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1417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17日      作者:徐进昌     【编辑录入:admin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中用“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这些不寻常词汇来号召文化建设,彰显了党对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表达了对文化发展滞后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和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

    文化是软实力。对于中国的崛起和大国地位,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当中国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才称得起是一个世界大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的不仅是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巨大发展和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们的群体的记忆。是沉淀,是蕴涵,是结晶,是精神,是力量,是灵魂。文化的缺失就是心灵的迷失,就是精神的荒芜。文化强国,文化强区,文化强县,一个地区要有影响、有声望、有精神、有特质,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

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已经成为地区社会建设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需求。没有文化品牌的地区,总会让人觉得缺少什么。锡林郭勒南部正在兴建中心城市,这座新城的文化品牌值得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从事上都遗址和上都文化研究,涉猎了锡林郭勒地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多个方面,对以多伦城为核心的锡林郭勒南部中心城市的文化品牌作了一些思考。综观历史,体察全局,建议以滦河文化为核心打造多伦新城的文化品牌。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对于锡林郭勒的意义和在中华文明的地位,简要表述如下:

                                             一、

      滦河是中华大地特别是塞北草原的著名水系,连接草原和中原,哺育了塞内外的中华儿女,滋养了中华文明。

      滦河的源头在多伦,流经锡林郭勒南部多个旗县和河北、京津地区。多伦在滦河流域的文明发展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元朝的夏都又称滦京,滦京的东凉亭就在多伦城一侧,这是大元帝国皇帝的行宫。清代的康熙会盟正在多伦。多伦的汇宗寺在宗教界地位显赫。东西大仓非同寻常。

清代和民国多伦一直是塞外重要商阜。山西会馆闻名遐迩。晋商、旅蒙商和天下商客云聚,沟通着中原和塞外的脉络。

如今正在规划把多伦建成锡林郭勒南部紧邻京津的中心城市。历史和现实都体现了多伦文化的厚重,在滦河流域有着足够的份量。所以,多伦新城打造滦河文化品牌实属名望所归,情理所致。打造多伦新城的滦河文化品牌,无疑对打造京津以北广阔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繁荣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我们应该让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滦河水为塞外的现代文明建设推加精神的动力!

                                             二、

      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得到了高度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滦河文化有它的区域性,也有对中华文化全局的代表性。它是中华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分支,也在历史上的一定阶段扮演过核心文化的角色。连接中原与塞外的滦河文化意义非同一般。

关于滦河文化的定义、概念、学术体系,它自然应该属于地域文化的序列,是中华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属于地方学的一个分支体系。

      滦河文化,指以多伦地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积淀和文明传承,涉及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当今的文明成果的结晶。体现了历史和今天滦河流域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建筑、商贸、宗教等方面的品位与格调。

滦河文化显著的特点是积淀了塞北游牧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彰显了草原和中原在经济、商贸、宗教、文艺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深入交汇与融合。滦河身旁的滦京(开平)和北京(北平)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深远。

滦河文化中游牧文明与商业文明交汇,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多元共荣,和谐发展。北方诸多游牧民族长期培育和发展了这里的文化,汉代李陵台见证了历史,辽代、金代有梳妆楼为证,元代成为中华京城所在,清代为北方各方势力会盟之所和北方宗教中心,民国为晋商拓展兴盛之地,历史蕴涵非常丰富。

滦河文化,对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农耕文化来说,它是塞外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来讲,它又有着诸多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原文化的色彩;交叉融汇、兼收并储、相得弥彰、多元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文化。

滦河文化称为塞外文化,显示了它鲜明的地域性。涵盖游牧部落的察哈尔文化,说明了它的源渊和草原文化特性。浓郁的晋商文化、会盟文化、宗教源渊和农耕文明显示了它交叉融会、兼收并蓄、多元共荣的特质。

近年来,周边的一些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相继提出了地方文化和地方学研究的概念和学术体系,正是适应了地区发展和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滦河文化作为锡林郭勒草原南部和中华文化塞外部分,概念是清晰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鲜明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它与上都文化既有交叉又相互独立。它起源于草原,鼎盛于元代和清代,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作为塞外商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色彩!

                                       三、

滦河文化在历史上的制高点,在元代、清代都有鲜明的体现。元代的夏都,称上都,也称滦京和上京。《辞海》中“滦京”作为一个辞条,注释为:“元上都的别称。以在滦河水上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以滦河取名的地方,如滦平、滦州、滦阳、滦县、滦南等等比比皆是,足见滦河的影响之大。《辞海》中“滦河”的词条:“在河北省东北部。上源闪电河出丰宁县,绕经内蒙古东南缘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中流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乐亭、昌黎两县间入渤海。长877公里,流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有伊逊河、青龙河等支流。”元帝国起家的金莲川,正是滦河流域所在。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成就了大元帝国的最初的基业。金莲川正是现在多伦、蓝旗、太仆寺旗、镶黄旗、白旗与河北省的张北、沽源、承德一带。

位于多伦城一侧的元代的东凉亭是大元帝国的行宫所在。在查干淖尔一带有另一个行宫——西凉亭。东、西两个行宫拱卫着滦京,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每年元朝皇帝巡幸,都要留驻行宫。就是驻跸滦京皇城之时,皇帝也会到行宫行猎或练武部兵。东凉亭的遗存有着见证历史的重大价值,彰显了多伦在元代的地位。

康熙会盟和汇宗寺见证了清一代多伦在塞北和大中华的位置举足重轻。山西会馆彰显了晋商的发达和多伦在中国近代塞外商阜地位。

作为一座中心城市,文化的定位意义所在,不言而喻。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地区的灵魂,城市的灵魂,在中心城市的起步阶段,就把文化定位把握好,塑造好,发展好,就会使城市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品位,丰满而亮丽。相信我们的决策者有这样的智慧和才能。

多伦为代表的锡林郭勒南部,沉积于历史上文化结晶可以数出许多。东凉亭、汇宗寺、山西会馆、南屏山、上都遗址、李陵台驿、紫城、梳妆台、国王衙门遗址,等等,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忽必烈、康熙、章嘉、刘秉中、吉鸿昌等代表的蒙元文化、游牧文化、会盟文化、宗教文化、晋商文化、塞外文化等等都生长在锡林郭勒南京北的这片沃土,哪一个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而把它们笼在一起,找个最从容大气又富丽深远的名字,富有弹性又内涵极其丰富,该数“滦河文化”命之,方为妥当。

多伦厚重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化,这份滦河流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值得在多伦新城打造中作为一种文化品牌,传承好,发扬好,让滦河文化的深厚蕴涵为京北现代中心城市建设增添文明的底蕴和光彩!


上一篇: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制——上都路古今比较研究
下一篇:锡林郭勒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12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284]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929]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3064]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66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人:匿名

IP:14.120.55.27

发表人邮件:niming@qq.com 发表时间:2020-05-19 08:00:27
     范文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