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上都河文学>>评论
  共有 586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清新的生命印迹

  发表日期:2011年4月28日      作者:徐进昌     【编辑录入:admin

 

——读张瑞祥《生在羊年》

              

        一部上下册的《生在羊年》有几分厚重。这是凝结张瑞祥几十年生活和工作的一部文集。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与瑞祥相识,多年来他勤奋工作,作出了许多成绩。知天命之年,把自己多年的文字结集出版,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展现。书的封面是蓬勃的胡杨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珍贵。洋洋洒洒的四十多万字,记录了他人生追求的印记。他热爱社会,钟情人生,拥抱生活,一腔赤诚。他是那样真挚,那样执着,近乎刻板,对自己人生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每一次的发声,都作了一次审视,都作了一个归纳,真实地再现了几十年的生命印迹。

           读了这部书,就是对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的一个解读。作者说:“我原本是普普通通的人,平淡的人生道路既没有曲折离奇的轨迹,更没有叱咤风云的作为。但普通人自有普通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作者把“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座右铭,在知天命之年,以自己的文集诠释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之花,永远值得人们珍视。努力过,执着过,作为过,就不必太苛求成功的多少。生命之花开放过就好!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生在羊年》由五个部分组成:岁月留痕,人物春秋,史海撷珠,百味杂坛,求索建言。记人生经历,写身边人物。为地方写志,为社会建言。作知青经受锻炼,当军人通讯架线。在机关作为建言,写史志全国模范。

他的人生是普通的,也是不普通的。在祥和的生活中,从青年到中年,每一个阶段,他都不懈余力地描绘着自己的人生。应该说,他人生的色彩是灿烂的,他总是在取得不平凡的业绩。在各种工作岗位,他都作得有声有色,有的方面得到了国家级的表彰,这不能说不是难能可贵的。

               岁月留痕——拥抱人生

张瑞祥有个羊年的心结。传说羊年生人会有许多劫难。他历数了自身经历的几个羊年发生的事情。隐隐的忧虑激发的是他珍惜人生的情感。热爱生活,珍重人生。珍惜亲情,拥抱生活。

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的成败。在知天命之年,他对人生仍然不乏激情。作品首篇的《生在羊年》的第一句话就是:“催马唤羊逢盛世,国泰民安闹新春。喜迎羊年。”他认为,“在动物世界里论善良、温和非羊莫属,但其更具有生命力的旺盛,喜群居重团结,有耐力不断向前闯的秉性”。(《生在羊年》)应该说他在鉴赏这种精神,也在践行这种精神。他还特别珍重“跪乳能知报母情”。他坚守的信条是,“身为属羊之人,我在今后的岁月里一定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也要象羊儿跪母那样报效祖国会人民!”(《生在羊年》)正是这种感恩和回报的赤诚,焕发他勤奋劳作无怨无悔的精神,使他的人生痕迹发散着光彩。

作品从多个方面记述了人生岁月的印记。《难忘儿时身上衣》、《第一次打工》、《大山深处的士兵》、《金秋访牧家》等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个人的人生轨迹。热爱生活的人每一段生活都值得记忆,每一段人生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留痕在心灵闪光,生命永远蓬勃向上。

               人物春秋——拥抱社会

文集记述了十二位社会人物。张瑞祥用真挚热烈的激情描述这些社会人物的业绩和品格,这正是他心里的一面镜子。他心里有一片光明,对社会充满了信任和热爱,才会由衷地赞美社会人物的美好。人的眼界、心界不同对社会的观察和解读就会不一样。《人物春秋》记述母亲,记述劳模,记述歌王,记述上都文化的开拓者,记述个体经营者,记述舞者,记述主席像章收藏者,等等。有的只是邂逅相遇,一颗明亮的心和阳光的笑脸,就在心底结识了一位朋友。

他在人物春秋的题记中写到:“这里记述了堪为瑰宝的12位人物。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基层,其中不乏经历磨难者。但由于自己的努力,由于时代使然,最终他们青胜于蓝,在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不知不觉中铸就了自身的辉煌。”他记述母亲在文革的岁月中说,“如果说,母爱、慈祥、勤劳、善良是天下母亲的代名词,那么,坚强正义、嫉恶如仇这些字眼于我母亲尤为当之无愧。”(《母亲,在“文化大革命”的岁月》)他记述锡盟草原上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金庆礼:“在一枚枚金灿灿奖章和一束束绚丽鲜花的簇拥下,金庆礼百感交集:劳动光荣,劳动者才是新中国真正的主人,这个切身的体会令他由心而发,没齿难忘!”“经历过饥寒的穷苦人,最珍惜阳光暖。当家作主的工人师傅,最勇于重担担。”(《锡盟草原上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他写退休回家乡的歌王哈扎布,也只是租房时的邂逅。老年体衰的歌王生活有诸多困难,逝去了许多的光环和荣耀。亲近和采访哈扎布只是他的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为租房的哈扎布老人,他“把原打算搬走的一部分家具留下了给他们使用,并主动请工人在卧室里加了暖气片,还买了油漆,自己动手刷了门窗。”对于上都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对于个人举办主席像章展,他出于一种社会使命感,都予以深切的关注。许多记述都是他的本职工作之外的,是他的关注社会的情怀和作为社会一员责任感,成就了他对社会的观察和勾画。这应该说是张瑞祥的难能可贵之处。对有些人来说,这些闲事,这些个不相干的人,有什么值得关注,有什么值得记述?

一个人关注的事项和范围,显示着一个人的情怀和品格,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的价值取向。从张瑞祥记述的人物和事件,不难窥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眼界显示,他不是一个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而是把社会放在眼底,有思想追求和生活理想的人。

         辛勤耕耘——上下求索

张瑞祥在多种岗位工作,都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迹。工作勤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工作之余总是有所总结,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不光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工作之余关注社会,评述人生,描画实时,建言献策。勤奋向上,不遗余力。

《史海撷珠》他记述了锡林浩特东商、西商、南商的称谓的由来,记述了吉鸿昌收复多伦城,记述了南方孤儿 草原母亲,记述了锡林浩特回族人春节习俗、、、、、、《百味杂坛》记述了口蘑,评述了面对下岗,书写了锡林浩特额尔敦敖包山抒怀,呼唤了读一点地方史志书籍、、、、、、《求索建言》写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旗县党校工作初探,提出了关于开展旗县政策研究工作的思考、、、、、、

三十几年的工作经历,知天命之年的人生回首,多种人生阶段的熏陶和铸造,成就了《生在羊年》这部四十万字的文集。瑞祥对亲人,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充满了热爱和真情,这应该是他人生永久的财富。这部文集关注社会的大视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取向,对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都会不无裨益。


上一篇:游 女 吟——献给笔耕不辍的文友们
下一篇:虚拟的草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8]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6]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2]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