了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学科,走出单纯考古的的模式;一系列论著,揭示了上都遗址的历史蕴涵和文化价值。 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高举的一面旗帜。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砥砺前行。二十年,为上都文化学研究做出了历史性的建树。先后有《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上都文化研究》(蒙、汉)专著、《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论著等正式出版。2004年以来建立和维护“元上都文化”网(http/:www.shdwh.cn),参加国内外地域文化与地方学建设方面的学术交流。作为“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员,积极参与各方面的学术活动,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为了不断探寻和继承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研究,为了聚集多方面的文化人才,经研究决定,建立《上都文化研究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为地方文化研究人才立名建册,以冀光大文化研究,贡献社会文明建设。 欢迎社会各界贤达积极推荐历史文化研究相关人士,让有品位、有学养、有著作的地方文化研究人才加入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人才库,以张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大业,造福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近期,录入人才库的专家学者有:金峰、徐进昌、斯仁那达木德、殷继红、包玉瑞、齐.斯秦巴托等。 8月 30日 理事长徐进昌与盟宣传部孙志坚常务副部长、王志国主管副部长座谈了上都研究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研究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上都遗址、上都文化好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建议”。“建议”有“全国各地和内蒙古地方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上都遗址、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状态和存在问题”三方面内容。 9月 16日 祝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地方学理论架构与实践探索”全国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殷继红应邀线上参会,见证地方学研究盛事。 研究会向研讨会发去了论文和信函。指出:”地方学作为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的交叉学科,如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完善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定位,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一直走在路上,是进行时。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让学术走进社会,走进校园,为社会服务,与社会牵手,充分发挥了民间学术组织的优势,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成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首批会员单位,见证了中国地方学建设的发展进程。我们倡立的“上都文化学”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7月 6日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殷继红一行勇闯迪彦林场深处,考察唐代古迹——扎达盖坝石堤。 考察唐代古迹——扎达盖坝石堤。追索锡林郭勒历史文化踪迹前行,与唐代的历史遗迹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 在那高高的坝顶上,石坝的遗迹隐然可见。密林深处,涌动着低沉的林涛声声。在唐代那久远的年代,这一带居然已经是前人开发建设之地。盗墓者嗅觉敏感,也悄然而至,留下盗挖的竖井和成堆的岩石。据考证,扎达盖坝上是一座连接两个山嘴的石堤,东西长约50——60米。1958年文物人员初步推断为唐代的历史遗迹。 诗意草原,文化是魂。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9月 24日“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殷继红《开平废墟抹不去的回忆》。纪念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名录》,解悟了“七百多年以前,上都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 10月 7日 “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锡林郭勒草原的历史遗迹与文脉——玄石坡》 10日 “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陈海峰研究员《地理名称海音戈壁考》。 14日 “元上都文化”网发布李守华的大作《元曲“状元”马致远及作品欣赏》。 19日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作出决定,聘任首批研究员。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血脉,是国家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锡林郭勒历史,渊源流长,有着独特的风韵。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历史遗存和风土人情,是一张张地方名片。 锡林郭勒地方文化蕴涵深厚,红色文化、乌珠穆沁文化、苏尼特文化、察哈尔文化独特魅力,滋润草原。为了探寻锡林郭勒草原的厚重文化,特聘任地方文化研究的部分地方专家为研究员,相互交流,同心协力挖掘和弘扬锡林郭勒文化。 经协商研究决定,首批聘任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盟直苏德斯琴(蒙古族),研究所殷继红(女),东乌旗徐树林, 阿巴嘎旗陈海峰(蒙古族), 西苏旗高永厚(蒙古族)。 29日 “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徐进昌写作的文学评论《苍茫的自然文化沃土——殷继红笔下的锡林郭勒草原画卷》。 12月 13日 “全盟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会”在锡林浩特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殷继红线上参加。学习了盟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国的讲题:《新时代 新征程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锡盟行政学院副院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那日森的讲题:《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建言献策能力--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升咨政报告撰写水平》 回首2022,岁月不急不怠,象时针一样,一丝不苟地走过。虽然有疫情和多种不利条件,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没有停顿。一片赤子之心,为上都文化研究,为锡林郭勒文化研究 ,尽一丝绵薄之力。 有的人采取着另外的立场和态度,以证明他们的纯正、高超、得意和力量。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我们是微弱的。像蜡烛一样发出一点依稀可见的光。 生命是有限的,宇宙是永恒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每个岁末,我们都自觉地交着自己的答卷。也许它是卑微的,却也是大千世界的一声一息。是交代给生活,交代给社会,也是交代给自己。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2022、12、18 讲述锡林郭勒历史故事,研究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