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上都河文学>>评论
  共有 532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代画家吴镇、赵雍、赵麟、张渥

  发表日期:2014年3月18日   出处:张建民        【编辑录入:admin

吴镇(1280——1354)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擅画山水、竹、梅等传世画迹甚多。他生性孤洁,一生不做元朝的官,浪迹江湖,与志趣相投的朋友谈佛论道,作画赋诗,甚至在市间卖卜。,晚年隐居在嘉善县梅花庵。吴镇的书法也有相当高的水平,但书名为画名所掩,他的字迹常见于画上的题诗,而《心经》是传世的唯一一件独立的书法作品。
 
    释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界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呪曰:揭谛,揭谛,波罗僧揭谛,波罗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梅花道人奉书。至元六年夏四月初吉。
 
赵氏三代人(赵孟頫、赵雍、赵麟)各画一幅《人马图》拼接而成,每段画作的左侧均自题款识。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所倡书法入画影响后世甚巨。著有《松雪斋集》
赵雍(1289——约1360),字仲穆,赵孟頫次子。擅书画,承继家学。赵麟(生卒年不详),字彦徵,赵雍之子,擅画人马、山水、得其父之风。
赵孟頫堪称元代书画泰斗。其人物画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作鞍马“以伯时(李公麟)为师,而其古淡渾成,若无意标奇处,实得物态之自然”。赵孟頫作此画,线条圆润劲挺、流畅饱满,将唐宋以来以线造型的特质运用的娴熟自如;设色得唐人之富丽,亦不失文人之清雅。赵雍承继了其父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技法。此图用线精准,尤其是西域长髯奚官的刻画,笔线生动,形象鲜明。赵麟更是承袭家风,线描匀净文雅,沉稳平实。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王蒙在《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上题跋,谓赵雍笔法“得曹霸为多”,赵麟笔法“得韩幹为重”,赵孟頫则“兼曹韩而获其神妙”。从这卷祖孙三代的合卷中,可看出赵氏鞍马人物画的发展和沿革。赵孟頫标榜的“古意”与“书画同法”的艺术标准,使他的画直接从唐及唐以前的画入手,用笔又从书法中吸取养分,因此,从格调到技法,在元代树立起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赵雍和赵麟从赵孟頫入手,在技法上虽能熟练运用,但在用笔的精神上,略显柔弱与温和,少了开拓者的气度与果断。
 
   张渥,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元惠宗时期(1333——1360),元代后期的人物画家。通文史,好音律,然屡试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与书画。工人物画,尤长于白描,常以道释人物为题材。白描师法北宋李公麟,笔法秀劲圆润,清理流畅,自成风格。传世作品有《九歌图》《雪夜访戴图》《瑶池仙庆图》等。
     张渥传世的《九歌图》共有三件,另外两件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这三幅《九歌图》作品,都是历代流传真迹,三幅作品虽有不同之处,但整体特征大致相同,都属张渥的代表作。
    元代时期,宋代李公麟的《九歌图》是人物画家表现屈原《九歌》题材的标准范本,各种《九歌图》绘本都受到他的影响。据记载,李公麟有两件关于《九歌》的绘画作品传世,但到了明代中期已失传。
     在对李公麟《九歌图》的临摹与再创作的历史中,张渥是最有成就者。张渥此幅《九歌图》画了《九歌》中的神袛“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20位,共十一段。每段画旁有元代书法家吴叡书《九歌》原辞,末段识云:“至正六年岁次丙戌冬十月,淮南叔厚张渥临李龙眠九歌图,为言思齐作。吴叡孟思以隶古书其词于右。”画中另有倪瓒题跋:“张叔厚画法,吴孟思八分,具有古人风流,今又何可得哉!壬子六月二十九日观于思齐西斋。”
      张渥的人物画承袭了李公麟的白描技法。此幅《九歌图》中的人物用笔是典型的兰叶描法,人物及衣纹的线条飘逸、灵动,粗细变化丰富,以线条的美感生动地刻画出了《九歌》中的鬼神形象。
 

上一篇:金莲川怀古 (外六首)
下一篇:暖春的气息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7]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4]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