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上都研究>>动态信息
  共有 978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楚石北游诗》校注本付梓出版

  发表日期:2011年2月24日      作者:张建民     【编辑录入:admin

                      

     张建民先生书法                                                                                   

        今日,收到了来自浙江海盐鲍翔麟老先生寄来的《楚石北游诗》校注本,我欣喜若狂。

       单从封面的装帧即可看出此书的典雅古朴,历史渊源。白色封皮影印着楚石大师自书的盖有“国立北平图书馆收藏”章的《北游诗》。书的右上角分别盖有“古香楼”、“嘉惠堂丁氏藏书之记”和“汪鱼亭藏阅书”三个鲜红的藏书章,章的左侧一行小字“一部可以补史的采录元上都等地风土人情的诗化游记”,彰显突出了此书与元上都的关系。书的背后封皮钤有一“泰定元年”的钱币印,整体庄重而不失雅致。《楚石北游诗》几个劲健有力的行体字为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允吉先生所题。

       书的扉页是楚石手迹,由上海文学泰斗,硕儒,皆为90高龄的周退密、田遨两位老先生作序。两位老先生除了在文学、史学上的建树外,皆工诗词、书法,因此,更体现出此书的史学价值。

          我是在2008年盛夏收到来自浙江海盐鲍翔麟先生的影印手抄本《楚石大师北游诗》并于2009年2月份通过内蒙古日报介绍此书,时隔两年多,《楚石北游诗》校注本出版了,这期间,吴定中,鲍翔麟两位先生或亲临,或通过网络遍访各大图书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知国家图书馆藏有清初“古香楼”抄本,南京图书馆藏有晚清“眠云精舍”抄本,加上台北图书馆的“振绮堂”抄本共三个版本,因此,吴定中先生即以这三个不同的手抄版本为依据,对《楚石北游诗》进行校注工作,通过几位先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考究比对,从三个手抄本中查出二百六十余处错误和笔误。

       “古香楼”抄本,钤有“古香楼”等藏书章印记,古香楼主人名为汪文柏,字季青,清康熙年间藏书家。“眠云精舍”抄本,钤有“嘉惠堂丁氏藏书之记”等藏书章印记,嘉惠堂主人为晚清丁丙兄弟。“振绮堂”抄本,钤有“汪鱼亭藏阅书”等藏书章印记,汪氏四代人自乾隆至近代历时一百六十余年,本抄本当抄繕于1771年前。这三个藏书章既是此书封面所钤之印,从这三个藏书章,就可以揣测出楚石北游诗所经过的历史脉络,经过六百多年烽火连天的岁月,此书竟然奇迹般的出现在各大图书馆的藏书体系当中,说明此书在当时流传不可谓不广,影响不可谓不深。但实际上,就如元上都的废墟,几百年来无人问津,此书也如此,至今尚未有知者。

        此书内页有“纪念楚石大师圆寂640周年字样”。在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在元上都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之时,楚石北游诗以校注版崭新鲜活的面貌与世人见面,与其说是纪念这位大师、诗人、书法家,不如说是雪中送炭,给研究元朝历史,元上都的历史增添了一部史学价值丰厚的原始资料。此书除《上都十五首》、《开平书事十二首》、《漠北怀古十六首》、《送锴师之上都》、《上都避暑呈虞伯生待制二首》等45首直接从题目上显示了与元上都息息相关的诗词外,诸如:《轩辕台》、《易水》、《居庸关》、《李陵台》、《琴峡》、《龙门》、《枪杆岭》、《独石站西望》、《朔漠》、《北征怀古》等诗词更是暗含了600多年前元朝驿路的风物。但愿此书能为有志于研究元朝历史和元上都历史的专家学者所关注。

         600多年前一幅奇乡异土的精美画卷即将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銮仪之盛、宫殿之美,百官朝政、六军神威,四方之过客人物,远帮殊异之人情,珍奇罕见之动植物尽收眼底。


上一篇:新华网多年来一直关注上都文化研究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的进展情况
下一篇:联合国有关人士今年正式考评元上都遗址2012表决进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9471]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3660]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3736]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6013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