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秋天的一天,天高风爽。全国各地参加“鄂尔多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在鄂尔多斯学学会秘书长杨勇的带领下,踏上去往拜谒成吉思汗陵的路程。
大伙儿一下车,径趋“八白室”。进了大殿,描金雕刻的巨龙腾空翻跃,穿出云雾。一条长长的供桌,红漆闪亮。桌上和周围堆放着九九八十一只膘肥尾壮的全羊和一匹全马祭品,还有丰盛的奶油、美酒、砖茶等。白色和蓝色的哈达在供桌旁悬挂飘拂。跳动的酥油灯火,闪烁着八百年不熄的火焰,映照着静穆的殿堂。在黄色绸缎罩面、金色宝顶耸立的灵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的灵枢及成吉思汗遗留的圣物,浸含着成吉思汗精神和八百年历史风雨的沧桑、正默默地接受着世世代代众生的虔诚拜渴。那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阵阵吟颂声,穿过大殿直上云霄。成吉思汗祭祀大典开始了。这时,达尔息特人在固定的岗位上,开始履行祭祀圣职。达尔息特人首先开始熏香燃柏、洁净圣主陵前的空气,拉开了祭祀的序幕。此刻,我与其他参加祭祀的成吉思汗的后裔、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民间人物代表,跪在供桌前的地毯上面,先面向圣祖成吉思汗灵包叩拜三次,然后再敬献蓝色的哈达。紧接着是达尔雇特人在祭祀的各个程序吟诵传统的祭文。之后,在达尔扈特人的导引下,神情肃穆的我,双手托起盛着双盅的查尔古里酒盘,伴着马头板击响的节奏,缓步走向祭桌前,跪下,将酒盘双手举过头顶,深深地埋下了头。此时此刻,我在哪儿呢!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成就了对先祖、对英雄的神圣祭拜。守陵人接过酒盘,高声敬献甘醇的美酒,用肩上搭着的哈达穗头沾酒,洒向神圣的成吉思汗英灵。祭祀礼仪接近尾声时,我们重跪灵前,达尔扈特人倒入刚祭过成吉思汗的圣酒,一旁的守陵人双手捧起古老的马头板,将马头伸入酒中,轻沾酒水以示敬意,然后,主祭人和所有的参祭者共同分饮这尊有福分的圣酒。面向灵包,屈身饮酒,同时,掌心捧着酒、轻轻地抹于额头。用圣酒的洗礼,为自己招福纳运。达尔雇特人照例将祭祀用的全羊卸成块,作为有福的圣物,给大家分食。我们的那一份,还是有心的杨勇秘书长带回驻地分与大家的。参与祭奠的每个人尝着大小不等的一块块羊肉,有的悄悄地留下一点包裹好,留给家人分享。心中仿佛回到了成吉思汗纵马扬鞭驰骋世界的时代。
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大典之秋季斯日格大典,于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举行。斯日格,为马驹嘴上戴的禁奶叉。斯日格大典即开奶大典。从这一天开始, 人们不再挤母马的奶。大典中,首先祭洒九十九匹白母马鲜奶,摘掉马驹嘴上的禁奶叉和头上的笼头,盘收练绳,举行圣主祭祀, 即敬献全羊、 香、神灯,祭香火, 念诵祝词, 敬献圣酒, 唱祭歌, 念诵祭文, 分享圣酒, 分全羊,祭洒圣酒。秋季斯日格大典中的成吉思汗祭祀,用全母马一匹、全羊九只, 圣酒九尊。古朴悠深的成吉思汗祭祀大奠,随着岁月的延伸,年复一年地在传承中重复。此刻,满眼地展现的是一幅祭祀蒙古帝王的鲜活的历史画卷,它积淀着一个古老民族历史的深沉,饱含着一个善良民族无限缅怀的虔诚。成吉思汗祭奠,始于窝阔台大汗时代,成于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1266 年(至元三年)10 月,忽必烈在元大都建立太庙,听取丞相伯颜、安童提出的“祖宗世教,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议定”的建议,集群臣议,确定庙号、祭祀制度等。以“总神祇”祭祀成吉思汗,并把象征“九种瑞兆”的成吉思汗吉祥物加以供奉,完善了它的祭祀制度。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八室的同时,在上都也建立了成吉思汗祭祀宫殿,并每年带黄金家族成员到上都,在“失剌斡耳朵”举办蒙古传统祭祀活动。
祭祀礼成,我又依次瞻仰了成吉思汗祭天用的 “ 宝日温都尔”(圣奶桶)白宫,成吉思汗吉劳(鞍辔)白宫,成吉思汗弓箭白宫,成吉思汗神马“ 溜圆白骏”神像白宫,商更斡尔阁(珍藏)白宫。鄂尔多斯地区成为保留传承蒙古族古老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宝库。
走出大殿,放眼四顾,只见座落于甘德尔敖包近旁的成吉思汗陵,在蓝天白云之下,为郁郁松林所簇拥,笼罩在一片祥瑞的紫烟之中。那高大巍峨的陵殿前, 香烟缭绕,人流络绎不绝。成吉思汗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数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激励着鄂尔多斯人。2018年,鄂尔多斯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态势。全年的GDP总量达到了3763.20亿元,毫无意外的当选内蒙古一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4亿元,居全区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5亿元,居全区第1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34元,居全区第2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9元,居全区第3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鄂尔多斯地区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鄂尔多斯市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构建出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互相促动的“双 赢”局面。鄂尔多斯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国内学界声誉日隆,便是明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