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草原 茫茫千里草原,蓝天白云舒展,牛羊散落在天边。冰雪千里壮河山,银花满天。 乌珠穆沁地,葡萄不见,万里跋涉马蹄闲。绿地碧波鹰巡天,长调悠远。 2020、11、14 锡林郭勒草地
青春草原 骏马驰骋草原,牛羊一望无边,花儿深藏绿浪翻。芍药沟谷吐花蕊,灿烂千年。 金莲花遍地,蘑菇满山,野鹿狍子守家园。蓝天白云牵手草原,青春翩跹。 2020、11、13 锡林郭勒草原 绿野百里荒原,牛羊撒满蓝天,马儿嘶鸣壮河山。金界壕边马蹄闲,青史何年? 金莲川故地,狼藉一片,百座大厦化云烟。吾辈凭吊苍凉无限,开启新天。 2020、11、17 考察乌珠穆沁草原上的金丝太古人类洞穴
诗意草原 花海写下诗篇,宾客纷纷约见,花坛诗坛好壮观。报春花地百灵舞,天鹅巡天。 乌珠穆沁地,诗意家园,金莲盛开半拉山。巴拉根河讲述家园,葡萄遥远。 2020、11、17
作者:徐进昌,1948年2月生人。作家、 散文家、 诗人。文化学者。原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公社阿拉山宝力格大队知青,主编知青报《站在最前线》,在阿尔山宝力格大队与牧民共同生活、劳动八年。在锡林郭勒草原生活、工作60年。2004年锡盟委、锡盟行署授予“全盟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2013年锡盟委、锡盟行署授予元上都“申遗”先进工作者。2018年锡林郭勒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锡林郭勒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通俗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锡林郭勒草原诗歌研究会理事、锡林郭勒评论家协会理事、锡林郭勒诗词家协会理事。 文学主要著作:最初于1968年6月在《锡林郭勒日报》发表了《农村牧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等文章。50年来,有三部个人文集《青青的草地》、《一片蓝天》、《大地的诉说》正式出版。编辑诗歌集《塞外诗情——徐进昌诗300首》。 编写制作《大雁高飞头雁领》《救活四个厂的实干家》等 6 部电视专题片并在内蒙古电视台和锡林郭勒电视台播放。有书画作品获内蒙古“松鹤杯”三等奖。 五十年来,坚持业余写作,为生命而歌,为祖国而歌,为草原而歌,为上都文化而歌,著述上百万字。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华百年散文精华》、《毛泽东颂诗大典》、《民族中坚》、《草原风》、《锡林郭勒散文选》、《锡林郭勒诗歌选》等。 部分作品散见《民族文学》、《草原》、《锡林郭勒》、《锡林河》、《北国风光》,有的被译成蒙古文、英文。 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学术交流。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会员单位成员、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理事、锡林郭勒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青年文化通讯》编委。《中小学生创新》杂志教育专家成员。2007年入选《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 致力于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事业。2003年发起组建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年创办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和《元上都文化》(www.shdwh.cn)网站。2005年申报并使用“上都文化”商标。主编出版了《上都文化研究》(蒙、汉文)两部论文集,出版专著《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 十六年坚持上都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的探索。在多项学术研究课题取得有益的成果。 其一,把上都遗址的研究从单纯考古发掘引申到对历史文化的探寻。从文化层面切入,开启了上都遗址研究的新的状态、新局面。2003 年前只有元上都遗址考古挖掘之说,2004 年首开上都文化研究之谈。 其二,成吉思汗的文化情怀和精神价值观,作为一项新的学术研究选题,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其三,重点关注元世祖忽必烈从金莲川幕府到大元一统的历史,对忽必烈接受中原文明并以儒学治国给予高度评价。 其四,地域文化建设的提出和锡林郭勒文化、滦河文化、乌珠穆沁文化的阐述。 其五,对地方学基础立论框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为中国地方学建设贡献了锡林郭勒见解和智慧。有16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论文在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作发言,并编入论文集正式出版。 其六,对百年元帝国的两都——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研究,揭示了这条皇家驿路是一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 这些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蒙古学界、元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中国地方学联席会、国家蒙古学研究中心和新华网、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