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蒙元风云>>蒙元风流
  共有 1023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有关成吉思汗的几则神话传说

  发表日期:2015年4月13日      作者:李 守 华     【编辑录入:admin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主席在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把成吉思汗与中国古代一些有所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相提并论,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赞赏之深。

孛尔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是蒙古族的骄傲,民族英雄,大蒙古国的缔造者。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汗王,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词有多种解释,有的书中解释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成吉思汗的一生金戈铁马、东征西战,率领蒙古军队横扫亚欧两洲。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谋略,为中外历史上所称颂,他的巨大贡献令世人所瞩目。为此,在蒙古民间和一些文学作品中,围绕着成吉思汗产生了许多神化传说。本文收集了几则,稍加评论,供大家共同学习、欣赏。

一、  藏传佛教中有关成吉思汗的神化传说

佛经《玛尼干布》中写道: 成吉思汗是一切腾格里(天)之王——霍日穆斯图之转世,他征服地上众敌人之后,创立了两种原则政策。(注:“两种原则政权与教权并存的政策)

 上帝的统治者,强大的霍尔莫斯塔(霍尔穆斯图的另一译法,下同),世上无比的成吉思汗以其化身而降世,骄贵者均归顺其权利之下,创造了政教并行的原则“。“如同乳海般的上帝霍尔莫斯塔,作为圣君成吉思汗而再次转世。”这样,“成吉思汗在其笔下成为佛教三十三天之首霍尔穆斯图的转世。成吉思汗就成为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了。

成书于14世纪的著名藏族史书《红书》中称:”蒙古的王统,最初是天之子孛儿帖赤那,塔马察的儿子是齐蔑儿干,现在据说他是镇服魔鬼的白马迴乃(莲花生)大师······(朵奔蔑儿干)其妻阿兰豁阿感太阳和月亮的光明生了孛瑞察尔孟干“。

这里,“为了实现藏传佛教全面融入蒙古族的思想文化中,喇嘛教首先试图对当时蒙古人(心目中)最神圣的理念—成吉思汗进行神化的改造。”小心翼翼地将成吉思汗的一位先祖说成是莲花生的传世。

   《黄史》中说,成吉思汗的远祖孛儿帖赤那是某个藏王的幼子,因兄弟之间失和,来到了蒙古地区。而成吉思汗是“佛祖湼槃三千二百五十年之后,应佛陀之预言且受天之命所生;他要降服给众生带来苦难的十二位暴君。他向五色四夷之民,南瞻部洲三百六十一种姓氏和七百二十种语言之民收赋税,为他们带来安宁,扬名如查克拉瓦尔迪王。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被解释为履行佛陀的预言,是以佛教法王的身份治理世界,而且其祖源来自西藏,是佛教神圣家族的一员。

   《阿拉坦汗传》一书中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过程作了叙述:从成吉思汗时代起,是“成吉思汗邀请萨迦·贡嘎宁布最先弘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是最早传入蒙古地区的宗教。萨迦派又名“花教”或“红教”。“萨迦”藏语意思是“灰白色”,因其主要寺庙萨迦寺建立在灰白色的土地上而得名。寺庙的墙上涂着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征着智、悲、力的文殊、观音和金刚手)。11世纪时贡却杰布肇始萨迦派,后其子贡嘎宁布发扬光大了萨迦派。 萨迦派藏传佛教主要是为封建上层服务的宗教。

元朝时期编纂过许多文献,据说,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忽必烈参与撰写的蒙文历史著作《十善福白史经》,简称《白史》。《白史》主要内容是叙述忽必烈执政时所推行的政教并行的治国政策。在《白史》这部书中首次把蒙古汗王的地位提高到与印度的众敬王、西藏的松赞干布王同等地位,说“他们都是佛的化身。众敬王是萨满达·巴达喇嘛的化身,松赞干布王是菩萨的化身,成吉思汗是金刚持佛的化身,忽必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白史》中有段传说:“库赞·扎特蒙古地方诞生瓦其尔尼之化身——帖木真王子,以其共主之威镇服十二大强逆国王为驯服教民,统掌南瞻部洲之全权,实施古昔创建之政教两道,圣雄成吉思汗英名传扬天下,光辉普照南瞻部洲矣。

 喇嘛教对待成吉思汗的崇拜的态度较为特殊。成吉思汗被宣布为蒙古佛教的保护神,据传他服从于班禅喇嘛。班禅第一禁止人们给成吉思汗杀生祭祀。第二将装有成吉思汗尸骨的棺材锁住,并把钥匙随身带到塔西勒胡木堡寺院去,据说一直保存至今。

成吉思汗为了达到对外扩张的目的,对被征服和统治的地区的人民,一方面通过武力讨伐;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宗教这一工具,来控制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意识。1218年成吉思汗提出著名的口号“宗教信仰自由”。即允许被征服的地区人民继续信仰自己所熟悉的宗教。如中原地区的人民信仰佛教、道教、儒教,西北地区人民信仰回回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青藏高原人民信仰藏传佛教等。十三世纪起随着藏传佛教向蒙古地区的传播,成吉思汗也逐步转向接受和信仰藏传佛教中的红教(萨迦派)。推行起政权与教权两种权力并行的政策。

二、  关于成吉思汗求佛赐孙的传说

 《大黄金史》书中讲述:成吉思汗请求(藏传佛教的)萨迦派的曼殊识利喇嘛在他孙子辈中生一个菩萨的化身。于是曼殊识利喇嘛班迪达将一个金匣子叫人带给成吉思汗。“鸡儿年正月十五日举行盛大的祝宴,(把那金匣子)给拖雷额毡的名叫也失哈屯的媳妇打开来一看,只见里面有三只金蚊子,那蚊子钻进也失哈屯的鼻子里,进入到也失哈屯的御胎中。十个月后在(哈剌)和林城中生下了转轮圣王的化身薛禅皇帝(忽必烈—编者注)、阿里不哥一对孪生子。”

    (一)、藏传佛教萨迦派为了在蒙古地区传播,极力把成吉思汗神化成佛教中的神,加以神化。(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不是孪生兄弟。其父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共有11个儿子,和正妻唆鲁和贴尼生有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个儿子。忽必烈是拖雷的第二个儿子,阿里不哥是最小的儿子。他们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孪生兄弟。他们的具体情况是:

   忽必烈(1215923__1294219),蒙哥汗时代,忽必烈被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早在当藩王时期,忽必烈就有“思大有为天下”的思想,并热心学习汉法、汉文化。他广泛收集和培养治国人才,组织起“金莲川幕府”。同时,还奉蒙哥汗之命,带兵征讨消灭了云南的大理国,并两次发动了向南宋的征战。

12597月,蒙哥汗在围攻四川合州的战役中,死于军中,12603月,忽必烈联合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和东道诸王塔察儿、也松格以及部分支持他的蒙古贵族,在开平城(后改称上都),登上蒙古汗位。1264年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元朝,把燕京改为大都。1279年举兵南下灭了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忽必烈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阿里不哥(1219年—1266年), 蒙哥汗在位时,阿里不哥负责驻守大蒙古国首都哈剌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忽必烈称汗后,阿里不哥在蒙古本土诸王的拥戴下被立为蒙古大汗,形成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与忽必烈政权经过长达四年之久的内战。至元元年七月庚子(1264821日),阿里不哥自昔木土之战失败,率诸王和谋臣等到上都向忽必烈归降。1266年病逝。

三、  关于蒙古族有关奶食品制作技术的神话

“传说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死后成为神仙,成吉思汗

上天探望父亲,天宫摆出酥油、酪蛋招待他,他想带些回来吧,天庭搜查很严,就用洗净的胡须把酸乳汁沾在上面悄悄带回草原。从此以后,大家不仅学会了做酸奶子,还学会做酥油、酪蛋、卷肯(奶油)、奶皮子等各式可口的食品。”    

成吉思汗与马奶酒曲种的传说:“蒙古部在战乱中丢失了(马奶酒)的曲种。派使臣向邻国索取,遭到拒绝。成吉思汗想亲自去要,也怕碰壁尴尬,于是装作寻马人来到邻国,国王招待他时,专捧大坛喝酒,故意将酸马奶粘在胡须上带回来,从此蒙古部又有了(制作)酸马奶的曲种。”

“查干伊德”—“白色食品”,意为圣洁、纯净的奶食品。蒙古人常饮用牛羊马驼的奶汁,并用牛奶制成多种多样的奶食品。常见的奶食品有奶豆腐、黄油、嚼克(奶油)、奶皮子、奶渣子、奶酪等。饮料多饮鲜奶、奶茶、奶酒、艾日格、好日木格和马奶等饮料。马奶营养丰富,口味微酸甜,是蒙古人喜爱的饮料。

四、  关于一些地名的传说

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哈日芒乃湖形成的传说:据说成吉思汗的白骆驼为了寻找驼羔,奶汁流淌之处便形成了盐湖,哈日芒乃湖就是其中之一。

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自流井的传说:成吉思汗率兵进驻该地,饮马时不慎将口中含的冰糖掉入井内,成吉思汗祝福说:“愿掉进井里的冰糖成为民众的口福。”从此,井水不断上升,从井口常年汩汩外流,真的给人们带来了福分。

西乌珠穆沁旗成吉思汗瞭望山的传说:成吉思汗最宠爱的两匹坐骑—产自西乌珠穆沁草原的白马,自幼受到严格的训练,跑起来风驰电掣,十分勇猛,是当年在成吉思汗南征金国时,路过西乌珠穆沁草原而得到的。当成吉思汗再次途径西乌珠穆沁草原时,这两匹白马因倦恋故乡的草原,趁成吉思汗休息时便跑出军营不知去向。成吉思汗发现后心急如焚,派人四处寻找,毫无结果。他便亲自登上一座山峰瞭望,发现这两匹白马正在数百里外的额吉诺尔盐池附近悠闲地吃草呢。失而复得的喜悦使成吉思汗更加珍爱这两匹白马,便下旨赐这座山峰名为“斯日古楞日阿图山”,蒙古语意思是“慧眼山”,当地牧民称之为“瞭望山”。从此成吉思汗瞭望山便闻名遐迩。如今这里已开辟为旅游胜地,供游客游览。

历史以来,西乌珠穆沁旗盛产白马,中外闻名,是锡盟草原的一个传统的优良品种。乌珠穆沁白马生长在水草肥美的乌珠穆沁草原上,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很少受外血缘影响,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良特性。

    “宝格都乌拉”的传说: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宝格都乌拉境内,有座“宝格都乌拉”。“宝格都”,蒙古语意思是“神圣”,“乌拉”是“山”,“宝格都乌拉”意即“圣山”。据传说,山名与成吉思汗有关。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南下进攻金朝,取得野狐岭战役的胜利。回师北还途经阿巴嘎草原时,看到广袤的阿巴嘎草原上这座巍峨的孤山,形状像四方形,周围有泉水、湖泊,风光秀美,便决定选择这座山为祭祀长生天的地方,并命名此山叫“宝格都乌拉”(圣山)。从东侧看宝格都乌拉,山形酷似一位安详沉睡的老人头像,头盔、头发、额头、眉毛、眼睛、鼻子、胡须等都十分清晰,好像成吉思汗仰睡着与长生天在对话。

地理志记载:此山系火山岩玄武岩地质构成,形成于上新世纪第三纪,海拔1303米,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现此处已被列入阿巴嘎旗的旅游景点,供人们瞻仰参观。

                             2015328

参考资料

1、《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五辑;

2、朋·乌恩著《蒙古族文化研究》;

3、呼日勒沙主编《草原文化区域研究》;

4、《内蒙古自治区志·旅游志》;


上一篇:草原上的赞歌是爱的歌海——蒙古族酒歌源流探析
下一篇:考证《蒙古黄金史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4]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