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岭即长安岭,旧名桑干玲,在龙门东南怀来县境内,元朝时候设为驿站。长安岭,元时于此设驿,称枪杆岭。 《元史·世祖本纪》谓:中统三年(西元1262年)“秋七月丙寅,立枪杆岭驿,以便转输。”《明史·地理志》谓:“有长安岭,名枪杆岭。西北有鹰窝山泉。”
"长安岭,一名桑干岭,一名枪竿岭。有石矗立似枪竿。介怀来、龙门之间,为全燕北障。"《寰宇通志》:"长安岭堡,在宣府城东一百四十里,元为怀来、龙门二县界"。
长安岭城堡南山口公路西边的高坡上有古松树一棵(又名:凤凰冠),树直径 1米, 树高15米, 树冠30米,树龄600年。还有一棵古松生长在村东面的长城边墙边上,离烽火台最高处60米左右,树直径0.8米,树高13米, 树冠21米, 树龄600年。
楚石北游诗之《龙门》
轻车缓辔过龙门,小草幽香满石根。
侍从千官成夜宿,徘徊万骑若云屯。
神鱼不待桃花浪,野老何知天子尊。
来听滩声坐终日,好教俗耳洗尘昏。
龙门也是元朝时期的一个驿站,在今河北张家口赤城县。这首诗描绘了元朝帝王巡幸元上都时大队人马过龙门的场景。人马众多,行进缓慢,踯躅徘徊如若飘忽的云朵齐聚龙门的大场面。
独石站西望
塞北逢春不见花,江南倦客苦思家。
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
去路多嫌葱岭碍,归途半受雪山遮。
张骞往往游西域,未许胡僧进佛牙。
独石站即独石口,元朝时期设为驿站,是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隘。独石口 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因此而得名。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独石城坐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当时有一名叫田坤的千总死于战斗之中,田坤的女儿率兵浴血抗战,最后寡不敌众,被围逼在关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纵身跳崖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此崖命为舍身崖。独石口城内,原建有一座精巧的独石庙,庙中有四大景,即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四大景尤以无影塔巧夺天工,据说晴天从日出到日落都不会有塔影投入地面,至今弄不清原因。
独石口的名气确实很大,早有“先有独石口后有张家口”之说。张家口从明清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华北重镇。然而,在明清之前的元朝,独石口不仅是外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而且也是从口里到口外的咽喉通道、塞北大驿站。她北系茫茫锡林郭勒大草原,南通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那时,既有重兵驻扎,又有林立的店铺,行人商旅,络绎不绝;车铃马鸣,盈耳不断;骆驼马群常有过往。历史给独石口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曾j是草原牧民和关内汉人的商贸集散地。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朔漠
白草黄云朔漠间,家书不过雁门关。
幽州南北往来路,辽水东西千万山。
沙上老驼埋鼻立,海中良马得驹还。
却登坡垄最高处,星斗满天殊可攀。
朔漠乃北方的沙漠也。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写的著名的“登幽州台歌”,但是这首诗里写的幽州并非楚石北游诗《朔漠》中提到的幽州。
楚石北游诗《朔漠》中提到的幽州位于官厅山峡中的小村庄,在河北怀来境内。幽州村两侧各有一条峡谷,中间隔着一道宽约2公里相对高度约400米的山梁。幽州峡谷据说是一条重要的西北进京通道,曾经繁华一时的官道如今已经变的十分幽静,甚至于还给人一丝苍凉的感觉。
北征怀古
前史所书孤竹君,姓名牢落久无闻。
山戎本料奇师远,石刻徒夸窦氏勋。
天入玉关长带雪,地留青冢不离云。
解鞍独立空惆怅,昨夜新霜雁叫群。
孤竹君是伯夷 、叔齐的父亲,为孤竹国的国君。据我国史书所载:孤竹君为“黑胎”所生。 传说商殷时期,卢龙这个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庄里有一户人家仅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一天,母女二人在家中习针线,忽听门外有人呼唤。母令女儿出门去看,原来是一道士上门化缘。这女儿豆蔻年华,妙春芳令,身段窈窕,眉清目秀。道士一见,不说化缘之事,便呆呆盯看女娃,将女子看得羞答答,退回家中,说与母亲得知。母亲出门去看,不见了道人。只见门上留下一首诗,墨迹未干。母急呼女儿出来观看。写的是: 眉目清秀赛天仙, 配夫却不在人间。 前世墨胎丹桂子, 孤竹成人尔心欢。 姑娘看罢,似懂非懂。总觉得这道人对自己有调戏之意。她生怕别人看到门上留的诗,急忙用手拭抹。岂料字迹用手越抹越明显。姑娘急得身上出汗,满脸通红。急中生智,伸出舌头去舔。没想到,这样一舔,干干净净,墨迹全无。 过了十多个月,未出嫁的姑娘,生下了一个胖小子。母女二人,是喜、是悲,说不清。母女二人生怕外人知此事,商量之后,把刚出生的小男孩,埋在自己家中的后花园。 几年后,后花园埋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一株枝叶旺盛的竹子,不育别枝,孤独生长。 又过了几年,姑娘的母亲下世了,姑娘已成为中年妇女。她知道自己丢了丑,也不再嫁人。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生活。家里的困难,只要她心中一想,就变成现实。一天她闭上眼睛,心里想:“吃一条红烧鲤鱼。”睁开眼,果然桌上就放着一盘红烧鲤鱼。她香香地吃下肚去。奥妙何在?她百思不得其解。一天,她又想:“我想要一面铜镜,照照我的颜面。”闭上眼睛想完,听见桌上“砰”的一声响,睁开眼,见一个青年男孩,长得眉清目秀,站立在她面前。她上去一把拉住不让他走。拿上镜子,照照自己,再看看孩子,这个孩子很像自己长相。于是她问:“你是哪里人?姓甚、名谁?为何为我送东西?” 青年说:“我本姓墨,名叫孤竹,又名初,字子朝,住在咱家后花园。我是您的心血养成的,您的心和我的心相通。只要您心一想,我就知道了,不敢怠慢,赶紧孝敬。” 她把当年道士在门口化缘留诗,用舌舔墨生孩子,孩子埋在后花园,生长出孤竹等往事,细细想了一遍,方才恍然大悟。 她对站立在眼前的青年惊惊讶地说:“哟!你是我的儿子,从今不许再走了。”青年人双膝跪下,口称妈妈,抱头痛哭。 墨孤竹行孝出了名,以后做了地方的君主,历史上称孤竹君。
山戎是生活在燕山一带,以林中狩猎和放牧为主的游牧民族。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山戎人伴随游牧,逐渐开始了农耕。山戎曾栽种冬葱和戎菽,享誉塞北。《钦定热河志》载:“戎菽又名胡豆,种出山戎,北土甚多,百谷之中最为先熟。”而“冬葱”,即今称之为大葱者。 春秋末期,山戎逐渐衰落,后被灭掉。
“青冢”一词,出自对杜诗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冢指高大陵墓,这里的青冢便是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墓前雕有联辔而行的双骑塑像,马背上塑的自然是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
楚石的这首《北征怀古》,从商殷时期的孤竹君到汉朝的王昭君再到元朝的玉关边塞,历史之久,时空在耳畔想起的雁叫之声的回荡声中,西域塞外边关的空寂、辽远就在我们的面前。
塞外
无事穹庐似屋方,卧吹芦叶向斜阳
黄河不解变春酒,白野徒能飘夏霜。
九十九泉人北去,一年一度雁南翔。
临高引领望城郭,游子何时还故乡。
穹庐是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阴山北麓的辉腾锡勒大草原上,您会领略到迷人的九十九泉的传奇风采。多的小“海子”,如石门海子、鸿雁海子、马尾海子、小青海子等。夏季,圆圆的海子像一面面“明镜”。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一圈圈的野花装点在大大小小海子四周,犹如仙境一般。这些海子为什么都是圆圆的呢?原来,这里是史前火山带,火山爆发形成无数“火山坑”,若干年后,积满厚厚的一层黑土,长满野草,积满雨水,从而形成圆形的海子。所以它并不是泉,称海子也不太确切,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漠,很少见到水面,只要有水面,就称之为“海”。
北方游牧民族的几代皇帝,都把这里当成他们的行宫别墅之地,常来避暑观光。第一个来九十九泉的皇帝是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皀。北魏的后几朝皇帝都来过九十九泉。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及辽兴宗都曾来此避暑观光,部署军事行动。清初康熙大帝在征讨噶尔丹叛乱途中,路过九十九泉,看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凉爽,曾想在此建避暑行宫,据说只因泉不够百眼,花不足百种而舍弃。如果当年康熙帝真的在这里建成避暑行宫,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就不一定“横空出世”了。
九十九泉还有一种神奇之处,天旱湖水不减不降。相传有一年,辉腾锡勒草原上没有下一滴雨,大地像乌龟壳,全是裂缝,寸草不生,赤地千里,而九十九泉照样是满湖碧绿的水,滋润着辉腾锡勒草原,照样绿茵如毯,鲜花烂漫。天涝,湖水也不外流。据说有一年,阴雨连绵,时而狂风暴雨,山洪暴发,辉腾锡勒草原上的洪水源源流入九十九泉,而九十九泉不溢不泄,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九十九泉像母亲的奶水一样喂养滋之长,
野花装点在大大小小海子四周,犹如仙境一般。这些海子为什么都是圆圆的呢?原来,这里是史前火山带,火山爆发形成无数“火山坑”,若干年后,积满厚厚的一层黑土,长满野草,积满雨水,从而形成圆形的海子。所以它并不是泉,称海子也不太确切,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漠,很少见到水面,只要有水面,就称之为“海”。
北方游牧民族的几代皇帝,都把这里当成他们的行宫别墅之地,常来避暑观光。第一个来九十九泉的皇帝是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皀。北魏的后几朝皇帝都来过九十九泉。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及辽兴宗都曾来此避暑观光,部署军事行动。清初康熙大帝在征讨噶尔丹叛乱途中,路过九十九泉,看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凉爽,曾想在此建避暑行宫,据说只因泉不够百眼,花不足百种而舍弃。如果当年康熙帝真的在这里建成避暑行宫,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就不一定“横空出世”了。
九十九泉还有一种神奇之处,天旱湖水不减不降。相传有一年,辉腾锡勒草原上没有下一滴雨,大地像乌龟壳,全是裂缝,寸草不生,赤地千里,而九十九泉照样是满湖碧绿的水,滋润着辉腾锡勒草原,照样绿茵如毯,鲜花烂漫。天涝,湖水也不外流。据说有一年,阴雨连绵,时而狂风暴雨,山洪暴发,辉腾锡勒草原上的洪水源源流入九十九泉,而九十九泉不溢不泄,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九十九泉像母亲的奶水一样喂养滋润着辉腾锡勒的苍生万物。
史书还记载窝阔台曾避暑于九十九泉。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三儿子,是蒙古汗国开国大将。公元1230年,即元太宗二年五月,窝阔台避暑于九十九泉。
窝阔台同他的父亲一样是马背上的英主,率领的将士都是英勇善战的骑兵。由于久战沙场,将士们有受伤的,有腰腿痛的,个个脸上饱经风霜,虽年轻却满脸皱纹。将士们打仗猛于虎,但下战场后形象不佳,有损军威军容,这成了窝阔台的一块心病。在一个烈日当空的夏季,几个士兵下到湖里洗澡降暑,出来后一个个像变了个人似的,皮肤变白了,皱纹变没了,一个个精神焕发。于是,湖水的神奇作用立即传遍全军,就这样,经过洗礼后的窝阔台的将士满脸皱纹没了,变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精神饱满。战争中的创伤也好了,腰腿也不痛了,尤其是心情也开朗了,视死如归,变成了一支铁一般的文明之师。
相传,打那以后,九十九泉成了人们的天然浴池。在辉腾锡勒草原上放牛放羊的人,几乎天天跳入湖中洗澡,消除疲累烦恼。
这首诗,楚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经典的原始草原的美丽画图和一个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广袤无垠的翠绿的草原上,珍珠一样的蒙古包点缀其中,周边环绕的是如明镜,如蓝宝石般的九十九泉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