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师国王木华黎。他是成吉思汗麾下著名的“四杰”之一。他曾经只是个卑贱的奴隶,却因自己的才智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最为信任的军事统帅。
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蒙古名将、攻金统帅。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沉毅多智略。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誉称“四杰”之一。
木华黎原为成吉思汗的堂兄撒察别乞的门户奴隶,在撒察别乞被处死后归顺成吉思汗。蒙古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木华黎与博尔术被成吉思汗首命为左、右万户。蒙金战争初期,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诸战中,率敢死士冲锋陷阵,以寡敌众,配合主力歼灭金军精锐,克宣德(今宣化)、德兴(今涿鹿)等地。八年,随成吉思汗率军入山东,克益都(今青州)、滨州(今滨州北)、棣州(今惠民南)诸城。旋抵霸州(今属河北),收降史天倪、萧勃迭,并奏为万户。次年,回师北上,与成吉思汗会合进围中都(今北京),迫金帝请和。受命进军辽河流域,招降高州(今内蒙古敖汉旗西北)守将。十年,击败金军,进占北京(今宁城西)。次年春,因叛将张致占据兴中(今辽宁朝阳),率军攻之,以调虎离山计设伏夹击,斩其士卒万余人。乘胜进军,俘杀张致,攻占锦州、复州(今盖州西南)等数十城寨,控制辽东、辽西地区。十二年八月(公元1217年),木华黎被成吉思汗封为太师国王,全权指挥攻金。改变以前肆意杀掠和夺地不守的惯例,利用矛盾,收降大批地方武装首领为其守城夺地,并发挥蒙古军善于突袭和野战之长,进取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地数十城。十五年,率轻骑入济南,收降宋朝济南治中(官名)严实及其所辖八州三十万户。在黄陵冈(今河南兰考东)激战中,灵活用兵,下马督战,令将士引弓齐发,打败号称二十万的金军。次年冬,连取葭州(今陕西佳县)、绥德,旋于延安城东设伏夜战,击败金兵三万,斩敌七千余人。
:“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薨,年五十四。厥后太祖亲攻凤翔,谓诸将曰:“使木华黎在,朕不亲至此矣。”至治元年,诏封孔温窟哇推忠效节保大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宣;木华黎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武。子孛鲁嗣。木华黎后人分两支,一支世袭札剌亦儿部首领,称国王;另一支封东平王,为四怯薛其中一部之长元史丁丑八月,诏封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誓券、黄金印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分弘吉剌、亦乞烈思、兀鲁兀、忙兀等十军,及吾也而契丹、蕃、汉等军,并属麾下。且谕曰:“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赐大驾所建九斿大旗,仍谕诸将曰:“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乃建行省于云、燕,以图中原,遂自燕南攻遂城及蠡州诸城,拔之。冬,破大名府,遂东定益都、淄、登、莱、潍、密等州。戊寅,自西京由太和岭入河东,攻太原、忻、代、泽、潞、汾、霍等州,悉降之。遂徇平阳,金守臣弃城遁,以前锋拓拔按察儿统蒙古军镇之拒金兵,以义州监军李廷植之弟守忠权河东南路帅府事。己卯,以萧特末儿等出云、朔,攻降岢岚火山军。以谷里夹打为元帅达鲁花赤,攻拔石、隰州,击绛州,克之。庚辰,复由燕徇赵,至满城。武仙举真定来降。权知河北西路兵马事史天倪进言曰:“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兵抄掠,非王者吊民之意也。”木华黎曰:“善。”下令禁无剽掠,所获老稚,悉遣还田里,军中肃然,吏民大悦。兵至滏阳,金邢州节度使武贵迎降,进攻天平寨,破之。遣蒙古不花分兵略定河北卫、怀、孟州,入济南。严实籍所隶相、魏、磁、名、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诣军门降。
蒙古木华黎王墓
木华黎墓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西北23公里的小纪汗乡井克梁村西北。此墓历来被蒙民尊称为金肯巴特尔(蒙语,意为:真正的英雄)。现有古墓敖包(蒙语:堆子)一处,其北有敖包十二处(俗称十三敖包),共占地近2500平方米。每年古历五月为祭奠日,届时会有蒙汉居民汇集于墓地,鸣炮祭扫,诵念祭词,献酒供羊,并举行射箭、摔跤、赛马、闹秧歌、唱大戏和物资交流活动。经考证,此古墓敖包为成吉思汗的大将木华黎王墓。
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蒙古札剌亦儿部人。蒙古名将、攻金统帅。沉毅多智略,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被称誉为“四杰”之一。成吉思汗曾对木华黎说:“国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之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元史.木华黎传》)。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与博尔术被成吉思汗分别命为左、右万户。
成吉思汗十二年八月(公元1217年),加封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族白旗代成吉思汗行施恩威,全权指挥攻金。改变蒙古军队以前肆意杀掠和夺地不守的惯例,利用矛盾,收降大批地方武装首领为其守城夺地,并发挥蒙古军善于突袭和野战之长,进取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地数十城。
十八年春(公元1223年),在今山西闻喜县病卒于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