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研究会>>简介
  共有 1730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11年大事记

  发表日期:2012年1月1日          【编辑录入:admin


 

 

        一年来,坚持不懈地用心作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地域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地方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追寻文明殚精竭智。积极参与各方面学术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元上都文化”网站阵地作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月

15  《内蒙古晨报》“史记”专版关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上都文化”、“蒙元文化”研究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进展跟踪报道和研究了上都文化研究人士的学术研究成果。徐进昌、齐巴托关于成吉思汗用人思想、元代以儒学治国、蒙元文化多元共荣等方面的学术论述得到关注和评述。1月5日发表《成吉思汗不拘一格用人成大业》、1月21日发表《蒙元帝国促进了多种文化共融》,等等,产生了广泛影响。

    1  元研会从成立起,一直在研究元代官方推行的八思巴文,作为中国文字和国学的一部分下功夫作了不断的探讨研究,引起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记者刘潇潇有关八思巴文书法、篆刻采访了元研会理事浩毕斯嘎拉图。刘潇潇通过“元上都文化”网了解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八思巴文有关情况。由邮箱和电话与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进行了沟通。她说:“通过位于锡林浩特的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记者结识了八思巴文研究民间学者浩毕斯嘎拉图。缘于对蒙文书法、篆刻艺术和蒙古文化的热爱,浩毕斯嘎拉图自学了八思巴文并到处收集八思巴字文物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刘潇潇在其锡林浩特的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怎样看待八思巴文书法、篆刻艺术?

浩毕斯嘎拉图:因为对八思巴文的不同书体非常感兴趣,我收集了一些元代篆刻资料,比如黄惇编辑的《元代印风》,里面辑录了很多八思巴文印章,刻法非常高超,艺术精湛,对我的书法研究很有帮助。八思巴文的使用当时主要是政治和军事考量,但仅从艺术角度来看,八思巴文也具有极强的美感。由于藏文是横写的,八思巴文本来也设计为横写,但因回鹘文竖写,忽必烈命令八思巴文也要竖写,这样使八思巴文的连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如此,八思巴文每个字的结构依然非常漂亮。八思巴文是从好几个民族的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虽然作为文字不再使用了,但八思巴文不会消亡,将作为艺术永存。

 

           四月  

4  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20114月在《内蒙古文艺》会刊第六期,以头版第二条近半版的篇幅,推介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徐进昌》。彰显了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对元上都遗址申报“世遗”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度关注。这是继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北京学研究所、内蒙古史学会、内蒙古文史馆、内蒙古社科院社科联、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西口文化研究会等文化团体和专业机构大力关注上都文化研究,又一次对上都故都“申遗”和上都文化研究的聚焦!

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推介说,徐进昌热心元上都遗址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成吉思汗对文化和精神领域的关注与建树方面,在忽必烈创建金连川幕府和大元帝国并以儒学治国方面,在以元代的百年京城成就的上都文化的创立和阐述方面,在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的创立和阐述方面,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创立和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有关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和贡献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首提上都文化与上都文化学,在文化史学和地域文化研究方面作出了特有的建树。

五月

    5月19  《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栏第86期以半版的篇幅刊登了介绍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学术成果的文章。以《孜孜以求无私奉献》为大标题,列举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14个方面的学术成果和影响。

      5  中国书画学会 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经相关社团、组织机构举荐并通过,任命徐进昌先生为“中华艺术形象大使”,艺术探寻之路和艺术成就入选《国家名人档案》。

 

                       六月

    6月5  《锡林郭勒日报》“文化”专栏第88期在“全力推动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专题发表徐进昌《元代上都、大都间驿路的历史价值和扈从诗的文化意义》的专论的开篇,8期连载。从6584接连两个月,到“文化”专栏第95期,连载完。     

   专论文章揭示了元代百年上都、大都间驿路是皇家之路,历史之路,文化之路,在中华历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314世纪之间,中华民族处于元代的大一统发展阶段。各地间的交通往来和跨越国界的丝绸之路与海上通道非常活跃。上都与大都之间的驿路有四条。皇帝每年夏季在上都理政,秋凉时返回大都。自元世祖忽必烈以来,元代皇帝每年在上都、大都间驿路上巡幸往返,带着众多的随扈官员和上万人的护卫人员。这段上都、大都间的皇家驿路,就是巡幸中办理朝政之所。大量的扈从诗记述了驿路的风情,历史地再现了驿路沿途的人文风貌。百年间的皇帝巡幸和随扈理政,百年间的扈从诗文,成就了上都、大都间的历史之路,文化之路,文明之路。抚今追昔,这段皇家驿路任凭学子和游人凭吊和观赏。这篇专论的连载在“全力推动上都遗址申遗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八月

88  夏秋之交,“天堂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于86810隆重召开。期间,“首届元上都学术研讨会”8日、9日两天如期举办。区内外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提交了27论文并编入了大会论文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焦福宝、鉄明朱尔、浩毕斯嘎拉图、纳哈达布和、肖建华参加了大会并有四篇论文入选大会论文集:徐进昌《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焦福宝《对元上都地区城镇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鉄木尔、明珠尔《哈登台山阿拉格苏勒德的复原模样》等。

大会印发了《锡林郭勒元上都研究中心成果专辑(一)》选录12篇论文,其中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四篇,占了64页的专辑的近三分之一。专辑辑录了徐进昌、王明中《元代上都、大都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杨凌云《从元代扈从诗文看上都、大都间驿路的风貌和文化》,焦福宝、叶红梅《浅谈忽必烈对草原文化的贡献》,铁木尔、明朱尔《对元代查干和哈日苏勒德的再考释》等。

徐进昌发言中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以来办《上都文化研究》报和“元上都文化”网,注册“上都文化”商标,出版《上都文化研究》蒙汉文专著,出席鄂尔多斯、包呼市、北京、温州等区内外学术研讨会等简要情况。阐述了“上都文化”作为一个学科的客观性、必要性和重大的文化价值。浩毕斯嘎拉图发言阐述了对八思巴文的研究和解读。

8  徐进昌的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入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编辑的《科学发展在中国》理论篇。表达了对上都文化的有关学术观点的关注和认同。

九月

9  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大典》(第二卷)把徐进昌作为文化学者词条入编。关注并介绍了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概念和内涵、外延。

 

           十一月

 

    111  元上都文化网发布《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完成初稿。这是一部研究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的专著。是一部述评、随笔、考证文集。分为“草原上的百年中华京城”、“元代儒学治国与上都文化”、“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与建树”、“锡林郭勒文化与文明建设”、“上都文化研究的影响与传播”五部分。全书文论39篇,计18万字。

       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元上都遗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这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草原都城,融汇了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上都,作为多民族大一统的元王朝的夏都百年之久,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

   《解读元上都》作为一部论文集拟从草原上的中华京城,忽必烈的治国的儒学理念与元代文化成就,成吉思汗对文化的关注与贡献,锡林郭勒草原的古文明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解析和论述作为元代的夏都——上都地区诸多的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17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信息网》在头条位置推介了《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简介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和全书目录。

 

         十二月

 

           122  研究会理事、秘书长齐巴托《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制——上都路古今比较研究》一文在元上都文化网发布。这是一部书稿,是一部探索上都地区古今沿革发展的力作。是当地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元上都文化网首发,以飨读者。

上都路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置,属元朝腹里中书省,辖一府、六州、十五县,今跨北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所谓“腹里”就是元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朝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这个地区由朝廷的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余各地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管理。

 

           1216  理事长徐进昌作为特约嘉宾参加了多伦县“全县文化工作座谈会”,对多伦作为锡盟南部京北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定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正式提出《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为地区文化定位和建设前瞻性地做出了学术论述,并向多伦各界作了阐述和建言。提出应该以滦河文化统括多伦为中心的京北地区锡林郭勒南部的文化品牌。以滦河文化把游牧文化、会盟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统领起来。成立滦河文化研究会,作为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提升文化建设的机制水平。

滦河文化,指以多伦地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积淀和文明传承,涉及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当今的文明成果的结晶。体现了历史和今天滦河流域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建筑、商贸、宗教等方面的品位与格调。

滦河文化显著的特点是积淀了塞北游牧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彰显了草原和中原在经济、商贸、宗教、文艺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深入交汇与融合。滦河身旁的滦京(开平)和北京(北平)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深远。

滦河文化中游牧文明与商业文明交汇,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多元共荣,和谐发展。北方诸多游牧民族长期培育和发展了这里的文化,汉代李陵台见证了历史,辽代、金代有梳妆楼为证,元代成为中华京城所在,清代为北方各方势力会盟之所和北方宗教中心,民国为晋商拓展兴盛之地,历史蕴涵非常丰富。

滦河文化,对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农耕文化来说,它是塞外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来讲,它又有着诸多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原文化的色彩;交叉融汇、兼收并储、相得弥彰、多元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文化。

1218  《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一文在“元上都文化网”正式发布。

12  元上都文化网(http://www.shdwh.cn)作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学术交流阵地,发布上都文化、蒙元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相关的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动态,联系区内外历史研究专业人士和文化爱好者,成果不断。年末,网站文章已达725篇,浏览人次达260299。年内新增文章115篇,新增浏览人次10299,广泛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取得了累累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上都文化网许多论文有着独到的价值,不断地扩大了网站作为专业学术媒体的影响,树立了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形象。一是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领先地位和品位。二是忽必烈儒学治国和元代的上都文化及儒学思想的探寻。三是对成吉思汗在文化方面的建树和精神境界解读。四是对元代驿路和扈从诗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揭示。五是对八思巴文和元代印章的探讨。六是北元史的演义和地方文学、文化作品。七是诸多新观点、新材料的阐述。比如齐巴托关于大青山是蒙古族的发源地的研究,比如焦福宝、叶红梅浅谈忽必烈对草原文化的贡献,比如明珠尔元代苏勒德的探讨,比如肖建华撰写的锡林郭勒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保护,比如张建民关于楚石与他的上都诗词的推介,比如李守华对元代史迹和文字多方面的探讨,比如首都、首府和鄂尔多斯、包头等外地学者张旭、张昊文、王雅丽、甄达真等人的论文和文学作品,等等。

 

岁月如梭。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向前行进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走过来自己的第9个年头。


上一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11工作要点
下一篇:祝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5269]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8909]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419]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530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