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有:南北朝时期拓跋氏和元氏建立的北魏、西魏,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和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这些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只占据着我国北方局部地域。而从成吉思汗时代的大蒙古国到元朝的建立,这是蒙古族首次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其疆域之广阔、民族之众多是罕见的。蒙元一百六十多年间,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过程中, 各民族之间就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现象。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各民族之间的大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军事冲突等活动,随之而来的就是民族间的大交流、大融合。本文就蒙古族在初期和蒙元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由此对蒙古族人口产生的变化谈几点看法。
一、民族大融合
“蒙古”这一名称最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史书上称“蒙兀室韦”、“萌古”等多种称呼。历史上蒙古族属于东胡系统,她应该是由东胡系统的一个部落为核心构成的族群,原驻牧于黑龙江上游的额尔古纳河一带。约在八至九世纪期间,其祖先以“苍狼与白鹿”为图腾游牧、狩猎于腾汲思海(今呼伦湖)、不儿罕山(今肯特山)、斡难河(今鄂嫰河)一带。起初只是由人口不多、弱小分散数十个部落组成。后逐步扩展到漠北草原和整个蒙古高原的广阔地域。之后,蒙古族在迁徙和扩展的过程中与当时的北方草原民族如突厥、铁勒、回鹘及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乃至生活生产方面,以及民族成份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交流与影响。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帝国,结束了草原上多年来各部落间互相争斗、战乱不断的局面。他推行《大扎撒》(当时的大法典),由此来约束各部,使蒙古民族团结一致,草原上出现了勃勃生机,由弱小变强大,由野蛮到文明。成吉思汗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先后吞并和消灭了周围的蔑儿乞惕部、塔塔尔部等,接着又消灭了辽国,与其子孙还进行了三次西征,消灭了花剌子模国和西夏国。在与这些国家的征战中,给这些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和这些国家和人民进行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流,实现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元朝的建立,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封建帝国。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在当时是世
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元朝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大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内部的大交流、大融合,也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一是民族成份中融合了这些民族的成份;二是经济生产方面受到影响;三是风俗习惯上有所改变;四是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相互发展;五是文化科技上实现融交流。
(一)民族成份中的融合
从蒙古汗国直至元朝的建立至衰亡,近一百六十多年来,对中国和亚欧各国民族的演变融合都产了直接的影响。从民族成份
上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况的确普遍存在。成吉思汗实行各民族融合的政策,在他的幕僚中除蒙古人外,还有汉人、畏兀儿、回鹘人等为其出谋划策,对于攻克强敌、取得战征胜利起到很大作用。如在新疆的考古中和人类学发现,西域东部地区主要是蒙古利亚人种,西部地区主要是欧罗巴人种,并有两人种的混合型。蒙元以后蒙古族进入西域地区,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回、汉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交流融合。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后,即“实行文治,推行汉法”。在官员的民族配置上宣布“以蒙古人充任各路达鲁花赤(镇守官),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官制”(《元史.世祖本纪》)。这就是说,忽必烈时代,让蒙古人为各路统帅、主掌军事,汉人掌管行政,回回人管理财赋。如中统元年(1260年)在任命的十路宣抚使中,有回回2人,汉化很深的女真、畏兀儿各1人,汉族6人。在燕京(今北京)设立的中书省中,四名长官中仅一名蒙古人,三人为汉族,辽佐百余人中绝大多数为汉族。
在蒙古族的民族成分中,也是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情况比较普遍。据史料记载:“匈奴王朝灭亡后,有50万匈奴人投奔鲜卑;契丹人中有相当数量的回纥人;蒙古统一后,至少有60万契丹人融入蒙古。”早在东汉时期,一部分匈奴人就西迁进入东欧地区,与那里的民族相互融合。四大汗国分布在欧亚各地,民族成份更有所变化。元朝统一全中国后,蒙古族、汉族、回纥族、畏兀儿族、土蕃族(藏族)等各个民族在相互融合。如在内地分布着许多蒙古军队,在南方的蒙古族后来逐渐融入汉族或其他民族中了。长期住在那里的蒙古军人与当地汉族关系密切,相互通婚,血缘相融合。元朝初期,曾派皇室宗王镇守云南,定居在那里的蒙古军队约10万人,之后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减少。其次分布在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地的蒙古族,在中亚成为突厥化的蒙古人。例如,乌兹别克斯坦即是成吉思汗第五世孙月即别所建,国因其名;在阿拉伯地区的蒙古族因信仰了伊斯兰教,也都加入了当地民族;曾建立印度莫卧尔(“蒙兀勒”之谐音)王朝的是蒙古人的后裔,也早已融合于当地社会。
在蒙古高原上,各民族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差异。这些草原民族在外貌、形态、称呼、语言、风俗习惯和举止都有相近之处。从他们的演变过程来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况的确普遍存在。
(二)、经济生产的融合
蒙元时代,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措施.如,在缺水的地方打井,颁布严格的禁令,不准在牧草生长时掘地,不准遗火烧毁牧场等等。蒙古牧民还从别的民族那里学会放驼、制黑马奶酒和提高畜牧业管理的技术。元朝时有官办牧场14处,牧场条件优越,牲畜极多。仅一个官方牧场记载,有母羊达30万头(《大元马政记》)。弘吉剌部一个陪臣就“马牛羊累巨万”。当时从北方草原到西域地区,以及四大汗国,各族人民结束战乱,以放牧六畜、狩猎为业,出现了畜牧业丰收的景象。元世祖忽必烈还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并为发展农业生产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颁布了《农桑缉要》,书中提出“蚕桑之术,畜孳之方,天时地利之所宜,莫不皆具”。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在中原、南方各地发展农桑,扩大种植,兴修水利,植树养禽,防治病虫害等,在一些地区还推广种植由西域引进的棉花。元朝修通了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全长1500多公里,对于促进南北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十世纪初,蒙古族就开始进行金属冶炼、木器制造、皮革加工、毛纺织、武器制作等活动,蒙元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元朝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手工业和工业,在大都、上都等许多大城市设有各种专门管理机构,以促进矿业、冶炼、制铜、制银、制毡、染色、刺绣、皮毛、锻铁、纺织、珠宝玉器等各行各业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大发展。至元十六年(1279年),仅北方就有工匠42万多人,设各局院70余所。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增强国家实力,巩固元朝的统治地位,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三) 商业贸易的融合
从蒙古汗国到元朝政府都重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实行开放的国策。由于通往全国各地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通道路畅
通无阻,还有“海上丝绸之路”,通往的国家、地区达98个。中国创造发明的罗盘、火药、印刷术、纸币、驿站制度等技术和做法,经中亚、阿拉伯传入欧洲。阿拉伯人发明的天文学、医学、药品、数学知识、织造品也传入中国。西方的使节、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络绎不绝。元朝时东西方贸易的兴盛,有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来到并居留于中国各地,当时有“元时回回偏(遍)天下”之说。史书称“梯航毕达,海宇会通,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元史.兵志.站赤》)。元朝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纸币)便利了商品的流通。大都、上都等大的都市设有米市、铁市、皮毛市、马牛市、骆驼市、珠宝市、沙剌(珊瑚)市等,粮食、茶、盐、酒、绸緞、珠宝等百货云集。发达的商业贸易和便利的交通运输业,使东西方商贸交往更加方便。
(四) 风俗习惯的融合
在蒙古高原上,各民族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差异。这些草原民族在外貌、形态、称呼、语言、风俗习惯和举止都有相近之处。
从他们的演变过程来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况的确普遍存在。蒙古民族生活习俗上,住毡帐,俗称“蒙古包”、“食则以膻肉为常,粒米为珍”,食牛羊肉、奶食品,饮用马、牛、羊、骆驼奶,穿皮衣。“蒙古族男子髡头,环剃头顶之发,以四周之发编辫或散垂于肩”。生产上,蒙古族长期以畜牧为主,兼营狩猎。十世纪之后,有些部落已开始兼营农业、加工业和工业。蒙古汗国与元朝的建立,使蒙古族走出草原,扩大视野,东西方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蒙古族除保留部分传统的习俗外,在生活、生产和食宿方面也有许多改变。如饮茶、食粮、穿用丝绸、使用瓷器、居住房屋等。与当地民族大团结相互影响、交流中改变了许多。
(五)文化领域的融合
在文化领域,随着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诸方面,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融合更为普遍存在。宗教信仰方面,起初,蒙古族中流传着萨满教,崇拜“长生天”。而一些部落,如克烈部在11世纪就选择了信仰基督教,汪古部也信仰此教,还有些部落信仰伊斯兰教等。成吉思汗时代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各种教派,佛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伊斯兰教、儒教、道教等三教九流都在传播、融合。十三世纪初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蒙古族从上层到民间开始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直至占主导地位。忽必烈时期,藏传佛教成为元朝的国教。
语言文字方面,蒙元时期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其语言中吸纳了大量的突厥语汇,特别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中部、西部和南部的克烈、乃蛮、乞尔吉思、汪古等部落,所使用的确语言属于突厥语族。同时与鲜卑语、吐谷浑语和契丹语有着密切的共性和传承关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和阿富汗等国,使用人口约900多万。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科尔沁等几种方言。我国的蒙古语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方言为标准蒙古语。蒙古族原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俗无文籍,或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长春真人西游记》)。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命被俘获的原乃蛮部掌印官畏吾儿人塔塔统阿用回鹘文的字母与蒙古语的发音,创立了蒙古文字,因此蒙古文是由回鹘(畏吾尔)文字演变而来的。十四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如今通用规范的蒙古文。
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融合,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元曲、小说、诗词、歌舞、美术、绘画等都各个领域都达到高度发展。在各民族大迁屣、大交流中东西方文化互相学习。中原的文学艺术出现在边疆地区,北方、西域诸国的文化艺术传入内地,相互丰富。元诗中形象地描述道“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就可看出各族人民相互融合的情景。
二、蒙古族人口的变化
八至九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时,当时蒙古族人口仅约60-80万人左右,其中还包括了相当部分的突厥人的后裔。至元朝和四大汗国鼎盛时期,蒙古族人口骤然增长到2000万之众,其中可能融合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成份。当时“甚至连乞台、女真、南加思、畏兀儿、钦察、突厥蛮、哈剌鲁、哈剌赤等民族,一切被俘的民族,以及在蒙古人中间长大的大食族,都被称为蒙古人。”如有60万契丹人以及大量的西夏的党项族都融入到蒙古族内。清朝初年,我国蒙古族人口有2169446人,清朝末年为1715818人。
据统计资料现示,现在全世界的蒙古族总人口还不到1000万人,仅我国蒙古族人口就有581万多(2000年人口普查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及新疆、甘肃、青海和河北省,其余分布在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还有2.4万鄂温克族和24万土族人也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至今云南省聚居的蒙古族仅有1.3万人,主要在通海县,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时留在那里的蒙古族后裔。在世界各国的蒙古族还有:蒙古国的总人口280万,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鞑靼、图瓦等地约有90万蒙古人。另外,有近四百万在阿富汗、伊朗等地区的哈扎拉族被认为可能是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