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成吉思汗文化内涵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伊金霍洛深厚的成吉思汗文化遗存和历史渊源,提供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充分利用成吉思汗文化是伊金霍洛最大的文化品牌优势,大力构建成吉思汗文化产业链,提升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品牌,使之成为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宣传阵地与形象窗口。无论历史与现实伊金霍洛都是成吉思汗文化极其厚重而丰富的宝库。探索成吉思汗文化,特别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帝王和宫廷文化、古老的民俗礼仪文化,都是伊金霍洛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本文就伊金霍洛成吉思汗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遗存、继承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伊金霍洛成为成吉思汗八白宫供奉、祭祀的永久之地,形成了成吉思汗文化的核心区域。成吉思汗文化是本地区一笔极其丰厚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它和这个地区的物质资源一样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打造内蒙古最大的蒙古族旅游商品制造基地、商贸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节庆品牌,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探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髓,实现伊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伊旗有浓厚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成吉思汗陵为首的蒙古族文化资源成为该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伊金霍洛(意为“圣主的院落”)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东与准格尔煤田相连,西邻毛乌素沙漠,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北与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一市两区、三个组团”的战略核心区,享有“煤海绿洲,天骄圣地”的美誉。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5.2万人。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朱开沟文化”形成在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大仙洞、现代化矿区等一大批自然人文和工业景观。 作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鄂尔多斯风土人情和草原文化的汇集地,伊金霍洛旗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生态立旗、工业富旗、开放强旗、文化塑旗”的方针,实施集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进程,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伊金霍洛旗处于鄂尔多斯的核心地带,自然与人文资源,历史与现实发展,都具有鄂尔多斯的代表性、典型性。该地区有五大优势,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他们紧紧抓住这些优势,发挥优势。在文化优势方面,充分利用成陵圣地、祭祀文化、郡王府以及蒙元明清以来众多的遗址、遗迹等,与现实的旅游业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建好设施,促进文化发展,基本上树立起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出了明显的成绩。随着该地区经济迅速增长,城市文化建设也处于崭新的发展阶段。伊金霍洛旗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以成吉思汗文化品牌为核心,建设蒙元文化研究新高地,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名片。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成吉思汗文化内涵的阐释
伊金霍洛旗拥有成吉思汗文化和成吉思汗陵这一蒙古族文化宝库,也就是说拥有着蒙古族文化的核心资源,占据了蒙古族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优势领地。同时,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成吉思汗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建筑艺术、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成吉思汗文化的内涵,将使伊旗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成吉思汗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2006年,中国学者首次提出“成吉思汗文化”的新概念,并称其与孔子文化、老子文化、周易文化一样,是中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文化,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历史角度上看,成吉思汗对世界和历史的影响持续至今。“成吉思汗文化”是成吉思汗的哲学、政治、军事、法制、宗教、文化、礼俗思想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是在继承和超越了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中原封建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成吉思汗一生建立了两大历史功绩:统一蒙古各部,促进了蒙古族的形成;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元帝国打破了中西方的隔绝,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步伐。充分挖掘成吉思汗文化底蕴,研究认知其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当地文化软实力,而且对促进地区旅游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宁夏大学原校长陈育宁和宁夏大学副教授杨满忠等学者提出,“成吉思汗文化”的内涵有两方面:成吉思汗时代巨大的历史变革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典籍文字、民俗习惯等;对这些文化现象的传承、研究以及由此而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和祭祀等。以成吉思汗陵和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的郡王府为代表的一批民族文化遗产位于伊旗境内,其中尤以成吉思汗陵蕴含的无可比拟的蒙古族文化,是鄂尔多斯乃至整个蒙古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他所包含的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和古老的游牧民俗文化的特征,形成了成吉思汗文化的完整体系和弥足珍贵的保留与传承的民族圣地,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已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吉思汗陵的文化影响力历来主导着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
二、旅游文化的塑造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
旅游文化的功能实现有赖于旅游文化的塑造。塑造优秀的旅游文化,保持当地的旅游文脉,促进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使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然保证,而且对旅游目的地和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有重要意义。伊旗旅游文化的塑造是通过分析和评价旅游地成吉思汗文化的背景,立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确定旅游文化的主题。成吉思汗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构成旅游地伊旗的特殊文化背景。它是旅游地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创造、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传统。我们可以把这种旅游传统看作是一种社会性遗传,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将对今后伊旗旅游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持续影响。深度发掘伊旗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依托成吉思汗陵的品牌影响力,大力构建成吉思汗文化产业链,提升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品牌影响力,成为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宣传阵地与形象窗口。打造内蒙古最大的蒙古族旅游商品制造基地、商贸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节庆品牌,走出内蒙古、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三、成吉思汗文化是伊金霍洛最大的旅游文化品牌。
成吉思汗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先进文化,实质上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成吉思汗文化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伊金霍洛在历史上有大量的成吉思汗文化遗存,主要有成吉思汗八白宫、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成吉思汗祭祀和达尔扈特守陵人组织等。按照蒙古族历史习俗,伊金霍洛是蒙古民族最高形式的供奉地和集中祭祀地,承载着蒙古族帝王与宫廷最崇高、最传统的文化礼仪习俗,也是成吉思汗政治、军事思想与精神传承的重要领地,是蒙古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保护基地,是游牧民族数千年信仰崇拜的传承与荟萃,是成吉思汗文化鲜活生动的化石宝库。旅游文化指导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坚持旅游文化的指导作用。旅游文化推动着国际文化的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游客,虽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中国古典园林、古希腊神庙和欧洲哥特式教堂的理解和欣赏,尽管不同的游客欣赏水平和理解层次有差别。建筑作为一种世界语言理应能够被全世界游客所阅读。欣赏有形的旅游文化是我们了解异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成吉思汗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可以说,保护当地旅游文化就是保护当地的优良文化传统。旅游作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满足游客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享受。
四、弘扬成吉思汗文化精髓,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独特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源泉。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是文化驱使的结果,现代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是旅游者对文化的诉求。充分利用成吉思汗文化是伊金霍洛最大的文化品牌优势,大力构建成吉思汗文化产业链,通过文化旅游、科技旅游、教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自助旅游的兴起,不断增强游客对文化享受,提升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品牌形象。伊旗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和办法如下 :
(一)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旅游发展。
实现伊旗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完整表述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政府主导是以市场为主体,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
从旅游业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资金和立法等多个方面:
1、 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形成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要发展好伊旗的旅游业,就要更新认识,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搞好旅游规划。聘请知名专家、学者高起点、大手笔编制一个高起点、大跨度、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发展规划,从而合理有效地布局生产力。此外,伊旗在搞旅游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做到适度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成吉思汗文化所蕴涵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在律法中规定并执行遵循和保护自然的生活方式。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的需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选择,珍爱草原和生灵,重视对草原、森林、山川、河流的生态保护,对生态保护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保护好文化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和宣传力度,开发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明确定位围绕主题组织旅游活动,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景区景点升级改造。
2、根据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计划,为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加强资金导向。在伊旗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争取自治区计委在基本建设投资和贴息资金中,要按照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伊旗国家级级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在开发旅游资源,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新建旅游企业均可向国家和自治区申请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要解决旅游业所需资金,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征收一定的旅游税费,如在饭店、宾馆按房费确定一定比例,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必经之地按票价的一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征收。除征收旅游税收以外,政府还应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如增发旅游企业债券,增加旅游企业上市公司;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整体竞争力。基础设施薄弱,不仅影响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在发展中体会到只有突破“瓶颈”制约,才能从根本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今后,伊旗要使旅游业发展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针对地区的情况,政府应在以下方面上给予政策上支持,资金上的倾斜。在航空交通上,应随着旅游发展增辟新的进驻航线,努力提高航空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区内航空。陆路交通上,应加快旅游景区(点)与国道、省道之间的建设步伐,改善景区(点)可入性。在旅游车辆更新方面,应加大投入,解决目前难以维继的状况。
4、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突出“成吉思汗文化”的优势和特点,确保伊旗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打造人文伊旗,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在基础实施建设中,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物既有现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特色,无论从那个角度都可以体现出蒙古族风情、成吉思汗文化特色和草原文化的烙印,传承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宣传,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性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以此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大型活动能形成总体形象,招徕旅游客源。只要伊旗旅游业的发展坚持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必将迎来旅游业的繁荣。
5、加强旅游法制建设,营造和谐旅游环境。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伊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政府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者,而且应该是旅游业的管理者。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对当地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运用旅游规划、法规和法律政策来调控和管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从而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
(二)民间参与成吉思汗保护,在保护中创新,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大力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意识,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珍惜人类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人类文化历史遗产、创造新的文化艺术精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1、建立成吉思汗文化研究基地和达尔扈特人研究会。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成吉思汗文化风貌是发展伊旗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打破地域、民族、专业的局限范围,联合社会各种力量成立专兼职队伍研究成吉思汗文化,办刊物、办网站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文化将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灵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合理引导游客的消费需求,只有提高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才会对游客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旅游文化保持高度关注,伊金霍洛深厚的成吉思汗文化遗存和历史渊源,提供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成吉思汗文化是伊金霍洛最大的文化品牌,其中 “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祭祀”、“达尔扈特人”,是最重要的三块品牌。因此,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伊金霍洛应申请世界级“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保护区”,设立国家级“达尔扈特人原乡文化保护基地”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保护基金会”,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与达尔扈特人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恢复“查干苏鲁克大祭地”和 “哈日苏勒德威猛大祭地”;建立成吉思汗文化研究基地和达尔扈特人研究会;打造国际性学术交流的“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和 “成吉思汗旅游文化节”节庆品牌。
走出国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把 “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和 “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节庆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文化。注重“成吉思汗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文化的特质和美誉。同时,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成吉思汗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成吉思汗旅游景区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搜集整理成吉思汗文化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务资料、口碑资料、影像资料、传说等资料。城市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意经济。其实游客非常渴望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余,欣赏到地道的本乡本土歌舞,他们恨不得把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歌舞一起带走。所以,音乐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市场;有着诱人的魅力和强劲的推动力。民族音乐文化的创作与旅游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独特的成吉思汗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人文景观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伊旗应把民族音乐创作渗透到旅游当中,在旅游当中无时不体现着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与光芒。 保护蒙古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存,以便古为今用,造福后人。
2、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
3、突出伊旗文化特色,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要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既要突出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要有艺术性和实用性。重点反映伊旗的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纪念意义。旅游民俗文化展区应该充分调动游客的好奇心和动手参与的欲望。比如制作马头琴、牛皮画、蒙古包、仿真动物玩具、骨雕艺术、柳编工艺品、蒙古族刺绣等,汇聚民间艺人现场制作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这些民族旅游用品的制作过程,可以完全零距离让游客接触,并参与制作,然后带回家最纪念。这样既可以提高伊旗的知名度,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三)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代旅游业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知识经济为依托,拥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各种技术专长的专家群体以及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必须。伊旗旅游的一些景区服务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要引进和培养旅游业高层管理者,如从事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娱乐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规划等方面的职业经理人,甚至包括政府的领导也应将其打造成专业的“旅游市长”、“旅游旗长”,他们对于旅游业的理解和认识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其中伊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导游员和讲解员的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加强文化景区自身建设并打造过硬的导游队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素质,为游客搞好优质服务。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利用高科技手段的传播方式,将成吉思汗文化制作成动漫系列片和动漫电影,使之更好的为大众接受和传扬。同时,编写与人文资源有关的电视剧、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举办组织相关的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外地知名旅行社及社会各界名人到伊旗考察,借外力扩大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进行集中推介。在重要媒体上长期宣传介绍伊旗,提高伊旗的知名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大旅游,结合经济发展的“五大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就一定能够加快伊金霍洛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把伊旗建成山川秀美的旅游强旗,从而带动全旗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结语
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成吉思汗文化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它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很难被复制和移植,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依托条件,具有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它带给游客的印象也是深刻和持久的,能够激发旅游动机。总之,发展伊旗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各行各业全方位的投入,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彻底打破开发建设中行业壁垒,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方针,这样才有竞争力,只有公共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共享,并最终实现 “吃、住、行、游、购、娱”等的整体发展。我们要在地区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伊旗独特的成吉思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让伊旗的民俗旅游产品“成吉思汗文化”成为国内旅游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中国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伊旗,同时让伊旗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主编陈育宁、奇朝鲁,《成吉思汗文化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作者:王雅丽 鄂尔多斯作家 成吉思汗文化、鄂尔多斯学研究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