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苍苍的锡林郭勒草原,丘陵起伏,碧草连天,山峦沟壑间隐藏了说不尽的秘密。 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西北方向,宝格都乌拉、锡热、浩日格乌拉一带,古人类的先民留下的岩画群,像史诗一样记载了远古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是古人类为后人留下的天书。 正值国庆长假,忙里偷闲,有朋友领路,探寻了阿巴嘎岩画。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原以为岩画会留存在巍峨的山崖绝壁上,实地查看却没有那么壮观。在并不高耸的石墩上,在山谷斜坡的石壁上,零零散散地,显现着古人类的先民们刻写的文字。 据说,阿巴嘎境内,目前研究发现有600多个岩画组,1600幅岩画,主要分布在6个区域18个岩画点,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夏哈努如、浩日格尔乌拉等地。这里的岩画属于凿刻而成,先于磨刻的时代。遥想我们的先民,精雕细刻这些文字,用心良苦,颇费心力、气力,令人感叹!
我们读不懂它。但看到了它跳跃的思维,精巧的表达,灵动的想向和细致的刻画。或许,是先人们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或许,是在宣示自己领地的主权;或许,是一种文化、文艺的炫耀!是各自独特的存在,还是兼而有之的综述的表达?不得而知。 山顶是一片平平的开阔地。据海峰馆长说是远古时期狩猎的场所。把周围的野生动物驱赶到此擒获。居高远望,山下就是深深的谷地,谷壑间岩画在石崖上静静地诉说。 我和家人在陈海峰馆长带领和解说下,探寻着,思考着。连三岁的小孙女,都兴致勃勃,总是走近岩画,仔细端详,轻轻抚摸。照相时也要靠近石壁,抚摸着岩画。 一幅幅岩画,哪个是牛,哪个是马,哪个是人?哪个是有孕,哪个是欢笑?哪是神灵,哪是祭祀?让人遐想,让人身驰神往。 上天眷顾,走上山坡,我们就遇到了一枚亮晶晶的黑色的器具片,彰显着这一带山谷的灵气。 据海峰馆长说,浩日格尔乌拉西坡有多处突厥时期的墓葬。也曾经发现过突厥石人。而东坡谷地的另一侧现露出大面积的白色山沟,据说那是远古时代留下的化石。这一带,曾经有过火山爆发,也曾是蜥类动物生活的乐园。北京的专家曾经多次考察。北京的少年夏令营也曾来此观赏。这里是一片神秘的古人类居住地。
阿巴嘎旗的陈海峰馆长对岩画多有研究,成果斐然。我们锡林郭勒草原上,有这样的本土学者,难能可贵。 古人类的先民们,在锡林郭勒留下了他(她)们的文字,向我们诉说和示意。文字和绘画是有灵气的,阅读它们是后来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读懂它。 阿巴嘎草原众多的岩画,分布在绵远狭长的地带,与阴山岩画遥相呼应,标识了古人类先民居住和迁徙的印迹。那众多的石刻,有马、牛、羊,各种动物,也有人们的生产、生活、感情多方面的活动,给后人留下诸多的思索。 据说,对于岩画的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中国岩画协会成立是近期的事。值得荣幸的是,全国的这个学术学会是由我们内蒙古发起建立的。 历史文化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应该让它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应该像上都遗址蕴涵的上都文化一样,让后人得到启示和力量! 202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