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蒙元风云>>蒙元风流
  共有 548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夫馀:一个东胡强国的失踪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作者:齐巴托     【编辑录入:admin

          
                                                          


 
《民族辞典》称:夫余“相传其始祖为东胡”。夫余早在西汉时期曾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过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但后来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三国志》有传,《辞海》有条。
匈奴在大青山打败东胡族的时候,东胡族四散,其往东迁徙的东胡人(包括蒙古乞颜部),至乌桓山的史称乌桓族;至鲜卑山的史称鲜卑族;至松花江的,就叫夫余。其实他们都是东胡族,或者就是蒙古族远古祖先乞颜部。
夫余,中国古族名,也是国名。亦作夫馀、扶馀、凫臾等。为貊族之国,本地也。西汉时称其所建的国家为夫馀。夫馀一词也许就是“富裕”的转音,汉人称他们是一个“富裕国家”,因此而得名。最早建国在今吉林市,以後迁农安,。在今松花江中游平原上,以今吉林省长春市北的农安为中心,在长城以北,南邻高句骊,东与挹娄接,西连鲜卑,“北有弱水(黑龙江)”,也就是中国地图的整个公鸡头,这样一个辽阔无边的广阔土地上,建立了夫馀国。其名始见于《史记》。今有留下的痕迹是吉林省有“扶余”之名,比如扶余县,在长春至哈尔滨的铁路上,位于榆树市西北。
当时的夫馀国是一个强大富裕的国家。夫余族是最早开发北大荒的人类。我们现在想象不出,他们不是游牧民族,而且建立的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居民从事农业,产五谷;又出名马、猎貂,还盛产赤玉、大珠等。用栅作城,户八万,有宫室、仓库、牢狱。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等称号。“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三国志·夫馀传》)。法律严苛,“杀人者死,没其家人为奴婢”(同上)。
挹娄,或称勿吉、靺鞨、女真,他们都来源于肃慎,都是满族人的祖先。满族的这些始祖,也接受过夫馀族统治长达400多年之久。自汉代以来,挹娄便受夫馀役属,三国魏黄初(220——226)中才摆脱了夫馀的统治,直接臣服于中原王朝,开始向魏国贡纳“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物。
西汉初,夫馀属汉朝设置在东北地区的玄菟郡(即第二玄菟郡,郡治在今辽宁新宾县),东汉末年公孙氏称雄辽东,夫馀王尉仇台被改属辽东郡。夫余常常遣使朝贡,以貂皮为贡物(貂皮是珍贵的御寒佳品),献中原王朝,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君臣关系。从晋朝至南北朝时(3~5世纪),多次受鲜卑族慕容氏和高句骊的袭击,势力渐弱。五世纪末,居民分散迁徙,旧地被勿吉人(满族先民)所占。余部迁入高丽境内,後为高丽所灭。夫馀国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500年,约存在了700多年,其余众与鲜卑族融合的为多数。夫余和鲜卑的结合,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的两个部落的再融合,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民族,即东胡族。相互统一了,当然更为强大了。这也是后来鲜卑族强盛并入主中原建立庞大的北魏、北周等国家的基础。
据史料记载,夫馀后裔有豆莫娄者。其称呼又多种,亦译达末娄、大莫卢、达末罗等。中国古族名,始见于北魏。《魏书》有传,为夫馀族后裔。夫馀亡后,其北部遗民渡那河(今嫩江)而居,号达末娄。自鲜卑族北魏王朝至唐朝,多次遣使朝贡。大体分布于今嫩江中下游至呼兰河之间的松花江平原,“方二千里”,也是一个大国。
 
 今很明确的是夫馀有二个民族为他们的後裔,一个是布里亚特蒙古人,一个是大和族,两个也完整保留了夫馀人体质与语言,大和族的语言被称为扶馀语系。大和族就是日本人祖先,其后裔是今日本的基本居民。所以,有人认为日本语属阿尔泰语系。公元三世纪建立大和国,因而有“大和民族”之称。与中国文化交流很早,以七八世纪为最盛,吸收了盛唐时代的农业技术、建筑、文字、佛教等,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又有人认为高丽是夫余族后裔(见《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p367)。“高句丽,其先出夫馀。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同心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2、《辞海》民族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3、《民族词典》,陈永龄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上一篇:浅谈成吉思汗货币文化
下一篇:章嘉活佛转世六代之略转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018]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806]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94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4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