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沧海千山白 日出扶桑万国明
元朝诗人杨允孚的这首诗鲜明地记录了上都开平府始建之初的盛况,印证了忽必烈向龙借地的传说。那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金碧辉煌”的宫殿已经深埋在地下650余年了,站在这座深埋地下的方城遗址的城墙之上,眼前看不到历史记载过的满眼的松林,钟声萦绕的佛寺道观,绵延十余里的蒙古包毡房和汇集于此来自于四海八方的各色人等,进入我们眼帘的是静卧于北方的卧龙岗和断壁残垣的匍匐在地的城廓,南方的金莲川草原和时隐时现的滦河水给我们留下一片苍茫和空想。我羡慕余秋雨先生越野数万里考察了世界各地最古老最文明的文化遗迹希腊雅典、埃及的金字塔、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伊拉克的古巴比伦,余秋雨先生惊悚于古文明遗址、反思于尼泊尔山麓、问道于数万里荒原、执笔于最恐怖地区;而我则坐在家中,遥想成吉思汗的铁骑、聆听马可波罗的讲述、感知于游牧农耕,畅想与小河南北,同样感知古文明,方式却大相径庭,我失落中夹杂着幸运。
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一队铁骑,横贯欧亚东西,征战大江南北,开拓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域,足以使后人千年一叹,万年惊悚。忽必烈大帝以他慈祥的胸怀感召大地,向龙借地,建造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草原都市,开创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融合的先河,元上都这座草原都市是历史建筑史上的奇迹。
说到元上都首先不能不想到两个人,刘秉忠和郭守敬。
忽必烈正是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始建元上都,初名开平府,刘秉忠既是政治家,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佛教道教,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专多能之士。刘秉忠不愧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他不但为元王朝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而 且以《周礼·考工纪》关于都城建设为指导思想进行规划修建的元大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元大都城的平面设计,皆以汉统治者建都思想为主导,即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新建之城街巷规划极有规律,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除了大小街之外,还有384火巷、29弄通,颇为壮观。元大都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1285年才告完工,历时18年之久。元大都城墙周长28公里多,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圃美丽,街道宽敞,规模宏大,规划整齐。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元大都的详细描述,引起西方人对东方帝国的无限神往 。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元上都这座草原都市的形成是与忽必烈的雄才大略分不开的,同时显示出他是个虚怀若谷,招贤纳士的明主,正是由于他的民主思想才使得他能够听得贤士的谏言,大胆启用刘秉忠郭守敬,才促成了元上都建筑史上的辉煌以及天文、水利上的大发展。
元朝除了刘秉忠郭守敬这两个政治家、建筑家,天文家、水利专家外,还有很多奇士贤才,除了在军事、政治,建筑、天文地理水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在文学领域也是人才辈出,关汉卿的《窦娥冤》堪称天下第一奇冤,元曲可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下面我就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今天,我国元上都申遗代表团怀着忐忑的,还有兴奋喜悦好奇的心情等待着消息,但是他们不孤独,有坚强的祖国做后盾和支持元上都申遗的重大决心,明天,他们会露出喜悦的笑脸。
仅以此篇文章纪念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